苏州博思堂事业机构董事长,生于七十年代,毕业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1994年至2000年担任苏州新港建设集团销售经理;2001年创办苏州博思堂投资 顾问有限公司;2006年创办博济堂科技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博思堂被中国房地产协会评为中国房地产策划代理50强。汪妹玲曾获07\'创业苏州 魅力总裁称号。
汪妹玲任董事长的博思堂,现在已经成为苏州乃至华东地区房地产代理行业的领军人物,甚至已经开始走向全国。
(一)渐渐成长的博思堂
2001 年,几位年轻的创业者在苏州新区这片土地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耕耘,博思堂由此而诞生并腾飞起来。六年来,博思堂以诚信、创利、专业的服务能力享誉业内,在 苏州全程代理近100个优质楼盘,业务区域现已覆盖苏州、无锡、常州、泰州、南通等苏中、苏北市场,形成了立足苏州、辐射华东的“博思堂”品牌。
然而,对于博思堂人来说,这才仅仅是个开始。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博思堂始终坚守至诚服务的理念,从而赢得了客户、开发商的高度认同,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而这种服务意识又贯穿到了企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去。
因为每一个博思堂人都清楚的知道:“best-team”是有着百年梦想的团队。怀着这样的梦想,博思堂致力于为每一个家庭寻找最理想的家园,配合好每一位开发商打造现代人居经典。
这是博思堂人的希望:希望给更多的人带来梦想中的家园。
不断成长的希望
博思堂人怀揣着梦想,凭借着优秀的团队,以勤恳务实的态度不断发展与壮大。
为能更加全面地服务地产事业,博思堂事业机构又开展投资咨询、广告企划、二手房中介、建筑规划设计等业务,为房产代理提供了强有力的配套支持:比如向客户 提供终端服务的“博仕会”,向开发商提供建议的“规划设计院”,为社会提供创业平台的“博济园”,还有“华美广告”、“博屋馆”等,形成了与“博思堂”品 牌相互辉映的一系列市场服务品牌。
用“团队•创造•价值”的理念,打造了梦幻般的best-team,苏州博思堂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可是越多的肯定也让博思堂更清醒的认识:一个企业的存在价值不在于赚取多少利润,而在于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
因为是以人为本的行业,所以博思堂比任何企业都懂得珍惜和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在寻梦的旅程中,2008年,博思堂将目光投射到了下一代的成长,投身于希望工程建设,点亮更多孩子们的希望。
博思堂通过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帮助四川盐边县的贫困小校进行学校改建,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爱心基金会已在博思堂内部建立,每一个年轻的博思堂员工,将用best-team特有的激情,点亮无数希望的未来。
博思堂希望的种子,已在中国内陆生根、发芽。
(二)坚决打造创新、创意文化的博济创意事业群
一个以设计创意、高新技术研发为主题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已在苏州安家落户,并即将在2009年上半年落成。
总投资4.5亿元、占地91亩的博济科技园已经在吴中区木渎镇开工建设。博济科技园是由我国著名高校同济大学与我市知名民营企业苏州博思堂投资顾问有限公 司共同创办的;博济科技园创下了多个苏州第一:全市最大的民资“孵化器”、首个国家级大学创业园、首个现代服务业“孵化平台”、首个产权式“孵化器”。最 让人感兴趣的是,这是一个以创意设计为主题的“创意孵化器”。
【看点一】
民资助“有梦者”圆梦
主要从事房地产营销和投资咨询策划的“博思堂”,是苏州房地产业的一名新锐,此次投巨资科技领域,引来了众多的议论。总经理汪妹玲告诉记者,“‘博思堂资 ’‘孵化器’产业,是看好苏州的科技创新环境。”“苏州正在由‘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移,苏州产业结构的这一战略调整,已引发了创业与投资的新一轮 高潮,一大批国内外中小科技创新型人才必将把苏州看作实现创业梦想的‘福地’。”
她说,科技创新型人才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怀揣国内外领先的技术、科技成果或专利,但缺少创业资金;有的专利长期“睡”在实验室里,难以产业化;有的企业经早 期“孵化”,已由一名牙牙学语的婴儿开始蹒跚走路了,但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这些“有梦者”来说,最大的愿望是有一个哺育其成长的“摇篮”,加快使创 业梦想变为现实。博济科技园就是要为这些“有梦者”搭建一个放飞梦想的平台。
针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博济科技园将重点建立融资、产权交易、申报、创业服务四大服务平台,为创业创新者创造成长环境。以社会资金为后盾,建立起愿意 支持并加入科技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源资金库”,经创业园评估机构打分确定的优秀项目,可得到“社会资源资金库”的资金扶持。引进产权式“孵化器”模式,建 设“孵化器”产权交易系统和“孵化企业产权报价(交易)系统”两大产权交易平台,对创新型人才的科研成果、专利进行市场化运作。帮助入驻企业申报各类各级 科研、创业、产业化项目、基金等。以“孵化”服务为核心,为入驻企业提供物业管理、咨询服务、市场服务的专业化创新服务。
【看点二】
围着“U”微笑曲线两端赚钞票
长期以来,苏州企业赚的钞票主要来自于生产、制造环节,即用别人的技术为别人加工生产产品,处于帮人打工的层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项目少之又少。而事实上,产业链上能产生巨大经济价值的恰恰就是产品前期的创意设计和后期的市场营销。
“苏州制造”要向“苏州创造”转移,目的就是不仅要赚产业链上制造这一部分的钞票,还要赚产业链前期和后期的钞票。如何补上项目、产品的创意设计这条“短 腿”?博济科技园将项目定位为以创意设计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为主要产业的创意产业园,依托同济大学这所建筑名校、理工名校的雄厚科技实力和突出的人才高 地,在建筑规划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绿色科技工程设计、人文装饰设计等方面形成优势,推进苏州企业的升级转型,为“苏州创造”添一把火。
高新技术的研发也是博济创业园的重点。将依托同济大学学科群体的科研力量,整合地区科研资源,面向高端应用领域拓展研发项目,重点围绕培植培育工业特色设 计、光机电一体化、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机电工程、汽车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推进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 孵化”。
苏州的旅游、会展、演艺、民间工艺等传统文化产业和传媒、广告、出版等新型文化产业有良好的基础。博济创业园还将重点对这些产业进行创意、包装、策划、研发未来发展概念等方面进行扶持引导,以求打造苏州的精品文化。
【看点三】
分享“中国爱因斯坦”的智慧成果
苏州市政府与同济大学之前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市校合作”的目的是,双方将把建筑与城市规划、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建筑节能、新材料、软件与多 媒体等领域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苏州经济服务。在吴中区共建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基地,也是此次“市校合作”的一项重 要内容。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内注册企业有700余家,其中国家级与省部级研发机构8家,近几年来,承担科研项目总数达 150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国防科研项目17项等,已打造出燃料电池、芯豪微电子、同济环保等一大批 品牌企业,有“中国爱因斯坦摇篮”之美誉。
“校市联姻”、“园企联姻”,带给苏州企业最直接的效果,将是分享“中国爱因斯坦”的智慧和成果。博济科技园将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优势学科及在国内领先的 科技成果和技术实力,引入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承担的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建筑工程、机电工程等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创业园还将为这些项目提供中试基地和 产业化发展基地。据悉,同济建筑节能评估研究室决定将已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13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建筑节能项目引入博济科技园,并由博济科技园内的企 业会所来表现该项目的节能效果。
据了解,博济创业机构已经建立了几个亿规模的创业基金,将对创业园、创意园内有潜力的项目进行考查,并适时、适量地给予资金支持。
目前,已经在建和建成的创业(创意)园有苏州新区的博济科技园、苏州吴中区的博济创意园、苏州平江区的博济创意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