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9-12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8楼临清汪氏于2011-08-24 08:46发表的 :
瞻淇村汪氏宗祠:自从公元1201年汪楫与父汪俊(始祖68世)由凤凰迁往瞻淇,汪俊娶本村江氏为妻,从此而起,汪姓大发,人丁兴旺,明末清初时,后人受祖先崇拜、宗法伦理观念的影响,建汪氏总祠一座和八座支祠。总祠取名继述祠,该祠坐南朝北,方位角北偏东40度,总祠古代不允许妇女入内,仅在每年的清明、中秋时开门,供本族男性祭祀祖先。其祠规模宏大,临街的入口处原作右各有一座八角楼,楼间连以游廊,中为御道。享堂五开间,屋架用草架,前后檐步架间采用了轩的作法。左右两侧有廊和后面的寝殿相连。享堂和寝殿间旧时为水池。寝殿为二层楼式,内供蓝底金字的祖宗牌位,牌位上方挂有亁隆皇帝所赐的“福”字,可惜毁于九十年代,现只存两块清同治八年重立,光绪二十八年刻的石碑,一为《祠规十条》,一为《祖训十条》,及一道雕刻精致的石栏杆,九块石栏板自左至右依次刻有梅、柏、荷、竹、松、玉兰、佛手、桃花等图案,十根石望柱头上雕有栩栩如生的石狮,雌雄石狮左右分立,堪称石雕一绝。瞻淇村习惯以血缘亲疏来划分组团和区域,家是组团和区域基本的构成单元,支祠随血缘组团分布,形成各自的次中心。八支祠前村瞻五,后村有三,分布均匀。各支祠因为人丁兴旺程度、财力和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大小规模不一。敦和堂(现存完整):位于上街旁,距总祠较近,并得到皇帝“恩荣”的题匾,规模宏大,做工考究,门面正面用青砖磨砖对缝方式砌出门楼,门楼上有砖木石雕“百象图”,墙内为朱红色木构门屋,子角梁上做有套兽,色彩鲜艳明丽,大异于徽州建筑的素雅。三开间享堂用料硕大,前后檐作轩。月梁梁楣弯得平缓而舒展,偏于明式做法,尤其具有多种形象的象形梁头,增加了堂内的装饰效果。敦睦堂:历史上遭火灾三次,1975—1982年间前进被毁,现仍存有大部分,据说此祠是全族中最富有的,木构殿堂全部用白果树做成,其瞻地面积和建造式样和总祠相仿,由此应不虚其言。四友堂:这一分支出了许多做官的,在族中地位较高,该堂最初和敦和堂是兄弟二人始建的,故在村内此两堂人关系较亲密,该祠已毁。敬义堂、敦叙堂、嘉合堂、馀庆堂、四维堂,这五祠于1982—1990年间被毁。
瞻淇位于歙县县城东约20里处。早在宋代,这里就有章姓定居,最早的村名为章祈,也写为鄣岐。南宋理宗时汪姓迁入,这支汪姓属越国公汪华长子汪建一支,最初居凤凰。汪氏迁入后数百年中,人丁兴旺,反而逐步将原章姓挤出村外,到明代村子成为汪姓聚居之地。明末,汪氏82世举人汪作霖据《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之句,将村名易为“瞻淇”,沿用至今。瞻淇汪姓原有一座总祠八座支祠。总祠叫继述祠,八座支祠为敦和堂、敦睦堂、四友堂、敬义堂、敦叙堂、嘉会堂、余庆堂、四维堂。“古时从县城到瞻淇的人,在未进入村内前,就会看到村西口一组公共建筑。这组建筑以庙坦为广场,中间是纪念徽州汪氏始祖汪华(唐代人)的忠烈祖庙,又称大庙。
歙县汪姓十六族,是汪华长子第四十五世建下的各个支派。建的第六代即第五十一世质迁旌德新建,质的第四代即第五十五世思立迁回歙县唐模,成为唐模始祖。思立的第六代即第六十一世德昌分唐模、稠墅、大里三族,六十三世承可分运里、岩镇二族,六十三世承绪分凤凰、章祁二族,六十四世士明分金紫、信行、丛睦、上市、西山五族,六十四世瀚分松明山、古关、西沙溪、洪源四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