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4-10 20: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章 寄情山水
这静江乃是广西的桂林。那时还是西南边陲的不毛之地。汪应辰不能抗争,只好即刻随公差上路。名曰转任,实同充军。
汪应辰胸怀坦荡,来到桂林这边塞之地,乃将一腔忠孝之心,移情于山水之间。暇时,登独秀峰,上象鼻山,泛漓江,游阳朔。乐山乐水,见智见仁。曾做一首《桂林》诗云:
秦皇开郡为桂林,古号名邦五岭阴。山琢玉簪攒万叠,江分罗带绕千寻。
一天,汪应辰偶然远游至一处,见正在修建一座大庙。中塑两个神像,一文一武。虽然即将落成,但大门头上的额匾及两旁的楹联,仍是空着的。询问之下,一葛姓老人回答道:“此地有葛、赵两大姓氏,大家很崇拜三国时的诸葛亮与赵云,乃筹资建了这座合庙。只是庙名尚未最后敲定。至于楹联,若用个泛泛之作,当然不难,却意义不大;但若要显出二人的功绩特色,就很难很难了。附近及周边虽有一些读书人,但谁也不敢接这个茬,是以延误至今。眼下正是万事齐备,只欠东风了。”
汪应辰听罢,笑了笑道:“今天我且自荐来做这个东风吧。”葛翁诧异道:“先生能赐个楹联么?且说来让老朽听听。”应辰道:“你且找来笔墨,待我写出。你们看后想用就用,不如意就权当我没写,如何?”葛翁闻言,上下打量着汪应辰,见其温文尔雅,确像个正人君子、饱学书生,乃半信半疑道:“就依先生所言。我们这里人虽无大的能耐,但也都懂点文墨。自己做不得好文字,倒还挺喜欢挑剔的。你若做得好,你们会奉上润笔之资;若选不中,别怪我等小气了。”应辰笑道:“言之有理。能用,皆大欢喜;选不中,只怪我自己无能,难道还会找你们要银子?”葛翁道:“那就好!这里笔墨倒是现成的,待老朽拿来就是。”说完,立即去侧室中拿出了文房四宝。
汪应辰脱去外罩,又舒展了下手脚,然后饱蘸浓墨,凝神定气,笔走龙蛇,顿时写成了一副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那葛翁目随笔走,两眼都看直了。待应辰一写完,其便大声欢叫:“大伙都来看哪!这先生写的好联!”那些做工的,为文的,闻讯都立即围了上来。葛翁指着那联道:“此联把孔明先生一生的事迹,差不多都写齐了,并且还用上了一至十的数字,实在是妙联!只是这样一来,咏赵将军的下联就更难对了。”
一个姓赵的书生闻言,点点头道:“是啊,越是上联妙,这下联就越是难对得好。何况孔明的丰功伟绩,我们家的子龙将军哪能比得上呢!难,难!若再用数字之类对之,就更是难上加难。”
汪应辰微微一笑:“就用数字对,又有何难?”众人闻言,一齐问道:“先生还真能用数字对上么?”应辰也不回言,再次大笔一挥,倾刻即成。文曰: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数座营中,挑千百万员敌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赵子龙于百万军中救阿斗的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故汪应辰此联一出,众人欢声雷动,齐声称赞:“绝对,绝对,真是绝对!”
葛翁朝汪应辰一揖到地,道:“先生大才,老朽若不是亲眼得见,实在不敢相信。”那赵生本是个心高气傲之人,此时对汪应辰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乃上前叩头道:“小可枉读诗书十余年,今日才得见真佛。请先生收小可为徒。”应辰连忙将其扶起道:“在下一个闲云野鹤,断断不可收徒,敬请见谅。”
众人正在纷闹之际,葛翁还算清醒,忙又央求应辰道:“务请先生再赐一庙名。”应辰点点头,立即挥毫写了“文武庙”三个大字。
众人一见,又一次喝彩:“文武庙,切,切极了!”大家还在那七嘴八舌看字品联,汪应辰却穿起长衫,悄悄由侧门而去。待众人回过神来寻时,天色将晚,哪里还有汪应辰的影子?于是就有人道:“不用找了,那是文曲星下凡显灵!不然谁有那样才华!”
许多人闻得这样一说,还真以为是天上星宿下凡来指点迷津。惟独葛翁望着衔山的红日,自言自语道:“这青天白日,怎会有仙家出现?嗯,若不是仙家化身,也定会是状元转世!”众人听了,齐声道:“对,对。此人必不是凡人,将来一定会中状元!”
光阴荏苒,汪应辰转瞬已在静江三年任满,乃以老母须奉养为辞,上表乞归田里。秦桧巴不得除了这个眼中钉,当即命吏部批准。为防人议论自己害贤妒能,便按惯例,给了汪应辰一个提举台州崇道观的虚荣之衔。
汪应辰归家不久,其弟汪应龙亦因抗金事与秦桧意见不合而弃官返里。兄弟俩一别数年,今得重新聚首,共研诗书,无限畅快。此时,汪应辰之子汪逄、汪逵均已十多岁,应龙之子汪箱、汪邃也已有数岁。一家人尊老爱幼,布衣粗食,和和美美,享受着天伦之乐。
一日,应辰谓其弟道:“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等才三十几岁,阅历不足,现何不趁这年轻而闲暇之时,结伴出去游历一番,也省得在家招人口舌。”应龙大喜道:“哥哥说得是。我等在家少不得读书讲学,日子久了,说不定会有人搬弄是非,谓诽谤朝政,又惹来麻烦,还是外出躲避一时的好。想我们这里本来就是山,同时我们也见过江河,就是未见过大海。且先往东去看看大海如何?”应辰点头道:“贤弟言之有理。我们权且先东行,去看看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以开阔心胸。况且永嘉山水,自古有名,其文人荟萃,王谢遗风,更不可不寻。”
越日,兄弟俩禀过老母,别了妻儿,身着布衫,脚踏芒鞋,背上包裹雨伞,一直向东而去。兄弟俩一路上晓行夜宿,一边研讨诗文,探索历代王朝的兴衰;一边了解沿途的风土人情,关注现时的民间疾苦。
一天,来到浙南的温州地区,终于见到了浩瀚的大海。眼前风生水起,惊涛拍岸;远处蓝天白云,与海相接。无边无垠,水天一色,不由人心旷神怡,进入无愁无我的境界。汪应辰此时方才真正体会到海阔天空的真谛。
当地人有言:永嘉楠溪,世外桃源。应辰兄弟俩对其心仪已久,乃折转向北,沿楠溪江溯流而上,寻芳揽胜,探幽清心,访古追贤。
这永嘉自古为温州首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晋时王羲之、谢灵运等先后为永嘉太守,使得其渐兴的文风,与山川之美,相得益彰。唐宋以后,此处文风鼎盛,遂有李白咏永嘉山水的诗句:“青障忆遥月,绿萝鸣愁猿。”亦有苏轼“自古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的赞叹。
兄弟俩踏歌而行,终于来到楠溪江上游的菰田。只见这里青山重重如屏障,绿水环绕似玉带。地无兵燹纷扰之灾,民有安居乐业之象。此中有古村一座,因位于屿山之北,故名屿北。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中央乃一平旷盆地。四周的金山、昔山、屿山、阳山、和尚山,犹如莲花般簇拥着整个村落;而村庄又如一枝出水的莲花,亭亭玉立,笑迎东风。
其时,正值阳春三月,桃红柳绿,百花争艳;莺歌燕舞,蜂追蝶飞;清风徐来,阳光明媚,好一派生机盎然的祥和之象。虽桃源亦为之逊色,似仙境而令人难忘。
应辰兄弟俩见此佳境,不由得留连忘返。相询之下,方才得知:此处在唐代以前,还是一片榛莽之地。唐末之时,人们为避祸乱,纷纷另寻净土。一徐姓家族,终于找到了这块天高皇帝远的风水宝地,便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此时的屿北正是徐氏的聚居之地。其寨墙坚实,厅堂雅致。屋后山坡,茂林修竹;门前清溪,曲水流觞。
盘桓数日,兄弟俩方恋恋不舍地离去。回家路上,应辰道:“昔日陶渊明酷爱田园山水,不为五斗米折腰。今我等既寻访到这个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岂可错过?日后必当迁往彼处耕读,方称我心。”应龙道:“哥哥言之有理!人生如白马过隙,功名于我似浮云。眼下奸臣当道,我等既不容于世,何不就此远离尘嚣,乐得清闲?这样不仅远离了金寇锋镝,同时又可躲过奸佞的迫害,实一举两得也。”两人一路走,一路商量,决定在适当的时候,举家迁往永嘉。
两人返乡之后,虽云归隐,到底是读书之人,心中总放不下自身的学业和教书育人的本份,乃在家乡的冰溪边创办了一座冰溪书院,收徒讲学。其中有本家的子侄汪伯时、汪逐,吕本中的侄子吕祖谦,以及章颖、张杰等,俱一时才俊。其中最杰出的就是后来被人奉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乃汪应辰的从表侄,婺源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时,才十九岁。
一天,汪应辰偶见院墙外一棵牵牛花缠绕树干上行,触动心事,乃吟诗一首,《牵牛花》: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世人眼下看。
诸生得老师此诗,如获至宝,细细评味,少不得诵吟赞誉,四下传播。
秦桧门下走狗,遍及各地,那些奸滑无耻之徒,更是无处不有。一伙奸佞见了《牵牛花》这首诗,自然对号入座,心中忌恨汪应辰。于是纷纷指斥汪应辰讥讪时政,诽谤朝官,要对其惩处。
幸尚有吏部尚书陈康伯、吏部侍郎张焘等一些正直大臣,为汪应辰辩解道:“汪应辰状元及第,忠心为国,胸怀坦荡;辞官归里,奉养慈亲,乃忠孝两全之人,岂会讪谤朝廷?其才高八斗,生性喜吟诗为文,何足为怪?现观此《牵牛花》一诗,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人君子见了,谓其写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小人见了,对照自身,当然如芒在背,也不足为奇!若因此诗获罪,恐怕难服天下人之心。”
秦桧一党,听了陈康伯等这一浅显之譬,也不好将小人的标签往自己脸上贴,只好打落门牙往肚里吞,明里也就不好怎么样了。陈康伯爱惜汪应辰之才,乃以状元不可久闲为辞,趁机奏请起复。秦桧见弄巧成拙,心中懊恼,乃将汪应辰贬往广州安置,以聊解心头之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