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2-12 09: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喜得家书】(二首)
【济南喜得家书】(二首)
阿丈①憐余甚,家书寄八行②。且云添骥子③,还可慰谖堂④。自念十四载⑤,壮遊征战场。寸心无所昧⑥,出处⑦任穹苍⑧。
一心忧国事,何事更关情⑨。慈母怜垂老,痴儿⑩想学行。久违⑿甘旨⒀奉,遥隔四千程。感慨秋风里,阴蛩⒁劳夜鸣。
【注释】
①阿丈,对岳父或其他男性长辈的尊称。
②八行,《后汉书·窦章传》马融《与窦伯向书》:“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因以称书信。近代多指托人捎来的信件。
③骥子,千里马,多比喻英才,也是对爱子的昵称。
④谖堂,即“萱堂”之误。萱堂,古代人们对母亲的称呼。
⑤十四载,指1355年知遇于朱元璋至1368年为山东行省参政。
⑥昧心,违心,违背本意,违背良心。
⑦出处,出任及退隐,也指官职的升降。
⑧穹苍,苍天,天帝。
⑨关情,佛教用语,指牵肠挂肚的感情。
⑩痴儿,天真无知的人,多指少年男女。这里应是对自己儿子的昵称。
⑾学行,学习走路。比喻孩子幼小。
⑿久违,很长时间没有去做。
⒀甘旨,美味的食品,指对双亲的奉养。明代陈汝元《金莲记·昼锦》:“久违甘旨,备历辛酸。”
⒁阴蛩,树阴下的秋虫。
【大意】
家中的长辈们,都是非常惦记我的;鸿雁邮寄来了一封又一封的家信。信中说道,我又新添了爱子,这样还好,正好可以给老母亲带来一丝安慰的。回忆起被皇帝知遇以来的十四年中,我大多数都是壮游征战的沙场,少有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实在有愧于家庭。我渺小卑贱的生命,永远没有违背良心,未敢有丝毫的懈怠,官职的升与降,官位的出与入,尽由上天取决,我身不由己。
我一门心思为国家大事忧思,相比之下,还有哪些事更值得我去牵肠挂肚呢?可怜慈爱的老母意思垂暮之年,天真的小儿还是在姗姗学步之际。很长时间了,没有能够给双亲奉上一顿粥饭;相隔几千里的遥远路途啊。秋风吹来时,躲藏在树阴里的秋虫在冷寂的暗夜里,默默的鸣叫着,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思。
【简析】
汪广洋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十数载,在近十四年后(1368年暮秋)于济南写下《济南喜得家书二章》。其中,“十四载”,侧证了汪广洋1368年秋,在任山东行省参政。
诗人位处山东参政时期,正是他意气风发的盛年。俗话说,“三十而立”,汪广洋经过早期的努力,“廉明持重,抚纳新附”,“民甚安之”。汪广洋在做地方政务时,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其中长期与家人分离,当是个人最大的遗憾。
史料显示,汪广洋在山东参政时期,连续妥帖处理了山东境内的三次动荡。1368年闰七月初二日,平息元降将乔佥院发起的的济南叛乱,汪广洋身为文官,身边并无太多的兵士,汪广洋急引徐达大将军派指挥陈、胜杨春讨伐,斩叛军首级三千余。闰七月十一日,大将军徐达等师次临清(今山东聊城市辖临清市),时任东昌(今山东聊城市)都督同知张兴祖拥兵自重,不听汪广洋调遣,汪广洋亲赴临清,发出檄文,迫张兴祖“以师来会”。同时,又严令乐安(今江西抚州市乐安县)指挥华云龙按时北上,驰援徐达。可以说,此时的汪广洋,既是一位日理万机的地方行政长官,又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军事指挥首领。
这种状况下,忠孝难得双全!因有“阿丈憐余甚,家书寄八行。”的家信而来。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垂泪!
第一首诗,首联,是交代喜读家书的缘由。“八行”,实为数量之多。诗人来不及一一回复,愧疚之意隐于其中。颔联,“且云添骥子,还可慰谖堂。”则是交代家中添丁入口后,自己却不能回到亲人身边的人间悲戚,笔锋落到“慰谖堂”,则是诗人对老母亲的牵挂,更是对家人的祝福。后两联是交代十四年来的征战杀伐生涯。壮遊战场,自然背井离乡,所能做的,只有无愧上天的思念了。
第二首,从男儿以身事国,壮怀激烈的本分出发,交代无情未必真丈夫的常人情怀。可怜老母已是垂暮之年,当喜儿孙承欢膝下;小儿蹒跚学步,更需慈父牵衣摇摆。可是君命在身,国事重叠,远在千里之遥,愧不当行!秋风里,顿感伤怀,派郁于秋风鸣虫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