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汪寿杰

《凤池吟稿》专贴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1
QQ
发表于 2011-7-25 11: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52楼(汪先进) 的帖子

期待您的资料上传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8: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上】(十首)组诗第一

                                          【江上】(十首)组诗第一
                                                            (一)
       庐山①万八千丈②高,江水日夜送波涛。看山饮水自成趣,何用长竿曳③巨鳌④?
       【注释】
       ①庐山,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②万八千丈:形容山很高,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非确指。
       ③曳,yè ,拖,牵引。
       ④鳌:古代传说的大海龟。
       【大意】
       高高的庐山直插云天,山北的长江水昼夜不停地传送来波涛的声音。来到这里,看山也好,玩水也罢,各自有一番情趣的;更不用提起用长长的鱼竿钓取巨大的海龟了。
       【简析】
       诗人笔下的庐山,与以往见到的风景诗有所不同。诗人的视野广阔,是以“观山听水”、“看山饮水”为立足点的,并不着重于庐山本身的景色,而是“何用长竿曳巨鳌”,侧重于个人的感受。有人说:汪广洋的诗歌类似于笔记体。从这首诗中,也能说明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二)
       大山小山松树齐,千声万声子规①啼。揽衣起舞夕露下,三更月落吴城②西。
       【注释】
       ①子规,杜鹃鸟。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②吴城,此处应指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位于鄱阳湖西汊的赣江即将入口处。
       【大意】
       大大小小的山头上,都长满了茂密的松树;哀婉的杜鹃在不停地鸣叫着。在傍晚湿漉漉的秋露中,拢一拢宽大的衣衫,跳起舞蹈;转眼间已是三更,残月已经落到了吴城的西边。
       【简析】
       吴城,有多处,依据标题《江上》,组诗中的地点转换,以及本诗中的“吴城西”字句,可以断定,此处的“吴城”应该在江的西边。故推断此处为鄱阳湖西岸的永修吴城。此地有“江南草原”支之称,也是世界六大重要湿地之一,吴城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商贾云集的好地方。
       这首诗格调是比较高昂、积极的,夜闻子规鸣叫,生发的却是一种如“闻鸡起舞”般的志气。

                                                               (三)
       渚矶①口阔浪如山,官船客船前后湾②。明日天晴大家喜,看我鼓枻③中流④还。
       【注释】
       ①渚矶,今江西九江市星子县南部,鄱阳湖北岸。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在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二十二日陈友谅退守渚矶,在这里坚守了37天。此次水战历时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
       ②湾,动词,到港湾里泊船。
       ③鼓枻:《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鼓,击鼓。枻,yì,划船用的短浆,指划船,掌舵。
       ④中流,水流的中央。
       【大意】
       渚矶的入口辽阔无边,湖面的浪涛汹涌如同山峰林立;来来往往的官船、客船,不间断的泊进港湾。待到天气晴朗的明天,大家一定会欣喜万千的;请大家看看我们敲着大鼓,划起大船,气势磅礴的在激流的中间疾驶。
       【简析】
       鄱阳湖,是明军最得意的一次水战之地,明朝君臣来到这里,都有着一种征服者的心态。诗人汪广洋是明初重臣,自然也是这种心态。
       这首诗,意气风发,一派豪情,充分表达了作者风华正茂时期的奋进情怀。宽阔的渚矶口,给予了他宽阔的胸怀;汹涌的鄱湖浪,激励了他上进的斗志;往来的大小船,增加了他的成就感。天晴日朗的未来,正是我们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好时机。
       “看我鼓枻中流还”一句,把诗人的政治抱负表达的淋漓尽致。从这首诗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位英俊勃发、踌躇满志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的丰满形象。

                                                         (四)
       象牙滩①上百花开,参差时复见楼台。翠香芹菜②缘沙出,雪色鲥鱼③上水来。
       【注释】
       ①象牙滩,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象牙潭附近。
       ②芹菜,属伞形科植物。有水芹、旱芹两种,功能相近,药用以旱芹为上品。旱芹香气较浓,又名"香芹",亦称"药芹"。   
       ③鲥鱼:一种海鱼,春季到我国珠口、江、钱塘江等河流中产卵。背黑绿色,鳞下多脂肪,是名贵的食用鱼。
       【大意】风景修美的象牙滩上,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鲜花;这些花开放在时隐时现的亭台楼阁中。颜色翠绿、香气扑鼻的旱地芹菜都是从沙土中种植的;雪白无比的鲥鱼都是刚刚从江水中来的。
       【简析】
       江西兴国县,山川秀丽,风情独特,建县始于三国时期吴嘉禾五年(236),始得名于北宋大平兴国七年(982),,已有1800年历史。“兴国三美食”中,以芹菜为主料的有一,以鲥鱼为主料的有一。
       诗人汪广洋来到此地,对当地的民俗一目了然,熟记于心,写作此诗应该是胸有成竹了。
这首诗,生动的描绘了兴国古城的尤美环境,把兴国这个小盆地县域,刻画的犹如世外桃源。境内风味小吃,更是令人垂涎不禁。

                                                            (五)
       大姑庙①前花草香,女儿港②口江水长。江水江花思无限,目断鞋山③又夕阳。
       【注释】
       ①大姑庙,鄱阳湖大孤山上的人文景观。《水经》记载:大禹曾在此山岩石上刻石记功,唐时建有大姑庙。
       ②女儿港,《庐山志》:大孤山西北侧。女儿港的命名缘于“大孤山”讹为“大姑山”,配套取名“女儿港”;也有说,“羽林港”讹读为“女儿港”。  庐山的女儿秀气,与李白“飞流直下三千”、“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气势,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来看,汪广洋笔下的庐山是格外新奇的!
       ③鞋山,即大孤山。在庐山脚下,鄱阳湖中,有一孤峰拔水而起,其形似鞋,这就是人称鄱湖仙岛的鞋山。
       【大意】
       北依庐山,四面湖水的大孤山上,各式各样的花草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古老的大姑庙就坐落在这里;远望秀气的女儿港口前,江面是如此的浩淼辽阔。这江中的水,这眼前的花,勾起了我无限的情思;极目望尽之处,是这拔水冲天、形似鞋子的大孤山上夕阳。
       【简析】
       诗人此时,是位于江水中的大孤山上的。近看庙前香花兰草,远望柔情女儿港前浩瀚江水,引起无限遐思。“目断鞋山又夕阳”,眼睛所能够看到的远处,又是夕阳西下时。“断”,写出了一种遗憾,有些事情是非人力所能及的,富含哲理。
“又”,有些无奈,感慨世事沧桑,如白驹过隙。

                                                        (六)
       江上四月①雨绵绵,连日北风何大颠。且买活鱼炊晚饭,皖城②对岸泊归船。
       【注释】
       ①四月,1362年四月。
       ②皖城,有怀宁、潜山二说。
       【大意】
       长江流域的四月,总是淫雨连绵;刮一连了几天的北风,把江中行驶的船只吹得摇摇晃晃。傍晚时分,暂且停下船只,从渔夫那里买来几条活鱼,用作晚餐;抬头远望,才知道我们停船的地方,正好对照长江北岸的皖城。
       【简析】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汪广洋任江西行省都事、郎中。次年五月,任洪都(今南昌)都事。这里的“四月”,应该是指1362年,即将赴任南昌前,归京报任途中所作。
       淫雨霏霏行江船,炊烟袅袅活鱼鲜。有景有情,叙事抒怀。
       “雨绵绵”、“何大颠”,是诗人内心恍惚的表现。久处江湖之远的江西,由都事升为郎中,如今朱元璋王命急招,又要转任洪都都事,是吉是凶,心中并无着落。
       皖城对岸,茫茫江中,“且买活鱼炊晚饭”,是诗人自我安慰之意,有点随遇而安的意味。诗人感觉到,步入政坛,身不由己,还有几人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七)
       英英①白云多在山,愧我几曾②如此闲。赣江③东下数千里,只许④拏舟⑤十日还。
       【注释】
       ①英英,yīng yīng,轻盈明亮的样子。
       ②几曾,何曾,何尝,那曾。
       ③赣江,是江西省最大河流,长江下游重要支流之一。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有东、西两源。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东源贡水出自江西省武夷山区的石城县的赣源岽,在赣州汇合称赣江,北流经南昌市注入鄱阳湖,后泄入长江。中上游多礁石险滩,水流湍急。下游江面宽阔,多沙洲。赣江航道,是旧时沿岸各地是长江下游与两广的交通纽带。
       ④只许,只须。许,同“须”。
       ⑤拏舟,ná zhōu,撑船。拏,(ná)同“拿”,牵引。
       【大意】
       轻盈明亮的白云飘浮在山上,惭愧的是我那曾有如此悠闲的时候,没有顾得上欣赏它。从赣江向东北顺流而下有几千里路途,撑船也不过十几天就能返回了。
       【简析】
       诗人望断白云飘飘,心生遗憾。多年来,一直鞍马劳顿,生活节奏异常快速,想静下来整理一下自己的人生思路,都是奢侈的。
       诗文的最后两句,明为写路途通畅,实为写时间流逝,慨叹人生易老,须珍惜美好光阴。

                                                                 (八)
       蛾眉①今日为君开,一色青天绝点埃②。浩想③昔年经济④事,赤龙⑤风雨过江来。
       【注释】
       ①蛾眉,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借指女子容貌的美丽。
       ②点埃,很小的尘埃颗粒。点,几乎可以看不到。
       ③浩想,自豪地回想。
       ④经济,原意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指叱咤风云的政治、军事活动。
       ⑤赤龙,明代把战舰称为“赤龙舟”。 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战船》。
       【大意】
       壮丽的山河在今日为你敞开了胸怀,巡看蓝天,没有一丝尘埃。回想起当年声势浩大的军政行动来,心中顿感自豪;赤龙战舰冒着狂风,穿过暴雨,驶过江来。
       【简析】
       这首诗,是回忆明军战舰渡江的故事的,当年朱元璋率军挥师渡江,奠定了大明王朝的基业。
       这是一首赞美诗,很显然是为了歌功颂德而写作的。当然,其中有诗人自身的经历在其中,也是诗人自己为国奔走效命的真实写照。

                                                                   (九)
       昔曾将命解戈鋋①,一客双江②又二年。瞻望蓬莱③云只尺⑤,寸心长击片帆前。
       【注释】
       ①戈鋋:这里泛指兵器。戈,古代的一种长柄曲头的横刃兵器。鋋,chán,古代一种铁柄短矛,也泛指短矛,其战斗作用如同标枪。
       ②双江,不一样的江。双,指过去和现在。
       ③蓬莱,神话中的仙山之一,非指山东蓬莱。
       ④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⑤只尺,咫尺, zhǐ chǐ ,接近或刚满一尺,形容距离近。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
       【大意】
       过去征战时,曾经把个人的性命依托在长短兵器上;二年后的现在,人还是原来的人,江却不是原来的江了,狼烟滚滚的江面已经变为清气缭绕了。远望这里如同仙山的山峰,白云飘浮在顶峰周围;怀着一颗报国的热忱,拼杀在小小的战船上。
       【简析】
       面对大好河山,诗人感慨万千。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意味。为了建立新的王朝,多少将士浴血沙场,百战死国者已是过往云烟。幸存壮士来归,群山逶迤,江水浩渺,怎能不心生感慨?

                                                                (十)
       内班①清切②侍金銮③,深愧无能负好官。万里长风开霁色④,举头红日是长安⑤。
       【注释】
       ①内班,国子监学生分内班、外班。内班住校,类似于全日制学生;外班上课时到监,类似于在职进修。
       ②清切,清贵而切近。指清贵而接近皇帝的官职。
       ③金銮:帝王车马的装饰物,指帝王。
       ④霁色,雨后天晴时,天空的颜色。
       ⑤长安,今西安。这里借指都城。
       【大意】
       国子监内班监生,是可以接近帝王的;他们深深惭愧自己没有更好的才能,担任不了重任。声势浩大的远风吹散了乌云,迎来了雨霁天青;抬头仰望,红日初照,眼前已是帝王之都。
       【简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诗人久“处江湖之远”,今奉召回京,都城已在眼前,是该思考如何“居庙堂之高”的时候了。  
       诗人深知朝内为官的险恶,皇帝近身侍臣,多为文坛巨子,城府极深,对自己发出“深愧无能负好官”的预警。但同时又希望“万里长风开霁色”,但愿能够化险为夷吧。不幸的是,他的预言是准确的!汪广洋此后的官场经历,成立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8: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杂录】(三十首)D16-20

【岭南杂录】(三十首)D16-20

                                                               (十六)
       南海庙①前花草新,菠萝②垂实雨频频。遐荒③只爱求奇气,两两④来看种树人⑤。
       【注释】
       ①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是中国古代人民祭海的场所,坐落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是我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的一处重要史迹。它创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②菠萝,原名凤梨,岭南四大名果之一。
       ③遐荒,边远荒芜的地区。
       ④两两,互相,彼此。
       ⑤种树人,这里含有为民谋福祉的意思,类似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说法。
       【大意】
       南海神庙前的花草是如此的清新,雨滴不断的滴落在垂落的菠萝果实上。这边远蛮荒的地方的人们,都喜欢新奇的事物;互相搀扶着来到这儿观看种树的人。
       【简析】
       特有的地点,特有的风物。海神庙是为民赐福的地方,菠萝也是岭南名果。虽然这里的人们一惯求新求异,但素知感恩的南岭人们,终究不会忘记给他们带来富裕繁荣的“神”和“人”。
       这里的神,自然无须赘言,但谁是这里的“人”呢?令人遐想。

                                                            (十七)
       云色蛮笺傲薛涛①,斗南楼②上海天高。都将陆贾③千年事,付与江淹④五色毫。
       【注释】
       ①薛涛(约768~832年),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她和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
       ②斗南楼,原址在广州府治后城上(今越华路中段),始建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年间。其特色是在此地观海山之景,别具情致。
       ③陆贾,(约前240~前170),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奉命出使南越(今两广一带),招谕故秦南海尉赵佗臣属汉朝,立为南越王,对于安定国内局势,沟通南越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良好的作用。番禺大夫山公园,传说为纪念葬于该山的陆贾大夫而改名大夫山。《史记》有传。
       ④江淹,(444~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历仕三朝,今河南民权人。在被权贵贬黜到福建浦城当县令时,相传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梁书》有记载。
       【大意】
       天空中云色恰如女诗人薛涛做成的桃红色的彩色诗签;站在宏伟的斗南楼上观看海山之景,越发觉得海天高耸。此时,想起来千年前陆贾大夫的功绩,一并交给江淹的五彩神笔来描绘了。
       【简析】
       一诗四典故,四句三诗人。
       短短的二十八个汉字,诗人汪广洋却使用了四个典故。薛涛做诗签、陆贾使交趾、江淹挥五毫,以及斗南楼观海。
       诗人过使用了超现实写法,表面为虚,实际写实。斗南楼上,海天云色,无法比拟,只好以虚写实,借用江淹神笔来写就。这里的景色到底怎样,留有极为宽阔的想象空间。

                                                          (十八)
       凉风吹雨海门来,一洗蛮烟瘴雾①开。回望帝京家万里,懒教人下越王台②。
       【注释】
       ①蛮烟瘴雾,指南方的烟雨瘴气。借指荒凉的地区。
       ②越王台,此处应指福建省福州市城南的越王台,相传越王余善钓白龙于此,故名。
       【大意】
       阵阵海风夹杂着雨滴吹向江水入海口,顿时荡涤了回旋的烟雨瘴气。抬头北望京都,引起了万里思归的愁绪;我久久的不愿意走下越王台。
       【简析】
       游子思乡之愁,本为人之常情,诗人汪广洋终究不能顿破红尘,情郁于中,自然要得以流露。但像这样直抒胸臆的表达思归之情,这汪广洋诗作中,却是不多见的。

                                                      (十九)
       花覆禅房①客漏迟,妙香浮动碧莲池。月明风细菩提落,想是南能②出定③时。
       【注释】
       ①禅房,佛教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②南能:佛教中流传的“南能北秀”的说法,慧能大师在南方修行。
       ③出定,佛教用语,指从礼佛境界中走出来。
       【大意】鲜花遮盖下的寺院里,为游客专设的计时漏壶在慢慢的滴落着;鲜花的妙香飘荡在碧绿的莲花池上。这里有明亮的月儿,有细柔的晚风,还有菩提子散落的声音;真像是南能禅师从礼佛功课中回到现实中来。
       【简析】
       诗歌通篇锁定一个“静”字。古代计时工具“沙漏”的出现,妙趣横生,明明是动态可见的事物,却被诗人用来写静。妙香浮动的莲花池塘,给全诗增添了嗅觉上的意趣;细软的微风,给人带来的是触觉的温柔;菩提子落下的声音,又赋予听觉上的欣喜;内心的感受,用南能禅师出定时的境界来体现。可以说,这首诗充分调动了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使整首诗歌绘形绘声,有声有色。

                                                            (二十)
       海上安期①去不来,石②门花落又花开。几时相约骑黄鹄③,烂醉秋风玉镜台④。
       (台在湑江。)
       【注释】
       ①安期,即安期生,亦称“千岁翁”,仙人名。
       ②石门,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
       ③骑黄鹄:鹄,通“鹤”。在湖北省武昌市区的西长江岸边有黄鹤矶(一作黄鹄矶。《南齐书•州郡志》载: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经过这里。《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为三国时期的费祎。
       ④玉镜台,原诗有注:台在湑江。湑江、玉镜台,均无法考证具体地点。
       【大意】
       海上的仙人早已一去不返了,石门边得花草是落了又开。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向仙人一样骑着仙鹤化仙而去,而现在却是在秋风中的玉镜台上烂醉如泥。
       【简析】
       该诗有明显的遁世思想,安期、子安等仙人的连续用典,正是这种思潮的体现。人生易老,草木轮流,秋风萧瑟下,诗人大醉于高台之上,极具消极情怀。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23: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陈督都事赠术士铁硬断诗用韵】(三首)

                                 【读陈督都①事赠术士铁硬断诗用韵】(三首)
       新逢逆旅②酒家仙,濯足长挥子母线。袖得元龙③诗句在,数行行草似张颠④。
       醉中往往赋巢云⑤,颠倒林宗⑥折角巾⑦。却喜老怀⑧多放逸⑨,敢讲奇语⑩动时人⑾。
       歙中⑿右族老云孙⒀,半百年来住鹿门⒁。三日山城好风雪,可能来访浣花村⒂。

       【注释】
       ①陈督都,名陈事,官至都督,曾赠诗给一位能够把铁板断开的术士。汪广洋读此诗后,用该诗的韵脚做了这三首七绝。
       ②逆旅,引申为旅店。逆,迎接。 旅,旅人、行者。
       ③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客人许氾。形容性格豪放。
       ④张颠,唐代书法家张旭醉后往往有颠狂之态,故人称张颠 。
       ⑤巢,隐居。
       ⑥林宗,字思孝,号世梅,明代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和弟弟林完一起隐居,因其二人常常被人们认错,故有“颠倒林宗”之说。
       ⑦角巾,方巾,为古代隐士冠饰。借指隐士或布衣。
       ⑧老怀,老年人的心怀。
       ⑨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
       ⑩奇语,奇妙的词。
       ⑾时人,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
       ⑿歙中,歙县里的(人们)。
       ⒀右族云孙,名门望族的第九世孙。
       ⒁鹿门,柴门。
       ⒂浣花村,净幽美丽的溪边村落。
       【大意】
       最近刚刚在旅店里遇见了一位酒仙,洗脚时常常使用纵横线条清晰的布条,他是非常条理的一位人士。挥袖之间,便有元龙豪放的诗句,从他口中吟诵出来;挥笔之中,便有数行恰如张旭狂草般的行草显现到纸上。
       酒醉之中,所作的诗赋多为歌咏隐居云间的仙人;隐居的林宗兄弟二人,常常被人错认,那是因为他们都穿戴着完全相同的服饰。难能可贵的是,老年人的胸怀还能够如此放纵人性;能够说出一些奇妙的话语来打动同时代的人。
       歙县有一位老者,是名门望族的九世孙;五十多年来,一直居住在柴门小院中。如果三天内,在这座依山而筑的小城里能够借风飘起瑞雪;来年就要有更多的游客来探访这美丽的小村庄了。
       【简析】
       这是诗人偶遇一位奇人时,所作的一组富含哲理的叙事诗。
       这位奇人是歙县一名门望族的老人,虽然年龄很大了,但是辈分却很小,上面还有八代祖先,足以说明这里人丁兴旺。侧面描写了歙县紧密的家族关系,以及淳朴敦厚的宗族观念。
       老人有很多怪癖:嗜酒如命,似乎如同酒仙,醉后赋诗皆言豪迈神仙;处事条理,连洗脚这样的日常习惯也不同于常人;挥笔写字,犹若醉后癫狂之态;老迈不尊,言辞随意,奇语连篇,不落时代;起居简陋,喜住幽静的柴门院落。活脱脱一位活神仙呐!
       仔细审视这位老者,却为世人之标榜。人到老年,如何养生?这是千百年来,难以有较为通用的方法。现代老年人,是否应该借鉴一下“歙县老者”的活法呢?
       这组诗,应该是汪广洋晚年作品。诗中的很多人生感悟,是同时代的人们难以达到的。这些理念,到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1
QQ
发表于 2011-7-28 11: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23楼(汪寿杰) 的帖子

搜索《岭南民间文化》辅导一 、二、三。岭南民俗的基本形态与特点讲的比较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1: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24楼(临清汪氏) 的帖子

谢谢爷爷会长对我的支持,很有用,已经下载学习中。
《凤池吟稿》远比我们想象的难度要大的多。真的是困难重重,很需要像您这样的指点。
如果有更多的本家给予如此大的支持的话,我想会给诗稿的解读带来很多的帮助的。 解读的进度就会加快的。
QQ截图未命名.jpg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9: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杂录】(三十首)E21-25

                                         【岭南杂录】(三十首)E21-25  
                                                           

                                                            (二十一)
       白云山①上白云飞,腾达②年来与愿违。鹤发慈亲③应记忆,岭南游子几时归。
       【注释】
       ①白云山,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它位于广州市东北向,属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支脉的九连山山脉末段,白云山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 广州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白云山曾获“广州八景名胜”之称。
       ②腾达,地位上升。
       ③鹤发慈亲,头发鹤发的慈爱的父母。
       【大意】高高的白云山上,片片白云飘浮;多年来飞黄腾达的梦想一直未能实现。慈爱的白发双亲是否在挂记,远游岭南的亲子何时才能回到家中?
       【简析】
       游人憧憧,在纷繁如织的白云上,诗人看到了片片白云在漫无目的飘浮,引发了诗人对自我境遇的感慨。
       这首诗歌,写思乡、思亲的角度一反常态,不是写自己的思念,而是写双亲对岭南游子的牵挂,读来更令人心生柔肠如钩挠的阵痛。

                                                            (二十二)
       啸弹①长铗②出秦川,又入蛮乡③扫瘴烟。寄语凤凰台④上客,别来五见月团圆。
       【注释】
       ①啸弹,带有响弹的箭头。
       ②长铗,剑的一种,指长剑。
       ③蛮乡,泛指岭南之地。
       ④凤凰台,全国各地有很多凤凰台,台上多高士。
       【大意】身携响箭,背负长剑,才出边远的秦川,又来到蛮荒的岭南,为的是平息这里的离乱。面对凤凰台的好友深情的告慰,分别以后,一定要在月圆之夜多看看月亮,那就象征着我们的团圆。
       【简析】
       前两句,是写征战的频繁,流露的是对战争的厌烦情绪,以及对到处征战的无奈。  
       后两句,是写友情的深厚,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二十三)
      榕树阴阴①集暮鸦,竹深人静似仙家。芭蕉小苑垂双实,茉莉南州②压万花。
       【注释】
       ①阴阴,幽暗的样子。
       ②南州,泛指南方。
       【大意】幽暗的榕树林中,聚集了归宿的乌鸦;竹林深处,人语寂静,恰似神仙居处。栽植着芭蕉的小园子里,果树枝桠上低垂结着成对的果实;南方的茉莉花香比任何一种鲜花都要香几分。
       【简析】
       全诗几乎都是用景物堆砌而成的,视角广阔。写出了诗人对岭南黄昏景色的喜爱。

                                                     (二十四)
       玉液池①边夏木青,石屏台②上晚风轻。道人心静不知暑,默坐焚香待月明。
       【注释】
       ①玉液池,在今广州城西。广州民间习俗最有特色的就是划龙舟。传说,汉后主刘龚(958--971年在位)当年在广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农历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
       ②石屏台,在今广州市化宁里。
       【大意】玉液池边,夏天里的树木越发的青翠;石屏台上的晚风吹来,是如此的轻柔。道人们内心清净,寡欲无为,当然不会理会夏日的炎热,燃起香烛,默默的打坐,等待月儿的升起。
       【简析】
       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令人叫绝。道教的清静无为,能够让心神不宁的人们得到暂时的安慰。其实,诗人写作这首静态的场景,实际是在表达他自己内心的波动。

                                                         (二十五)
       越鉴①如雪赛吴鉴,薯芋初肥竹笋甜。何事②眉山③苏太守,只将双蟹较团尖④。
       【注释】
       ①鉴,镜子。
       ②何事,为何,何故。
       ③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是“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家乡。
       ④团尖:辨别河蟹的雌雄的方法是,以脐的团尖分雌雄。团脐的河蟹体小,但内多紫油黄脂,所以凡买螃蟹都愿要团脐的。尖脐的虽然壳内紫油少,但黄脂很多,并且螯足都很充实。
       【大意】南方百越之地的镜子像雪一样白,远远胜过了北方吴地的镜子;甘薯芋头刚刚长成个头时,是如此的香甜美味;刚刚采摘的竹笋是如此的鲜嫩甘甜。为何眉山的苏东坡太守,就喜欢摆弄着两只螃蟹,费劲的分辨它们的雌雄呢?
       【简析】
       越,通“粤”,地域的代称,指广东、广西地区,也作中国南方的泛称。
       南方百越地,薯芋、竹笋等丰富的物产,却是值得赞赏,这是不容置疑的。久处他乡,对当地产生情感上的迁移,是情理之中的。汪广洋曾有三次赴粤经历,两次成行,在广东先后生活过近2两年的时间,广东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诗人汪广洋,本为北方吴地土生土长的文人,对家乡的了解是超出一般士人的,为何发出“越鉴如雪赛吴鉴”的声音?难道他是“乐不思蜀”吗?其实,诗中描写百越风物中,总是离不了以北方风物来作比的,这正是他思念家乡的真情表露。
       诗人喜欢这里的特产,同时也借古人(苏太守)来讽今。这里的任何一种特产都是值得品尝的,不要向苏东坡那样来到这里,只专注于吃团脐的母蟹。俏皮之下,有自得至乐的优越感。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0: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池州”四首以答谢“九华星云”鼎力协助

         “池州”四首以答谢“九华星云”鼎力协助。                                
                                
                                     【过池阳①】(三首)
       山空云气收,风定水声歇。双髯发短歌②,轻舟荡斜月。
       放舟③秋浦④月,扬舲⑤秋浦风。年年远行迈⑥,往来秋浦东。
       每思贵池鱼,曾涉贵池水⑦。美人⑧不招来,松柏秋风起。

       【注释】
       ①池阳,原诗题为《过池昜》池易,“昜”是“陽”的古体字。古为镇,乃贵池县之治、亦为池州府之治,今为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中心街道名。
       ②短歌,相对于“长歌”而言,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
       ③放舟,开船;行船。
       ④秋浦,是由石台县经贵池县流向长江的一条大河之名。
       ⑤扬舲,杨帆。舲,líng ,有窗户的小船,泛指小船。
       ⑥行迈,xínɡ mài ,行走不止,远行。
       ⑦贵池水,在县西而得名,五代时因水置贵池县。
       ⑧美人,指容貌美丽的人。多指女子,亦指相貌俊逸,才德出众的男子。也用来比喻君王。此处喻君上。《楚辞•九章•抽思》:“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大意】
       山谷辽阔起来了,天上的云雾散去了;秋分停歇了,山谷里的溪水声平静下来了。双鬓斑白的老人吟唱出简短的古曲,一叶小舟飘荡在弯月下的秋水中。
       任轻舟飘浮在月下的秋浦河中;凭借秋浦河水面上的秋风,张起了船帆。年复一年,总是不停地远行着;来来往往于秋浦河东岸的贵池城。
       每当想起贵池里的鱼儿的美味,总也不忘不了曾经渡过的贵池里的水。时至今日,有道人君还没有下诏召回,只看到松柏林中的秋风再度吹起。
       【简析】
       结合此诗所描绘的景色,以及诗中“美人不招来”诗句,疑为汪广洋中元末进士后(1354年三月至1355年六月)侍职太平时期所作。
       第一首,“山空云气收,风定水声歇。”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堪为千古名句。绘景着眼于山水、风云,大气磅礴。后两句则以叙述为主,兼具绘景抒情。斜月下,老翁“短歌”悠悠唱起,一叶轻舟轻荡河面,此情此景,令人倾倒。
       第二首,直接点出诗人所处的地点——“秋浦”。明月秋风中的秋浦,非常适宜荡舟休闲。并言“年年”语,说明诗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是非常熟悉、非常热爱的,同时也引起了第三首诗,“秋浦东”,即贵池县,今天的池州市贵池区。
       第三首,紧承第二首的“秋浦东”语句,描绘贵池(池阳)的风土人情的美好,水美鱼香。最后两句吧,诗人话题一转,发出“美人”明君,何日来招的感慨,说明此时的汪广洋钟情于池易山水人情之外,更希望一展个人抱负。他期待着,有朝一日,君王能够起用,也好施展个人治国才华。
       总的来看,这三首诗,是写景为主的,但叙事、抒情在写景中自然流露出来,其言志也是水到渠成。这组诗歌是汪广洋精心写就的,绝非一蹴而就。

                                                                    【赠孙伯融①之官②池易③】
       江浦④晚霞明,桃花春水生。来携建业⑤酒,送子⑥池易城。临发赠宝剑,开筵弹玉筝。况当理⑦新国,珍重在斯行。
       【注释】
       ①孙炎(1323—1362)字伯融,应天府句容(今属江苏镇江)人。身材魁梧,跛一足,谈辩风生,抱负远大。元末与丁复、夏煜游,有诗名。朱元璋下金陵,从征浙东,历任池州同知、华阳知府、行省部事,为朱元璋委派到刘基手下。总制处州时,与知府王道同、元帅朱文刚一同被叛军杀害,追赠丹阳县男,谥“忠愍”。《明史》有其传。
       ②之官,到某地做官,
       ③池易,应为“池阳”。古为镇,乃贵池县之治,今为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中心街道名。
       ④江浦,江边、江河,也指今江苏省江浦县。
       ⑤建业,即南京.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
       ⑥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您。
       ⑦理,治理,管理。
       【大意】
       流水浩荡的长江上升起了亮丽的晚霞,桃花飘落在涨起的春水中。朋友们带来了南京本地的酿制的老酒,前来送别就要到做池州同知的您。临近出发的时刻,我赠送给您一把宝剑;饯别宴席开始时,弹起了古筝。好男儿就应该为刚刚建立的新国家多出力,多做贡献;希望您在这次远行中能够珍重自己。
       【简析】
       元至正十五年(1355 ),孙炎与汪广洋一起被被朱元璋委任为元帅府令史,二者同事多年,《凤池吟稿》中收录有汪广洋写给孙炎的七首诗,也是一个明证。据史籍记载,孙炎深得朱元璋赏识,攻下南京后,随军从政于浙东,后被任命为池州同知。
       这首诗歌,就是送别孙炎赴任池州同知时的赠别诗。
       首联,点出了具体的季节和时间,“桃花”“春水”现实时间是暮春时节的一个傍晚。同时也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环境,格调高昂,寓祝福、进取意味于写景中。
       颔联,用南京之酒送别远行的客人,也是有所寄予的。希望孙炎常常想起这里的美好,有明君的厚望,有朋友的期待,还有这里的一切,是叙述性的文句。
       颈联,叙述了两件事,“赠剑”、“弹筝”,实际上是寄托对友人的深情。
       最为出彩的是尾联,“况当理新国,珍重在斯行。”是对友人的期望,更是诗人志向的流露。这种侧面表达比起直接的“好男儿志在四方”来,更显得含蓄,这正是汪广洋一生谨慎的性格特点的写照。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1-7-29 1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寿杰老师为研释《凤池吟稿》呕心沥血,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您辛苦了!向您致敬!

        广洋公的“池州诗”中之“池易”之异,决不是有意为之。疑是作者或后来理稿人遗漏边旁所致,“陽”是“阝昜”的组合,遗去“阝”就成了“昜”,也就极可能看成“易”,故“池易”宜勘校为“池陽”即“池阳”。妥否,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5: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28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我想,作品原著就是“池陽”的,但影印原件是“池易”,还不不改的好,注释中说明一下,就是了。
        ①池易,疑为“池陽”之误,应为“池阳”。古为镇,乃贵池县之治、亦为池州府之治,今为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中心街道名。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