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汪封林

求谱首 相关谱文 权威版本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3851

回帖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12-12-23 18: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592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2-12-23 18: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 阳 辩
汪氏望出平阳。犹荣阳之郑,天水之秦,齐郡之晏,沛国之朱也。平阳,故晋地,属河东,盖举世知之。而汪氏之先,实出于鲁,晋之于鲁,西河、东海,风马牛不相及也。夫尧之所理,禹之所圻,宜吾之所深慕而乐道,然而书焉。而姓名繋(xì)于其下,言焉,而姓名出于其间。则必省省相惭,或战掉阴喝不寕(去“丁”)者,竟曰:吾之所自出,因不可以窽(kuǎn)启遂传也。迨考之于古,则曰;两平阳,平,言地,阳,言山也。在兖之岱岳,曰东平阳,鲁尝城之。而汉世为县,晋曰新泰者也。高平负瑕漆邑之地,同名而别者,曰南后庸李康会盟之地。同名而别,曰西北平阳之著于鲁也。尚矣,泰山为鲁邦之望,则其地为吾姓之望宜也。在冀之太岳,曰晋平阳,后为西平,为晋州,亦曰平河者也。伊祈之都,羊舌之县志于前岳阳之绩,襄陵之迹。传于后,平阳之著于晋也尚矣。晋邦砺山带河,东出周韩魏宋郑之交,距少昊之墟,殆数千百里,其不得为汪氏之望。甚明而犹仍勿正失实,乘讹夸,汾浍之风家,肙(换“口”为“曰”)缝唐之举誉,且使衡饶鲁氏,与解步晋家混为平阳一望。而吾颍川谱讹为晋州,?(“乘”去下面“人”)离不属,驯致悉昧,上世之源,按籍问途,若刻舟求剑,不可得矣。庄舄(xì)为越土之呤,楚人兴燕社之叹,北风回首,莫寓所思,作鲁东平阳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592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2-12-23 18: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颍 川 辨
颍川,出乾山,导阳城,浸豫州(原谱注:禹贡豫州之域,西南至南条,北距大河),灌注乎郑许陈楚之间。纳洧(wěi)(原谱注:音委,水名。孟子云,子产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急(加“氵” )(原谱注:许及切音吸,水流貌,又汩,氵急,漂疾也)、瀷(yì)(原谱注:与职切音,亦出河南密县,东入颍川)、舞(加“氵”)( 原谱注:同潕(wǔ),切音,武水,出南阳舞阴东,入颍)(〔潕水〕又作“舞水”,古河名。a.在河南省;b.在贵州省)、灈(qú)(原谱注:音劬(qú),水出汝南吴,入瀙)、瀙(qìn)(原谱注:亲去声,水出南阳舞中阳山,入颍)诸水,南至汝阴下蔡,凡千五百里,而后挟淮而东之,以终入于海。凡其经行流注之地,皆得以颍川名。列国时,若南阳之在韩;鄢陵之在郑;许偏之在许;古陵之在蔡;辰陵之在陈;颍国召陵之在楚;各系颍川。秦虏韩,安始举全郑之地,割裂韩魏陈楚之疆,通为颍川郡。于天文,其次大火,其星房心,其区域之广,居天下三十六之一焉。而鲁国故封在汶、沂、洙、泗之间,东流分派相背,初乘远不属于颍,自徐、戎、淮、夷并兴,伯禽誓费征伐,而鲁之南境,略于淮,自会淮。谋鄫(zēng)僖公遣师灭项(鄫,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2,中国春秋时郑的一个附庸国,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3,姓),而鲁之西南始际于陈。颍川之为鲁地,实自灭项始。迨汉兴,分秦郡,置淮阳,而项地为西华、阳夏县,故陈豨(xī)封阳夏侯。黄霸、彭宣俱称淮阳阳夏人,至顺治,始改淮阳名陈郡,而县属陈。晋武合陈于梁国。而项阳夏属焉。晋惠王立陈,西华属汝阳为项县。唐初罢郡,阳夏属陈州为大康。地之离合废置不同,然今陈州颍川之间,固为古阳夏之区矣。陈国故都,在今陈之宛邱,而项地在陈之东境。秦末,吴广,夏阳人,其起兵首据陈,阳夏于陈,不相远也,盖周时战国之疆率,太牙相入其地,延衺(xié,古同“邪”)孤县动千数百里,无惑乎陈项之连鲁封也。汪氏谱追上世,食采所居,曰颍川,陈郡,阳夏县,西乡,靖仁里间。尝疑鲁陈相去辽阔,而颍川非鲁封。人本乎祖,其始姓之邦,邱墓之域,不可不知也,考之,如前所述,释然无疑。吾家谱录,于是乎信而有徵。嗟夫,颍川而降代七十二传,千九百年于今矣,宗分支别,南北东西,不可备稽也,颛歙山之下执簦(dēng)笥(sì)(簦,古代有柄的笠,像现在的雨伞;笥,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之遗文,而欲究其事迹,于千九百年之前不亦漫乎?然纪实虽讹舛而不可推,传虚者,纵牵合而不栛(lì,古书上说的一种树),观古书之惑,每旁求而卒会其源,吾又于家录得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3290

回帖

9万

积分

版主

崇尚自然 珍爱生命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97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8: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传海前辈、志林本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592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2-12-23 18: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阳后辩
姓氏郡望凡十五,平阳为鲁平阳者,衡饶与汪氏而三为晋平阳者。解步柴尹邴晋敬巫九八氏,其不可通者四,曰欧曰句曰纪曰舒。而纪地近于鲁,平阳后为齐,所併独勾芒氏欧治子生出芒脉舒子地,今为庐江第,不知三氏后之子孙。其贤且达者何人,任与处也何地。于晋鲁平阳孰相传与否。世族与乡地推移,人事与年代消息。谓之平阳庸讵知口(看不清楚)。初之无以耶,鲁公子衡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实类于汪饶莫知其完口(看不清楚),至饶威始以鲁阴守显是宜。俱谓鲁帮晋姓之国。于平阳固也。其大夫口(看不清楚),杨步杨邴豫上世又皆因食采之地名宗,仲尼门高柴之后,柴文为口(看不清楚)阳太守,秦敬丕之子教为平阳太守,皆家焉,而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地为今汾州巫,虽氏于事见于殷。而捷为冀州太守。其俱谓晋平阳亦。固也夫平阳之号于鲁者三,而在晋特地鲁之三曰:东平阳,南平阳,西北平阳。名虽殊而地接近,东为称首为汉县名晋之平阳,肇始尧都历后今为郡府路,宜其著也,后世不考而知鲁之三,而独闻今之所著,故鲁之姓望,悉入晋帮。而姓氏之宗交杂难剖,前之所述今见其踪,欲绌其繁利(刀改氏)益其惑。辩之弗明。其不可措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0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3369
发表于 2012-12-23 23: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根据汪松寿《汪氏渊源录》的汪芒辩与之仔细对照(仅最后一段),发现有些旧谱所载有些出入,也许是因为抄录、刻板或校对等原因所致。现在发上来供参考。

《汪氏渊源录》的“汪芒辩”文:
“吾汪氏谱录,上承姬鲁,下历汉唐,盖五十二代相传,不为无证,姑举一二以明之,郡姓之说,起于魏晋,汪氏之望平阳,始疑晋地,而终合于鲁平阳,实为泰山之地,
而魏晋世上距得姓之时未未远,其曰望平阳,不为无据也
。颖川之域,本在豫州,汪氏之食采颍川,始疑许地,而终合于鲁颍,
非鲁地以灭项而遂属鲁邦,其曰食采颍川,
又不为无据也。假今
傅会而传
曷不引东郡鲁国岱宗曲阜以为姓望
?书汶阳,姑篾、
菟裘
、龟阴之地以为封邦,顾乃摘发迂隐,疑二之颍川平阳,而不虞后世之惑也耶。况凡谱录所载,考诸经史记著之书,引物连类,无一不合同,吾于是乎知汪氏果出于鲁成公之后,而汪芒、汪野
汗漫
不相入之辞,有非辨而目明者矣。又按汪芒或为汪罔,而外传或为
“注芒”,
未详孰是,姑志之。以待博古君子。”

家网或旧谱之“汪芒辩”文:
吾汪氏谱录,上承姬鲁,下历汉唐。盖五十二代,相传不为无证,姑举一二以明之。郡姓之说,起于魏晋。汪氏之望平阳,始疑晋地,而终合于鲁平阳,实为泰山之地。而魏晋世上,距得姓之时未远。
其为望平阳
,不为无据也。颍川之域,本在豫州,汪氏之食采颍川,
始疑许地,而终合于鲁颍,鲁地,以灭项而遂属鲁邦。
其曰食采颍川,又不为无据也。假令
传会而传
曷不引鲁国岱曲阜,以为姓望?
书汶阳姑茂
(miǎn)裘
龟阴之地,以为封邦,顾乃摘发迂隐疑,二之颍川平阳,而不虞后世之惑也耶。况凡谱录所载,考诸经史著记之书,引物连类无一不合者。吾于是乎知汪氏,
明码标价
出于鲁成公之后,而汪芒汪野,
汙漫
不相入之辞,有非辨而自明者矣。
又按汪芒或为汪罔,而外传
或为汪芒
,未详孰是,姑志之。以待博古君子。

错误之处分析:
1、文字替换:而魏晋世上距得姓之时未未远,其曰(将“曰”换成“为”)望平阳,不为无据也。

2、漏句,使其不完整:“……鲁地,以灭项而遂属鲁邦。”应为:“非鲁地以灭项而遂属鲁邦,”。

3、词语错误:“假令传会而传”,应为:“假今傅会而传,”,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字,“傅”与“傳”,傅会意同“附会”:原意是:附会而传播。

还有“汗漫(hàn màn)”,有渺茫不可知;漫无标准或不着边际的意思;而“汙wū ” 亦作“汚1”。亦作“污1”。与语句原来意图不相符。应为“汗漫”。

4、地名错误:汶阳,姑篾、菟裘(tú qiú)、龟阴分别是四个古地名。其中菟裘(tú qiú),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楼德镇。而莬wǎn:古书上说的一种草。莬miǎn古同“葂”。因此:是“菟”而非“莬(miǎn)”。

5、注意句尾的“注芒”,而非“汪芒”,既然前句说过“又按汪芒或为汪罔,”后面再说“而外传或为汪芒,未详孰是,”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以上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1

回帖

169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92
发表于 2012-12-24 08: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参考)
原姓                   (元)汪松寿
混沌既判而人文著,乾坤交感而物汇生。人物并生于天地间,而人独得其中正灵秀之气,故能物万物而为之长,而其圣者,又能参赞天地之化,辅相天地之宜,叙其彝(注:同“彜”,常规、法度之意)伦而致其材用,于是并天地而三焉。原其始而生也,翼翼煴煴,芒芒诜诜,总总林林,而后物分其群。人之群则有男女、夫妇、父子、兄弟、长幼之序,而谓之族。物无族也,惟其形同者,而其类谓之焉类之同,犹有大小、修短、黑白相殊之目而族之众,固有东西群聚,彼此相谓之称,圣人从其人之族本原事迹定其位而姓分焉。从其姓之人头会而某某之,又疏其谓而名系焉,此姓名之始也。邃古之间,有若五龙氏、燧人氏、大庭氏、中央氏、赫胥氏、无怀氏、阴康氏、人皇氏,世已悠邈难追,降及庖牺、女娲指风肇代,神农、黄帝,因水著宗。黄帝以来,姓氏方著,三代而下,宗派愈详。天子则因生赐姓,胙土命氏;诸侯命字为諡,因以为族。是故世之姓氏,有因德者,有因国者,有因居地者,有因食采者,有因官者,有因爵者,有因事业者,有因王父名字者,有因先世諡号者,姓统其祖考之所自出,虽百世而不变。氏别其祖宗之所自分,或数世而一更,合而曰族,宗派有主,分而为氏,婚姻避宗,此中古圣人所定制也。故族之为言簇也,尚夫聚而有别也,姓之为言生也,本其所自生也;氏之为言示也,示其所自分也。自姓统氏分之制变,而支派日己紊;大宗小宗之法废,而族属日已疏。于是一姓不变者,累数千百年,而其子孙动且万计,赐者、别者、更者、冒者、创者,纷复交杂于其间,愈益难明,而后谱牒之辨殷焉。自周之大小史定世系,辨昭穆,晋魏而下,至于有唐氏录,举于国朝,家史明于里,由然而犹或讹误断识,懵不知所由来,古圣人之定制。吁嗟乎,其终不可复矣!汪氏之先,本于轩辕,别于后稷,族于姬鲁,而食于颕川,实为鲁成公之次子夫人姒氏之所生,居期而育,长而敦敏,健顺五行之妙合,固有异于余人矣。祥徵于身,文著于手,功庸采地有开先焉。其得名之始,又有异于余族矣。盖以名为氏,凡千九百年袭而不别,支派蕃延,殆非谱牒之所能收矣。吾故推原姓氏之始,合于汪氏终其说焉。
常溪畔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3290

回帖

9万

积分

版主

崇尚自然 珍爱生命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97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0: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祚德、WANGZP001两位本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3290

回帖

9万

积分

版主

崇尚自然 珍爱生命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97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7: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讨论“原姓”中这句话的断句和错别字:

自周之大小史,定世系,辨昭穆,晋魏而下,至于有唐氏,录,举于国朝,家史明于里曲由然而犹或讹误断识,懵不知所由来,古圣人之定制。吁嗟乎,其终不可复矣!

自周之史定世系辨昭穆晋魏而下至於有唐氏录,举於国朝,家史明於由然而犹或讹误,断失懵不知所由来。吁嗟乎,古圣人之定制,其终不可复矣。

自周之大小史定世系,辨昭穆。晋魏而下,至于有唐氏录举,于国朝家史,明于曲然而犹或讹误。断失懵不知所由来,古圣人之定制。吁嗟乎,其终不可复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0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3369
发表于 2012-12-24 22: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小史,是我国周朝的一个官名,据《周礼•春官宗伯》所列属官中有“小史”,其职务是“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

《原姓》一文,此句应为:自周之小史定世系,辨昭穆,晋魏而下,至于有唐氏录举于国朝,家史明于里曲,然而犹或讹误断失,懵不知所由来古圣人之定制,吁,嗟乎,其终不可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