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ylovage

我也要寻根

[复制链接]

0

主题

6

帖子

9872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9872
发表于 2006-6-27 16: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家谱为证
走错的路也是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2038

帖子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6-6-27 16: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家谱和正宗的家谱都对不上头,不知道你们那本宗谱如何?有时间发上来研究研究?哈哈,自认为是华公后,也无大碍,汪氏一家亲嘛!哈哈,不过很奇怪,其它的汪氏后人去哪儿了,怎么都不见踪影!铁佛公也有八子,在唐朝时也受封高官,现在却是后人都难得一见.华公兄弟堂兄弟那么多,怎么可能只有华公后人这么多而其他支系后人那么少?哈! [s: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6-27 16: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祠堂上有越国世家的,你的根就在徽州,这点不用怀疑,至于什么时候,是谁,从徽州迁居现住地的,一问族谱,二问老人,三是多在家网上浏览和交流,或可有收获.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0

帖子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我是祖籍婺源的桐城南乡会宫程宗

Rank: 6Rank: 6

积分
12795
QQ
发表于 2006-6-28 0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家谱和正宗的家谱都对不上头,不知道你们那本宗谱如何?有时间发上来研究研究?哈哈,自认为是华公后,也无大碍,汪氏一家亲嘛!哈哈,不过很奇怪,其它的汪氏后人去哪儿了,怎么都不见踪影!铁佛公也有八子,在唐朝时也受封高官,现在却是后人都难得一见.华公兄弟堂兄弟那么多,怎么可能只有华公后人这么多而其他支系后人那么少?哈! [s:8]
说得对呀^_^
刘姓很多都是刘邦庶子齐王刘肥后代
李姓很多都是李世民后代
张姓很多都是张良后代
程姓很多都是忠壮公程灵洗后代
吴姓很多都是季札后代
^_^
祖籍婺源 我在合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发表于 2008-7-16 08: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汪胜忠于2006-06-27 16:38发表的  :
有很多家谱和正宗的家谱都对不上头,不知道你们那本宗谱如何?有时间发上来研究研究?哈哈,自认为是华公后,也无大碍,汪氏一家亲嘛!哈哈,不过很奇怪,其它的汪氏后人去哪儿了,怎么都不见踪影!铁佛公也有八子,在唐朝时也受封高官,现在却是后人都难得一见.华公兄弟堂兄弟那么多,怎么可能只有华公后人这么多而其他支系后人那么少?哈! [s:8]
文字资料稀缺的缘故啊,很多家谱是“顺手牵羊”的“拿来者”,摆脱不了“千篇一律”!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3997

帖子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08-7-16 10: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姓氏的根源很深,姓氏也真,发现才是硬道理,怀疑极少部分千篇一律是允许的,不是都如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2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64
发表于 2008-12-3 19: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国公——汪华
翟屯建
汪华(586~648年),字国辅,一字英发,又名世华,歙县登源里(今属绩溪县瀛州)人。
3岁丧父,母郑氏带着他寄居歙县郑村舅父家,8岁时母亦卒。汪华小的时候就很有王者气度,相传九岁为舅父放牛时,高坐在大石头上面,指挥一同玩耍的小伙伴,毅然有将帅之风。15岁时,长得身长9尺,广颡方颐,庞眉准隆,美髭髯,豪爽放荡,不事生产,整天放纵乡里,村里人非常惊异,认为日后必成大器。17岁时听说东阳郡有一位“演公”武艺高强,于是便至东阳郡向其习武。次年艺成归来,以勇侠闻名乡里。同时广会当地豪杰,先后收揽汪铁佛、汪天珤等人。
隋大业元年(605年),婺源山寇频起。受新安刺史招募,带领郡兵平定山寇,被授于裨将之职。时值隋朝末年,朝廷已失去统治能力,群雄割据,纷纷称王立国号,战乱不断,生灵涂炭。大业九年(613年),杜伏威在山东、江淮一带起兵反隋。大业十二年(616年)新安郡刺史想投靠杜伏威,但又忌惮汪华,便派遣汪华到箬岭山开拓道路,欲借机除去汪华。汪华带领兵士开拓山道,不几日便完成。回来以后,刺史不但不嘉奖,还申斥其差役不均,削其兵权。汪华大怒,带领将士冲入刺史府,欲讨说法。刺史惧怕,溜之大吉。众人公推汪华为刺史,镇守一方,保护地方平安。义宁元年(617年),宣城刺史遣兵进犯新安,汪华部署抗敌,并亲自带领八百精兵,先行攻入宣城境地。宣城郡将陈罗明出城应战,败走,被汪华追击斩杀。兵临城下,宣城刺史自缚投降,汪华为其解缚,不问其罪,安抚百姓,收编其精锐而归,遂兼并宣城郡。稍后,又带领军队先后攻占余杭、遂安、东阳、鄱阳郡,拥兵十万。诸将议论:中原纷乱,现占据有六郡,若以刺史的名义号令军队,恐怕以后仍要瓦解。于是建号称“吴王”,王城设于休宁万岁山,次年迁歙县乌聊山。当时国家动荡,民不聊生之时,而汪华所治之地,为政宽宏,政清人和,且尽力调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的矛盾,百姓安居乐业,十年不见兵戈,一派平和景象。
唐王朝建立,汪华顺应民意,于武德四年(622年)九月奏表归唐。唐高祖李渊下诏嘉奖其识时务、顺潮流和保护地方之功,并改新安郡为歙州、宣城郡为宣州、余杭郡为杭州、遂安郡为睦州、东阳郡为婺州、鄱阳郡为饶州,授予汪华歙州刺史之职,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诸军事,封上柱国、越国公,食邑三千户。
其时唐王朝虽已建立,但天下仍然没有安定。杜伏威起兵后,大业十四年(618年)上表归降隋朝,被任为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翌年,又降唐,被任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安抚大使,封吴王。杜伏威对早先新安刺史归顺未成之事对汪华有隙,加上汪华号称吴王,杜伏威亦称吴王,形成对立。汪华归唐以后,杜伏威仍派遣部将王雄诞于当年十一月攻打汪华,汪华派遣汪天珤拒战。
武德七年(625年)入朝晋见。贞观二年(628年)奉诏入京,授左卫白渠府统军事,参掌禁兵。贞观十七年(643年),改忠武将军,行右积福府折冲都尉。太宗李世民征讨辽东,留京担任九宫留守。李世民回朝后,称赞其忠心勤恳。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三月三日,逝于长安。唐永徽年间(650~655年),归葬歙县云岚山。
汪华死后,徽州人民为了纪念他保障当地不受战乱之功,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在州衙之西建祠纪念他。大历十年(775年),刺史薛邕将祠迁于乌聊东峰。元和三年(808年),刺史范传正又迁于南阜山之最高处。徽州六县及宣、杭、睦、婺、饶等地百姓也相继建立许多汪王(公)庙,封其为越国公汪王神。宋政和四年(1114年)正式钦定建庙,赐匾额“忠显”,后相继加封至信顺显灵英济广惠王。
汪华生有九子,长子建,官朗部州督杞府法曹参军,子孙世居歙县唐模、岩寺、郡城西、休宁阳湖、黟县宏村、旌德新建等地。次子灿,官左卫勲府费州培川令,为培川汪氏始祖。三子达,以征高昌,至上柱国,子孙散居陕西巩昌、绩溪尚田、歙县富溪等处。四子广,官左卫府飞骑尉,后裔迁居浙南、闽西等处。五子逊,官左卫勲飞骑尉,年21卒,葬长安积福里,无传。六子逵,官薜王府户曹参军,子孙世居江北、四川杨城等处;七子爽,官左卫勲府选授岐王府兵曹参军,子孙繁衍,世居绩溪登源、歙县慈菰、婺源还珠、大田、鳙溪、大畈、梧村、回岭,浙、闽、苏、杭、江北桐城、江西乐平、湖广汪氏大多为爽后裔。八子俊,官至卫郑王府参军,子孙世居旌德新建、尚文坊、龙潭、昌庭路,太平浮溪,歙县过塘,泾县东马头等处。九子献,封授崇福以正,年十九卒,葬绩溪登源,无传。汪氏在徽州甚为望发,南宋初邓名世所撰《古今姓氏书辨证》说:“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后也。”可见其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