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汪寿杰

《凤池吟稿》专贴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毗陵道中】(二首)

                                                             【毗陵①道中】(二首)
  四境荒凉半是营,百年憔悴②几麾兵③。独骑瘦马长吟者,落日潇潇过吕城④。
        尘合⑤官桥雪作沙,落残枫叶见梅花。短篱破宅临流水,狼藉毗陵卖酒家。
        【注释】
        ①毗陵,pi,今江苏省常州市。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并置毗陵县。
        ②憔悴,引申为衰败。三国阮籍《咏怀》:“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③麾兵,指挥,下命令行动。
        ④吕城: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在丹阳市东部,紧靠常州市。
        ⑤尘合:尘,尘土;合,遮盖。
        ⑥官桥:官道上的桥。位于常州武进与无锡宜兴的交界地区的唐沿桥是清朝时期的官桥。
        【大意】
        举目望去,四方疆界之内荒凉一片,到处驻扎的是作战的军队;多少年来,国力颓废衰败,都是由于连绵不断的战争。一位孤独的老者,骑着孱弱的瘦马吟唱而来;在凄清、冷寂的落日余晖下,悄悄经过了吕城。
        平时被尘土覆盖的官桥上铺满了一层如沙的白雪,残存的枫叶将要落尽的时又要见到梅花了。短矮的篱笆围绕而成的破旧老宅旁,溪水依旧流淌着。满目疮痍的常州城里,是否还有酒家在营生?
        【简析】
        连年战争,使国家一片荒芜,“荒凉”、“憔悴”、“瘦马”、“落日”,“尘合”、“落残”、“短篱”、“破宅”、“狼藉”,一连串的词语,极言衰败之势。“营”、“兵”之祸,是此情此景的根源。
        “长吟者”寻找“卖酒家”,正是普通百姓对于这种世态的抱怨,更是诗人身为官员,却不能拯民与水火的无奈。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6: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夜马嵬坡】

                                                        【月夜马嵬坡①】
        关月明明良夜何,秋风肠断马嵬坡。也应不为真妃②惜,只憾当初白骨多。
        【注释】
        ①马嵬坡:即马嵬(wéi)驿,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②真妃,即杨贵妃。
        【大意】
        关中的圆月是这样的明亮,有了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令人心旷神怡。马嵬坡在一阵秋风下,勾起了令人伤感的意趣。也许我们不应该为真妃杨贵妃的死去而惋惜,最遗憾的应该是那个年代的战乱,使得许多的百姓都化作了白骨。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公元756年(天宝十五载)旧历六月,叛军攻破潼关,危及长安,唐玄宗仓皇逃蜀。经过马嵬坡时,随从部队因怨愤而驻马哗变,自行处死奸相杨国忠,并逼玄宗赐死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嵬之变。
        诗人借贵妃殒命处,揭示断肠情。“不惜”丽人之死,最应该让人悲伤的更多的民众在战乱中丧命。
        如果以为诗人对杨贵妃毫无同情之心,也不尽然。唐时人对杨妃之死,颇有深责玄宗无情无义者。这首诗又似为此而发,暗示马嵬赐死,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处境。
        《围炉诗话》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用意隐然,最为得体”。此诗对统治者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在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3512

回帖

10万

积分

天使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

积分
106455
发表于 2011-4-28 16: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61楼(汪寿杰) 的帖子

解释的很好!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22: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八月一日闻雁】

                                                       【济南八月一日①闻雁】  
       苦无高阁送晴晖,翰翰②阶前柿叶稀。我有慈亲③在京国④,怜渠⑤一一向南飞。  
       【注释】  
       ①八月一日,1368年八月一日。  
       ②翰翰,又长又直的样子。  
       ③慈亲,慈爱的父母。《吕氏春秋•慎大》:“汤立为天子,夏民大说,如得慈亲。后多指母亲。  
       ④京国,京城;国都。  
       ⑤怜渠:爱他,欣赏他。  
       【大意】  
       一直苦于找不到高大的楼阁来观看晴天的落日余晖,(千佛山)那高高直立的台阶正是最好的去处,然而我站在上面看到的却是稀稀落落的柿子树。我的慈爱父母现在都在京城里,真的希望能够像大雁一样飞向南方。  
       【简析】  
       1368年春,明军拿下济南,汪广洋被任命为山东行省参政。这首诗应该写于这个时期。  
       这是一首思亲曲。诗人1368年春,随常遇春北伐山东,留任山东参政,至八月初,已是大半年的时光。登高望落日,并非是为了观览北地济南的景色。“苦”,是表白内心的苦闷。“稀”,是心不在景而在情。登高近看雁南飞,不由得产生了对双亲的思念之情。  
       诗中透露,明朝建元之初,汪广洋已经把双亲及其家人安顿到了都城南京。也就是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此时的汪广洋是生活在“阖家聚集,身独在外”的大家庭中的。为报国而身在外鞠躬,为保家只能心存憾念。自古忠孝难以两全,这是世间所有男儿两难的际遇。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23: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中清隐图】

                                                                   【山中清隐图】
       王屋山①前云气多,濯濯②水流幽涧阿③。青松白石有如此,岁久不归生薛萝。
       【注释】
       ①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也是愚公的故乡。
       ②濯濯,zhuó,清新、明净。
       ③阿,ē,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④薛萝,泛指攀援的蔓生植物。如《红楼梦》中引用:“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大意】王屋山上聚集了厚重的云气,陡峭的山涧下流淌着清澈的河水。这里的青松生长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年代长久了,依旧苍翠浓郁,松树的主干上攀援了许多的藤蔓。
       【简析】
       “云”、“水”、“涧”、“松”、“石”、“萝”,短短四句诗,集中了王屋山六种典型景物,运笔简约,犹如水墨画,正好照应了标题中的“图”字。
       这首诗,充满诗情画意,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
       从诗人一生的行踪来看,此诗应该写于诗人由中书省出任陕西行省参政的路途中,即1369年4月。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23: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虎牢关】

                                                           【过虎牢关①】
       滚滚河流隔太行,盤盤②关路接荥阳。曹瞒③已去温侯④死,嬴得悲歌古战场。
       【注释】
       ①虎牢关,又名汜水关,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三英战吕布更使其名声大震。
       ②盤盤,曲折的、缠绕的。
       ③曹瞒,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④温侯是爵位,意思就是食邑封地为温。温,地名,今河南省温县。东汉末,吕布杀董卓后,司徒王允被封温侯。
       【大意】
       滚滚流淌的黄河水,被太行山遮挡住了,只能折向南流;曲折蜿蜒的关中之路,绵延不断一直联接到荥阳。叱咤风云的魏武帝和因功受封得温侯,早已成为古人,但是却在这里留下了一曲永恒千古的悲壮之歌。
       【简析】
       魏帝温侯,均为国之枭雄,芳名留于史册。《三国志》是历史,曹操是枭雄,却被小说《三国演义》冲击,后世多贬曹尊刘,曹操被统治者丑化为奸臣形象,这是历史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歌。
       诗人并不为世俗观点所左右,黄河不是也转弯了吗?但最终不也是“关路盘盘接荥阳”了吗?
       诗人在这首诗中,似乎在表达一种心迹。为国为民,又何必在乎一朝的得失?由此推测,是否这个时期,朝中有人向朱元璋进谗言于汪广洋呢?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11: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绵蕝①图后】

                                                           【书绵蕝①图后】
        鼎沸纤青席未温,肯将礼乐②奏君门。后来牵合虚文③者,未必无疑到叔孙④。
        扶植纲维明大节,折冲俎豆⑤去繁芜。今人徤羡麒麟书⑥,曾及当时斫柱⑦无。

        【注释】
        ①绵蕝,mián jué,亦作“绵蕞”,古代朝会时表示位次的标志。蕝,水草。
        ②礼乐,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③虚文,毫无意义的礼节。
        ④叔孙,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叔孙通为汉高祖创立朝仪典章,引绳为“绵”,束茅以表位为“蕞”。
        ⑤折冲俎豆,折冲,交涉,谈判,强制建立;俎豆,祭祀用品,引申为祭祀和崇奉。
        ⑥麒麟书,才能超众的人的著作,指制定的典章。
        ⑦斫柱,力度极大。
        【大意】
        人声喧哗,好像开了锅一样热烈,细细的青草编制而成的蓆子却因为没有人坐下,没有一点温度;尽管这样,昭示次序的礼乐还是在宫廷的大门响了起来。也有一些人会牵强附会的使用一些毫无意义的礼节,可能是他们想到了汉高祖时期的叔孙通。
        皇帝一定会整肃朝纲、制定朝仪的,朝廷纲常礼节,一定会在反复论证后最终完善起来的,不符合礼节的行为势必要被禁止的。让人信服的麒麟书,执行起来一定会像当年驰骋沙场一样猛烈。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绵蕝图》作者,已经无可考证,但从汪广洋的这首诗歌中,可以勾勒画面所描绘的场景:熙熙攘攘的人群、鼓乐喧嚣的乐声、国初朝见的纷乱。
        据此来看,此诗写作的年代,大约为明朝建元初年。明朝建立初期,跟随朱元璋起义的多为农民出身的草莽英豪,多自以为功高,又不知晓最基本的礼节。所以上朝时,皇宫内外一片乱糟糟的。
        进士出身的汪广洋,深受儒家文化熏陶,洞察到这一切的潜在危险性。极力思索,建国后所必须制定的纲常礼节。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吴王元年,初置翰林院,首召安(陶安)为学士,凡国家制度、礼文之事,多安所定拟。此时的汪广洋正在御史大夫任上,参与了典章礼仪的制定。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30 08: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徽宗御置小景】

                                 【题徽宗①御置小景】
       梦觉凉生水殿秋,起拈毫素②写沧洲③。西风底故无情思,吹得黄芦也白头。
       【注释】
       ①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家皇帝”,徽宗还喜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诗作跋,后人把这种画叫“御题画”。 虽是亡国之君,却是名垂画史的艺术家。
       ②毫素,毛笔和写字作画用的白色细绢。后泛称纸笔。
       ③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李白《江上吟》:“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④黄芦,芦苇的一种,夏季青绿,秋季变为黄色,稍后发白。
       【大意】
       秋天到了,临水的宫殿使人在睡梦中都感觉到寒意,使人无法再次入眠。只好起床,拿出纸笔为这冷寂的临水地作首诗了。西风吹来,怎能不勾起人们的情思呢?原本青绿的黄芦不也是被吹得白了头了吗?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为宋徽宗所作的《小景》画作而题写的。
       被称为“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亡国之君赵佶,是一位艺术家皇帝。他政治无能,生活穷奢,但是艺术造诣极深,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工极研,堪称一代大家。
       诗人对徽宗画作题诗的心境应该是非常复杂的。作者汪广洋本身是一位擅长诗歌写作的进士,当属于文臣之列,其文学修养之高,在明初是不多见的,其诗作被称为“明诗之宗”,但是他一腔爱国爱民的情怀却无法得到彻底施展。他无意于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醉心于个人内心世界,这是他的性格悲剧,也是历史发展的悲剧。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30 09: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鸡县】

                                     【宝鸡县①】
        渭河②霜满水如苔,一县人家半草莱③。唯有秋风酸枣木,淡烟深锁斗鸡台④。
       【注释】
       ①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因市区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
       ②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古人认为:泾水浊而渭水清。两河交汇时,清浊不混,界限清楚,成为一大自然景观,有“泾渭分明”成语。
       ③草莱,cǎo lái,本义是杂生的草,后指荒芜之地或平民百姓。
       ④斗鸡台,在陕西省宝鸡市东。
       【大意】

       严霜遮蔽下的渭河水依旧清澈得如同青苔,宝鸡县里的人家多半已经是荒废之地。阵阵秋风吹来,只有沧桑的酸枣树在摇晃着,淡淡的云气虽然薄如轻烟,却把高高的斗鸡台遮蔽的无影无踪。
       【简析】
       汪广洋出任陕西行省参政是1369年四月至1370年正月。这首诗写于1369年秋天,从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来看,肥沃的关中之地历经战乱,也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前两句,由景生情,哀叹民生艰难。多数人家已是难以为继,破旧的茅草屋中,传出来的是老弱病残的叹息;漫漫关中路上,更是哀鸿遍野。不由得激起了这位忧国忧民的地方官的愁绪。
       后两句,仍然是写凋敝的自然状况,却有了新意。诗人通过对“酸枣木”,“斗鸡台”的描写,告诉人们青山依旧在,只欠人来治。只要活着的人能够努力,春风一吹,酸枣树就会焕发生机,斗鸡台的胜景也会再次展露在世人的面前。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30 10: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宿益门镇】

                                                           【宿益门镇①】
       横鸡岭木撼清秋,关隘连云控益州。指点烟深最高处,驿程将近草凉楼。
      【注释】
       ①益门镇,今宝鸡市神农镇。
       ②横鸡,一种家禽,翅膀短,不能高飞。
       ③关隘,险要的关口。益门镇附近有“大散关”, 自古为“川陕咽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曹操西征张鲁均经由此地。
       ④益州,中国古地名,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⑤草凉楼,用茅草搭就的凉楼。凉楼,底层空敞上层封闭的观光楼,多为官建驿站。
       【大意】高岭的树木上,横鸡的啼叫声在明净爽朗的深秋里显得格外令人振奋。关隘接连到云雾深处,扼制着川陕咽喉。试问驿站在哪里?路人用手指点着云烟的高处,那儿就是将要停宿的茅草楼。
       【简析】
       鸡鸣阵阵、炊烟袅袅,是富有生机的代表。益门镇,这座隐蔽于险要山中的小镇,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烽烟之下,能有此幽静之地,当属不易。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