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姓汪而自豪
我们灌南周边汪氏在1990年由建公派92世汪铁昌,汪满昌,我爷爷汪荫昌等本家发起下成立了灌南周边第七次续修(主修建公谱)汪氏族谱委员会,在他们各位前辈的努力下,我们新谱与1994年底成谱。我爷爷把新家谱请回家时还没看,我就把家谱拿来看了,当时因为岁数小就知道家谱是记祖宗的名讳的,我当时看家谱就是想在家谱上找我的名字在哪,还有就是看历代祖先的名讳。又过了几年,我15岁时上初中的时候,我又把家谱拿回家,这次也是我研究汪氏家谱的最早时间,我从第一册看到最后一册,一共十本。但我着重看的是一至三册,那时看完家谱我几乎不需要家谱,就能记住每一代先祖的名讳。当我看到我们44世祖大唐越国公汪华的时候,我当时在想大唐越国公,应该在历史书应该有啊,我遍开始去新华书店翻阅各种各样的历史书,可翻遍了也没有找到越国公的资料,我就想,是不是他们修谱人编出来的啊。还有当时社会上出来个每个姓氏的一封信,我也买了一封关于汪氏的一封信,上面说我们是汪芒氏的后代,发源地是浙江武康县。这几个问题我一直想了十年,也想不通。
一直到2006年3月1号我在网吧上网,我在百度上搜我们汪氏两个字,估计是祖先在天有灵保佑的吧,让我找到了大风(汪庆丰)的QQ号,(大风叔也是我认识的灌南以外的第一个本家),然后我与大风视频通话,他问我想不想认识各地更多的本家,我说当然想了,于是他把宗亲网的网址发给我,然后我立即注册了家网,在家网上总算了解了我们汪氏是黄帝,文王姬昌的后裔,但那时我对电脑也不是太懂,也不经常上网,又加上我之后几年因为工作在东北和山西,都是在野外工作,我也没有电脑。就上网很少,但是我也不是就没上家网,我当时只要有空就会去网吧上家网看看,当时我也不知道在家网哪里游览,我每次上家网都是到建公谱碟中,因为我在那发了我的一支世系,看有没有其他本家在我的帖子后面给我留言什么的,虽然有人留言但没有电话号码,其他家网上的功能我也不懂,我也就一看而过,然后就退出登录了。从而错过了我终身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参加2008年越国公第一次祭祀大典。我恨我自己自家网上前十五位注册的,居然近几年就因为对电脑不是太懂错过了那么多的家族活动,我感到无比的惭愧。一直到2011年4月18号我与江浙沪宗亲联谊会会长汪承忠,盐城汪明才相识,晚上我和承忠会长在汪明才家小聚之后,我才知道怎么游览家网的帖子。之后我受承忠会长的邀请有幸的参加了河南省固始县汪氏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在固始大会上我终于有幸见到了自2006年前后就在家网上认识的大风、长富、道生等本家前辈。感受到了那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激动之情。
之后每当我打开汪氏宗亲网的时候,第一就是看越国公的神像,那威风凛凛,尽显王者之气做为他的后裔,我全身涌现出一股自豪,这就是我的老祖宗大唐越国公汪华,这就是中华汪氏在古代时期最显赫的人物,这就是我们老汪家两千五百多年来,最具里程碑式的伟人。翻开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哪朝哪代的每一位帝王与将相,有几人的能与我们四十四世先祖越国公汪王相比?有几人拥有他那种一心为了天下百姓、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放弃王位的胸襟?正如他的祠庙上曾有的一副对联所赞扬一样,“乱称王,治称臣,两念都归一是;生封公,殁封帝,千秋曾有几人,我可以这么肯定的说没有人能及”。
作为汪氏子孙的我,从小听爷爷讲就知道我们汪氏当的最大的官就是唐朝越国公和近代史上有个汪精卫,可惜没有几个人知道我们汪氏在唐朝的四十四世祖华公以及死后被历朝历代追封为帝的伟人,只知道汪精卫。当我向别人介绍姓名的时候,别人第一句话就说,“噢,是汪精卫的那个汪啊?!”,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也不想与他们争辩,我就回答:“你们就知道汪精卫,那是你们对我们汪氏的历史不了解,所以才这样讲。至于汪精卫是不是汉奸将来历史自有公论,反正我以我姓汪而自豪”。我会对所有人说:“我是汪氏四十四世祖大唐越国公汪华的第五十世孙”。
是的,我们汪氏真厉害!始祖潁川侯至五十世世代为官。这不但表现在我们先祖拥有无人能比的功绩,也表现在我们汪氏拥有其他姓氏没有的团结,只要您姓汪,不管你来自天南海北,我们都是一家人,天下汪氏一家亲,天下无二汪。我们都是汪华后裔,都是颍川侯的后裔,我们身上都流淌着他们的血。在宗亲联谊会里,不管你是生面孔还是老面孔,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街头小贩,不管你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未进入社会的少年,我们都是一家人,只要一见面,都是满脸微笑,只要一交谈,都是那么的亲切热情。辈分有序,该称兄弟姐妹的还是叔叔的爷爷的要是更长的就称叔祖。大家相聚一堂其乐融融!我还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姓氏能与我们汪氏相比。我为我姓汪而自豪!我会对全世界的人自豪的说:“我是汪氏始祖潁川侯的九十四世孙,四十四世祖汪华的第五十世孙”。
2011.12.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