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6-4 1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清名吃
托板豆腐
临清水豆腐,因卖主用秤称好后总是切好放在一块特制的长方形木板上,故称“托板豆腐”,俗称“撅腚豆腐”。在临清市内整天都能看到手推车、自行车或是肩挑的小担上,放着一大块用白布包着的颤悠悠、水汪汪、热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争相购买。尤其早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捧着托板,吃的满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食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黄豆,经脱皮、水泡后磨成汁,用布滤出豆浆,倒入锅中烧开,加卤水精心点制而成。其特点是白嫩、细腻、香甜,营养丰富便于人体消化吸收。是人们方便可口的快餐。
热羊肚
清末,羊肚作为名吃进入北京,在西交民巷“落户”,店铺名称叫“临清羊肉馆”。民国和解放初期,生意十分兴隆,很有名气。此馆主要卖“羊肚”,北京人叫“羊杂碎”。
八宝布袋鸡
临清八宝布袋鸡创始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八宝布袋鸡盛在盘子里活像个趴着的殷红色的整鸡,吃起来烂、香酥,既有鸡肉的异香,又有山珍海味的鲜美,是宴席上的佳肴。八宝布袋鸡与河南滑县的道口鸡记德州的扒鸡同属运河沿岸的熟食鸡.
尹家阁“下凡肉”
从临清城沿着古运河向东南约10公里的地方,有个尹家阁村,村里有近百年历史的“聚隆号肉铺”,四代人经营者猪尿泡肉和下水肉,人称“下凡肉”。因其风味独特,物美价廉,在当地颇有名气。
武德魁肉饼
以优质、价廉、方便实惠而誉满全城,声靡四乡。治饼口诀:肉不加菜,三天不坏;肉要保鲜,用时现加盐;肉片切成丁,不化油腻轻;葱花扮香油,更显香味稠;要向饼酥皮不焦,猪板油多为上招。
徐家煎包
临清徐家包,是堂邑县小薛村人徐学敏于清嘉庆年间创制的,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徐家煎包的第七代传人徐振环仍和他人联合经营着包子生意,本地人招待外客,吃一顿徐家宝子是不可少的。因此,徐家包的买卖非常兴隆。
王四辈熟牛肉
清光绪初年,在光明街北首自营牛羊熟肉。其制作工艺严谨,经营有方,生意兴隆,食品经销天津、德州、沧州等地。光绪十七年建字号“观音堂”后子孙相传,生意不衰。现仍沿袭老字号,生熟兼营,以熟肉为主。
窦家蒸包
原名“揪头包”。创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窦延栋在临清“元兴楼”始建包子铺,传至窦玉田已是第三代,其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的窦家包由10种原料精心调配制作,面软皮薄,馅团清香鲜嫩,个匀馅大,熟后皮薄,馅皮可观其馅,手提“灯笼包”。因质高价廉,深受欢迎。
烧麦
烧麦是介于包子和饺子两者之间经过特制而成的包馅面食。临清烧麦以王家烧麦为最佳,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临清面食行业的四大名吃(窦家蒸包、徐家煎包、王家烧麦、武德魁肉饼)之一。其制作方法:烫面,轧成荷叶面皮,然后包蒸而成。形如石榴,皮薄柔软,隔皮见馅,馅香鲜嫩,不腥、不膻、不腻。
临清馓子
临清馓子,其特点是香酥可口,质优量轻,美观大方,既为老幼皆宜的膳食,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馓子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中期,文学名著《金瓶梅》中就多次提到吃撒子的情节。
油炸荷包蛋
鸡蛋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煎、炒、蒸、水煮,而临清还有油炸荷包蛋。炸荷包蛋皮酥心软,营养丰富,加工方便,既有油条的香酥可口,又有鸡蛋的异香,是老幼皆宜的早点之一。
炒鸡丝
凡到过古城临清的人都会被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临清菜点所倾倒,以至留连忘返。像脆嫩鲜香的“炒双脆”。葱味椒浓的“葱椒鱼”,软烂鲜嫩、老幼皆宜的“炒姜丝肉”,更有名的要数在1987年2月首届鲁菜大赛中获奖的“炒鸡丝”了。
济美酱菜
临清济美酱园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972年)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被誉为江北四大酱园之一。“进京腐乳”是其传统产品之一,清道光年间,临清的地方官和途径临清的京官,将济美酱园制作的腐乳晋献给朝廷,深得赏识,进京腐乳因此而得名。甜酱瓜是济美酱园的又一传统产品。1920年出口日本,1935年在南京国货博览会上获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