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20 22: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化吹打的特点是集我国民族的吹管乐、丝弦乐和打击乐于一身, 最大的亮点是创造性地使用了定律的“十面锣”。代表曲目有《将军得胜令》、《万花灯》、《划船锣鼓》等。早年主要服务于 庙会节日、喜庆婚嫁、丧葬祭祀等民俗礼仪活动。
奉化吹打对研究浙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风土人情具有较大的佐证作用; 对于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我国民族器乐曲也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奉化吹打使用的 “十面锣”具有创造性艺术价值,现已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民族乐器,被器乐界广泛使用。
1984年“奉化吹打”被编入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音乐词典》;
1986年月12月 ,《将军得胜令》等五首曲谱入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浙江卷.宁波分卷;
2003年7月“奉化吹打”被编入由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 《中国音乐通史概述》;
2005年“奉化吹打”成功申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奉化吹打源远流长,参照民间艺人的口碑材料及明代文人余怀的《板桥杂记》、张岱的《陶庵梦忆》等著作中所记载的关于江浙一带流行的吹打乐情况,可以推断奉化吹打盛行于明代中叶。
我知道:
“十面锣”和多面鼓(板)它的曲谱以前均为艺人自编的手抄本,以“工、尺、六、伍、乙、四、火、双”等汉字记谱,一般情况下由一人演奏。它有节奏快、音响强、音色亮、音律鲜明、色彩丰富、鼓动性高、可观性强、可实施动态演奏等优势,并在后人的锣经编配、鼓经变化、并和以弦拨乐、吹奏乐的润色,使得其音响更具协和和表现力。所以这就需要演奏者有高超熟练的指挥技能、演奏技能和记谱能力。、、、、、、
我1975年曾与汪裕章老师同台合作过农村小戏的编排演出,知道他具备以上的过人天赋。他演奏的“十面锣”和多面鼓出神入化,极大地丰富了打击乐的表现力。“奉化吹打”在他和奉化文化局属下有关的志士同仁的共同编排努力下逐步从我国的民间音乐走向世界。
|
-
指挥鼓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