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汪礼宝 于 2018-4-19 08:51 编辑
寅葬卯发 汪礼宝撰稿 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十月十一日午时,因举孝廉而入士之汪公智才逝世。智才公为人严毅正直,勤俭温恭。丕承先业,启裕后昆。恤老惠贫,捐囊不惜。尊贤乐道,折节弥殷。因德获吉壤,天赐福窀穸。就在智才公入土为安之际,天作“寅葬卯发”之合,即寅时刚刚圆墓,卯时便得一棺材金银珠宝。故事就从墓地说起…… 官埠桥流传“汪曹一家”之说。究其根源,汪曹同属周文王后裔。明朝初年,汪、曹二氏迁桐始祖相依为伴,同从婺源大畈迁居今枞阳县官埠桥继光村,时汪、曹二祖还随迁带来了龙王菩萨,修有龙王庙,文革时被毁,今庙基尚在。汪、曹同里数十世,代有姻亲。据说汪氏先祖重耕,乐置田产。曹氏先祖重樵,乐置山场。智才公育有四子,次儿媳便是曹氏,汪曹氏温良贤惠。一日,汪曹氏正在操持家务,有一位得道的风水大师途经此地,上前讨水喝。此人虽呈饥渴状,但不失儒雅,汪曹氏端茶留饭,临别时还赠以细银作盘缠。风水师感其恩,报以“寅葬卯发”之窀穸地,并示其秘而不宣。在那个科学落后,人们高度相信神学的年代,汪曹氏如获至宝。此地处大没泥龟,为汪曹氏娘家山场,因风水隐藏,普通人无从知晓。汪曹氏虽为妇孺,却天资颖慧,寅葬卯发地,兴旺家族力。爰以别的借口向娘家讨要此地,曹父自然应允,但曹氏兄弟哪里肯给。汪曹氏私下找曹父讨得赠地字据,曹氏兄弟知情后,速来讨回赠地字据。汪曹氏心生一计,手拿“字据”在其兄弟面前一晃,然后假装放进衣兜里,实则早已将赠地字据藏至盘发内,以烈女与字据共存亡之势,快速步入门前水塘,边投水边向其兄弟讨要赠地,水深没至其颈项。按常理,纸质字据若真在衣兜里,遇水必毁,曹氏兄弟自然以为字据已毁,心里笑汪曹氏愚钝,便劝其上岸,承诺不再要回赠地字据。不知过了几年,及至智才公高寿离世,汪曹氏虽然存有这块寅葬卯发地的赠地字据,毕竟非地主人真实意愿所赠,为了避免曹氏兄弟前来找麻烦,选择吉日夜里吉时乘夜色安葬智才公,根据时间安排,恰好寅时圆墓。几乎与此同时,庙岭有一户巴姓土豪,被一小股土匪突袭洗劫,金银珠宝被抢不少,足足装满一口棺材,也是乘夜色抬至小棺塘前,正赶上汪氏智才公殡葬圆墓。小棺塘距大没泥龟左前的藕塘仅百米之遥,汪氏亲友恰巧在此时亮起火把圆墓。站在小棺塘埂,看到不远百米处藕塘一侧灯火通红,加之塘水映照,火光冲天,劫匪以为官府来拿案。情急之下,将装满金银珠宝的棺材弃入小棺塘,仓皇奔逃。 智才公寅时安然落葬,祭拜毕已经卯时,天色大亮。汪氏亲友经过小棺塘时,发现塘埂边际尚露棺材一角,费了好大的气力才将其打捞上岸,揭开盖一看,满满一棺材金银珠宝,众人惊愕不已。汪氏祖恩浩荡,德庇后昆,化不义之财为发展力量,造福一方,乘“寅葬卯发”之势,用土匪“送”来的一棺材金银珠宝,在白鹿山南面、连城湖北面广置田产,正地名“屯田”。一段传奇的“寅葬卯发”的历史故事就在这样的巧合中形成。传说“小棺塘”、“屯田”也是因此得名。屯阳汪氏素称“屯田汪氏”。六修谱时,因屯田地处白鹿山之南、连城湖之北,地理在阳,其祥在发。汪氏宗贤遂更名“屯阳汪氏”。 笔者后语:“寅葬卯发”本义是阐释付出与收获的辩证关系,并非强调意外之财。正确理解寅葬卯发的历史内涵,科学利用建筑风水。 汪礼宝:枞阳县官埠桥屯阳汪氏20世(总系90世)嫡裔,屯阳汪氏宗谱文化传承人,《屯阳汪氏宗谱》常务副主编,安庆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