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政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清乾隆时著名诗人黄仲则这首诗中的“新安”,即为高处于钱塘江源头山地的徽州。诗句写出了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也道出了人们心目中对这片神奇土地——“天上徽州”的崇仰与向往。 地处中国东南,今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徽州地域,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从歙县、祁门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这里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有先民生活。而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们已创造了原始土著文化。这应是分布于新安江上游地区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这种文化既显示出较鲜明的个性,其时代与风格又接近于距今5300~4000年之间的良渚文化。1959年至1975年,屯溪西郊先后发现8座土墩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青铜器和原始瓷器等物品,说明在西周时期,这里的土著文化已颇为发达。这里春秋属吴国。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灭属越国。战国前期属越。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又成为楚国的领地,直至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赢政东游,正月,徙大越民置黝(宋以后称黟)、歙二县,属鄣郡。“黝”、“歙”二县的县名,盖取之于古越语地名的发音②。当时的歙县地包括后来的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黝县地包括后来的祁门、石埭、广德等区域。这是徽州地域最早的行政区划建置。 汉代,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黝、歙二县属楚国。后相继属荆国、吴国、江都国。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黝、歙二县属之。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改黝县为广德王国,广德王城在今黟县城东五里。歙县属丹阳郡。次年国废,复置黝县。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又置广德王国。新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 ,王莽贬广德王为公,废其国,改黝县为愬虏。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吴主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征服黝、歙一带的“山越”,划歙县地设始新、新定、犁(后改 “黎”)阳和休阳县,加黝、歙共6县,建新都郡。这是徽州地域州郡一级行政设置的开始,从此这里成为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 三国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讳吴主孙休名,改休阳县为海阳县。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灭,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所属新定县改遂安县,海阳县改海宁县。郡领始新、黝、歙、遂安、黎阳、海宁县,治始新。郡名新安,一说以祁门县新安山为名,一说取其安定之美意。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并黎阳县入海宁县。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划吴郡寿昌县入新安郡,大同元年(公元535年) 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梁元帝承圣二年(公元553年) 析海宁、黝、歙各一部置黎阳县,上置新宁郡,治所海宁;新安郡领始新、遂安、寿昌、良安县,治所始新。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撤良安县,并入歙县。陈文帝天嘉三年(公元562年)并新宁郡入新安郡,并黎阳县入海宁县。新安郡领歙、黝、海宁、始新、遂安、寿昌6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始新县为新安县,并遂安、寿昌入新安县,隶婺州。改新安郡为歙州,领海宁、黝、歙县,治海宁(一说并黝、歙入海宁,划归婺州)。开皇十一年歙州领黝、歙、海宁县,治黝县。开皇十八年取“休阳”、“海宁”各一字改海宁为休宁县,郡治在万岁山(又名万寿山,今休宁县万安古城岩)。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改歙州为新安郡,辖休宁、黝、歙县,郡治休宁县。大业十二年,歙县人汪华起兵占据歙州及宣、杭、睦、婺、饶共6州,号称吴王。次年郡治迁歙县乌聊山。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汪华归附唐朝,封越国公,复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并在歙县设歙州总管,越国公汪华为总管府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诸军事。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平睦州女子陈硕真起义,析歙县地置北野县。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平休宁人洪贞起义,划休宁回玉乡及乐平怀金乡置婺源县。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领歙、休宁、黝、北野、婺源县。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歙州。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平方清起义,析歙、休宁地置归德县,析黟县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地置祁门县,划歙县华阳镇置绩溪县。大历五年,废北野县入歙,废归德县入休宁,歙州领歙、休宁、黝、绩溪、婺源、祁门县,“一府(州)六县”格局由此形成。 五代十国时期,歙州先后属吴、吴越、南唐(江南)。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平方腊起义,改歙州为徽州,领歙、休宁、黟、绩溪、婺源、祁门县,州治歙县。州名来源,一说因绩溪有徽岭、徽溪而命名,一说“徽”为美义,故名。其实“徽”字本意为“绳索”、“捆绑”③,以其命名,是朝庭在经过“动荡”之后,企望对这片土地加强约束和统治之心态的反映。从此,直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徽州为徽州路。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婺源县为州,徽州路领歙、休宁、黟、绩溪、祁门县和婺源州。惠宗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朱元璋部攻克徽州,改徽州路为兴安府。至正二十四年,复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曾经是朱元璋重要根据地的徽州府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降婺源州为县。洪武八年徽州府直隶六部。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隶南京,不久改称南直隶。 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徽州府隶属江南省。十八年属江南左布政使。圣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七月,康熙帝批准建立安徽省,徽州府改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徽宁道、徽宁池太道。高宗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隶安徽布政使。文宗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改属徽宁池太广道及皖南镇,由浙江巡抚兼辖。穆宗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复归安徽省管辖。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裁府留县,徽州所属各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0年设“首席县长”制,徽州首席县长驻歙县。民国21年10月,设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辖休宁、婺源、祁门、黟、歙、绩溪6县,治所休宁。民国23年7月,婺源县划属江西省。民国27年4月,成立皖南行政公署,治所屯溪,第十行政督察区隶之。民国29年3月,撤销第十区机构,保留名义,各县直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原第十区改为第七区,辖休宁、黟、歙、祁门、绩溪、旌德6县。民国36年6月,婺源县划属第七区。民国38年4月,徽州全境解放。5月成立徽州专区,隶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治所初置歙县,后迁屯溪。全区领屯溪市和绩溪、旌德、歙、休宁、黟、祁门6县,婺源县划属江西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徽州专区仍属皖南区。1952年2月,太平、石埭、宁国三县划属徽州专区。8月,撤销皖南、皖北区,设安徽省,徽州专区改属安徽省。1953年12月,屯溪市直隶安徽省,专区领9县。1955年屯溪市改属徽州专区。1956年1月,徽州专区并人芜湖专区。1961年4月重设徽州专区,领绩溪、旌德、太平、歙、休宁、黟、祁门7县和屯溪市。8月,宁国县划属徽州专区。1965年8月,从太平县划出原石埭县区域和贵池县部分地区设石台县,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1974年3月,太平县划属池州地区。1980年1月,宁国县改属宣城地区,太平、石台二县划归徽州地区。1983年12月,撤销太平县,所辖区域与歙县黄山公社、石台县广阳公社合并成立黄山市(县级),由省直辖。 1986年6月,黄山市改由徽州地区代管,徽州地区辖屯溪、黄山2市和歙、休宁、黟、祁门、石台、绩溪、旌德7县。1987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地级黄山市。原属徽州地区的石台县划属池州地区,绩溪、旌德2县划属宣城地区。1988年4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屯溪、黄山、徽州 3区和歙、休宁、祁门、黟4县。 纵观数千年历史,处于城垒般群山环抱中的徽州地域,犹如一座巨大的丹炉,不断汲取着各种营养,熔炼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吴、越、楚等“蛮夷”文化和中原文化曾长期在这里碰撞、交会。个性鲜明的原始土著文化,入山为民、刀耕火种的“山越”文化,以及北方士族带来的正统儒家文化先后在这里立足、交锋和融合。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徽州命名。仅仅五年之后,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宋王室迁都钱塘江下游的临安(今杭州)。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给地处钱塘江源头的徽州人创造了绝好的机遇。有着开拓进取、忍辱负重、坚韧不拔,被后人誉为“徽骆驼精神”的徽州人,顺天时、占地利、尽人和,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诸多领域大展身手。崛起于南宋、兴盛于明清的徽商,雄踞中国商界数百年,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徽州地域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徽州人在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方面的贡献,日益令世人瞩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这里文成风,学成派,商成帮,俗益雅,最终形成了璀璨、辉煌的徽州文化。 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是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门类众多,内容丰富。其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等,涉及历史学、文献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文学、美学、民俗学、建筑学、环境学和医学等诸多学科。徽州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生动标本和全息缩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华是时代先进文化的代表。而本书介绍的徽商、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菜等十大流派,则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的甚至于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重要影响,占据着显著地位。 历史已进入21世纪。在徽州命名了八百八十多年后的今天,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徽州学”,已经成为一门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与“敦煌学”、“藏学”并列为中国三大地方学的“显学”。 徽州文化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村社会实态提供了范本。据统计,原徽州府属六县现仍有5000余处地面文物遗存、4000余种文献、40余万件文书,跨越千年历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尤其地面文物遗存、无形文化遗产和文书档案,均为第一手资料,是人们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村社会实态不可多得的资料,为按历史本来面貌做综合实态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曾有学者指出,以徽州文书为代表的历史文书档案为主要资料,综合研究历史社会实态,将是新时代的学术潮流。 徽州文化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流派纷呈,在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位置。如徽派篆刻是中国文人流派篆刻的主流,对徽派篆刻的研究,其实就是对中国文人篆刻史的研究;徽派版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版画的最高成就,对徽派版画的研究,也就是对中国传统版画的研究;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是宋以来学术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具有典型标本研究价值等等。因此徽州学研究,实际也就是对中国封建后期传统文化的研究,窥一斑而见全豹,具有普遍的学术意义。 徽州文化具有地理文化单元的人类文化学研究价值。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的徽州,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人们的审美观自然受到山水环境的影响。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石雕、竹雕)艺术、文房四宝艺术、徽派盆景艺术、新安画派、徽派版画等,就是徽州自然环境同徽州人审美观相结合的产物,而新安医学、徽菜、徽州方言的形成,同徽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资源均有关联,徽州宗族社会构成和村落结构的形成,同徽州的地理环境也有紧密关系。 徽州文化还具有研究文化溶合规律的价值。历史上的徽州是移民社会。徽州文化即是一种移民文化。首先表现在徽州的社会、人口、文化的本身原本就是随着外来移民的迁徙而产生的,因此决定了其社会与文化的诸多现象和特点都受移民问题决定和影响。其次是随着徽州文化的昌盛与发展,本身又出现了由徽州本土再向外移民的现象,并对侨寓地的文化产生影响。如徽州朴学、徽剧、徽州园林艺术、建筑艺术、徽派刻书、徽派篆刻、徽菜等对扬州学派、京剧、江南园林、中国版画、篆刻和其他菜系都有渗透和影响。 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徽州文化,还具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很多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今我们大力提倡的政治上的“德治”,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中的“诚信”,都是徽州文化的精髓。对徽州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弘扬徽州文化精华,也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 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长达790年间,徽州及其所属歙、休宁、黟、绩溪、婺源、祁门“一府六县”的格局一直稳定不变,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92年前,随着当时国民政府的裁府留县,“徽州”作为府名随之消失。1949年以后设立的徽州专署或行署,由于管辖范围不同于原来的六县,已经不再是原来徽州的概念。然而,无论时间和空间如何变化,历经千百年熔炼而成的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永在;铸造了如此灿烂文化的“文化徽州”永在;人们心中的徽州——“天上徽州”永在! 甲申立秋于尘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