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怀敦睦堂从69代开始题派:67小三(受)公---68强公(生于洪武16年即1383年)、宾公(生于洪武18年即1385年)---69修字辈始,与强公股、宾公股合谱同修的还有婺源大畈同迁潜山的近支74伯敬公股。
伯敬公股溯源:
62元凤公(宋仁宗天圣7年【1029】--宋哲宗元祐4年【1089】)
---63纬公(宋治平3年【1066】--宋靖康2年【1127】)
---64琏公(宋绍圣5年【1098】生)
---65鎔公(宋宣和7年【1125】生)
---66长吉公(宋绍兴14年【1144】--庆元2年【1196】)
---67权公(宋绍兴31年【1161】--宝庆3年【1227】)
---68鷟公(宋绍熙3年【1192】--端平2年【1235】)
---69修彦公(宋嘉定9年【1216】--咸淳元年【1265】)
---70礼甯公(宋嘉熙3年【1239】--元至元19年【1282】)
---71本书公(宋咸淳2年【1266】--元延佑7年【1320】)
---72存颍公(元至元31年【1294】--至治元年【1321】)
---73诚昌公(元延佑5年【1318】--明洪武3年【1370】)
---74肇敬公(即伯敬公洪武壬戌(1382)年间迁潜邑白水湾始祖)
(元至正15年【1355】--明永乐11年【1413】)
从年代推算, 伯敬公与小三(受)公应该是同时代的人,年龄相差不大,同时迁居潜山,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小三公生强公、宾公,伯敬公生仁公、义公、礼公、智公、信公、让公、仲公。两支始迁祖的后人决定合谱同修,应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从伯敬公股溯源承接上应该说非常清晰,元至正15年【1355】出生的伯敬公为74世,那么小三公的世代承接也应该不相上下。
现行潜怀汪氏敦睦堂宗谱记载:56道安公(婺源始祖)--57濆公--58中元公--59逢敬公--60延芝公--61惟厚公--62元凤公--63绒公--64敦礼公--65旗公( 旌公) --66和公--67小三公(受公)--68强公、宾公。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伯敬公为74世,而小三公(受公)为何确定为67世?
综合汪氏宗亲网上的相关资料分析,伯敬公与小三公同源于62世元凤公。62世元凤公生于宋仁宗天圣7年(1029年生),26岁生次子绒公(1054年生),38岁生七子纬公(1066年生),兄弟相差12岁。63世绒公26岁生长子敦礼公(1080年生),纬公23岁生次子琏公(1098年生),敦礼公与琏公堂兄弟相差18岁。64世敦礼公生旌(旗)公,65世旗公生和公,生年失考;而纬公支系从64世琏公27岁生65世鎔公(1125年生)--66世长吉公(1144年生)--67世权公(1161年生)--68世鷟公(1192年生)--69世修彦公(1216年生)--70世礼甯公(1239年生)--71世本书公(1266年生)--72世存颍公(1294年生)--73世诚昌公(1318年生)--74世肇敬公即伯敬公 (1355年生),平均25.5岁生育一代人。按照世系推算,如果小三公确属62世元凤公--63世绒公--64世敦礼公--65世旌(旗)公--66世和公支系,与74世伯敬公同年代的小三公完全可能是75世,中间出现了8代的断代现象。
本人推断理由:
1.从小三公(受)1383年生强公、1385年生宾公史实按25岁生育一代人可以推断,小三公出生年代应该在1360年前后,与伯敬公1355出生,年代应该相近。伯敬公支谱系资料清晰完整,从1098年出生的64世琏公到1125年出生的65世鎔公,再到1355年出生的74世伯敬公,十代258年;小三公支系出现断代,从1080年出生的64世敦礼公到小三公(约1360年生)280年,十一代人当属正常。大房出小辈,63世绒公行二,纬公行七,十代人之后,同龄人相差一两代也属正常。
2.从元末明初江西婺源等地外迁安庆地区的汪氏分支看,谱载始迁祖多为汪氏71世--75世,只有潜山、怀宁的少数分支谱载始迁祖为汪氏66世--67世,如潜阳汪氏一本堂、潜怀汪氏敦睦堂、怀宁汪氏嗣徽堂等,应当存疑。
3.从外迁祖源地世代更替看,道安系70世以后外迁较多。56世道安公(827年)--57世源公(生年失考)、濆公(约845年或863年)等--58世中原公 (生年失考)、中高公(约866年)等--59世世雄、敬逢、程(880年)等--60世知古、知及、延之、颜(926年)等--61世惟厚公(994年)等“八惟兄弟”--62世元凤公(1029年)等。从56世道安公827年出生到1368年洪武元年,其间540年按照平均一代人25.5年推算,已成人能外迁的应该向后递延20代左右,即73世--79世为元朝末年、明朝初年外迁移民的主流。
当然,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小三公支系溯源承接于56世道安公系的非62世元凤公支系。对此,桐城汪兴吾本家的推断有一定道理:56世道安公(婺源始祖)——57源——58强——59世雄——60知古——61子功——62京——63道雍——64廷美——65霖——66宗容——67廉——68汝霖——69迷器——70廷修——71受——72强、宾。现在缺乏的是史料证据。
另外,太湖汪树芬本家从太湖汪氏于民国九年首修《汪氏会谱》的史料角度对断代现象进行了论证:
太湖县新仓镇有小二、小三公之后裔,居住在太湖、潜山、怀宁三县交界处,有一部分居住在潜山和怀宁境内。他们迁来太湖定居后,就与秉公后裔合修宗谱。小二、小三和秉公死后,合葬在潜山南乡大栎树。小一、小二、小三是亲兄弟,小一公较早迁居桐城,他们是敦礼公之次子旌公的后裔;而秉公是敦诗公之子璨公的后裔,他们是远房同辈兄弟。小二、小三与秉公于元末同迁安庆地区途中,建立了深厚感情。他们先一同投靠定居桐城的小一公,然后小二公迁居怀宁境内,小三公始迁潜山东门,复迁潜山南乡大栎树,秉公迁居太湖东乡,三公定居之地相隔很近。
太湖小二、小三、秉公支后裔参加了太湖汪氏于民国九年首修《汪氏会谱》。此次合修,理清了他们的世系。小二、小三公支世系是:第64世敦礼—旌—修凝—身正—治人—家兴—居中—仁物—由道—义训—种——秩—和—小二、丫(第77世)。因此,太湖的小二、小三公支与潜山的潜阳小三公、怀宁古埂小二公的世系不一样。从通宗谱上看,在历史上迁往安庆地区的应有两个“小一、小二、小三”。虽然他们都是接“和”公之后,但潜阳小三公支和古埂小二公支所接的“和”公是旌(应是旌字,不是旗字)公之子,即第66世;而桐城的小一和太湖的小二、小三公支所接“和”公是第75世“秩”公之子,即第76世,整整相差十代。太湖的小二、小三、秉公支最早的支谱上也是那样接的,到民国九年合修会谱以后就更正过来了。太湖原来很有几支汪氏,主要是婺源大畈派的都有断代现象,有的断了十代,有的断了十四代。民国九年,太湖十五支汪氏合修会谱时,进行了考证。凡参修的就续接起来了;没有参修的,会谱上就没有记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