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5-8 2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作文 于 2016-7-14 15:23 编辑
汪潮涌成长在湖北蕲春,父母都是湖北人,素来重视教育的蕲春文化,有了“九头鸟”式的商业头脑,仿佛一种化学发酵效应后的完美结合,这成了汪潮涌后来的生活色调——永远做一个文化商人。
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机遇对自己后来生活的巨大改变。在清华大学时,他曾经给自己做了一个十年规划:用十年的时间完成学业,然后成为一个科学研究者。像当时的许多青年学子一样,他经常满怀激情,指点江山。之所以转向金融,是因为有一次听说关于宝刚因为融资不当遭受损失的报道,这让他觉得到成为金融领域的专家,可能比科研工作者更能对当时的国家有所帮助。
去美国学习的机会就这样来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天,在首都机场,汪潮涌登上了去美国的班机。意气风发,又有些对前途的茫然——这就是他那时的心情。但是,年轻的心满怀希望,虽然初去美国人生地不熟,而在课余,他甚至要去餐厅靠端盘子维持生活,但他坚持了下来,回首那段岁月,他承认极大地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力。
华尔街很快看到一位中国面孔的闯入。度过了起初的艰难适应期,汪潮涌很快在华尔街如鱼得水。毕业后,他去了美国著名的金融机构工作,在那里,学习金融投资知识。华尔街是一个金融的万花筒,那里成熟的金融市场让汪潮涌眼花缭乱。而他性格里又有不服输的念头,再加上头脑敏捷,智商超人,他认识到要在华尔街站稳脚跟,首先要做的就是广结人脉。
他参加了各种社交圈子,甚至由此认识了自己一生中最敬佩的巴菲特。他永远记得第一次见到巴菲特时,对方的平凡和普通给予自己的那种震撼。巴菲特完全看不出“股神”的显赫 汪潮涌
,但是,他对于财富的态度又是那么慷慨,他将自己三百多亿美元全部捐献了出来,并且不留自己的名,全部捐给了“盖茨基金会”,这种对待财富的境界,后来深深影响了汪潮涌。
在广交金融圈人脉,学习他们的理财投资经验时,汪潮涌东方式的勤奋也让他在华尔街受到了重用。当他回国时,已经成为摩根士丹利亚洲区的首席代表,出行乘坐豪华轿车,一年数次国外旅行,还能享受十几万美元的补贴……这些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足以让人艳羡不已。
从当初那个站在首都机场的青涩青年,到后来上流社会的一员,动不动投资以亿元计的金融家,汪潮涌完成了一个360度的大蜕变,但这一切,却不是他最终的追求。
尽管此时的汪潮涌年薪很高,但他却在1998年5月从摩根士丹利辞职。之所以放弃这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他有自己的两个理由。
其一,1986年汪潮涌还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在华尔街上“看着满街神采飞扬的银行家们,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你们当中的一员” 。日后当汪潮涌也在华尔街上获得成功时,却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中国人在摩根士丹利这样的跨国投资银行中,充其量也就是做到大中国区的负责人,以后的发展就很有限了。”
其二,汪潮涌在美国收到的名片中,很多人都会标上“FOUNDER”(创始人)”的头衔,这是一个特别能得到尊敬的头衔,只有那些公司的创办者才有资格标注。汪潮涌的偶像和好朋友巴菲特,世界数一数二的巨富,也没有这个头衔。
显然,世界上最大跨国投行的地区总裁还不足以圈住汪的“野心”。他毅然决然地在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当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瞄向国际资本市场时,中国的企业家们面对窗外陌生的财富世界,无疑有着太多的困惑与茫然。汪潮涌曾经和搜狐的张朝阳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张朝阳就不断向他大倒创业过程中融资困难的苦水。而汪潮涌却从中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机遇。
1999年5月,汪潮涌在国内注册成立了信中利公司,专司投资银行和融资顾问业务,而主要的对象就是那些无缘结识海外投资银行家又被国内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汪潮涌说:“别看这些民营企业今天小模小样,未来他们可是新经济的中坚,而我仅仅凭着早入手就得以与他们为伍,做他们的顾问,这是我的幸运,以后的华尔街投资者怕是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令到他乐于担任中小型企业到海外融资的启蒙者和“布道”者。
汪潮涌离开中国的时候,还是一个不满20岁的学生,中国商界的一切他都未曾感受,再加上创业之初的艰难,令到他的确产生了一种类似“苦行僧”的心情感触。过去,行必坐头等舱,宿必住五星级酒店,可现在,和国内的民营企业去海外融资,汪潮涌总是坐经济舱,住汽车旅馆,以尽可能替客户省钱。不光如此,每次出行,他还要负责准备材料、预定酒店、安排出租车,在投资银行家的身份之外给自己再附带上一大堆诸如秘书、司机、翻译、导游等等职务,能上能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至让那些几乎很少出国的客户感动异常,回来后就会以相当优惠的条件与他合作。对此汪潮涌笑称,客户“肯定会感动的,因为连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开张一年不到的时间,信中利已直接投资15家美国硅谷和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并为近20家高科技公司担任财务和融资顾问,募集资金总额逾2亿美元。一年之后,汪潮涌将公司的主营业务加以扩大,在投资银行业务之外兼做风险投资和网络,并组建了自己的中华资本网。这一时期的汪潮涌,借助网络经济的热度和自己国际顶级金融机构的从业经历,在风险投资界运营得风生水起。
编辑本段人生态度综述
汪潮涌,名字中的三个字都跟水有关,在汪潮涌的人生经历中,水是一种特殊的刻度。“在我人生的前20年,很遗憾,没有见到过大海,但是在我人生的几个很重要的时刻,却没有离开过水。”
1993年的时候,汪潮涌还在美国的摩根大通银行工作。每到夏天,下了班以后大约下午五点多钟,他都会透过办公大楼的窗户看到帆船开到纽约的入海口,一边是曼哈顿的摩天大厦,一边是帆船在夕阳下扬帆大西洋的场景,一边还有高高矗立的自由女神雕像,这种风景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知道这道风景与100多年来的美洲杯帆船赛有关,并且得知,纽约很多金融机构的职员参加帆船运动。在他的印象中,金融投资和帆船运动的结合源于停留在记忆中的美丽风景。他没有想到多年后,这道风景最终因为他自己独立运作公司而有可能变成现实。
帆船
2004年9月,汪潮涌到法国的马赛观看美洲杯帆船赛分站赛。在那座古老的欧洲古城,有几千条各式各样的游艇,其中8艘带着各自赞助商广告的帆船最引人注目,这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他想:我们能不能组建一支“中国之队”参加美洲杯帆船赛?中国能否举办美帆赛中的一场分站赛?
在他看来,投资帆船比赛已经完全不同于早期那些纯商业性投资,这是对商业和 汪潮涌
社会双重效应选择的结果。“虽然投资帆船运动可能有人不理解,但是建立‘中国之队’是我的一个投资路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投资中国水上运动和运动器材。并且通过组队参加这样赛事来提高中国的国际品牌影响力,这样的一个契机是赞助商们所乐于见到的。”
后来,他同法国的“挑战者号”船队合资成立“中国之队”,并于同年参加了在西班牙巴伦西亚的比赛。在他看来,“中国之队”的比赛成绩并不重要,他也根本没考虑过“中国之队”能否营利。他觉得中国缺少把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相结合的企业家,用他的话说是“社会企业家”。帆船运动就是他回馈社会实际行动的开始。他希望与更多人共同分享帆船运动中所承载的自由梦想,因为这种梦想也是他追逐已久的。
高尔夫
不但玩帆船,汪潮涌还玩高尔夫。在他看来,高尔夫不同于其他的运动,它是跟自个较劲的运动,即使是最好的球手,每场球赛都会有属于他自己的遗憾,“我不会很在意成绩,每次打完球,我都会请教教练,找到并纠正一些错误的地方,不断改进,掌握其中的技巧。”所以,当国内的风险投资处于低潮时,汪潮涌并没有感到失落。他说:“打高尔夫以后,我开始学会了耐心。”
高球的礼仪中汪潮涌变得更加绅士。无论是对合作伙伴还是对自己的球童他都很尊重,会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以自己为中心,只看重能给自己带来发展的人。他说球童既是教练,又是伙伴,有时还是很好的心理辅导员,能在球手打球时提供很多有益的帮助,对他们友善是打高尔夫球的基本礼仪。同时他也会在每次击球后,将掀起的草皮断片捡起放回原位,再轻轻踩一踩,以帮助草皮重新生长……看似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他说这在商务交往中很重要。
探险
因为以玩会友,他和王石等人都成了好友。他们经常一起去探险,包括重走丝绸之路等等。心理学上研究认为,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性格里潜藏着一些巨大的不安份的偏执的因素。所以在业余生活中,他们要么像王石一样的上天入地,今天珠峰明天北极的挑战自己的极限;要么象海航集团的董事长陈峰那样虔诚信佛,以追求心灵的安静来平衡自己的身心。无论是动还是静,归根到底,都是通过采取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来平衡自己的偏执。
汪潮涌本人更欣赏的生活方式是动与静的结合。动的时候,他像王石一样,去航海、爬山、探险,在那种极致中挑战自我。安静时,他也会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回到内心,静静地想一些自己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提醒自己不要失去自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