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5-24 22: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对友鸿和胜忠为族谱一事所付出的辛劳表示敬佩和感谢!本人在这里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不知道是否恰当。
关于家谱的文体,没有严格的规定。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各种家谱,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初或者更早的时候修订,而那时候白话文还刚刚出现,没有普及,就连毛泽东早期写的一些文章都有文言文的痕迹,所以,像家谱这种比较正式的书籍肯定是用文言文体来书写,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可以说现在的语言已经发展到了极大丰富的阶段,现代社会,所有正式的书籍和档案资料全部采用白话文或者叫现代文来书写,我认为,家谱也一样,必须留有现代的痕迹。原因如下:
一、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即便是文言文,古代的文言文和近代的文言文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比如《诗经》《论语》中的文言文和清末的文言文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只不过因为大部分人对文言文没有深究,看上去都差不多罢了;
二、汪葆元所作的序,虽是文言文,细读之下其实和古代的文言文还是有所区别的,说明汪葆元很有可能也是用当时很流行的文体或者说用当时比较正式的文体来书写的,并没有一味追求复古风;
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我们这个时代所修的族谱也应该留有这个时代的特征。写序的目的主要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让后人一看就知道是在什么背景下修的家谱,文体并不重要;
四、我们现在看见的家谱,也是我们的先人在老家谱的基础上再次修订的,我相信,先人肯定会在老谱的基础上进行过适当的修改,不一定原封不动照搬照抄;
五、文言文这种文体,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许一百年后,或者更久以后,文言文只是专家们研究的对象,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基本不会,或者说根本就看不懂;而我们的家谱就是给后人的普通人看的,不是为了专家修订;我相信,在汪山村,能真正读懂现有家谱上的文言文而不破句,可以说屈指可数;
六、现在新修订的家谱,至少能保证让现在的大部分人(当然必须能认识字的)能读懂;否则修家谱的初衷就会大打折扣,毕竟家谱不是为了少数看得懂的人所修订;
综上所说,我建议现在修订家谱所写的序或者记或者其它文章之类刊登在家谱上的,宜用现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