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中国人不知历经了多少个清明时节,眼下又临近龙年清明,天下炎黄子孙又将以固有的形式来拜祭逝去的亲人,冀求物化者能安度冥世,保佑后人安康幸福;当然为官者会借此祈求自己官运亨通,从商者也会寄望于自己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这些寄予哀思和托付显灵的种种形式,在有些人眼里会当作打通个人前程的冥项工程,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之心。其实我们怀念祭扫“先行者”并不存在某种交换条件,这仅仅是凭人的良知和道德风俗行事而已,至于日后自己是否有人前来热闹一番就要看他的生前造化了。
不过,纵观人类的繁衍史,一直传播到当今的漫长岁月,谁也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属多少代传人,料想顶尖的人类学家也无法给予揭开这个举世共认的难题。
大凡在清明扫墓抑或以祭奠方式纪念离世的亲人和祖辈,祭品银纸是古今惯用的主要供奉品;后来生意人顺势而为,擅自开设了冥通中央银行,随意向市场发行巨额冥币,凭借其精美的印刷和诱人的面值,很快成了人们臆想中通往地府的流通货币,交易状况相当火爆。
扫墓时,人人将大把大把的“金银财宝”和冥通纸币,一起付之一炬,根本不愁阴间社会可能因此出现货币泛滥,导致人为的恶性通涨;还有的商人将钻营内涵发挥到了极致,竟臆测到异界可用竹篾纸张裱褙成家用电器、家具、汽车、丫环、别墅等等近似模样的模型,结果供需两旺,购买者心安理得地将这些模型焚烧给身处奈河桥彼岸的亲人使用。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撇开养老送终不说,家谱牌位也不讲,就清明扫墓可见灵异世界有多少数不清的无后之魂,或者有后而年代久远而无法或无人敬奉的羽化祖先,悱恻孤寂,流荡于荒野之中而无人问津,更接不到来自人间的金银纸币和节日的供品。后者往往是为了房宗的延续和为子孙谋取福利而默默耕耘者,并不像近代的祖辈抑或在历史上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多少还会有人纪念
若以尘寰观念来参悟阴间,可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流浪在街头!”
骋目那满山遍野的孤魂野鬼,难返蓬瀛,终日流离失所,又止于投胎就舍之外,处境是何等凄凉!
于是乎,我想在此提个建议:作为天下虔诚的扫墓人也给他们烧些纸钱,酹些酒水,让那里的节日能过得和谐些、温暖些,少让人类的自私、势利和不公影响到无形世界。
人们心目中的神祗以及鬼怪到底有无一定的样貌可稽,可自古以来就没有过这方面的定论。也许神灵鬼蜮和电脑的软件一样,与人的思想一样,不可能有如实物形状可言可鉴。笔者是唯物主义者,不相信世间有此“暗物质”的存在,原因就是描述他们的尽是捕风捉影的说法,根本没有可靠的证据能让人信服;这种另类的不可捉摸的幽灵软件,其实就潜藏在迷信者的心里。
对于上面述说的扫墓、祭祀,完全是世人为了纪念仙逝者,和以此来团结本家族的血脉,共同从信念上寻求更好更大的发展。
不管你是不是相信神鬼之说,人能活着就是不容易,每个人的生存机会仅有一次,人人必须好好把握,快乐生活,健康至上,当生命临了时不至于追悔莫及。
(汪朝领2012-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