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氏家谱见证徽商在海创业史
作者 邹仁岳
摘自《发现海门》海门日报社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自清代乾隆以后,海门土地复涨,人口逐渐增多并形成集镇,商业随之兴盛。海门早期的经商者大多来自外地,尤其是徽商在海门占有重要地位,从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海门徽州会馆(又称新安会馆)的原有规模及现存的厅堂建筑看,可知海门徽商群体的庞大,而最近市区大同新村居民汪允成先生出示的两本《汪氏家谱》更从一个家族、一个侧面反映了徽商在海门的创业经历、经商理念和优良家风。
汪允成先生今年73岁,其收藏的家谱共两册,分别为光绪甲午年(1894)的《宋迁歙西过塘汪笃近堂谱图》和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汪仁耕堂》,均为汪先生祖父的手抄本。据汪先生介绍,其祖父叫汪克明,9岁时为避战乱,从安徽歙县孤身一人来到海门,得到同乡会的帮助,从帮人打工开始创立家业,至今已传至第5代。汪先生还收藏一张摄于民国十七年(1928)其祖父80寿辰时的合家欢,此时的汪家已是3代同堂,济济20余人。
《宋迁歙西过塘汪笃近堂谱图》根据道光十年汪氏家谱转抄,是汪氏在安徽歙县的家谱,《汪仁耕堂》是在海门的续写本。而与传统家谱不同,《汪仁耕堂》更像一部自传体的回忆录,详细讲述了自己在海门的艰难历程和创业经历,洋洋近万言,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一个徽商的志向抱负和成功之道,读来令人感慨。
据《汪仁耕堂》记载:汪克明年幼时恰逢太平天国战争,此时他的父亲已在通州经商,全家便向通州逃难,一路上亲人失散,母亲遇害,到达通州时已是孤身一人。“溯余幼,遭洪杨之劫,失侍于兵灾之中”,“惟余乱后余生,慵田葬母,形单影只,悲苦难堪”,“同治七年(1868),余年弱冠,由徽到通。”同治十一年(1872),他在同乡的推荐下,到海门布业打工谋生,然而,他不满足现状,“余自思寄人篱下,何如自营一窟为佳”,不久便辞退工作,“借钱四千文,贩卖洋广货,往来苏沪间,省吃俭用,苦力经营”。“所以取信于人,得于调动灵活,此余之所行为而受益者也。”光绪四年(1878)娶妻倪氏,妻子与他同历艰辛,稍有积蓄后在光绪十年(1884)创办“明记洋货店”,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增开“源盛昌洋货店”,10多年来,他从白手起家,直至拥有2爿店铺和10多间住房。“余赤手成家,千辛万苦,创业既此艰难,守成亦非容易,克勤克俭,庶几家道可兴,有作有为,贵乎男儿自立。”从这尝语言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100多年前一个徽商的心声,同时,这也是徽商群体在海门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据汪允成先生回忆,其祖父开设的店铺在今镇中路健康路口,10多年前,沿街还有10多间老屋,现已拆迁改造。值得注意的是,《汪仁耕堂》附录的“条规”中,提及到资本股份制的概念,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理念,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徽商的活动已在海门出现。文中记道:“英洋玖佰元整作九股,均每股派英洋壹佰圆整”,“六子各派一股,计六股”等,这不是简单的财产分配,而是资本运作和经商方式,对清代海门经济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汪氏家谱》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即清代徽州人不是带着资本来到海门投资,而是通过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后才成为商人,才推动海门商业的发展。徽州人与崇明人、江南人一样,都是早期海门的开发者,后来融人海门这片土地而成为海门人。如今的海门人头脑灵活,吃苦耐劳,善于经商,而且敢于闯荡四海,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当年徽商的影子。这是这份家谱提供给我们的又一启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