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872|回复: 0

宦海倾轧历劫难  暮年余生梦仇池

[复制链接]

80

主题

74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徽州魂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55
发表于 2010-3-24 20: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宦海倾轧历劫难  暮年余生梦仇池

汪小红


苏轼,一代文豪,诗、词、文章兼备,尤其在词的创作中,冲破了传统藩篱,“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了绸缪宛转之度”,开创了豪放的词风。他二十一岁举进士,二十六岁进入仕途,但在官场中屡经磨难,几乎没有交过什么好运气。

《邵氏闻见录》中说东坡任扬州知州,曾旼罢州学教授,路过真州,见到新党骨干吕惠卿,吕惠卿问苏轼是个怎样的人,曾旼回答说:“学孟子”。吕惠卿大不以为然,责怪曾旼说话不伦不类。曾旼说:“孟子以民为重,社稷次之,此所以知苏公学孟子也。”事实上曾旼所说不假,东坡从政,时时以民为重,确在学孟子。再看《东坡易传》,苏轼在《易传》里就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听民自择其所安而归,不可强迫天下人都来随从一人。

熙宁中,王安石锐意变法,投机分子纷纷极尽阿谀逢迎之能事,有吕惠卿、曾布、邓绾、邓润甫、吕嘉问、蔡确、章惇等,还有臭名昭著的蔡京、蔡卞兄弟。这些人志在利禄,只图升大官、发横财,新法只是他们攫取利禄的招牌,他们抓住王安石极力推行新法的心态,上书为其歌功颂德,如邓绾上书神宗,媚安石曰:“陛下得伊、吕之佐,作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以臣所见宁州观之,知一路皆然;以一路观之,知天下皆然。诚不世之良法,愿勿移于浮议而坚行之。”王安石喜而用之。因其靠谄媚得官,被乡里传为笑柄,邓绾竟大言不惭:“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与王安石有交情的苏轼可没有那样作,他没有盲目迎合宰相大人的口味,而是根据亲眼观察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免役法,他认为劳役自古由上中户承担,今规定所有人户出钱抵免,则最穷之“单丁、女户,首欲役之。”无疑雪上加霜。他更担心以后“庸钱不除,差役仍旧”,百姓承担双重负担。再如青苗法规定农民自愿贷款,在执行中却变成强制放款,硬性摊派,牟取高额的利息,借以中饱私囊。苏轼看到这种情况后,上言:“虽云不许抑配,而数世之后,暴君污吏,陛下能保之与?计愿请之户,必皆孤贫不济之人,鞭挞已急,则继之逃亡,不还,则均及邻保,势有必至。” 欧阳修也指出:“若夏料钱于春中俵散,犹是青黄不相接之时,虽不户户缺乏,然其间容有不济者,以为惠政,尚有说焉。若秋料钱于五月俵散,正是蚕麦成熟,人户不乏之时,何名济缺,直是放债取利尔。”

执拗的王安石哪里能听得进去,“素恶其(苏轼)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后在变科举上苏轼与王安石又出现争议,“安石不悦,命权开封府推官,将困之以事。”但是苏轼并不吸取“教训”,仍然以民为本,对新法继续进行善意的“批判”,招致更大的危险,“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就是在被排挤出朝,担任地方官时期,苏轼仍“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结果几至杀身之祸。

以往论著多将苏轼列入反对变法者即保守阵营之中,实际上他只是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不能操之过急耳。熙宁四年(1071年)四月,苏轼议论贡举与神宗意合,神宗召见,问以政令的得失,对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神宗悚然曰:“卿三言,朕当熟思之。凡在馆阁,皆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

神宗死后,因即位的哲宗年幼,英宗高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一反神宗的所作所为,任命旧党首领司马光为相,其他旧党人士也纷纷位居要津。假如苏轼稍微圆滑一些,势利一点,获取高官不难。但他仍旧没有那样作,当司马光尽废王安石新法时,他又站出来说话了,“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的害处是“掊敛民财,十室九空,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而差役的害处则在于“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变差役为雇役,同变征兵为募兵一样,顺应历史潮流,“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可是司马光一概不听,气得苏轼叫他“司马牛”,这下又得罪了司马光,“光忿然”。不久,北宋朝廷陷入剧烈的党争之中,不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苏轼,不论新旧两党谁得势,都遭排斥,厄运不断。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又因元祐党人案被贬为颍州太守,对惨酷政治斗争早已厌倦的他,幻想与当年陶渊明一样,到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悠闲度日,以颐养天年。他在《和桃花源诗序》中表白了自己晚年的心迹,“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乎!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就在苏轼寻觅理想中的“桃花源”之际,凑巧有朋友送了一块仇池山所产水锈石给他,观之爱不释手,欣然赋《仇池石》诗言:“海石来珠宫,秀色如蛾绿。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初疑仇池化,又恐瀛洲蹙。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一夫幸可致,千里还相逐。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有一夜,苏轼梦见自己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形势险要,花果飘香,物阜天成,宫室人物犹如仙境。东坡一看,这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桃花源。仔细观看,见堂上题榜是“仇池”二字。醒来后他寻思道:仇池是当年武都氐人的故地,杨难当曾率众保聚于此,我怎么竟住到那里去呢?他询问门人,赵德麟说:“仇池是道家的福地,被称为小有洞天的附庸。《续博物志》中称,中国三十六洞天,仇池是第一玉尺,周回百里,名小有清虚天。唐杜子美曾有诗称其‘万古仇池穴’。”事后不久,到过仇池的工部侍郎王钦臣到颍州,对苏轼说:“我曾经奉使经过仇池,该山之上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确实是一个当今的桃花源。”后来苏轼写成《和桃花源诗序》记载此事。

苏轼梦中如桃花源一般的仇池,在今甘肃西和县南32公里的冯家坪乡。仇池山,《三秦纪》曰:“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在仓(今西汉水)洛(今洛峪河)二谷之间,常为水所冲激,故下石而上土,形似复壶。”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仇池山“方百顷,四面陡绝。”《仇池记》中也说:“仇池百顷,周回九千四十步,天形四方,壁立千仞。自然楼橹却敌,分置调均,竦起数丈,有逾人功。仇池凡二十一道,可攀援而上。东西二门,盘道下至上,凡有七里。上则冈阜低昂,泉流交灌。”北魏郦道元看来是亲自上过仇池山的,他在《水经注•漾水注》中有详细的描述:
汉水又东南径瞿堆西,又屈径瞿堆南。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开山图》谓之仇夷,所谓“积石嵯峨,巅岑隐阿”者也。上有平田百顷,煮土成盐,因以百顷为号。山上丰水泉,所谓清泉涌沸,润气上流者也。

正因为仇池山环境优雅,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形势险峻,易守难攻,所以成为陇南氐人保境安民的基地。早在战国时,白马氐人就在仇池山上开垦种植,采猎煮盐,使仇池日见富庶。东汉献帝建安初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氐人首领杨腾率部众避乱,辗转到仇池这一块远离尘嚣的乐土定居下来。他们艰苦垦植,生产劳作,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粮仓。后来杨氏子孙保据此地,建立盛极一时的仇池国,疆域南至涪水、阴平、晋寿(广元),东至铁城戍(今陕西洋县东)、凤翔,北至阴密(甘肃泾川境)、略阳(秦安东北),西至今宕昌境,势力强大。在南北朝割据混战中,保境安民达300余年。唐代大诗人杜甫“安史之乱”后避居陇右,居住半年之久,其《仇池》诗言:“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历经宦海沉浮的苏轼,把仇池作为理想中的一块人间乐土也就不足为奇了,“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纵观苏轼的官宦生涯,其“以民为本”的思想,使他不看上司的眼色行事,不会阿谀奉承,以致连遭厄运。但正如《宋史•苏轼传》评论道:“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我们同古人一样,还是喜欢历史上的苏轼,不希望他成为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政治佞客。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汪鑫,又名汪家弘(支系“家”字辈),湖南人在北京。《徽州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