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588|回复: 1

山东汪氏(忠勤堂陶山支系)源脉再证!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发表于 2010-2-28 11: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忠勤堂陶山支系,明朝初年迁入。据陶山支系家谱记载:祖籍登州莱阳(今烟台福山),明迁陶山杨二庄(今属山东临清),七十四世立祖茔。据考证,该说部分有误。
       《明史》记载:右丞相广洋,1379年12月敕死太平(今安徽黄山南)。广洋公三子:子持、子守、子元,共同被广洋公预先安置于登州莱阳,因而“祖籍”一说,不能成立。汪氏族亲一直坚守信念:既然不可记述,但须口耳相传,家族血统不乱,家风敦厚不泯。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子孙无断!明相汪公广洋,越国堂汪公世华之后,为颍川侯姬汪72世孙,居江苏高邮,遇害后,被三子“匿葬”,初葬处已不可考,但“明初迁葬陶山”之说已经被市博物馆专家证实。本人早期所授学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牛传洲撰文:《汪广洋墓考记》言:“汪广洋后裔在当地万余人,其族忠德望高者、年长者对先辈口传位置印象与发现墓葬位置是非常吻合的。”此言对于汪家口授家族源脉予以肯定。
        摄于明太祖淫威,为保族门周全,子守、子时已改姓“王”;而长子子持携子彦才、侄彦堔避祸于陶山,后将广洋遗骨迁葬于此。子持及子侄三人,均未敢声张为汪姓。至永乐帝后期,75世孙立彦才、侄彦堔为祖茔,因而有“七十四世立祖茔”之说。
        因此,陶山支系为四十四世华公、七十二世广洋公后裔无疑。续谱再议时,应明确“立七十二世广洋祖”,免生憾念!
        本人出差安徽,遇汪氏后裔“的哥”,互询源脉,我报彦才公19世,愕然!报子持公20世,愕然!报广洋公21世,惊愕!报颍川侯92世,越国公华公44世,均予认可。但说:“广洋公后三子均无考!”
        自取其羞?!非也!姓汪已是自豪,更是无法更改!既姓汪,便须知汪氏一脉相承,势必见汪姓人而亲切!今已有证,大呼“广洋公后裔,忠勤堂陶山支系子孙。”
        更为有趣的是,我半辈子呼号“彦才公19世”,今已改为“广洋公21世”。我们自豪!

陶山支系所立“汪氏祖茔”

陶山支系所立“汪氏祖茔”

四十四世祖汪华纪念亭

四十四世祖汪华纪念亭

陶山支系“精神家园”

陶山支系“精神家园”

72世广洋墓碑

72世广洋墓碑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2-28 12: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汪氏(忠勤堂陶山支系)源脉再证!(续图)

还有图片

72世汪广洋纪念亭

72世汪广洋纪念亭

文物保护碑

文物保护碑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