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秦恨海
选择字体 宋体 楷体_GB2312 黑体 幼圆 仿宋_GB2312 隶书 选择颜色背景 黑色 深灰黑 浅灰黑 墨绿 深绿 深蓝 亮蓝 蓝色 红色 粉色 黄色 浅灰 浅蓝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 ... id=1231304377366291
汪洋痛批“怕谈人均”直揭地方官遮羞布!
文/秦恨海
昨日(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参加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分组讨论,与委员一起热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他先后到第9组、第19组参加讨论,当一些地方领导讲GDP总量、财政收入总量等数据如数家珍,清晰明了,但被问到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时,却往往闪烁其词,或称“还没有算出来”。汪洋当场予以痛批。(1月7日广州日报)
汪洋说,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一说到总量概念,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本账,讲得很清楚。但一讲到人均概念,很多人含糊其辞,就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人均概念”。广东的财政收入总量全国第一,甚至还比第二名高出了几百亿元。但我们的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全国第12名,人均财政支出仅为全国第16位。一算“人均”,差距就出来了!
不知当场当事的地方官员听到汪洋这番话时,感想如何,感觉怎样。其实汪洋这番话,不仅仅为地方官员指明了领导科学发展的路子,更是揭开了一直以来在不少地方官员中普遍存在的一片遮羞布——总是以总量的增长来佐证自己的政绩,却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人均增长的概念。
究其深层的原则,是这些地方官员的宗旨观念淡薄,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不少地方官员只顾追求政绩努力升迁,不管有没有给地方百姓带来实惠。经济总量增长及其增长速度,就是许多地方官员升迁的重要资本。从纵向比,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政策环境一直比较好,除非因为一些官员瞎折腾、乱折腾,大部分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都能够保持一个较快的势头。而实际上很多地方官员自己心中也有数,按人均算,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其实地方经济的实际增长并不明显。但他们不想算人均,也不敢算人均。因为这一算就露出了羞处,露出了马脚,岂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自寻仕途死路?
汪洋强调要算人均,自己也算了广东的人均,既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难得的清醒。广东素称改革开放第一大省,其实正如汪洋自己说的,“一算人均,差距就出来了!”前几天看到网上有则消息,披露广东最破败的一所存在了五十多年的小学,确实让人对广东刮目相看(如图),原来广东也有如此落后的地方,如此落后的理念与人。这一巨大反差,统一并存在于广东这个世人公认的发达省份里,而且能够存在几十年之久,确实值得深思。
看了这个照片后,就会觉得,其实算人均都还远远不够。先富群众积聚起来的巨大财富,会通过“人均”来掩盖广东部分确确实实还存在的贫穷和落后。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是均衡的,任何地区的人民都有先富后富之分。“人均”两个字,造成了一种俱富的假象。如果广东在重视“人均”之后,再能够暂把“改革开放先发省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光环放在一边,正视还在较大范围内存在的落后状况,承认局部落后的存在,那么,也就有可能采取一些不同于基于发达地区现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使这些相对贫困地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大的发展。
汪洋说,有了人均概念,就能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从“重物轻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很有道理。同时,如果再大胆一些,在重视人均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干部群众个体之间的不均衡,正视其中某个地区某个群众乃至某个农户的贫困落后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发展措施,老百姓真正受利益得实惠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
片面追求总量,重视人均概念,正视贫富差距现实,地方官员这三种态度,充分反映出他们做人做事做官的初衷与原则。从现在的情况看,能够正视并承认自己落后的官员,确实还需要更多一些。
七旬翁在“广东最破学校”代课50年(图)
http://news.QQ.com 2009年01月06日09:54 南方农村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