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7 20: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阴均庙前话先贤 | 来源: 作者:马允伦 发布时间:2007-04-09 | |
阴均庙前话先贤
鳌江以南的平原地区,背山面海,原野辽阔,常遇旱涝之灾。历代关心民瘼的地方官和绅民都把兴修水利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当地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著名的治水人物。南宋时期的平阳县令汪季良和乡绅林仲彝、林居雅俩叔侄,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深切怀念。
汪季良,字子驷,广信(今广西苍梧县)人。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出任平阳县令。他勤政爱民,“慎刑简役,政尚宽恕”,特别重视地方水利建设,在任期间,先后修筑塘、埭、陡门多处。
林仲彝,字清叟、金舟乡夏口(今属苍南县钱库镇)人。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授宁德主簿,升吏部员外郎,出为台州知州。早在淳熙八年,他便在家乡出资兴建乌屿、新潜、湖南三座陡门,并开凿河道多处,附近四方之田咸受其利。乌屿陡门旁的摩崖石刻留有他的铭文:“陵谷变迁,沧海成田。人用智力,复归其天。潴之为渊,决之为川。泽润生命,于万斯年。”
林居雅,字回川,金舟艾阳(今苍南县舥艚镇港边村)人。从小勤奋学习,淡于名利,慷慨好义,乐于助人。他继承了堂叔仲彝的事业,一生致力于家乡的水利建设。
汪季良莅任平阳之初,便倾听当地百姓的意见,认为舥艚是江南各条河道的入海之处。如果在此地的阴均山下滨海之处建造大埭和陡门,可以起到挡潮御咸,蓄淡灌溉、泄洪排涝的作用。他的这一想法,得到林居雅等的大力支持。他俩几次亲临现场,勘测地形,拟订修建计划。但如此巨大的工程,所需费用可想而知。除了官府拨款外,大部分需要民间自筹。就在这关键时刻,林居雅挺身而出,毅然“毁居自助”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变卖,拿出来充作工程经费。在他的带动下,乡民郑万全兄弟和陈子直等,也都倾资相助。
大埭和陡门工程从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开工。由于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加上汪季良的悉心筹划,工程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在第二年便告竣工了。大埭长80丈(267米),陡门共3孔。排涝、排灌面积达数万亩。阴均、大埭和陡门后来在元世祖、明神宗和清高宗时,经过多次重修,清仁宗时又增建了东魁陡门。特别在新中国建国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将陡门改建成阴均水闸,并新建东海之滨,不仅是苍南县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完整的水利设施,也是江南平原最重要的排涝蓄水的枢纽工程。
为了褒奖汪季良和林居雅的治水之功,当地人报请朝廷,赠林居雅为“水利迪功郎”并请温州知府杨简亲书“令君汪公,遗爱恩波”八字,刻石立碑于阴均陡门之旁,使子孙世世不忘他们的功绩。后来汪季良调往外地,不幸死于寓所。平阳百姓闻讣,“路哭巷吊”,哀伤不已。接着还在阴均陡门附近建立阴均庙(在民间,又称“阴均殿”),供奉汪季良为“阴均大王”,长期祭祀不绝。又将林居雅的塑像配祀于该庙。
在近年来各地兴修水利的高潮中,阴均大埭和陡门所在地的舥艚党政领导,对水利建设的历史和治水人物的事迹很为重视,多次邀请我前往当地视察。我57年前在中学学习期间,曾到过舥艚,也很想旧地重游,但因杂务缠身,一直未能成行。终于在颇谙文史的乡友的陪同下,得以一偿夙愿。这一天久雨初晴,阳光灿烂。路上,我查阅了清朝道光年间舥艚林家庄《林氏宗谱》。据谱中所载,林仲彝原名仲夷,林居雅确系仲彝堂弟林礼的次子。宗谱对叔侄俩的治水事迹,也有记载。
我们一行受到了舥艚镇领导的热情接待。当场视察了阴均大埭和陡门。在埭上见到河水从闸中倾泻入海,发出雷鸣般的轰呜声,蔚为壮观。在800年前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建造如此规模的陡门,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接着我们到了附近的阴均庙。汪季良的塑像仍在,但配祀的林居雅塑像已经不见。庙内香烟缭绕,颇为热闹,许多当地群众奉香祭祀这位800多年前兴修水利的“江太爷”。最后,我们还在阴均庙的附近,找到了明英宗天顺年间所立和民国时期刘绍宽撰、马公愚书写的《重修阴均、东魁两陡门记》石碑。碑文中对汪季良,林居雅叔侄俩的兴修水利事迹都作了较为具体的记载。可惜历代杨简、林景熙、林诚祖和徐恕撰写关于当时水利的纪念性碑刻,已经无法找到了。
800年风雨沧桑,阴均大埭和陡门在抗台风,排洪水,灌溉良田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缅怀先贤,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凡是为人民大众做了好事的人,人民大众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们期望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水利建设中,有更多的人能够站出来,继承和发扬汪季良和林氏叔侄等人的献身兴修水利精神,出钱出力为家乡,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