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介绍 汪培珽
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在投入银行职场工作九年后,决定成为全职妈妈。在用心陪伴一对儿女成长的过程中,看到孩子满足喜乐、热中学习、与人为善的表现,深觉在亲职教育上“用对方法”的重要性;于是将亲身的教养经验整理研究,自创“爱孩子也爱自己的7堂课”教养理论,在幼儿园、小学、基金会、图书馆和成长团体之间积极推广,开办课程、举行演讲并接受咨询。
强调“父母的1堂课,胜过孩子的100堂才艺课”,汪培珽希望提供另一种务实新颖的教养态度与方向,帮助父母深切体会到教养孩子的喜悦与感动。而“阅读”是一切教育学习的基础;“爱”则是亲子间最珍贵的资产,汪培珽相信,“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同时涵盖了这两样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因此希望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不要错过这个与孩子亲密互动、贴心交流的宝贵机会。著有《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无意间在便利商店的架上,看到一份倡导青少年重视忧郁症的公益文宣。其中简明扼要地提醒青少年,要做自身忧郁症的检视,并提供一些咨询的电话和网站,无疑希望青少年和家长注意这个文明病的存在。
不多久前,我还认为忧郁症应该是老年人居多的疾病,殊不知原来忧郁症的最大族群,竟然是十二到十七岁,这年龄不是还只是个孩子吗?孩子不是应该是最无忧无虑的吗?怎么可能是忧郁症的最大族群呢?
日前听到朋友提起,一位同事的小学四年级孩子,起初原因不明的常常肚子痛,尤其是会在上学前发作。听到这里,可能有一票子的父母会怀疑:根本没有肚子痛,只是想逃避上学的借口吧。后来情况更令人担心,他开始在半夜惊醒,认为房间有鬼要抓他,而且,从他惊恐逼真的表情来看,即使是专业演员,也不见得可以演得出来。父母终于开始相信自己的孩子,并试着用各种方式安慰孩子,直到情况不见改善,只好求助大医院的专业医生。这时才知道这些名医不排上一两个月是无法挂上号的,也可见现在有这些问题的孩子,不是只是特例而已。后来,这孩子单独与医生聊了一个半小时,只得知医生当中问了孩子一个问题:「如果现在给你三个愿望,你希望是什么?」,孩子天真地说:「第一不要上学,第二想养一只小狗,第三希望搬回小时候住的乡下。」您猜?医生给谁开了治疗的处方?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医生要孩子的爸妈「每天晚上睡前与孩子聊天半小时」。
大女儿从中班开始上幼儿园后,我规定九点息灯上床,如果她还没有睡意,我俩就并肩躺着聊天,天南地北无所不说,别低估孩子,即使是中班年纪,一样每天有很多话要说。而且,别小看孩子聊天,也有轻重缓急,如果是高兴的事,不加思索地就会与我们分享。但是,难过不舒服的事呢?孩子不见得会马上说出来,甚至会选择永远不说。为什么呢?将心比心的想想自己好了,如果遇到难过、伤心或难堪的事,想要倾吐,我们是不是也会看人、看时机,寻找最知心的人说呢?
我相信任何年纪的孩子都有他们觉得难过不舒服的事,但是,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没说呢?可能是年纪太小不会表达,可能是想表达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描述清楚,更可能是根本没适当的机会说。对孩子来说,这些需要鼓励才能开口的问题,如果父母不放下手边的全部工作,用眼神告诉他,我愿意不做任何事,而且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想「听你说说话」的话,充其量我们能从孩子口中得到的,只是表面,我们可能可以听到孩子说「我最讨厌班上的小明,因为他很暴力」,却听不到他说「小明常常欺负我,而且老师都没看到,我不想去上学。」
人都有倾吐心事的需要,我们会需要与另一半或好朋友说出心事,那最亲爱的孩子呢?他们要跟谁说呢?
我与孩子的睡前聊天时光,持续了许多年,现在大女儿已经小学二年级了,我们还是常常这样做。每当孩子知道今天有聊天时间,还是高兴的不得了。每每看见孩子带着聊天后的满足模样睡着,对我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刚才医生开给父母的处方,我只说了一半,除了每天晚上陪孩子聊天半小时外,而且要「多听少说」。就是尽力当个好听众,父母不要太多话。
多听少说其实知易行难。当孩子兴致勃勃地说着各种事情时,父母的角色常常不自觉地就容易开始「盘古开天」的大道理。聊天嘛!不要泼他冷水,就是给他自信。或许孩子只是想与人分享他们的心情,其实说不定心理早有自己的定见。其实,光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再加上我们倾听且闭嘴的模样,可能就已经在无声无息中给了孩子安慰了。
我的孩子每天笑口常开,活泼快乐,似乎没什么烦恼。其实,孩子会有自己的烦恼和疑问,或许父母会认为它们都微不足道,但是,问题不在于事情的大小,或是严重与否,而在于孩子是否知道如何开口,与最亲爱的人,分享心中的事情。就如同婚姻生活中,需要学习如何与另一半分享或讨论生活中的摩擦一般。
不论孩子的个性如何,都需要从小开始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喜怒哀乐共处。这绝对是快乐人生的必修课程,也绝对比什么各式各样的才艺课来的重要。
每天抽出完全不受打扰的十分钟,跟孩子聊天,用眼神表达「孩子,我爱听你说话」。一天十分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就相当于整整讲了七天七夜的话,我们付出了宝贵的时间,赚到了什么?我们和孩子的亲密感情,足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