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酉(1909)之春,汪氏宗谱续修完成,这里补充说一些听到的故事,明代初年,我汪氏由湖北孝感入蜀的三位先祖是亲兄弟,一个居大邑,一个居简阳,还有一个居资阳东南.简资两地汪氏经过几代之后,分别在雁水之东,华山之阳,发达开展,都成望族.张献忠之后,有我祖金吉公一人,返故乡,续延宗族.
这一百多年来,基于祖德深厚,全族兴旺发展,富贵功名,长盛不衰,迄今恭人,夫人,荣禄光禄封诰累累,举人,翰林,员外,郎中等京官,知县教谕,五品巡检等外职,文生,武生,累累不绝,这都是我汪氏列祖列宗的殊积玉累,深仁厚泽感应而来的结果.我辈后嗣应当继承先祖遗志,克勤克俭,兢兢业业,继续发扬光大,乃族中有部分刚强者,卤莽图功,有过激的地方.又有一些自认聪明者,虚伪欺诈遭人讥讽,又有懦弱的人,自不振作,无所作为......这些都是自暴自弃,未能已宏扬祖德,造福后世为念,谱修以后,族人睦结,虽居千里之外,或生百年以后,见谱即知祖先之光辉业绩与坟墓产生所在,从而努力上进,毋遗人讥.
远在十多年前就已在倡议修谱,直到1906年在致森伯,致照伯与家父致涵等,上思祖德,下怀儿孙,看到世事日非,近切需要修谱,于是聚集族人商议多次,筹经费作调查,经过三年辛苦,终得完成,我本焯的心愿也就圆满了.
清.宣统元年(1909)汪致森主持.汪文生,汪本焯序
注:此谱附有江南老谱,查来自鲁成公次子汪氏第一代到元朝末明朝初朱洪武二,四年入川前共有78代祖先名讳,脉系及一些主要事迹.
[glow=255,red,2] 此谱现有留存,可资查考[/g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