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
杨荣《汪氏族谱序》称:“(世显)孙十九人,多居将相,而惟正尤著。”则汪氏第三世共十九人,确凿有据。兹考列如下: (1)惟易,忠臣子。此人名称,《蒙记》作“惟益”;《汪谱》及64年编《陇西县志·纪事》均作“惟易”,《明汪钊墓志铭》亦作“惟易”,应从之。 据《蒙记》忠臣传和《汪谱》惟易传,其官至便宜副都总帅,追封陇西公,谥桓敏。 (2)惟正、惟贤、惟和、惟明、惟能、惟纯,德臣之子。《元史·汪德臣传》与《汪忠烈公神道碑》、《汪谱》、《纪事》所载吻合,只有《蒙记》德臣传以“推孝”替“惟和”。又良臣传误将推和作良臣第三子,疑为疏于检照致误。应以前者为确。 惟正,生平详见元人商挺撰《汪贞肃公神道碑》,(27)《元史》、《蒙记》有传。宪宗蒙哥汗九年(1259)。袭父职为便宜都总帅,征蜀平叛、有功西陲。任都总帅时,历时半个世纪的定蜀战争以蒙古的胜利宣告结束。至元十七年(1280)为中书左丞,行秦蜀中书省事,分省于四川。二十二年(1285),为陕西行省左丞,病卒。关于惟正卒后的封赠,《元史》、《蒙记》仅载“谥贞肃”,《贞肃公碑》与此相同。据《汪寿昌墓志》,惟正官爵加封至“赠广忠■运秉节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迫封贞肃南安王。”《汪谱》卷三惟正传与此相同。 惟贤,生平官职据其本人《墓志》为:“年甫弱冠,任巩昌等二十四处同知便宜都总帅。次迁中书吏部尚书,继历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及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事平章政事,升荣禄大夫、大司徒,以大德七年(1304)六月十日薨于正寝。”《元史》德臣传亦作“大司徒”,而《蒙记》德臣传却称“惟贤,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小字注云:“据《忠让神道碑》,旧《传》作大司徒,其加官也。”但《惟贤墓志》明载大司徒一职是生前获得,非死后加赠。其次,惟贤生平没有任过“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故惟贤最终官职应以《墓恋》及《元史》记载为确。 据《汪谱》,惟贤卒后加赠光禄大夫,追封南安公,谥忠定。 惟和,据《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四年(1287)冬十月:“以汪惟和为便宜都总帅”。《德臣传》云;“惟和,昭文馆大学士。”《汪谱》卷三惟和传:“惟和,昭文馆大学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追封陇西公,谥文贞。”则惟和官至太常礼仪院使。 惟明,《元史》、《蒙记》德臣传均作“以质子为元帅”,《汪谱》世系与此相同。 惟能,《元史·世祖纪》有表见:“至元二十六年(1289)十二月甲午,以官(按:当为‘管’)军万户汪惟能为征西都元帅,将所部军入漠。”从此,便宜都总帅府派生出征西都元帅府,长期戍守瓜(甘肃安西)、沙(敦煌),防备海都等叛王。《元史》、《蒙记》德臣传及《汪谱》世系均载“(惟能)官至征西都元帅”。 惟纯,据其本人《墓志》,官至“安远大将军、巩昌等处宣慰司事兼权便宜都总帅”,《纪事》所载与此相同;《蒙记》曾“屯田上万户府万户”一职,查《墓志》,此职为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所授,而惟纯卒于至治二年(1322),故非最终宫职。 (3)惟庆、惟孝,直臣之子。 据《汪谱》世系,直臣仅有一子,名推庆。据新近出土的《汪惟孝墓志》:“考讳直臣……忠殁于巴蜀之运山,”则直臣至少有二子。《汪谱》世系虽有惟孝其人,但却列于翰臣名下。父子关系显然有误,应予纠正。 惟庆,据《汪谱》世系,官至“■西行省左丞”,《纪事》作“陕西行省左丞”。《汪谱》卷三惟庆传称“追封平阳公,谥忠康。” 惟孝,官至“巩昌路、平凉等二十四处便宜都总帅兼府尹”。 (4)惟勤、惟简、惟敬、惟永、惟仁、惟新,良臣之子。 惟勤,官至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元史》、《蒙记》良臣传与《纪事均相同。《汪谱》卷三惟勤传云:“云南诸路行省平章政事、大司徒、光禄大夫,加赠推德宣力定远功臣,追封梁国公、谥忠宣讳惟勤者,良臣公子也。”则知惟勤生前曾获大司徒官职,《元史》等似有疏漏。 又,惟勤之婚配据《汪谱》引《陕西通志》云:“(惟勤)尚阿德茶公主”。新近出土的《汪懋昌墓志》云:“公讳懋昌……(为)驸马,前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梁国公、谥忠宣慎斋(惟勤)汪公之嫡家嗣,梁国夫人师氏所生也。”按师氏当为阿德荣公主。 惟简,官至‘明威将军、保宁等处万户府万户”,见其本人《墓志》,《蒙记》、《汪谱》记载均相同。这里要指出的是:《汪谱》于万户前加“管军”二字.最为确当。因为元代军职多为世袭,“管军”是可世袭的标志。 惟敬,系良臣第三子。其名,据《元史》良臣传作“惟某”,表示缺疑;《蒙记》良臣传作“惟和”;《纪事》作“惟敏”;《襄武人物志》作“惟兰”;《汪谱泄系作惟敬。 按:①“惟和”之说,是错误的。据《忠烈公神道碑》,惟和是德臣第三子,则非良臣第三子,确凿无疑。②“惟敏”之说,因其所依据的《汪氏家乘》现已佚失,无处查证,只好暂付阙如。③“惟兰”之说,其他资料均未表见。作者吴之珽先生(清康熙雍正间人)自称是参考了陇西《汪氏家乘》之后撰写的,此谱现亦不存。④“惟敬”之说,出自现存漳县《汪谱》,又被几种《漳县志》征引,今姑从此说。 惟敬官职,《元史》作“同知屯田总管府事”,《汪谱》载“重庆府总管府事”,《纪事》与此相同。 惟永,《元史》良臣传、《汪谱》、《纪事》及《明汪钊墓志铭》均作“惟永”,独《蒙记》良臣传别作“椎允”。作者据《忠让公碑》改写。据武山县文化馆所藏《大元故镇国上将军征西都元帅汪公神道之墓志》云:“公讳惟永,巩昌人氏”,据此作“永”而不作“允”。 惟恭,据《汪谱》世系、《纪事》为“阶州同知”。《元史》、《蒙记》良臣传与此相同。 惟仁,官至“人匠总管达鲁花赤”(疑总管后脱一“府”字),《元史》、《汪谱》记载相同。按:达鲁花赤,为蒙古语,意为“镇守者”,汉译“宣差”,元朝官名。蒙古在中原各主要地区、城镇及非蒙古系统军队皆置达鲁花赤监治,掌实权。元朝建立后,各路、府、州、县及录事司等各级均设此职。皇室及各宗王所属人匠总管府等官衙亦置此职。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规定,各路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或个别出身高责的色目人担任,汉人、南人一律不得任此职,而汪氏为汪古族,该族被元朝划入“色目人”等级,故能充任达鲁花赤要职。 惟新,据《元史》、《蒙记》、《汪谱》等为“汉军干户”。《纪事》作“汉军干户、巩昌管军上千户”,最为允贴。 (5)惟信、惟德,翰臣之子。 按:翰臣之子、正史无载。据《汪谱》世系,翰臣有二子:长惟信,次惟德。《纪事》载翰臣“子三人”,名惟孝、惟信、惟德,查惟孝是直臣之子(见前),《纪事》有误。应予纠正。 惟信官职,据《汪谱》与《纪事》为“二司马”;惟德,官至“南宁镇抚”。 (6)佐臣无子。 (7)惟弼,清臣子。《汪谱》卷三有惟弼传,称:“镇国上将军、左军都督使、上骑都尉,谥忠康讳惟弼者,清臣公子。按谱……惟弼追封平阳伯。”《纪事》与此相同。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