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7日中午11时20分左右,在崇阳县天城镇客运站广场前的河边嬉戏的两名儿童(分别为6岁和8岁)不慎落水呼救,两路过的少年(分别为12岁和11岁)出手相助,造成3人溺亡的惨痛事故。
救人溺亡的少年名叫汪星,今年12岁,是崇阳县最边远、最贫困的金塘镇正源村人。由于地处偏远,汪星6岁时就由爷爷带着在县城租房送其上幼儿园和小学,他们租住的是和汪星一起救人的11岁少年陈健宇家的房子。
据陈健宇小朋友讲述,事发当天中午,做完作业后的他和汪星相约出门走走,当走到客运站广场前的河边路段时,听到水里有人呼救,他们走近一看,见两名不到10岁的小朋友在水里扑腾。汪星本就打着赤膊,此时连鞋和裤子也顾不上脱便立即下水施救,当即被两名落水儿童抓住手臂,三人一起在水里挣扎。他也来到河边伸手救援,可怎么也够不着。他见情况不妙,便爬上岸大声呼救,并飞奔到离此约600米远的家里给汪星的爷爷报信。待他和大人一起返回来时,3名小朋友都没了踪影,最后造成了本文开头所述的悲剧!
次日(7月28日),笔者怀着一颗对见义勇为少年的敬仰之心,在正源村支书孙书军书记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汪星小朋友老家的路。当摩托车行驶在盘蜒曲折、碎石翻滚、尘土飞扬的险峻山路上,我的心情亦如大山般沉重。在山路更显崎岖、荒芜时,我听到前面半山腰上的村子里传来鞭炮声和人的嚎哭声。
孙书记给我介绍,汪星的家 属该村四组一个名叫汪家的自然村落,处大湖山脉上部,海拔690余米,为汪姓聚居地,原有居民40余户,160余人口。由于交通不便,居住环境恶劣,村民纷纷外迁或外出打工,其中为数不少的户租住在县城,为送子女或孙子女入园上学。除逢年过节外,汪家仅有八、九户人家、十几个人口居住。今年6月份,汪家周边出现地裂现象,省国土厅领导和专家亲临勘察,疑似为山体滑坡前兆,要求村民整体搬迁。但因住户家庭贫困,政府又无移民补贴及搬迁方案,所以此事一直拖而未决。
汪星一家就是这应迁户中的一户,而且还是低保户。他们一家算起来有7口人,是一个特殊的家庭:汪星的奶奶已去世三、四年,95岁高龄的太奶奶还健在;爷爷也将近70岁了,是先天性肢体残疾人;爷爷还有两个弟弟,是汪星的叔爷爷,一个是精神病人,一个是痴呆残疾人,他们均无劳动能力,一生未婚无子女,靠汪星的父母养活。这样一个家庭,是汪星那一无技术、二无文化的父母外出打工来维持,两人每月的工资收入加起来不到5000元,7口人的吃、用开支和租房、送汪星读书的费用全靠它,生活的困苦可想而知!
我们走进汪家,一排排稀疏错落的全是土筑房屋,屋檐下,走廊里,到处都是人,有的是本组或附近的村民,特地回家帮忙料理丧事或看望遇难者亲属,还有的是县基督教会爱心人士和社会贤达。
汪星的简易灵堂搭建在村落旁边的空地上,用竹子、竹垫和雨布围成。快晌午了,他那远在浙江台州打工的父母还没能赶回来,绕着冰棺哭得天昏地暗的是他的爷爷和两个姑姑。望着冰棺里面长睡不醒的小汪星英俊的脸庞,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的滚落下来!
接过热情的村民端来的茶水,我小坐片刻便开始询问汪星家里的情况。村民指着灵堂旁边的几间土房说,这就是汪星的家!——那是一排5间的土筑房子,左边两间为厨房、伙房,墙体显得有些歪斜,墙壁上多有裂缝,椽梁断裂的也用树支撑着;右边两间为卧室,中间一间为堂屋,墙壁还算端正,外面还用石灰粗糙地刷白了一下。厨房里,土筑灶台上、下的锅碗瓢盆是在附近村民家借用的,卧室里阴暗潮湿,破旧的棉被和衣物杂乱地撒放在床上,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什。
汪星的小姑姑拿出手机,把平时为汪星拍的照片找出来给我看,一边讲述他生前乖巧听话、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生活点滴,那质朴的语言里夹杂着强忍的啜泣,使人闻之肝肠寸断!
午后,汪星的班主任老师和《楚天都市报》及县级媒体的记者也来了,他们带着感动和悲伤,在汪星的灵前献上一柱香,并献上一份爱心。下午3时许,汪星的父母赶回来了!在亲人的搀扶下,跌跌跄跄地扑倒在灵前,那撕肝裂肺的哭喊声,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掬一把伤心泪!
在这个苦难的家庭里,小汪星的存在,无疑是承载着几代人的希望之所在!而汪星的离去,让他的家人顿感地已裂、天又崩,雪上加霜!耳闻汪星的爷爷几欲轻生未遂,目睹汪星的父母那悲痛欲绝的场景,我无数次在想,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诚然,为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我们的社会不提倡、不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小汪星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诠释了他根植于心的善良和见义勇为的精神,体现了素质教育已经在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上生根发芽,展示了“少年强则国强”的民族之魂!所以,我们要请求政府宣传和表彰汪星同学“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用一纸荣誉证书抚慰汪星的父母及亲人内心的伤痛。同时,更要以此事件为鉴,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使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以增强,让悲剧不再发生!
撰稿:傅德盛
2016年7月29日
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