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余川宗亲专程来屯拜会汪炜会长
元月26日,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两委会主要负责人汪卫国、汪仲兵、汪家洪汪氏宗亲在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绩溪分会名誉会长汪国清带领下专程来屯,拜会了研究会会长汪炜等人。绩溪分会副会长汪青和等陪同拜会。 余川村在绩溪北乡,紧邻胡适故乡上庄。村庄三面环山,常溪河穿村而过,山明水秀,风景如画,是皖南山区又一个“中国画里的乡村”,又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域内。余川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是徽州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徽州古村落。据村中老人回忆,余川最早是余姓族人聚居的村落。元代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汪氏先祖六胜公自旌德新建携眷始迁于此,历经岁月沧桑,在宗族的和融相处中,余姓宗族日渐式微,而汪姓宗族则在此不断兴旺发展,经六百多年,余川基本上成为汪姓聚落。 余川村在社会大变革中,村貌改观很大,但绿水青山依旧,部分徽派古民居风貌仍存。“汪裕泰”故居,汪静之故居,培德堂老宅,余川水街等徽州文化生态遗存,还依稀承载着余川过去的历史。余川汪氏宗族作为隋唐歙州汪华的后世子孙,和徽州其它汪姓族人一样,都对这位显祖格外虔诚礼敬。几百年来一直传承着“汪王祭”“抬汪公”的民俗,直到五十年代,族中男丁每年正月还要前往歙县云岚山参加汪王祭。天大旱时,族人还要从歙县许村远道将汪公菩萨抬来求雨。他们和周边各村一道,每年阴历六月十三,都要举办“汪公看稻”活动,将汪公菩萨抬到田头,查看农家稻禾生长情况,按长势插上红、绿、黄旗,甚是热闹隆重。这就是绩溪岭北传闻四方的“安苗节”,至今留存的一块古石碑就记载了这一重要徽州文化民俗的实态。过去余川还要和周边“五朋”每五年举办一次大型“太子会”,纪念汪华及其九子,要搭台唱三天三夜徽戏,并有“舞火狮”等徽州特色民俗表演。 近年来,余川村“汪王祭”民俗在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得到恢复。2011年在镇政府关心支持下,余川汪氏宗祠遗址上修建的余川文化活动中心成立,村老年协会在中心设立了汪华文化纪念馆、汪裕泰茶号陈列馆、汪静之纪念室等等。目前每年正月十八,余川村都举行隆重的“汪王祭祀”和“抬汪公”巡游民俗活动。在民俗活动结束后,村两委和老年协会还专门组织了汪华文化学术座谈会,来自贵州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徽州汪华文化民俗的保护利用,这一特色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进一步引起了地方政府和民间的重视。大家认为徽州“抬汪公”“汪王祭”民俗是流传千百年最有徽州特色的重要徽州文化生态“非遗”,其中徽州文化的特色内容丰富,有徽州文化祭祖寻根旅游和徽州文化民间狂欢节开发利用的价值意义,值得地方政府和民间百姓关注。 这次余川宗亲来屯,主要目的就是与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对接,商讨有关方案,准备在余川村实施汪华文化园建设。座谈会上,汪国清等人分别向汪炜会长汇报了他们的打算和计划,探讨了项目的可行性。汪炜会长对绩溪余川宗亲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余川宗亲还向研究会赠送了《余川从志》、《人文余川》等书籍。 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怡民,副会长汪镇西,副秘书长汪文慧、汪晓明等与会座谈。(韵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