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2421|回复: 27

汪中一(帖中含《潜阳汪氏小故事 ——汪济编纂)

[复制链接]

39

主题

378

回帖

2316

积分

精灵王

00

积分
2316
发表于 2016-1-20 19: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汪恭胜 于 2016-1-29 22:39 编辑

汪中一,北京物资学院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著名翻译家,离休干部,北京市楹联学会、诗词学会会员。今年88岁。潜阳一本堂,汪氏89世。


以下内容摘自汪中一回忆录《野草人生》:

(可登录http://www.huiyi99.com/readBack/195/1/8.html 阅读《野草人生》)


我的一生尽管屡遭坎坷,却始终坚持了做人的原则。回想往事,可以坦荡、无悔。
那一年,我是寒门学子,不与人争才智,但与人比勤奋;
那一年,我是部队小兵,不与人争功绩,但与人拼汗水;
那一年,我是单位翻译,不与人争风头,但与人交友谊;
那一年,我是学校老师,不与人争头衔,但与人较学识;
那一年,我是离休干部,不与人争乐园,但与人比乐趣;
那一年,我是耄耋老头,不与人争名望,但与人比从容。
我有超越自身位置的高远理想,希望国家强盛,百姓乐业。可我从不好高骛远,翻译、教书、从事行政工作,一点一滴,愿作筑梦的砖瓦。
我曾任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但我从未忘记自己普通党员的身份,在群众中成长,为群众谋福利。
我不是没有犯过错,在特殊时期也执行过极左路线;
我不是没有吃过苦,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时曾连续三昼夜不休息;
我不是没有拼过命,在河南干校管食堂天天日夜操劳,连腰都弯不下;
我不是没有冒过险,六十多岁独自前往西藏,穿越“世界屋脊”唐古拉山;离休后还自费赴美、欧进行文化交流,仅靠讲学和翻译劳动来维持,不花国家一分钱。尽管也碰到过危难,但我一直乐观地生活。
自奋、求知、无悔、坦荡,这是我人生的真实写照。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潜山县,位于大别山丘陵地带。大别山绵延起伏270千米,横贯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势如苍龙起伏,潜山县不过是龙鳞一羽。相形之下,天柱山更能代表我的家乡。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天柱山脚下,北倚天柱山,南望长江水,中间略有丘陵起伏,可以耕种。虽然天柱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可谓山奇景秀,可对于世代务农的人来说,这远不如广袤的平原来得实惠。


2500年前,汪氏始祖源于鲁成公次子黑肱,即颖川侯,手见汪文,因而为姓。此后繁衍昌盛人文荟萃。汉有龙骧将军汪文和,唐有越国公汪华、文人汪伦,宋有吏部尚书汪中元、监察御史汪澈,元有著名诗人汪元量和东川副统军汪良吕,明清时期有名医汪机、汪昂、航海家汪大渊、兵部左待郎汪道昆、文学家汪琬、汪莱、启蒙思想家汪中、“扬州八怪”画家汪士慎以及获赐“旌义坊”的慈善家汪思义等等。可谓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后几经迁徙,汪氏族人散布于山东、浙江、江西、安徽、陕甘、四川、广西、广东、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北各地,以至南洋和欧美。

如按汪氏总谱计算,我应为第89代子孙,而从潜阳一本堂算起,则是第23代。如今,小三公的后人也发展到了五六万人。汪氏宗族的发展,也可谓枝繁叶茂了。

我们还找到了40世祖、44世祖以及58世祖的古墓。前者在安徽绩溪,是汉末叔举公;次者在黄山黟县,是唐初重臣越国公;后者在江西婺源,是宋代礼部尚书中元公。他们都曾扬名显族。虽然年代久远,无法更多地考证他们生活的痕迹,然而追根溯源,寻宗觅祖之情,任何后世子孙都应谨记于心。



可登录http://www.huiyi99.com/readBack/195/1/8.html阅读《野草人生》。


以下是《潜阳汪氏宗谱》续修谱序中的段落:

我族在清朝乾隆年间,迁陕人众。历届修谱,居陕各支,均回祖籍参修。唯一九三九——一九四四年续修期间,因日寇侵华,局势混乱,交通不便,导致全部脱修。这次为去陕西收族,忠一(即:中一)先生主动请缨,不顾已逾古稀之高龄,自费深入陕南秦岭。在崇山峻岭间艰苦跋涉,走家串户,宣传发动。。。。



1416812714980-big.jpg
1416812716210-bi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359

回帖

1353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353
发表于 2016-1-20 19: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辉煌人生,族人之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786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总  &#1

Rank: 6Rank: 6

积分
13347
QQ
发表于 2016-1-20 19: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奋、求知、无悔、坦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主题

2671

回帖

6万

积分

纪念会员

呵呵。开心的过好每一天

积分
67943
发表于 2016-1-22 16: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寻宗觅祖之情,任何后世子孙都应谨记于心。

QQ:553786977.微信:wangqinhong528      
  微信:包容天下    手机18014434166  1572247876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4033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086
QQ
发表于 2016-1-22 20: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超越自身位置的高远理想,希望国家强盛,百姓乐业。可我从不好高骛远,翻译、教书、从事行政工作,一点一滴,愿作筑梦的砖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08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1-22 21: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济(潜山) 于 2016-1-22 22:09 编辑

辉煌人生,族人骄傲!
自奋、求知、无悔、坦荡,是其人生的真实写照。
我潜阳乙酉年修谱时,族兄中一老先生以77岁高龄,主动请缨,自费深入陕南秦岭。在崇山峻岭间艰苦跋涉,走家串户,宣传发动,确实壮举!值得族人钦敬!
其《野草人生》堪称佳作,其尊祖敬宗的精神可敬可嘉!
祝老先生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08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1-22 2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济(潜山) 于 2016-1-22 22:19 编辑

                                                                                   潜阳汪氏小故事
                                                                                             序
    潜阳汪氏乃是始祖汪皖轩乳名小三的,于元朝中期与哥哥小一、小二,从江南婺源老家迁居桐城。后来汪皖轩复从桐城,迁来潜山定居。至今已有七百来年,繁衍了二十七八代,裔孙数万。其间出现了不少的著名的人物和有趣的事。现以民国二十九年《县志》为基础,同时参考《潜阳汪氏宗谱》,将其中的人和事,编成一系列小故事,以飨世人,也许人们能从中得到一些教益。
                                                      汪济写于2015年冬

                                                                              一、立基潜阳
                                                                       ——潜阳汪氏初立基
    汪皖轩乳名小三,于元朝中期与哥哥小一、小二,从江南婺源老家迁居桐城。后来,汪皖轩谓家人道:“我听说潜山县有天柱山,雄伟奇特,古称南岳,实为江北名胜。其钟灵毓秀,必能造福后人。”于是亲往考察,见县城之南,风俗仁厚,平坦广阔,土地肥美,欣喜道:“这是个好地方,可以安居乐业,且利子孙的成长与发展。”乃辞别二位兄长,举家迁往潜山县南乡的沙翁涧社,名叫铁锁塘的地方,建庐造舍,破土开荒,苦心经营。
    徽州人会做生意,徽商誉满天下。唯婺源大畈重视农耕,以务农为本,崇尚“耕读”二字。汪皖轩秉承祖训,忙时亲率家人于田间劳作,闲暇时教子孙读书。其为人忠厚勤劳,见识超群,意志坚定。
    元朝末年,红巾军从蕲春、黄梅来到潜山。汪皖轩的亲属有九人被杀。事后有好心朋友劝道:“世道恶变至此,你还是回到婺源老家躲避为好;不然,就到你两个哥哥那里,相互有个照应,才能确保无虞。何必久留在这个危地乱乡而不离开呢?”
    汪皖轩叹了口气,随即慨然道:“富贵在天,生死有命。那死的几个人,虽然可怜可悯,但大约也是命该如此吧。你没有见那贼寇所到之处,许多人满门遭屠,房屋成灰了吗?我家还不是最惨的啊!《易经》曰:‘没有平地就不显出山坡,没有来就没有往,高尚的节操是不会改变的。’如今正是我在艰难中坚持节操的时候。我是决定不迁居的!”于是修补被破坏的房屋,继续居住下来。
    随后移居到县城东门的朝天坊马院社,为后来家业的振兴奠定了基础。
    汪皖轩这种艰苦创业、不为伤害而气馁的精神,真可谓识之远,志之坚。其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与夫人蔡氏合葬于老南门外高营坝下的蔡家坦,即现在的天宁寨东边脚下不远处,与雪湖邻。   数百年来,其后人瓜瓞绵绵,螽斯蛰蛰,裔孙数万;贤达智士,代不乏人,成为潜山一大望族。
    汪皖轩有二子:华一、华二。这汪华一克承父志,抚育弱弟,丕振家声,轻财重义,远近闻名。时城东门外护城河上木桥,年久失修,加上是处乃交通要道,车马行人不断,而桥已岌岌可危。汪华一乃慨然带头捐资,砌修石桥。在其感召下,人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过月余,便修成了一座石板桥。方便了行人,造福了乡里。
    若干年后,也许是当初修桥的工匠艺劣,也许是年山洪暴发,冲坏了河堤,石桥竟坍塌了。汪华一见了,心痛不已,遂决心倾家财,重修桥。
    当年深秋水浅之时,汪华一请来良工巧匠,就以原石料为主,又增添些新石材,重建新桥。自付人工费用,自己亲自监工,并命次子汪德铭具体操办筹划。尤其嘱咐首先建好坚固的桥基,其次砌好两旁的护桥石坝,根本牢固了,才铺桥面。不到一个月,一座坚固的石桥便又重新建成,后历数百年而未塌。百姓口耳相传,世代称颂其德。
    汪华一有二子:汪汝文、汪德铭。
    汪汝文的曾孙汪甫曾中明正统年间进士,在燕地为官,其后裔遂外迁他乡。
    汪德铭有四子:思诚、思义、思善、思常。汪德铭率家人勤于耕种兼经商,逐渐发家致富;自己曾于明洪武年间任东乡义长,在乡间亦有了一定声望。一年初冬,便和二叔家的弟兄们商议,准备把各自的父母,一起安葬到祖父母的坟茔中去。
    汪家在坟茔这边准备,那边的蔡家人发话干涉了。原来这块地是汪家花钱从蔡家手里买来的。后来蔡家见汪家逐渐发达,认为此处是个风水宝地,便也把先人也安葬到这里。现在见汪家前来加葬,蔡家人便以两坟过近为由,加以阻止。实际上蔡家人又是从中得到了所谓的启发:想为自家留个加葬的后路。
    两家互不相让,便一齐来到县衙大堂,请县老爷公断。县令素闻汪家人仗义疏财,名声甚好,今听了两家的呈诉,便道:“照你们这样说,是汪家买地葬坟在先,蔡家的坟葬在后,两家坟茔前面平齐,而中间相距近十丈。实在不相关相碍,何来诉讼?汪家附葬,本无不可;蔡家想坟境宽敞些,也无可厚非。两家都有尊祖敬宗之心,也是值得称道的。本县也不怪你等兴讼,现说个你们自己解决的办法:你们两家明天日出之时,各自带上祭拜祖坟的毡毯,到坟茔处等候。老爷我那时自有叫你们心服口服的判决。”
    汪德铭道:“那要烦大老爷移动金步前往,小民等如何担当得起?”县令微微一笑:“这县衙距南门外不过半里之遥,老爷我就活动下筋骨有何不可?”蔡家人则问:“启禀大老爷,不知我等需带什么样的毡毯,带多少啊?”县令也是笑了笑,道:“你们不是尊祖敬宗么?自己看着办就是了。”说着,吩咐一声:“退堂!”
    次日五更,天还没大亮。汪德铭弟兄叔侄等十来个人,每人挑着一担上好的毡毯,早早来到祖坟处等候。东方发红之时,蔡家那边的二十几个人,才腋下夹着杂色毡毯,拉拉杂杂地姗姗而来。
不一会,锣声响起,县令坐着大轿而至。两家人一齐上前恭迎。是时,正好日出东方。
    县令看了两家一眼,道:“你们两家都自以为尊祖敬宗,那么就各自围着祖坟铺开毡毯。毡毯铺到哪里,坟界就到哪里!凭老爷我在此,当即立好界桩,永远不许争执!”
    这下让蔡家傻眼了!没料到县太爷会这样评判。哀叹自己既蠢又穷,一时间哪里去找那么多毡毯?只好将毡尽量往两坟之间的草地上铺,总想多占些地方;而汪德铭早已瞧见了蔡家那点本钱,便得理也饶人,听从县令吩咐,围着坟铺毡。当铺到两坟中间部分时,尽管蔡家那边已没毡可铺了,汪家也适可而止,留着六七尺宽的草地不铺了。
    县令一看,心中暗暗赞叹汪家仁义和本分,乃对两家人及附近前来看热闹的人道:“本案到此结束。汪蔡两家各以毡铺之处为各自的坟境;至于中间这几尺空档,正好作为通行大道,同时也成了个天然的界线,省得以后两家再起争端。”
    县令宣判,众人见证。蔡家人只好自认晦气,不敢再争;汪家自然欢喜:既争回了面子,又得了实利,还免了往后的麻烦。从此,这里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草上铺毡。
    潜阳汪氏数代人通过勤劳致富,丰衣足食,且不忘回报社会,多行善事。又教导儿孙读书明理,荣身耀祖。汪皖轩曾孙汪思义在明正统年间输谷五千石赈济灾民,受到朝廷的旌表;汪思义弟汪善,以明经累官至大理寺左少卿;汪思义哥哥汪思诚的孙子汪洋,于中天顺年间进士,与汪甫一同步入仕途。其后,汪氏更是科第连中,善举频出,人财两旺,成为潜山一大望族。修身、齐家,行善、报国,这大概就是潜阳汪氏成功之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回帖

2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8
发表于 2016-1-24 11: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就听说“草上铺氊“的梗概,并引以为荣。这次拜读了中济先生的详细介绍,更感先人德高望重、中济知识渊博。 希望再看到这方面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08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1-24 2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济(潜山) 于 2016-1-24 22:40 编辑
汪中一 发表于 2016-1-24 11:26
小时就听说“草上铺氊“的梗概,并引以为荣。这次拜读了中济先生的详细介绍,更感先人德高望重、中济知识渊 ...


谢中一兄夸奖,我以民国二十九年《县志》为基础(也有小部分是江南通志、安徽通志、安庆府志上载的),同时参考《潜阳汪氏宗谱。大传、内传》,将其中的人和事,编成一系列具有正能量小故事,如孝亲、济人、勤学、睿智等,以飨世人,并且在每篇后加上一小段类似短评和总结的话,使人们能从中得到一些教益。如大家认为好的话,以后可以在家族内出个小册子。
因为这些事虽然地方志及家谱有载,但绝大多数族人并不知晓,看样子还是须要我们去宣传。我先出了大家族的“汪氏英烈系列”,唐(越国公汪华)宋(少年状元汪应辰)元(大元汪家军)明(暂缺)清(武状元汪道诚)每朝写一个汪氏名人(现仅缺明朝的未写),现在写我潜阳小家族的故事了。我将陆续发表,请大家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08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1-24 22: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输谷赈济
                                                                          ——汪思义与旌义坊

    汪思义字继宗,明洪武五年(1372年)生人。自其曾祖汪皖轩、祖汪华一,由婺源迁潜山以来,至其父汪德铭,数代人勤耕苦读,渐次发家。后来其父又兼经商,遂富甲一方,于洪武年间,任领南京户部户徭,为县东厢义长。
    汪思义中年以后,其家已是大大的人财两旺。有子十人,除一子早殇外,其余九人,均勤于耕作,兼或经商,且皆知书识礼,通晓文墨。
    汪思义为人善良厚道,恬淡雅趣,重义疏财,性喜施予,且甚有见识,善于筹划。每于丰年谷贱之时,便大量收购谷物;而于来年春荒之时,便及时出售。当打听到何处缺粮时,便雇请民工,推车运粮,前往销售,以赚取薄利。当乡邻遭灾患难之时,每每出手相救,或借或贷,解人急难;族里间有人无钱不能娶妻者,代为筹办;家贫无法读书者,助以学资;每年年关时,常询问乡邻有缺衣少食者,则赠棉衣一件,白米一斛,让其过个好年;至于乡里修桥铺路、济贫扶弱的善事,更是数十年如一日而为之。
    明英宗正统三年时,县令因民众拖欠租税,而违了朝廷期限,汪思义乃慨然捐银千两,及时补了租税,遂使得社会安定,县令也未受到牵连而罢职。太守知道了这个事情,要对汪思义重重嘉奖,汪思义却认为此事不值得一提。
    到了明英宗正统六年时,汪思义已七十岁了。因见地方上大丰收,乃谓诸子道:“天有不测风云。近来已接连三年丰收,恐怕明后年突发天灾也未可知。趁如今粮贱,当广收稻谷,以备不时之需。你们可分头将现有店铺的钱币,集中起来用于收粮,还可以布匹百货等,换取粮食,以求两便。粮仓不够用,除一面扩建外,也可就地租借别人的空屋堆储,勿使谷物损耗霉烂。”是年,汪思义倾家中钱财,在县城四周及鱼米之乡的油坝、王河一带,收购了数千石稻谷。人们不解其意。汪思义道:“贱买贵卖,赚点小利,是为自家生活计;广积谷物,以备荒救人,是为天下、利万民的大计也,岂可不行?”
    第二年,这安庆六县境内,久旱无雨。河水浅少,甚至断流,塘堰干涸,农田龟裂,许多地方连吃水都困难,更是无法播种,眼见得一季庄稼全耽误了!
    起初百姓家中还有些陈积余粮应急,渐渐地十室九空。没奈何,有的离乡背井,四处逃荒,有的以瓜菜为主食,辅以树皮草根,艰难度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剧。虽然官府也已上报灾情,请求朝廷赈济,但天高皇帝远,一时间,那远水如何救得了近火?
    汪思义见灾情严重,便于各粮仓处,搭棚施粥。后见饥民络绎不绝,唯恐生出事端,乃与妻儿商量后,亲往县衙,声明愿捐谷五千石送府助赈。请县太爷禀告上峰,妥善安排。
    县令将此事飞报安庆府。府尹见汪思义带头输谷赈饥,且数额巨大,当然高兴万分。乃令将所捐之粮分为三处:一千石留潜山本地;其余四千石,一半分往太湖、宿松、望江三县,一半送往安庆府,分给怀宁、桐城两县。运输路上,由官兵护送,并命插上旗帜,大书“潜山汪思义输谷赈济”字样。
    府尹就汪思义捐谷救灾之事,广为宣传,并命各县仿效,劝导富户捐粮赈济。不久,朝廷亦下旨开仓放粮。上下一心,官民配合,终于度过了难关。同时,县府亦将汪思义输谷赈济的善举,上报了朝廷。
正统八年,朝廷下旨,旌表汪思义为“义民”。
敕曰:敕直隶安庆府潜山县汪思义
    国家施仁,养民为本。尔能出备租谷五千石,用助赈济,有司以闻,朕用嘉之。今特敕赐奖谕,锡以冠服,劳以羊酒,旌为义民,仍免本户杂派差役五年,尚允蹈忠厚,表励乡俗,用副朝廷褒奖之意。钦哉!
正统八年二月二十日
敬天勤民之宝
   随之又敕建“旌义坊”于县城东市。汪思义的善行义举,先后载于《江南通志》《安徽通志》和《潜山县志》,以教化世人。
    自正统七年输谷赈灾后,汪思义的美名善举,更是广为流传,万人称颂。古人云:仁者寿。汪思义享寿七十八岁。其陈夫人享寿八十八岁,方夫人享寿八十四岁。共有子十人,孙数十人。
    旌义坊自明英宗正统八年赐建以来,历四朝五百余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县城建设需要而拆除。为缅怀祖德,激励后人,数万裔孙,捐资劳力,于2002年,重建旌义坊于油坝乡铁锁塘蜘蛛结网形的汪思义墓前。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2010年元月14日,安庆电视台采访汪思义后人,并摄制了旌义坊现场节目,于当年2月5日至6日晚,在安庆电视台“天天直播”节目中播出。
    汪思义之兄汪思诚,钦赐百户;其长孙汪洋,中英宗天顺丁丑进士,官吏部郎中。汪思义弟汪思让,名善,明经累官至大理寺左少卿,诰封中宪大夫。汪思义伯父汪汝文之曾孙汪甫,亦于英宗正统戊辰中进士。
    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汪思义灾年善举,输谷赈济;救活之人,何止万计!世人钦敬,后人景仰。其人其事,载志入书,亦不朽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