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汪恭胜 于 2016-1-29 22:39 编辑
汪中一,北京物资学院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著名翻译家,离休干部,北京市楹联学会、诗词学会会员。今年88岁。潜阳一本堂,汪氏89世。
以下内容摘自汪中一回忆录《野草人生》:
我的一生尽管屡遭坎坷,却始终坚持了做人的原则。回想往事,可以坦荡、无悔。
那一年,我是寒门学子,不与人争才智,但与人比勤奋;
那一年,我是部队小兵,不与人争功绩,但与人拼汗水;
那一年,我是单位翻译,不与人争风头,但与人交友谊;
那一年,我是学校老师,不与人争头衔,但与人较学识;
那一年,我是离休干部,不与人争乐园,但与人比乐趣;
那一年,我是耄耋老头,不与人争名望,但与人比从容。
我有超越自身位置的高远理想,希望国家强盛,百姓乐业。可我从不好高骛远,翻译、教书、从事行政工作,一点一滴,愿作筑梦的砖瓦。
我曾任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但我从未忘记自己普通党员的身份,在群众中成长,为群众谋福利。
我不是没有犯过错,在特殊时期也执行过极左路线;
我不是没有吃过苦,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时曾连续三昼夜不休息;
我不是没有拼过命,在河南干校管食堂天天日夜操劳,连腰都弯不下;
我不是没有冒过险,六十多岁独自前往西藏,穿越“世界屋脊”唐古拉山;离休后还自费赴美、欧进行文化交流,仅靠讲学和翻译劳动来维持,不花国家一分钱。尽管也碰到过危难,但我一直乐观地生活。
自奋、求知、无悔、坦荡,这是我人生的真实写照。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潜山县,位于大别山丘陵地带。大别山绵延起伏270千米,横贯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势如苍龙起伏,潜山县不过是龙鳞一羽。相形之下,天柱山更能代表我的家乡。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天柱山脚下,北倚天柱山,南望长江水,中间略有丘陵起伏,可以耕种。虽然天柱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可谓山奇景秀,可对于世代务农的人来说,这远不如广袤的平原来得实惠。
2500年前,汪氏始祖源于鲁成公次子黑肱,即颖川侯,手见汪文,因而为姓。此后繁衍昌盛人文荟萃。汉有龙骧将军汪文和,唐有越国公汪华、文人汪伦,宋有吏部尚书汪中元、监察御史汪澈,元有著名诗人汪元量和东川副统军汪良吕,明清时期有名医汪机、汪昂、航海家汪大渊、兵部左待郎汪道昆、文学家汪琬、汪莱、启蒙思想家汪中、“扬州八怪”画家汪士慎以及获赐“旌义坊”的慈善家汪思义等等。可谓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后几经迁徙,汪氏族人散布于山东、浙江、江西、安徽、陕甘、四川、广西、广东、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北各地,以至南洋和欧美。
如按汪氏总谱计算,我应为第89代子孙,而从潜阳一本堂算起,则是第23代。如今,小三公的后人也发展到了五六万人。汪氏宗族的发展,也可谓枝繁叶茂了。
我们还找到了40世祖、44世祖以及58世祖的古墓。前者在安徽绩溪,是汉末叔举公;次者在黄山黟县,是唐初重臣越国公;后者在江西婺源,是宋代礼部尚书中元公。他们都曾扬名显族。虽然年代久远,无法更多地考证他们生活的痕迹,然而追根溯源,寻宗觅祖之情,任何后世子孙都应谨记于心。
以下是《潜阳汪氏宗谱》续修谱序中的段落:
我族在清朝乾隆年间,迁陕人众。历届修谱,居陕各支,均回祖籍参修。唯一九三九——一九四四年续修期间,因日寇侵华,局势混乱,交通不便,导致全部脱修。这次为去陕西收族,忠一(即:中一)先生主动请缨,不顾已逾古稀之高龄,自费深入陕南秦岭。在崇山峻岭间艰苦跋涉,走家串户,宣传发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