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临清汪氏 于 2015-1-5 11:20 编辑
谱 序 历数祖典 再汇新篇 汪氏望族,为天下人共视。汪氏终不愧礼仪之族,历代才德并茂者屡举修谱之壮,致汪氏家乘为中华家族之羽鳞。今观将成之《中华汪氏通宗世谱·广洋公陶山支系谱》,更觉心神畅淋。值此天下汪氏共修族谱之际,暨忠勤堂谱将付梓之季,欣然捉笔,代言以为序。 忠勤堂汪氏为大明丞相汪广洋后裔。汪氏忠勤堂谱,源于徽州,隐于福山,显于陶山。明太祖猜忌多疑,兴“胡蓝案”,誓灭忠臣以成独裁政权。身为明初重臣、为大明王朝的建立屡树功业的丞相汪广洋,明察政治秋毫,洞悉明太祖心机,匿藏李氏夫人及三子(子持、子守、子元)于登州府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洪武十二年(公元一三七九年),广洋公为保家族免受灭门之祸,自缢身死。后因明朝鹰犬锦衣卫的查访袭扰,并因明太子朱标病逝,内乱将起,丞相三子聚家合议,果断将三子六孙分散开来,其中一支由长子子持公携丞相长孙彦深及亲子彦才,秘密迁徙东昌府陶山(时属今河北馆陶县,现为山东省临清市)枣科里,为区别于附近汪氏聚落,称“枣科汪”,并将丞相忠骨匿葬于枣科里(今临清市八岔路镇杨二庄村)。因恐政治迫害,“枣科汪”韬光养晦,陶山始迁祖汪子持,数度往返“福山——陶山”间,做为丞相长子,两“山”兼顾,辞世后,亦匿葬于此。而陶山汪氏自丞相孙彦深、彦才二公始,立为始祖,留下了六百年忠勤堂汪氏的一桩迷案。 通观忠勤堂历次老谱,得知忠勤堂大修族谱竟已历十七次之巨!值此公元二〇一三年全国通续,是为第十八次大修!忠勤堂汪氏敦亲睦族、尊宗敬祖之风,堪为我族之表! 忠勤堂汪氏族谱,首成于清顺治庚子菊月(公元一六六〇年春正月),由“八世孙凤祥”(实为丞相十世孙)首倡,并躬身驱驰而成。汪凤翔,字仪甫,临清州名流,并以子汝沆中徽州举人,例封“乙酉新准贡”。凤翔公数度往返“临清——徽州”间,多方寻求“徽州——高邮”之间血脉传承依据,终因多方困惑,留下“尚缺一、二世(先祖)而已”、“以俟后世之才德兼修者备之”的遗憾。 康熙乙酉(公元一七〇五年)冬,八十六世孙洵,拜谱而感“族谱断简残篇,前缺后略,不觉目惨心凄……”,嘱子茂模为重修族谱而奔走。至雍正壬子年(一七三二年)春,“大约族众,重修斯谱。” “乾隆盛世”期间,忠勤堂汪氏人丁生齿日繁。乾隆壬午年(公元一七六二年),乾隆丙申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乾隆辛亥年(公元一七九一年)三次密集修谱,族众男丁呈几何级数繁衍。自此,迁陶四百整载,族谱详备,痛惜缺略支祖广洋及始迁祖子持,仍以“福山公复归福山,莫祥所自出也,幸有世系一卷与贻车而并传……”,保留祖传密谱,不示他人。 道光元年(公元一八二一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一八四四年),两次再修,依然“源流莫考,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仰体仪甫公(即忠勤堂陶山支系谱肇始者汪凤翔)之初心,遵行重修之遗志。”,“莫为之前,虽美不表,莫为之后,虽盛弗传也。”而家史之谜,未能突破,仅以耆老口传,愈加扑朔迷离! 咸丰乙卯年(公元一八五五年),同治癸酉年(一八七三年),“兵变递乘,既而旱涝相及”,为记录兵连祸结中残息族众及流徙族人之丝迹,皆为速成之谱,迁陶后世子孙“共知溯本穷源之义感”而已。 清朝没落至民国年间,共有三次补修,另未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〇五年),未能成修之次。民国十三年(公元一九二四年),民国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年),民国三十年(公元一九四一年),皆为抢救性补修,战祸纷仍,族人自顾不暇,无视族亲血亲,“世风日下”,为“联同宗,系人心”而修,概未深层表露。 历次老谱,为忠勤堂汪氏族谱奠定坚实之基。新中国建国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各种运动迭起,致所存族谱丧失殆尽。所幸辛集村聪一公留存民国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年)第十五修残谱,前汪堤村廉池公留存民国三十年(公元一九四一年)第十六修全谱。二公所为,堪为汪氏钦重! 一九九二年,忠勤堂迁陶整整六百年之机,杨二庄村九十一世孙波成,西科村九十二世孙恒志,并及九十三世汝业、贵章,九十六世孙耀武等人倡导,以村落为单位,将各支谱预续成册,历经八年之久!其艰其难,无可言表。 一九九九年元月,鲁西汪氏宗亲陶山理事会会长汪汝业,亲自主持,完成忠勤堂族谱汇集工程。至此,忠勤堂谱始献真相!汪氏陶山一脉,丞相贵胄裔孙! 一九九二年以来,忠勤堂汪氏在汪波成、汪汝业、汪达成等贤达的倡导下,先后完成了汪氏祖茔碑重修、汪家松林重植、汪氏文化园建设、汪氏文化馆建设等一些列工作。特别是丞相墓、子持公墓的发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成功批复,更加具化了忠勤堂汪氏的精神家园。以汪达成为会长的临清明丞相汪广洋文化研究会成立后,通过与全国汪氏宗亲进行联谊、全国通续,临清汪氏走出了山东,走向了全国,与天下汪氏融为血浓于水的整体。 值忠勤堂新谱付梓之际,志于此。 北京师范大学 张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