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广洋:中国宰相制度的殉葬者(上)
汪广洋(?~1379),字朝宗,高邮人。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是汪广洋人生命运发生根本转折的一年。此时的元朝统治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作为元末的一名进士,汪广洋并没有被授予实职,只是客居在太平(今安徽黄山区),等待机遇。就在这一年,朱元璋率领义军渡过长江防线,攻下采石矶,进驻太平。作为一个雄视天下的风云人物,当时的朱元璋求贤若渴,闻汪广洋才名,于帅帐之中召见。两人相谈甚欢,朱元璋非常欣赏汪广洋的才能和识见,当即留任军中。后来,汪广洋的仕途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到朱元璋坐天下的洪武三年(1370),他被任为左丞,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也是高邮历朝历代在朝中任职最高的官员。然而,似乎是为了论证那句 “高处不胜寒”的名言,在宰相任上,汪广洋三起三落,最终于右相任上被罢职,并且被斩杀于流放途中。如果说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左相,那么汪广洋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右相。汪广洋和胡惟庸一道,成为中国宰相制度的最后殉葬者。
一 汪广洋从担任左丞,到被“赐敕诛之”,十年之内,三起三落,惊心动魄,但看其间起落变化,颇有戏剧色彩。宰相本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高官员,在当时的大明王朝担任丞相的共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杨宪和胡惟庸五人。朱元璋平定天下后,首先立了左丞相李善长和右丞相徐达。徐达常年在外领兵作战,实际掌握相权的仅李善长一人。洪武三年,李善长称病请假休息,中书省无人管领,朱元璋遂召在陕西参政任上的汪广洋为左丞相。当时,汪广洋的搭档是右相杨宪。杨宪是一个处事霸道、善于专权的人。汪广洋的职位在杨宪之上,尽管他的性格“宽和简重”,遇事处处避让,甚至违心依从,但是仍然不能免去杨宪的嫉恨。杨宪唆使侍御史刘炳弹劾汪广洋,罪名是“奉母无状”(《明史》)。明代标榜以孝治天下,不孝便是大罪。至于刘炳是否真正掌握了汪广洋对母亲不孝的真凭实据,我们不得而知,反正汪广洋没有辩解、反击。朱元璋严词斥责汪广洋,一下子将其削职为民,放逐还乡。杨宪感觉处分还不到位,担心他日后咸鱼翻身,便再次向朱元璋奏本。于是处分升级,汪广洋被迁徙到地处荒僻的海南。这是汪广洋宰相任上的第一次起落。
汪广洋被贬,杨宪实际操纵中书省大权,很快升为左丞。他大肆玩弄权术,“市权要宠”。然而好景不长,李善长弹劾杨宪虚构事实,诬告大臣,陷害同僚,朱元璋很快将其处死,同时召回汪广洋。从被贬到召回,都发生在洪武三年,前后只是几个月时间。这一年,朱元璋曾经大封功臣。冬十一月,汪广洋被封为护军忠勤伯。在封伯的诰词中,称汪广洋“善治繁剧,屡献忠谋,比之子房、孔明”(《明史》)。洪武四年(1371) 正月,李善长因病告老回家,由于徐达仍在一线领兵,中书省的工作不能没有人主持,朱元璋便启用汪广洋为右丞相。汪广洋曾经追随朱元璋多年,且为人小心谨慎,廉明持重,所以朱元璋对他放心。但是汪广洋谨小慎微,事事请示,又令朱元璋十分失望。于是,精明强干的胡惟庸乘虚而入,进入中书省,担任了左丞相。而汪广洋仍然一如既往,对朝政几乎不置一词。洪武六年正月,朱元璋以“广洋无所建白,久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明史》)这是汪广洋宰相任上的第二次起落。
也许是君臣缘分,朱元璋始终认为汪广洋是可用之人。时间仅仅过了一年,朱元璋就想起了汪广洋的诸般好处,于是再次下诏将其召回京城,担任左御史大夫。到了洪武十年九月,朱元璋再拜汪广洋为右丞相,以期达到制衡作用,改变胡惟庸一人独相的局面。但是汪广洋慑于当时的政治气候,沉溺于诗酒以自保,事事调和,随波逐流,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牵制作用,重要公务“惟以他官剖决,不问是非,随而举行”。朱元璋很不满意,曾经多次约谈汪广洋,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可是汪广洋仍然我行我素,始终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奏称,刘伯温患病后因服用胡惟庸安排的医生所开药方,肚中长硬块不治而亡,显然为胡惟庸整蛊致死,而作为胡惟庸同僚的汪广洋应该知情。朱元璋宣汪广洋当面质对,汪广洋坦然回答:“无有。”于是,“帝怒,责广洋朋欺,贬广南。”(《明史》)意思是以朋党为奸、欺君不报的罪名,把汪广洋贬往广南。胡惟庸投毒害死刘伯温本来就是一件扑朔迷离、疑点颇多的案子,一定要说汪广洋知情,那倒真用得上“莫须有”三个字了。说到欺君瞒上,朱元璋又想起两件事来:一是汪广洋任江西参政时包庇作奸犯科的朱文正;二是与杨宪同任左、右丞相时,对杨宪的罪行知情而不举报。朱元璋一向认为汪广洋为人忠厚,想不到这个忠厚之人竟也欺瞒到自己头上来了,一怒之下,追加了一道“就地正法”的圣旨,派快船追上汪广洋,将其斩杀在贬谪途中。《明史》如是记载:“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这是汪广洋宰相任上的第三次起落,而这一次落马,汪广洋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有人为此事作打油诗一首:“前脚才受贬,随后又断头。只因皇上疑,临死不知由。”(见《洪武奇观》)
顺便说一下,太平是一个对汪广洋特别有意义的地方。朱元璋第一次约见他是在太平,太平是他的发祥之地;而最终,他又被朱元璋斩杀于太平,太平又成了他的伤心之地。汪广洋虽然贵为宰相,但最终还是落了个客死他乡的结局。大约朱元璋还念汪广洋的旧日之好,只是处死汪广洋,而没有株连他的家人。惟有一个陈氏小妾,性情刚烈,得到汪广洋死讯,自杀殉夫。古代妻妾殉夫,往往被看作是贞烈行为,朝廷常常会为其立贞洁牌坊以示旌表。但是这个小妾的身份特殊,她是犯官之女,其父原为县令,因犯法妻女都被卖为官奴。明代法令,官奴只能赏赐给有战功的武将,文臣是不能染指的。朱元璋闻之大怒,立刻严令有司彻查此事。此事最后不了了之,因为汪广洋何时纳陈氏为妾无法考证,他被杀时虽为文官,但早年也曾是一位驰骋疆场的战将。
二 汪广洋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他就任宰相之前,有人就认为他根本不是一个做宰相的料。这还得从朱元璋与刘基论相说起。
刘基,字伯温,是朱明王朝重要的谋士,对于朱元璋得天下和坐天下都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民间有将刘伯温神话的倾向,认为他的神机妙算可与诸葛亮媲美,故世有“小诸葛”之美誉。当初,李善长以其才智过人、功勋卓著而深得朱元璋信任,被任为首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在朝廷上位列第一。而随着其权力逐渐膨胀,朱元璋担心自己被架空,有心撤换李善长。在撤换之前,朱元璋曾经征求过刘伯温的意见。蔡东藩《明史演义》第十八回“下征书高人抗志,泄逆谋奸相伏诛”,有一段较详细的描述。朱元璋有意易相,刘伯温劝其慎重,“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不宜骤易。”朱元璋撤换李善长决心已下,希望刘伯温能够出任宰相。刘伯温以“臣实小材,何能任相”婉言谢绝。朱元璋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以心目中的几个人选一一征求意见。刘伯温对杨宪的评价是“宪有相材,无相器”。俗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于宰相,有时气量显得比才能更为重要。杨宪虽有才能但缺乏气度,因而不是合适人选。对汪广洋的评价是“器量褊浅,比宪不如”。既然杨宪不可,气量不如他的汪广洋当然更加不行。对胡惟庸,刘伯温直接摇头说“不可不可”,惟庸得志则“必为民害”,“祸且不浅”。朱元璋是个有主见的皇帝,他虽然诚恳地征求意见,但并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大主意还是自己拿,想用的人选还是一一照用,于是汪广洋、杨宪和胡惟庸三人先后为相。后来事态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刘伯温的先见之明。但是,刘伯温以“器量褊浅”评价汪广洋,显然失之公允。
纵观汪广洋的三次罢相,其直接的原因并非器量小不能容人容事,而是他的容忍超过了应有的度,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恰恰是汪广洋的过度容忍导致了朱元璋对他的不能容忍。他的致命弱点在于谨小慎微、性格懦弱,以致到了窝窝囊囊、任人宰割的地步。李善长病休之后,朱元璋把汪广洋从陕西调回来担任中书左丞。本来明朝以左为尊,他身为中书左丞,比担任中书右丞的杨宪地位高,显然朱元璋的意思是让他主持政事。但是面对杨宪咄咄逼人的擅权专断,汪广洋小心避让,违心依从。杨宪仍不放过,步步紧逼,唆使他人弹劾汪广洋“奉母无状”。杨宪已经爬到他头上拉屎了,却不见他任何反击的言行,结果灰溜溜地被赶出了中书省,还被改判流放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去,委实是窝囊至极。后来杨宪被诛,朱元璋将汪广洋从流放途中召回,担任右相。这一回与他搭班子的是胡惟庸。胡惟庸精明强干,善于专权;而汪广洋政治上可靠,资格虽老,却没有野心。朱元璋这样的安排意在用汪广洋牵制胡惟庸,而汪广洋经历了第一次罢相,对官场似乎看得更淡了。他抱定了一个原则:没有原则就是我的原则。你胡惟庸不是要权吗?全拿去好了。你爱干什么干什么,我绝不掺和。汪广洋采取此种“鸵鸟”策略,也有他自己的苦衷。当时朝廷中派系分明,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势力最大,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其次,而汪广洋无党无派,势单力孤,不具备跟其他派系抗衡的实力,只能当缩头乌龟,做逍遥派。汪广洋的表现让朱元璋大失所望:让你如此位高权重是有所倚重,你却如此逍遥自在,碌碌无为,不是标准的尸位素餐吗?于是以“无所建白”的理由第二次罢免了汪广洋的职务,发配遥远的广东行省当参政。令人奇怪的是,汪广洋越是想逍遥,朱元璋偏不让他逍遥,时隔不久,“复召为左御史大夫”。左御史大夫如同今天的纪委书记、监察局长,是监察百官的官。也真不知道朱元璋是怎么想的,竟让一个性情懦弱、与世无争的人担任这一要职。汪广洋在左御史大夫任上仅上过惟一一次弹劾他人的奏章。洪武九年,他联合御史大夫陈宁上疏进言,矛头所向,直指李善长和他的儿子——驸马都尉李祺。他说李善长恃宠而骄,皇帝生病有近十天没有临朝视事,他却不问候一下;驸马都尉李祺有六天不上朝,还不肯谢罪。对现任宰相胡惟庸结党营私、专横跋扈的种种行为视而不见,却计较已经因病致仕的前任宰相,而且所言似乎也是鸡毛蒜皮、捧不上台面的事,这也许是为了表示一下姿态,表明他这个左御史大夫的存在吧。再次担任右相后,汪广洋更加地心灰意冷,甚至染上了“耽酒”的毛病。朱元璋多次对他进行训诫,但丝毫不见起色。正好有人告发胡惟庸投毒陷害刘伯温,朱元璋遂以知情不报的罪名将汪广洋贬往广南。
汪广洋最终的掉脑袋,也与他的懦弱相关。汪广洋一生谨慎,洁身自好,史书上没有他贪赃枉法的任何记载,民间也没有他徇私作恶的小道传闻,要挑剔他的劣迹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然而最终他却招致杀头之罪,他的罪行实质就是没有揭发他人的罪行,或者旗帜鲜明地与他人的罪行进行斗争。《明史》的评价是:“广洋谨厚自守,亦不能发奸远祸。俱致重谴,不亦大负爰立之初心,而有愧置诸左右之职业也夫?”意思是说,汪广洋希望洁身以求自保,却因没有揭发奸人之罪而遭到“重遣”,实在是有愧于宰相这个位置了。(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