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学”与“牒谱学”——也谈汪姓的来源
汪氏的起源,汪氏宗亲网的主流意见与“姓氏学”学界的说法不一致。
前者认定汪氏的起源一元,是“鲁宗室”,即鲁国鲁成公之后裔,其先祖可追溯到周公,再上溯,就是黄帝的后裔,为姬姓汪氏。
后者认为是多元的,甚至是典型的多源姓氏。
我们仅举两本书籍的说法。
1.袁义达先生主编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1版)中关于汪姓起源与演变的论述是这样的:
1)源出漆姓。
帝舜时,在今浙江武康地区活跃一支防风氏部落,厘(釐)姓,守封、嵎二山。夏朝初,防风氏国君为禹所杀,部落向北迁移。商朝时,称汪芒氏,也称汪罔氏,改姓漆。到了周朝,部落已北转移山东融入了长狄之中。春秋时期,在鲁北博兴建立了鄋瞒国,也叫长翟。汪芒氏之后裔以汪为氏,漆姓汪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
2)源自姬姓。
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与其子周公旦之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至鲁成公(公元前590——前573年在位),已进入春秋后期,其庶子公子汪,食邑平阳,今山东新泰县西北,其子汪诵以父之字为氏。姬姓汪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3)源自赢姓。
西周时,汪为秦国支庶所封的侯国,古城在今陕西澄城,近山西临猗西南临晋古城。直到战国时,汪国还存在。公元前430年魏文侯伐秦,筑临晋,可能汪国在此时灭于魏。子孙以国为氏,这支赢姓汪氏的历史至少也有3000年。
4)出自外族的改性。
袁义达先生是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是资深的姓氏专家。他在《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中还指出,中国前列300个大姓的起源都是多元的。
2.《中华万姓同根》(杨复竣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
汪姓:
1)《古今姓氏书辩证》:“出自古诸侯汪罔氏之裔”。
2)《姓氏寻源》:《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氏》。
3)《国名记》:《汪氏,出于古汪侯国,在临晋,后因为氏》。
4)《姓考》:《赢秦赛马庶之后》。
5)《姓苑》:《汪氏出于漆姓,或云出于姬姓》。
其它许多讲姓氏的著作中有雷同的论述。
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以为,对于汪氏起源的不同观点,主要是没有区别“姓氏学”和“牒谱学”的异同。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浅见。
一、“牒谱学”是“一家一姓之史”,即或一家一户一姓、或一家族的一姓个案历史衍变档案,其始祖明确、世系清晰、世代有序。修订家谱的目的,主要是维系家族的秩序、巩固家族的团结、扩大家族的活动。家谱的内容有约定俗成的大致十几项谱例:姓族世系、迁徙流变、人口消长、墓塚位置等等。现在所见的“牒谱”大都于明清两代期间修订而成的 。根据“牒谱学”,汪姓起源于“鲁宗室”是不成问题的,姬姓汪氏是现今汪姓的正宗。
二、“姓氏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的整体姓氏的由来和发展演变。“姓氏学”与“牒谱学”是有区别的,当然有联系,是互相影响、补充的。但“姓氏学”毕竟不等于“牒谱学”。
我国研究“姓氏学”的历史已很久远。战国晚期已有第一本记载姓氏源流的著作《世本》。以后有名的有《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姓解》《姓氏急就篇》《古代万姓统谱》《姓氏解纷》《姓氏寻源》《姓氏五书》《姓氏考略》等等。
这些古代的“姓氏学”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是罗列具体的姓氏问题。
钱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的是“姓氏学”范畴,不是“牒谱学”范畴,更不可能讲姬姓汪氏的“牒谱”。他讲的汪姓的来源就是来自这些古代“姓氏学”著作中的资料,不会是他个人研究的成果。
姬姓汪氏的“牒谱”中是可以不讲“防风氏”的,也不可能讲。
从姓氏发展流变的历史看,远古时代的姓氏、三代时期的姓氏、先秦以降至今天的姓氏,对于姓氏的制度、姓氏的确定、姓氏的作用、姓氏的概念都有许多的不同,这是一定要考量到的。在姓氏流变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可能会出现“汪”的国名,或“汪氏”“汪姓”的姓氏符号,但他们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从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观点看,会有非姬姓汪氏,而是在远古时期或几千年发展历史上可能出现的“汪氏(姓)” 融合进“姬姓汪氏”,这是可能的。一旦融入,在“牒谱”上是看不出谁是谁,大家只信奉一个始祖,供奉一个始祖像。这是中国“牒谱”上的共同现象。
谈到“防风氏”,不姓“姜”,当然,更不可能姓“汪”。孔子说姓“漆”,司马迁说姓“厘(釐)”。司马迁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