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两首村歌得到了村民认同。
2010 年,汪衍君带领村民代表,登上中央电视台全国村
歌总决赛的舞台,一唱成名,斩获全国村歌十大金曲大
奖,大陈村也被评为“中国村歌发祥地”。
在大陈村,村里开会谁迟到了,汪衍君的“处罚”
是罚唱歌;谁家有了喜事,汪衍君带头唱歌祝贺;村里
慢慢有了唢呐班、腰鼓队、排舞团……大陈村几乎成了
音乐之乡。
如今,大陈村“麻糍节”办成了文化节,村民们赛
山歌、比丰收,还邀请村外的人来比赛“打麻糍”。“麻
糍节”不仅成为江山的文化“金名片”,还上了浙江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搞起来了,保护古建筑的工作也变得顺理成章。
汪衍君用跑破鞋底要来的经费,将村里的汪氏宗祠修建
一新;而花在大陈村规划修缮上的投资,已达2000 多
万元。
村歌繁荣经济——
歌里唱的那碗大陈面,真的让村民富了
说起大陈村村歌,最大的功劳,还是它的经济效益。
2005 年,汪衍君上任初期,1200 多人的大陈村人
均收入只有4000 元,村集体欠债60 万元。
为了给村经济“造血”,汪衍君带领村干部做了很多事。
村里的矿山重新招标,每年采矿费拍到6 万元;将当地
一个服装厂的生产车间引进到村里,方便村民务工;将
当地温氏公司的养鸡基地争取到村里,优先租给12 户
低收入农户;引入中草药养猪,开发大陈香猪肉项目……
随着大陈古村落旅游业的兴起,特别是村歌《妈妈
的那碗大陈面》的走红,“大陈面”的招牌打响了。
大陈面是大陈村特有的美食,制作工艺已传承500
多年。汪衍君联合村里的大陈面作坊主,投资500 万元,
建起年产5000 吨面条的标准化厂房,吸纳村里100 多
名劳动力,不仅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也
提升了大陈村的知名度。
大陈村的面条厂、服装厂、养鸡场、香猪合作社等,
每年给村民发放工资近120 万元,村集体经济也实现转
亏为盈,从负债经营到每年收入23 万余元,从2005 年
人均收入4000 元到2012 年的9100 元,如今的大陈村
已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康示范村。
从《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到《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字字流露着思家念家,句句言谢表达着感恩。“两富”,富在物质,更富在精神,一个充满爱的村庄,富在了精神,从老到少都会唱《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的村庄,唱出了和谐,唱出了文明,唱出了明天。讲座一结束,汪书记就有了“粉丝”,数人把他团团围住,她们握着汪书记的手说:“你这个书记当得真正好啊,我们村要多像你们学习学习。我从没听到过这么感人的讲话,这还是第一次,真的让我们很受鼓舞。”你一句他一句的赞扬让汪书记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汪书记给出了对荆溪村的祝福,祝愿荆溪村的明天更辉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