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679|回复: 2

儿时中秋与感想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22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客观求实,笃守信义。

积分
11753
发表于 2013-9-17 2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十多年前的美德家乡和眼前乡景有着不小的差别,乡情乡貌和过中秋的气氛也是别有一番意景。那时候,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落后,政治体制僵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是以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为单位划分。村里的生产队社员只能长年呆在队里参加集体劳动,非特殊情况未经上级批准不得擅自从事其他活动,因此,农村的人口流动性极小,生活艰苦。国家又没有实行计划生育,越穷越生的情况比较普遍。当时,咱们美德村就有二十多个生产队,四千来人,是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穷山村。虽然昔日的物质匮乏,生活条件拮据,但就欢度传统的中秋佳节而言,美德村的节日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应该不比现在逊色多少,有些过节的情景更有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出山村的中秋习俗与曼月交织的温馨与浪漫。
当到了中秋节的晚上,若是天空晴朗,高悬天庭的炫月会把满满的月光洒向人间大地,将本是黑魆魆的山村夜晚耀照得满地生辉。这时候的亮月柔景比起屋里头要敞丽许多,可见屋外满眼银白,曼妙无比。钟爱中秋赏月的大人小孩会趁着满天月色陆陆续续地邂逅于美德各处的村口、村中的空旷地方,尽情享受节日里的良宵美景。此时此刻,您可以伫足于月光之下倾听林中的鸟语吱喳或池塘田野边传来的娃鸣虫瑟;特别是沉浸于节日之中的小孩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皓月当空之下的游玩嬉戏和融融其乐的喜庆场面;有些孩子还会一边捧着热乎乎的糯米煎堆大快朵颐,一边聆听着大人们眉飞色舞地讲述着精彩的故事……
当时的中秋节,家乡根本没有什么文艺节目表演,美德村就连交流电也还没有,更谈不上电视之类的科技产品,在人们的思想里根本就没有电视这个概念。村民平均一个月若能在村里看上一场电影就不错了,至于想点上电灯也是一种奢望。村里家家户户的晚间照明就靠煤油灯。这煤油灯有大有小,小的耗油少且光线晕暗;大的相对光亮些但耗油多。只有少数家境算好的人家才点得起大油灯。村里必竟穷人多,能省些灯油钱对于穷苦的家庭状况也是一种缓解,因此,绝大多数村民还是只选用小油灯来照明。家里有多个小孩在上学的人家,到了晚上通常会有三四个兄弟姐妹一起围坐在桌子旁共用一盏小油灯来看书、做作业。那时的小孩比较懂事,很能吃苦,长年对着黯淡的光线学习也不会有啥怨言,似乎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是不可以嗔怪的。
我等侪辈的儿时中秋正是处于文革初期,文化大革命运动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国各地,革命样板戏统占着中国的文艺舞台,大规模的政治批斗会遍及大江南北。当时的农村形势要比城里稍好一些,起码不会持续狂热。家乡美德远离城市,除了会高宣口号,搞些阶级斗争之外,还不至于把所谓的坏人活活整死。那时作为小孩感觉最难受的不是眼前的政治运动,而是平时没肉吃,饭也吃不饱,因为人均口粮每餐就仅有一两多点大米,就连做稀粥也还不够喝,况且没有任何的油水可来填补肚子。就是面对一条煮熟的有微毒的木薯自己也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来狼吞虎咽—番,就年三十那餐较为丰盛的晚饭也是孩子们盼了整整一年才如愿以偿!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是在天生天养、饥不择食的十年浩劫里被逐渐泡大的。这些历史事实难于让80后长大的人完全置信,他们可能会认为有些夸大其词,是故作渲染。可这里没有掺杂任何水分。这种人生体味对于当今的年青后生来说也许就是天方夜谭,但作为当年曾经挨饿过、渴望过又曾满足过的过来人才会对那历史深有体会,终生难忘。
如今的生活确实今非昔比。像我们现在呆在城里过中秋,除了尝点月饼外,再也不会想吃大鱼大肉了,这些食物在平日里就吃够了。
现在看着一盒盒各种花色的月饼,不管是烤的还是凉皮的,是香港制作的还是大陆生产的,就是用料上乘、做工考究的名品牌顶多也就吃它一个就足够了,总觉得这些月饼的味道无论如何也不如咱们美德家乡当年的煎堆好,想想那刚从滚烫的油锅里夹出来的煎堆稍凉一下便可一口气吃上好几个,口感是酥脆香甜、细润爽滑,绝不像现在吃月饼一样感到肚空嘴腻没嚼头。也许这是以前没啥好吃才觉得家乡的煎堆特别好,抑或是已年代久远因回味情感在起着作用。
光阴荏苒,秋去秋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至。愿本篇的真实回忆和感想能够给您带来更多的节日遐思和对当今生活的热爱。恭祝节日快乐!(汪朝领2013-9-17
汪朝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699

回帖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1646
发表于 2013-9-18 0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922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我是汪洋大海一滴水。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27
发表于 2013-9-22 1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汪朝领) 的帖子

读罢朝領佳文,也引起了我的回忆,现结合朝領本家一文的内容,章节顺序,简述如下;     
    本人一九五八年在本县铜矿参加工作,亲身体验了高举三面红旗, 即 ''大办钢铁'' , ''人民公社''  及 ''大跃进'' 运动的年代。那个年代,是玩命的年代,虽然没有饿着肚子,但整天累的要死,.熬的要命,一天若能休息4个小时,便是最大的幸福。
    一九五九年底至一九六零年初,则是饿死人的年代,尤其是在农村,因饥饿引起,大部份人缺乏営养.黄皮寡瘦,身体浮腫,有些人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往往慢悠悠倒在路边,由咀角流出一股清水而离开了人间,有些农村家庭甚只出現绝户現象。但在城市则稍好一点,因为是计划经济,城里人可凭购粮本每月由粮店供应二十六斤主粮,而保住小命。
    从一九六七年开始后的十年,是全国城乡都在史无前例的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的运动中发疯的十年,那时候.好人受气,坏人作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 ''刘少奇'' 同志竞怨死狱中,岂不悲哀!
    由十一屆,三中全会至今,則是举国上下,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盛世时代!但求继续发扬光大,国强民富,千秋盛世永不衰!
       以上所言句句属实,凡年愈七十者均有此体会或听闻,而八零,九零后可能认为都是笑谈,为了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回顾历史,免蹈复辙也不失为上策也!
祝汪氏家族枝繁叶茂与日月同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