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家QQ留言的回复
本家的留言:
您好,本家,详细看了您在宗亲网所写的资料,感觉我们血缘很近!尤其“撑南头船”历史,说明宁波宁德宗亲有往来关系,或“福建宁德迁回宁波,因历时已久,不能入宗祠”的可能......
近日要回老家查其他支谱,盼您能给我提供您的家谱(泰亨公之后的)以便更好核实考证为谢!
本家:您好!
留言看到了。因近日阅读家谱中的古文,遇到不少困难,竟疏于QQ。没有及时作答,请谅。古汉语断句是一门学问。古人读古文,设有藏书室、秘书省,有校书郎专司其职。
镇海清水浦汪氏,从前脉到31世文和公,36世道献公,44世华公、45世建公,到60世德暹公为派祖,61世仁高公的长子延芳公,63世 承佶公,再到73世甯芳公、74世泰亨公、75世继芳公、仕芳公、76世思先、思颜、思明公。总世世系都是没有问题的。 之后迁宁、迁镇世系,仅存的宗谱尚不能说得很完全,很清楚,而不是“揆情度势”。当然这不影响根系。
关于我的家世,我已经写过。我出生在清水浦,祖父是镇海半路汪人,我自然也是半路汪的后人了。我曾祖父汪金发(谟字辈),祖父汪祖光(又叫汪连照)。祖父有一哥汪连青,一妹汪云香。我父亲汪永述,兄弟姐妹各四。父亲在弟兄中是老大,我是父亲的长子。到我这一代(忠字辈,清水浦第15世),祖父有孙子女12个,外孙子女14个。孝字辈独生子女居多,已经有成字辈的了。“四明行派”,这几代的是:嘉谟祖述 忠孝成章。
父亲记载,我们祖上是从安徽迁来,祖上在唐朝时做过大官(现在知道应该就是先祖汪华公)。父亲的祖父、曾祖父都是“撑南头船”的,走福建一带。传说,到我曾祖一代,我祖上“苦了七代”。
父亲记载,半路汪和大宗汪是兄弟。只是半路汪被赶出宗祠了。据新编《镇海县志》第四编《人口·姓氏》记载,“1985年,全县人口494451人”,“汪 3395人”。“临江汪家,始迁祖汪思颜,洪武年间从戍镇海,遂定居东管乡清水浦,亦称大宗汪,分支为半路汪。”县志确认半路汪和大宗汪是同宗,始迁祖是汪思颜公。 现在知道且能看到的大宗汪的家谱有两部,分别是汪炳生(显述)1915年、汪立孝1944年主修。汪立孝主修的大宗汪家谱里,有半路汪的祖字辈先人为了重新入宗,与大宗汪打官司的记录。虽然在杭州省高等法院、南京最高法院的民事诉讼判决中,半路汪的这位先人败诉了(败诉原因我记得不是归宗问题),但在镇海县一级的判决中是胜诉,准予“入祠入谱”的。这也可佐证半路汪与大宗汪同是宁波乌黯桥汪氏的后代。下次去上图,我一定把资料复制了。 父亲记载是谟字辈的半路汪先人为归宗事与大宗汪打官司,内容相似。记载是否有误,没有考证。 父亲记载,半路汪为大房。老家那里也是这样传说的。因此,说实话,我对大宗汪自称“大宗”有一点怀疑(当然作为历史遗留,姑且可以此说)。继芳公与仕芳公是兄弟不错,但不是同母所生。这您是知道的。继芳公的两个儿子(思先、思颜两公)真的不传?那为什么清汪玑公主修的《汪氏通宗世谱》里却记载了,思颜公下有子名“公爱”、有孙叫“汉卿”呢? (见乾隆59年版) 《汪氏通宗世谱》里,在泰亨公家谱世系图前有一篇“沂公下七十四世讳泰亨分迁鄞邑乌黯桥至八十二世图”,疑是按泰亨公第七世孙汪镗公所写的文章整理的。汪镗(原名汪镗孙)明朝礼部尚书,是和张居正同榜的进士,是仕芳公的第三子这一支的。 大宗汪修家谱,采访(职务)绍基(汪奎述)先生当时没有去宁波市中心的乌黯桥始祖那里,却从清水浦由东,穿越过宁波市区,往西来到横街镇大雷,抄来大雷汪氏家谱里的记载。这是舍近求远。或许去过,无所需。但大宗汪家谱里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似不严谨。大雷汪氏也是建公后人,但乌黯桥才是始迁的直系祖宗所在。泰亨公是本支从歙县迁宁波的始迁祖啊。乌黯桥汪氏也有宗谱流传下来,民国初的地图上在那儿还标有汪家祠堂。其实那儿的汪氏是仕芳公及其同母兄弟的后裔,似乎更应该到乌黯桥寻根。 父亲没有记载半路汪修过家谱。身为大房的半路汪的后人,被赶出宗祠,被排挤出来,现有家谱没有记载,是很耐人寻味的。弹指间,六百多年过去了。迁宁波、迁镇海清水浦的这支汪氏的历史已经湮没了。要想在古纸堆里挖掘出新的史料,可能性有,但已经很小了。曾经有近十代(300年左右),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这支汪氏后人,有谁会关注他们呢?!贫穷而没有文化,是没有能力修谱的,只能口口相传。或者像我父亲那样,留下一点文字的记录。 关于家世的记载曾经深埋在我的脑海里。2012年6月的黄山游,被激发出来。6月19日在参观徽州黟县宏村时,我被导游在汪氏宗祠里的几句解释词所震撼:“天下无二汪”,“天下汪姓都是颖川侯之后”、“天下汪氏出徽州”。引发了我后来将近一年的寻根痴迷。虽然我很快就得出了前面所写的结论,但“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情怀使我依然十分彷徨。 本家,您想要的,我都写在这里了。非常对不起,我祖父一支的《宗谱世系》正在编写之中,还未到公开的时候。半路汪祖父一支的后人虽没有想过光宗耀祖,但他们也没有愧对列祖。国内一流大学毕业的子孙也不乏其人,就是一个“苦了七代才翻身”的注解。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这可能是年轻人的最好前程了。当然,这也是托了祖荫。好了,话说远了。 本家,茫茫寻根路,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您姓汪,您福建宁德一支来源于宁波镇海(要有史料、家传为证),您们当然应该是汪氏从徽州东迁、南下的一支。汪氏列祖列宗是不会遗弃自己的子孙的。我也很幸运能与本家联上宗亲之谊。
夜深了,就此搁笔。恳请指正。保持联系。顺问近好!
2013年5月26日0时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