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镇海半路汪后人的寻根困惑
我没有家谱,只有父亲1966年刻印的回忆祖父的一本小册子《忆父亲》和他老人家的口传。父亲在他的《忆父亲》一文中写道:
“传说,我们在很远几代前,还是从原籍安徽地方移居过来的。”
镇海(清水浦)“半路汪、庄家琪、大宗汪是三个兄弟住的地方,均相隔里把路程。住半路汪的是大哥哥,因生活困难帮人抬过一次轿子,在当时封建意识非常浓厚的社会里,认为抬轿是下等人干的事,有失汪家体面,是坍了祖宗的台,因而被赶出了汪家祠堂”。
父亲还多次说过,先祖在唐朝时做过很大的官。
由于半路汪祖父这一分支穷困了数代(曾祖母去世时,“就有前一辈老人非常赞叹的讲过”,到曾祖母,“汪家是苦了七代才‘翻了身’”),没有留下家谱(可能根本没有家谱)。但我们的字辈排行,一直是用“四明行派”,曾祖名讳×谟(一名金发),祖父名讳祖光(一名连照),父亲名讳永述,我这一辈是忠行,知道我们近几代的行派是“墓(应为谟)、祖、述、忠、孝、诚(或成)、章”。后来看到了四明行派全文。(以上引号内、仿宋体是父亲的原文)
这几段文字、口传合了“天下汪氏出徽州”和汪华公的身世。
除了父亲的文字和口传,至今看到的只有《浙江宁波北仑区镇海区部分姓氏人口及源流》(据新编《镇海县志》第四编《人口•姓氏》)有印证,上写道“1985年,全县人口494451人,共有540个姓(其中复姓7个)。……汪 3395人。……临江汪家,始迁祖汪思颜,洪武年间从戍镇海,遂定居东管乡清水浦,亦称大宗汪,分支为半路汪。 ”
镇海大宗汪1915年、1944年分别由汪显述(炳生)公、汪立孝公主修了两部大宗汪家谱,《镇邑清水浦汪氏宗谱四卷首一卷》、《镇海清水浦大宗汪氏宗谱: 十七卷》,都未提及,或否认半路汪与大宗汪的关系。《汪氏宗谱: 不分卷:[鄞县](清, 刻本始迁祖:[元]汪泰亨)》也没有看到有关记载(未及细阅)。
因此从元末迁居宁波乌黯桥的始祖74世泰亨公-75世继芳公-76世思先、思颜、思明公,到我曾祖(谟行)、祖父(祖行)之间(十代)没有世系记载。
仅仅有父亲的文字、口传及新编《镇海县志 1994》上的记载能算得上溯源归宗了吗?!
《汪氏宗谱纂要》卷末有龙川汪宏布所撰《劈冒汪氏说》,“汪氏者何?谱是也。谱者何?以有签也。无谱则无签,无签则皆为伪。”镇海半路汪岂不是“伪”?!镇海半路汪的后人岂不是“伪”?!
一个镇海半路汪后人的寻根困惑。
求助各位。谢。
2012年4月29日
又及,日本学者臼井佐知子在《徽州汪氏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江淮论坛》1995年01、02期)一文中曾写道:清水浦汪氏家族的早期族谱已散失,因此于同治九年(1870)及民国四年(1915)两度编纂族谱,……
同治九年(1870年)的谱在哪里?
附录镇海县志记载见汪华后人2007-12-07跟帖 大风:浙江宁波镇邑清水浦汪氏寻访(代汪键国本家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