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834|回复: 2

历史上的汪泰亨

[复制链接]

73

主题

482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向全国汪氏宗亲拜年!新年快乐!

积分
14298
发表于 2013-4-28 16: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上的汪泰亨

去年7月左右,在网上搜索,看到三个“汪泰亨”。今再看,依然。三位汪氏同名者,皆汪氏先人。简约介绍于下:

1、宋湖州郡丞汪泰亨

湖州人民公园位于湖州市中心的志成路同岑路交叉口。这里原为子城一隅,传为秦末项梁、项羽起兵时筑,故又名项王城。……园内古迹颇多。……两北隅“爱山台”系宋郡丞汪泰亨建。…… 
清同治《湖州府志》载:“爱山台在府治后西北隅,宋郡丞汪泰亨所创,取自东坡名句‘尚爱此山看不足’”。先后历元、明、清二朝,屡有修建,现台上建筑湮废无存,只剩下台基土墩,高约30米,兀立在今人民公园西北隅(儿童公园内)。   此台与大文学家苏轼有关。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主湖期间,写下《游道场山何山诗》一首,其中有“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句。苏轼在湖任职不到三个月,即因“乌台诗案”被诬去职。郡人怀之,筑台纪念。登此台,即可南眺道场山之塔影山姿。其后历代文人对此台题诗作文,篇什甚多。明苏士润《重建爱山台记》中写道:“薄暮四眺,则道场一峰峭拔峰岩,山顶有浮图,高可数百丈,耸然而峙,烟村云树,郁郁芊芊,竞献奇于台前……”,此描素概括了爱山台的景观特色。

2、南宋《吴郡志》续修汪泰亨

《吴郡志》,又作《吴门志》,即南宋平江府志,范成大撰,汪泰亨续修,为地方志名作。该志是宋代方志体例定型化的代表作,对后世修志有很大影响。《四库》馆臣称其“征引浩博,而叙述简赅,为地方志之善本。”该志对研究苏州地区历史及其经济、文化发展均有重要价值。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吴郡志》为范成大晚年所作,约于绍熙三年(1192年)成书。未及此书刊行范氏已殁。绍定二年(1229年)经汪泰亨等增订,始刊刻付印,记事亦止于该年。平江府大体包括今江苏省苏州市及上海市的一部分,古称吴郡,书乃以地之旧称命名。

3、元末郡城(宁波)烏黯橋都目汪泰亨,清水浦汪氏遷鎮始祖繼芳公,乃公長子
公諱泰亨,字仲仁,寧芳公之元子也。原籍江南徽州歙县东關一啚(bi)紫陽門,又名雙桂坊。元泰定乙丑随寧芳公至四明,由掾(yuan)吏除蘭溪吏目,改任和典史,旋陞庆元路都目。時方氏踞两浙,公将行,遂被禁阻,因就籍寧波郡城,卜居莊勤橋,即今烏黯橋地也。是為遷甯始祖。洪武初授信國公长史,以四子義芳公贵,封御史。公生于元元贞丙申七月二十七日子時,卒於明洪武十九年丙寅十二月初三日,寿九十有一。元配新安方氏生一子諱繼芳,繼配江氏,繼配四明黄氏,生於元泰定甲子正月十五日,卒於明洪武二十七年甲戌五月初五日,壽七十有一,生子四,諱仕芳、桂芳、義芳、德芳。合葬鄞西光同鄉三十九都一啚,丁嶴山坐子向午,其余事詳郡志。大雷叅文炳氏志略。
(《镇邑清水浦汪氏宗谱卷一  迁宁乌黯桥始祖泰亨公小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5

帖子

468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688
发表于 2013-4-29 14: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全球二手网 http://www.qqershou.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54

帖子

278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82
QQ
发表于 2013-4-29 20: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