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4-7 1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晨六时许,汪公庙内鋩锣声起,两锣手沿街敲响,告示村民汪公将出巡。是时,由五大姓经“拈阉’拈得的顺序,先后将宰好的大肥猪佩带红花,腰鼓队敲着鼓送到汪公庙举行公祭,公祭由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的村老组成的司礼班主持。公祭毕、于庄严肃穆中恭请汪公入舆。此时,庙外戏台前,各腰鼓队,秧歌队、地戏队、舞狮队,彩车队等陆续进入场子。彩车系由小孩装扮成《白蛇与许仙》、《武松打虎》、《花果山》、《三英战吕布》等故事中的人物,如清光绪《普安直录厅志 》所载:“立春先一日,扮小优人为仙童彩女,盛饰之立铁架上,轿夫抬之。”只不过如今已不用轿而改用汽车了。
中午时分,汪公在众首翘望中出巡了。其时,大街小巷,阳台屋顶,村边地头,人头攒动,人流似潮,观者如堵。鞭炮脆响,烟雾弥漫,铁炮声声,地动山摇,锣鼓铿锵,人声沸腾。出巡的汪公端坐轿舆,前呼后拥十分威风。其仪仗,必由龙凤彩旗导引,穿着戏装佩戴面具的地戏队走在“迎春盛会”牌子前面,真有包承相出巡时王朝马汉式的喝道威严。其后打着整齐的鼓点的腰鼓队和导引着汪公的仪仗队缓缓而行。仪仗队中,有肃静回避牌、斧锥、大刀、日月牌、狮印、葵扇、罗伞等,还有写着越国公爵、徽州府主,忠烈汪公、八九相公的牌子各一块。仪仗队后,是由二十二位公推的德高望重的村老,四人抬轿,十八人手持红纸包扎的香柱前后左右保卫着汪公不被闲杂人触摸。随后是彩船队、彩车队、舞狮队、秧歌队,既为汪公的出巡增添了威严,又造成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每当汪公走到一户农家门前,随着众村老一声“高升!”轿子就停下。主人家燃点鞭炮,烧起纸烛,虔诚祈祷。而此时,观众都正好在观赏着各式表演。这家鞭炮才停,下一家响声又起,汪公的轿舆就在这样缓慢的挪动中不断“高升”、停歇,以致从寨中心的戏台到汪公巡游回转歇脚的“神台”,两两相距不足五百米,而汪公接受一家家的祈祷祝福却要费尽两三个钟头的时间。
当汪公巡游至“神台”歇脚回转时,位于“神台”前后的学校操场、田坝坡地,早已人如潮涌,是时,本村和来自外村的各种表演队,则要拉开场子,尽情歌舞,以悦愉观众。而本村外寨的小伙姑娘们却一堆堆一伙伙唱起了悠悠山歌,互吐心中的爱慕之情。小摊小贩们抓住大好时机,摆摊摆点,卖书卖画卖吃卖玩,热闹非凡。
汪公从“神台”回寨后,还要在仪仗队的护卫下,穿小街,过小巷,施福于众村民。直至下午五六点种才荣返本庙,回归神位。
晚上,戏台前灯火辉煌、观众簇拥。他们还要在汪公庙前欢乐通宵,以尽兴尽情。
汪公是何许人?又为何能受此隆祀?
《旧唐书》记: “歙州首领汪华,隋末据本郡称王十余年,”《徽州府志》记:“汪华、字国辅,一字英发。世家新安,今绩溪登源人,宋司马叔举 四世孙也,”这里所记的汪华,即屯堡人崇敬的汪公也。史考汪华生于陈至德四年。幼颖慧,孤而贫、少勇侠。隋末时已为徽州地方官。唐高祖武德四年率部归唐,封越国公。贞观二十三年死,追封徽州府主越国公忠烈汪王。
这位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为“歙州贼”的汪华,何以被征南人黔的屯堡人奉为神灵呢? 唐末《歙州重建汪王庙记 》载唐高祖诏书曰:“保据州郡,镇静一隅”及宋人罗愿《新安志》记: “新安之神,讳华,姓汪氏。… …大业之乱… …保据郡境…… 为政明信,远近爱慕。”可见,汪华曾坐 镇一方,为政明信,在大乱之年使生灵免于涂炭,难怪人们从感恩而奉之为神明。乃 至 宋人苏辙祭他“神有功斯民,世享庙祀。”南宋孝宗皇帝因他“水旱疫病,有祷则应”而进封为“信顺显灵英济广惠王”。
在民间传说中,更是把他神化了。一说他是“某日,汪公陪着皇上弈棋。忽然端起茶杯将茶水往身后泼去。皇上惊问其故,答曰:‘五凤楼失火。’皇上正疑惑,门官来报:‘适才五凤楼失火,突然天降大雨,将火扑灭。 ’皇上因惊于汪公之灵。另一说是:清兵攻破徽州。是夜,总督张天禄夜梦一红面长髯的神人告诫他:“勿伤我百姓。”起初他还以为是关圣显灵,及至进入汪公庙,看见汪公神像才释然大悟,因此严禁杀戳,使徽州百姓免遭血光之灾。
史书记载与口碑传说,而使汪华从人变为神;人们亦从感恩载德而升华为对他祈福纳吉。乃至当年征南入黔时,也不顾艰难路遥,或背着神像千里迢迢落居黔土,年年奉祀;或从家乡运来珍木,虔诚塑像,造庙供奉。使汪公庙从安徽籍的屯堡村寨发展到吉昌屯乃至众多的屯堡村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