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陈汪氏的传说
汪衍德
中国人农历过年为除夕,大年三十或者大年卄九为过大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可是,我们“大陈汪”过年,每年要提前一天过年等等。“大陈汪”有许多特有的习俗,有着源远流长的传说。
飘荡常山
浙江省江山大陈,是汪氏集居地,有称“大陈汪”,发族太公为汪普贤,先祖在安徽徽州。普贤公先前在徽州居住繁延,娶妻生子,养育五个儿子,家境困难,生活也成为问题。极其无奈的普贤公”,孤身一人外出飘荡。历尽了种种艰难,在浙江省常山县一个叫汪家圩的村子住足,给一汪姓大户人家当长工。他埋头苦干,勤勤恳恳,与汪家大小相处好热乎。哪年哪月,汪姓大户的老太公去世,恰逢能够操办丧事的儿孙不在家乡。普贤公权当孝子操办丧事,千方百计恳请了周围四县八乡都享有鼎鼎大名的风水先生,精选一穴灵地,细择黄道吉日实行风光大葬。风水先生早有预言,此穴如果在晴天打雷鱼敲鼓的时辰下葬,必有大佑。一日,欣遇风和日丽,午时三刻安放灵棺,霎时雷雨大作。无独有偶,恰逢一鱼鸟衔鱼从上空飞过,忽听打雷和放鞭炮的声音,惊慌失措,张口鸣叫后飞之夭夭。那条鱼顺势掉下落在坟场的大鼓上,让参加葬礼的人们不禁破涕为笑,大呼神奇。事后,风水先生悄悄告知普贤公。汪家圩这地方,两边都是水,是在大河中央,就像一条大大的一条船,水涨船高,原来是有好风水。只是去年在村子东西两头各挖了一眼大井,仿佛是在一条船的两头凿了大洞。船有洞,就要漏水,今年涨大水的季节,村子里不是水患成灾了吗?汪家老太公是葬上了风水宝地, 因为你的慈善行事,让你给拈了风水灵气,日后你一定有大好时运。风水轮流转,你速速另辟蹊径。
开发大陈
普贤公匆匆忙忙告别了汪家圩汪姓大户,拎着简简单单的行李,独自一人又闯他乡。和他朝夕相处几年的大黄狗,跟着他不肯回家,无论普贤公怎么赶,总是跟踪他一同行走。无奈之下,只有随遇而安,由它跟着吧。走到现在的江山大陈,那时这里还是荒无人烟。在现在大陈汪家宗祠地基位置的芒杆丛中,大黄狗卧着就是不走,费了好大的劲,还是不行。实在无奈,普贤公就在这样的杂草丛生中按屯了下来。搭草棚,开荒山,掘地谋生。
听前辈讲,先有早田畈,后有大陈汪。有谁知道,距离大陈有五里路左右的早田畈,开发时间比大陈还要早,也许早田畈这一地名与此传说有关。在早田畈只有一户徐姓农家,与普贤公结邻为伴,两家人友好相处,姻缘一线牵,喜结良缘。徐家爱女嫁给普贤公为妻,生儿育女,繁衍子孙,成为大陈汪的发族太婆。
经过若干年以后,大黄狗去世,太公太婆悲痛万分,在刚刚到大陈大黄狗卧着不走的灵地,把这只神犬好好安葬。
再若干年以后,在这块灵地上,建筑起现在还保存完好大陈汪氏宗祠。
初一特例
普贤公和早田畈徐家小姐结为伉俪,夫唱妻随,恩恩爱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忙忙碌碌。妻子相夫教子,丈夫怜香惜玉。普贤公约法三章,每年正月初一,不得缝缝补补,不得洒扫庭除,不得下溪洗涤,不得厨房烧烹。大年初一,妻子好好休息,由自己烧菜做饭。甚至连正月初一早上的长寿面,也是由普贤公自己烧煮。由普贤公开始,正月初一,大陈汪氏女人全天休息,男人好生侍候。大陈汪氏形成了“初一特例”,历代传承,创造了“初一特例”的汪氏文化。
借据趣闻
普贤公在大陈艰苦创业后,逐渐发迹,家族兴旺发达。每年元宵节都要请戏班子在宗祠里唱大戏。每每都要请原来汪家圩汪姓大户的族长到大陈来,吃得山珍海味,喝得鼎鼎大醉,喜得乐不可支。时间长了,儿孙们看出普贤公有什么难言之隐。经追究以后得知,普贤公当年飘荡遇上危难,向汪家圩汪姓大户借了一桩款,后来当长工还债。虽然债已经还清,但是,当时离开匆匆忙忙,没有把借据拿回来,所以有后顾之忧。于是,家族相议了锦囊妙计。
又一年的元宵节到来了,隆重邀请汪家圩汪姓大户的族长来大陈作贵客,宗祠大堂张灯结彩,来客族长喝酒喝的非常尽兴,有人提议他把有历史意义的借据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来客族长拿出发黄的字据,让满座高朋互相传看,引来声声称赞,传出阵阵喝彩。最终,字据传回到来客族长的一刹间,手掌被拥挤的人意外一碰,字据没有接住。一张轻纸飘向火光熊熊的大蜡烛,化为灰有。一声叹息,爆发出哄堂大笑。普贤公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以后和汪家圩汪姓大户的交往如初,仍然频频走动,相敬如宾。这一桩趣闻,当作笑料,成为美谈,断点续传。
徽州寻根
光阴如箭,古稀之年的普贤公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可思念着徽州老家的老婆孩子们的心情,日日倶增。和儿大陈的子孙子们商量定当后,启程回安徽老家看看。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穆穆清风,面目全非。时过境迁,看不见老房子,碰不上一熟人,已经找不到北。老天不负有心人,普贤公最终寻找到自己年青时亲自挖砌的一口老井。老人索性坐在井圈上等候,约一袋烟功夫,来了一长工模样的挑水人,普贤公打听询问了好多时辰,可能是口语存在差异,回答令他失望。由小冤气演变成大怒气,死活不让挑水人打水。挑水人百般无奈,空手回去向当家的秉报。
普贤公的判断没有错,这是他家的井,井附近马头白墙,青砖黛瓦,是他家老房子经过拆建的宏伟徽派建筑。原来,普贤公年轻出走以后,原配妻子担当起重任,不但把五个儿子拉扯大,而且个个大有出息,念书经商,成家立业,发家致富,功名成就。这一天,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忽听有人秉报:有一白胡子老爷爷,穿着青布长衫,说老井是他挖的,就是不让挑水。老太太听出了味道,寻思着是不是年轻出走的儿子他爸回来啦。吩咐管家把老者请进来,好生侍候,沐浴更衣,着重叮嘱注意观察老者身上有什么特征。心燎火急的老太太,终于等来了管家的回报。说老者没有什么可深究的,只是右侧乳头下面有一个明显的黑痣,还挂着三五根白白长长的毛发。老太太顿时喜出望外,大喊你们的老太公回来了。柱着龙头拐杖,信步前去与老太公相逢相认。两老相见,抱头痛哭,目目对视,久久叙旧。在管家三番五次笑催下,夫妻双双坐上高堂的交椅,幸福美满地接受子子孙孙的祝寿与祝福!
天葬太公
人生就是一场戏,总有谢幕的一刻钟。普贤公穿梭皖浙两地,享受天伦之乐。最终在徽州享尽天年,驾鹤西去。普贤公安葬何地,皖浙两地各执一词,发奋力争,落得个反目成仇,同姓械斗。两虎相争,必有一败。江山虎稳操胜券,大张旗鼓把普贤公的灵棺往浙江运送。在皖浙交界地域,突然乌天黑地,狂风大作,暴风疾雨扑面而来。人们不得不停下灵棺,纷纷避风躲雨。几个时辰过后,天空豁然开朗,山间高架彩虹。运丧的人们惊愕地发现,停灵棺地段被半座山的泥石淹埋,那有回天之力能够寻觅灵棺。请来风水先生,拿来地罗仪细细察看,发现这是一个风水宝地,老天之意,何乐不为呢?!
相传大陈汪的发族太公是没有坟墓的,普贤公实行的是天葬。
初修家谱
历史翻了一页,翻了一页又一页。大陈汪氏人丁兴旺,族逢盛世,编撰家谱。因为普贤公灵棺安葬沉积了冤仇,到徽州抄录谱头,吃了闭门羹。实在是无计可施,族里精挑细选了一位秀才,改名换姓,冒充生意人,在徽州秘密寻访。三年五载后,谱头很好地完成,紧接着家谱样样齐全,大功告成,编撰刻印。为了有别于门类繁多的汪氏家谱,大陈的地理环境是四面环山,族里把编撰大陈的汪氏家谱定名《环山汪氏家谱》。扶今追昔,《环山汪氏家谱》送到徽州的汪氏发祥地,寻根归踪。从此,汪氏宗亲重归于好,携手同荣。
提早过年
大陈汪为了怀念的发族太公,家族决定,每年提前一天过大年,这样,发族太公普贤公的英灵在大陈提前一天过了大年,第二天大年三十或者大年卄九,在徽州过大年。大陈汪氏这一习俗,世代相传,成就了独特的汪氏文化。
汪氏文化,源远流长。
汪姓家族,生机勃勃。
根据先父汪泽根以及表哥张立钧等口传记录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