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6769|回复: 13

人文杨二庄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发表于 2011-6-16 20: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临清市八岔路镇杨二庄村,是一个极具人文精神的村庄,虽然小到在GOOGLE地图上,要放大到最大才能见到她的名字,但是她确实一个很有分量的地方。
        中国历史上,长寿老“彭祖”,就埋葬在这儿附近的“彭祖店村”。《馆陶县志》有专门记载。
        历史上有名的“奇乞”武训,曾在这里考乞讨挣来的钱财捐建了“杨二庄武训学堂”,杨二庄学校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出类拔萃的人才。汪氏忠勤堂,明丞相22代孙汪炳柱,现居美国,是有名的“娃娃博士”,22岁进跻身博士行列。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卫东县杨二庄乡公所。乡长为忠勤堂裔孙汪墨连。1938年,1943年,这里多次发生规模较大的战斗,忠勤堂子孙,先后有数十人,为国捐躯。
        一代名相汪广洋,身世复杂,子孙隐匿于此。2009年12月,经省、市文物部门考证,汪广洋遗骨终葬于此。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0: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汪寿杰) 的帖子

山东临清彭祖墓
  据清光绪《馆陶县乡土志》载,“彭祖墓在城东三十里彭祖店村。”民国25年《馆陶县志》还有彭祖墓照片一幅,并载文说:“彭祖墓,在县治东北三十里彭祖店村西南,高六七尺,占地二丈余。”民国25年时馆陶县治即今冠县北馆陶镇。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区划变动,卫河东部原馆陶县辖区划归山东省冠县,卫河西部原馆陶县辖区仍名馆陶县,属河北省。区域变动后,原“彭祖店村”旁的彭祖墓在今临清市境内。经考察,证明为龙山文化遗址。(选自《百度百科》)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0: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汪寿杰) 的帖子

彭祖墓就在俺这里 ——记者探访临清彭祖墓
http://www.lcxw.cn/news/liaocheng/cjwt/20100628/42494.html 
2010-06-28 09:43:52 来源:聊城晚报
        
        养生的市场很火爆,前有江湖游医胡万林“一把硭硝治天下”,现有京城最贵中医张悟本“吉祥三宝”治百病。
       “绿豆、长条茄子和白萝卜”能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抓人眼球。现在的人,讲究养生,但一不留神就可能像无头苍蝇一样撞进江湖游医“伪养生”的圈套。
        老百姓被江湖游医忽悠,媒体曝光后幡然醒悟。这样的背景下,传说中的在世800多年的“养生专家”彭祖回归他应有的地位。那么,彭祖的坟墓在哪里?——四川省彭山县彭祖山、江苏徐州彭祖墓、浙江临安彭祖墓、陕西宜君彭祖墓、河南鄢陵彭祖墓。各地都在争,众说纷纭。
        6月9日,聊城日报刊发《临清有座彭祖墓》一文,此文一出,迅即引起强烈反响。临清发现彭祖墓!成为这个炎热夏天的“热点”。近日,记者专程来到临清,探访这座沉寂多年的彭祖墓。

         文献里有记载:彭祖墓在“馆陶县”东北15公里处
         实际上,临清彭祖墓一直“隐藏”在地方志里。
         早在清光绪《馆陶县乡土志》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彭祖墓在城东三十里彭祖店村西南,考《舆地广记》:彭祖,古陆钟氏第三子籛也,自唐历夏、殷,封于太彭,号彭川,周末,浮游四方,晚入蜀。彭祖宅近彭山,在象耳山下流寓,一名彭龄,字幼朔,不知何许人。寓蜀之潼川,自称邹长春,来吴中,号约甔缻子。游楚中,又称祝万寿,又改冯姓,居涿州。或问何故数更姓名?曰:此逃劫法也。阴府无常鬼,智力短,不能出五百里外,五百年劫数将到,变姓名,遁五百里外,又过一劫矣!时有杨濂者,濒死,龄袖出药一粒活之。与人谈皆百余年前事,又常言与某某等同朝,竟莫知为何代人也。此后两月,有人乘马携尺素叩李祖修门,发之,则龄手迹。后一年,又有人见登莱山中,终于武阳郡。在馆陶县东北彭祖店,有墓焉,至今遗址尚存。”
        编写于民国25年(1936年)的《馆陶县志》里同样有这样的记载:馆陶县旧县城东北15公里处,彭祖店村西南,有彭祖墓,墓高六七尺,占地二十余丈。彭祖死于武阳馆陶县彭祖店村,彭祖店村即以此而得名。
        更让人兴奋的是,在《馆陶县志》里还配有彭祖墓的照片。虽然无法考证照片拍于何时,但照片上的彭祖墓巍峨壮观。
        那么,《馆陶县志》里记载的彭祖墓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呢?
        实际上,民国25年的馆陶县治所在今冠县北馆陶镇。新中国成立后,馆陶县以卫河为界一分为二。卫河东部原馆陶县辖区划归山东省冠县和临清市;卫河西部原馆陶县辖区仍名馆陶县,属河北省。根据《馆陶县志》记载,原“彭祖店村”就在现在的临清市辖区内。
        经过勘察,位于临清市八岔路乡和潘庄镇之间的迟彭店、杨彭店、潘彭店一带就是《馆陶县志》里记载的地理位置。《迟氏家谱》明确记载着迟彭店村的来历:明永乐八年(1410年),迟姓由山西登州府福山县迁来,定居于当时彭祖庙和彭祖坟遗址附近,形成村庄后,命村名“迟彭祖店”,后演称“迟彭店”。
        同样,杨彭店和潘彭店两个村子的祖先也是在明朝迁至这里的,并且在彭祖庙附近立村。
        既然迟彭店、杨彭店和潘彭店都是在彭祖墓附近立村,那么,彭祖墓应该就在这三个村子附近。

        附近群众有记忆:彭祖墓就在这里!
        在迟彭店、杨彭店和潘彭店的群众的记忆里,彭祖墓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在迟彭店村75岁的司红英老人的记忆里,彭祖墓是她的“庇护神”。她说,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鬼子曾经对迟彭店村一带进行扫荡,村里的老百姓都跑到彭祖墓躲避鬼子。她和其他村民在彭祖墓躲藏了一天一夜,等鬼子撤退后,才敢回家。
        潘彭店村的潘培亮老人告诉记者,听祖辈说,彭祖墓前曾经有彭祖庙,当时香火很旺,周围群众每年都要到庙内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在解放前,这座香火旺盛的彭祖庙才被拆除。而庙后就是彭祖墓。潘培亮清楚地记得,在文革时期,彭祖墓曾经被盗挖,盗洞很深,打开手电筒都望不到底。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村民中,所有的人都知道这里曾经有一个高大的彭祖墓和彭祖庙。彭祖墓留给当地群众的记忆很美好。

        记者实地探访:彭祖墓两米多高,南北长约14米,东西长约11米
        这是一个夏季的中午,夹杂着麦香味的热浪扑面而来。记者在潘彭店村正西的一片空旷的麦地里找到了彭祖墓。
        现在的彭祖墓只有两米多高,南北长约14米,东西长约11米。彭祖墓虽然不高,但在麦地里显得十分突兀。墓上野草丛生,散布着一些青砖残块,显得苍古荒凉。
        让记者感到惊奇的是,在彭祖墓南侧有一个深洞。很显然,在不久前,群众给小麦浇灌时,有很多水流进这个深洞,群众为此筑上了一道低矮的土岭。在这个深洞下面,是不是隐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深洞下面极有可能就是一个“空穴”。
        站在远处,记者还发现,在目前残存的彭祖墓周围地势很高。据当地群众介绍,彭祖墓原来挺高的,占地也有好几亩。后来,分田到户,附近种地群众逐渐将彭祖墓平整,古墓规模越来越小。

        彭祖墓是一张文化牌
        每年的清明节,在四川彭山彭祖墓地都要举行隆重的彭祖祭祀大典,以彭祖生活的商朝为背景,用商朝祭奠祖先的传统方式对彭祖进行祭奠。仪式全程由“商朝”司仪主持,由敬献五谷、敬贡祭品等多个环节组成,祭祀仪式后,游客纷纷在彭祖墓前上香祭拜、祈福。
        为充分展示彭山旅游文化资源,彭山做足了彭祖文化。除了隆重推出彭祖祭祀大典活动,还举办仙山寻宝、彭祖养生功演练、中国古代性文化展等系列活动。
        同样,徐州在打彭祖墓这张文化牌时,也有大手笔。徐州建有彭祖园,在这里,每两年都要举行世界彭氏宗亲联谊会祭拜大典。海内外的彭氏子孙聚首彭祖祠前,共同缅怀开创彭城的古圣先哲彭祖。
历史风雨中,彭祖墓在临清依然被保存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但同时,彭祖墓也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一张考卷。
        临清贡砖、季家大院、竹竿巷……这些历史文化逐渐被重视,而彭祖墓却一直被遗忘在荒野中,甚至正在面临被彻底毁坏的厄运,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本报记者 于新贵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6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汪寿杰) 的帖子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7
QQ
发表于 2011-6-17 08: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汪寿杰) 的帖子

武公纪念堂

     武公纪念堂是什么时候建的?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凤凰岭下建进德分会(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倡办的为士绅聚会之所)。为纪念在临清倡办义学的千古奇丐武训先生,在进德分会中间修建了一座五楹二十四柱歇马迥廊式大厅,名为“武公纪念堂”,并移鳌头矶前之木牌坊立于对面,并于大厅东侧修建砖木结构的尖顶亭子两座,名为“武公纪念亭”,使凤凰岭下颇饶古致。冯玉祥为此撰写了《千古奇丐武训先生的生平》。


     为什么要把鳌头矶前木牌坊移到此处呢?木牌坊上的“鳌头矶”三字是明代大书法家临清人方元焕书写的,在建进德分会时,为了提高其建筑的档次和名气,便将牌坊移至此处。
     武训是临清人吗?不是,武训是清代东昌府堂邑县柳林镇武庄人 ( 今属冠县 )。 生于道光 18 年,卒于光绪 22 年,因排行第七,故称武七。 武训这个名字是因他终身兴学,后人对他的尊称。
     为什么要在临清建武训纪念堂?因为武训在临清生活多年,修建了义学堂,并在临清去世,临清人对他非常尊敬,为了纪念他,建了武训纪念堂。


    武训有为什么要一心办义学呢?武训自幼求学心切,只因家境贫穷,终未如愿,长大后便到财主家当长工。武训在财主家扛活,出牛马力吃猪狗食,本来分文工钱没得,可蛮不讲理的财主却捧出伪造的帐薄,说他几年工钱已全部付清。武训忍无可忍,与财主争吵。财主恼羞成怒,将他毒打后拖到村外的泥坑里。武训躺在泥坑里,一边哭号,一边寻思着,财主手里是假帐,只因自己不识字无法与他们讲理。就这样,他一连哭了几天几夜,昏死过去。人们觉得他可怜,把他救醒。从此,武训成了“兴学痴”,一心要办义学堂。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积攒办学费用,他流浪街头,一边行乞,一边寻找零活干。 无论他做工,还是行乞,口里总是自言自语,随口编顺口溜,像在唱歌。比如当讨饭时,他唱道:“我要饭,你行善,修个义学给你看。”他还代畜推磨,同时唱道:“不用纥花担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他还让有钱人家的孩子在他身上当马骑。总之,为了兴办义学,凡是能募化到钱的事他都乐意去做。


    武训为了修建义学,他行乞终身,艰苦劳作,而自己却忍受饥寒,不要妻室。有一次堂邑知县郭春熙请他到县署吃饭时,劝他接受忠言娶妻生子以续武家香火。他就滑稽地唱了一首歌:“人生 70 古来稀,53 岁不娶妻,亲戚朋友断个净,临死落个义学痴。”很多人不理会他的行为不了解他的心境,觉得他傻头傻脑,糊里糊涂,故送绰号“武豆沫”。 ( 豆沫是临清人把玉米或米面搅在水里熬成的糊涂。叫豆沫 )。
     武训办了几所学堂呢?“有志者事竟成”。武训经过 10 年的辛苦劳作,一文二文地“赚”来的钱,终于有了一个可观的数目。光绪 14 年 (1888 年 ) 春,武训在堂邑乡绅杨树坊和知县郭春熙的赞助下,用行乞所蓄 200 吊,在柳林镇兴办了崇贤义学。翌年,馆陶县有个和尚法名了证在杨二庄 ( 今属临清市 ) 筹促义学,武训闻此事,欣然前往,见到了证,援助他 300 千文,以为办义学之资。光绪 17 年 ( 公元 1891 年 ),武训化缘募捐到临清,由于太平天国援军与清军激战以后,地方上被满清官兵扰得穷困不堪,无力读书的贫家子弟特别多,此情再次触动了武训兴义学的念头。光绪 19 年 ( 公元 1893 年 ) 武训捐出行乞所蓄 2000 余吊,恳请临清钞关街绅士施善政和冯长泰主管,先在御史巷买了一处房宅,加以修缮添造,到光绪 21 年 ( 公元 1896 年 ) 春,御史巷义学开学。以上三所义学正式相继落成后,广收三县童生,凡愿上学读书者,无论家庭贫富,一律接纳,概不收学费。


     武训连办义学 3 处,声望渐大。山东巡抚张曜听到武训的义行,特下示传见,并将事迹奏明朝廷,请封武训为“义学正”钦赐“黄马褂”,并给他建造一个《乐善好施》的牌坊。但他依旧乞化,肩荷褡裢,手持铜勺,衣着褴褛,过着流浪生活。1896 年 6 月 5 日,武训终因积劳成疾,病倒在御史巷内,当地士绅及义学师生遍请医生诊治无效与世长辞,时年 59 岁。为了表达对武训先生的敬仰之情,让武训的事迹万古流芳,当年山东巡抚袁树勋,即奏朝廷将武训生平事迹付国史馆主传,并准入忠义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3512

回帖

10万

积分

天使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

积分
106455
发表于 2011-6-17 08: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文化古村,武训义学的事迹万古流芳!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592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1-6-17 08: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奇丐,万世流芳.记得在上学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武训传>>,为了办义学吃了不少苦,受尽了不少凌辱.精神确实感人.后来称之为<<武训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7
QQ
发表于 2011-6-17 09: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训简介
  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  武训像
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武训的精神广为后人敬仰效仿。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   武训祠堂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武训,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拨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1896年12月5日武训在临清他所创办的御史巷义学去世,殁后葬于当时的崇贤义塾东壁外,即今武训墓在位置。1966年初秋,武训墓被“红卫兵”砸毁掘开,武训先生被抬尸游街,焚尸街头。后残骨被武庄武氏后人归葬武训祖茔。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块;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嘤鸣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训魂亭”,亭额由著名学者季羡林题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7
QQ
发表于 2011-6-17 0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训的主要经历:

咸丰九年
  (1859),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  武训
,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收破烂、绩麻缠线,边绩麻边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当给人家推磨拉碾时,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邮差,以获谢礼;表演竖鼎、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
同治七年
  (1868),武训将分家所得的3亩地变卖,加上历年行乞积蓄,共210余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后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
光绪十二年
  (1886),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决定创建义学。光绪十四年(1888),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经班,不收学费,经费从武训置办的学田中  武训
支出。每逢开学时,武训先拜教师,次拜学生。置宴招待教师,请当地绅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即去。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事的塾师,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跪求警觉;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在武训的感召下,义塾师生无不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光绪十六年(1890),武训资助了证和尚230吊钱,又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取名“御史巷义塾”(今山东省示范化学校临清“武训实验小学”)。武训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劝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他毫不理顾,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
光绪二十二年
  (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训在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师生哭声震天,市民闻讯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创办武训师范。   清朝末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乞丐,冠县柳林人武训靠着乞讨敛钱,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处义学,购置学田三百余亩,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之多,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称颂他是“千古奇丐”(冯玉祥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7
QQ
发表于 2011-6-17 09: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武训的社会评价

        
  百年风雨话武训

       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天,山东堂邑县的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口来了一位衣衫褴褛、形貌丑陋的年轻乞丐。这个乞丐时而唱着乞讨的段子,时而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时而又学驴叫。由于表演技艺不怎么娴熟,引得众人一阵阵哄笑。而他丝毫不以为意,用沙哑的嗓子唱道:“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旁观众人中有识得此丐的,纷纷摇头,“乞丐还想兴修义学,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这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情节,这个乞丐也不是洪七公这样的世外高人。他的名字叫武训,他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乞丐。然而这个平凡的乞丐,却以一番最不平凡的作为,名垂青史而为后人称扬。在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载入正史的,大概只有武训先生了。武训的事迹对中国近代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影响甚巨。而在他死后五十多年后,因他而起的那一场狂卷中国知识界的暴风骤雨,更会令人感叹历史风云的诡谲无常。
        出身简介
     武训是清末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人,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武训原本没有正式名字,他和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都是那种“穷得连名字都没有”的贫民。因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武训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个赐名,在他老年时,朝廷为嘉奖他的兴学义举而给他取名为“训”,以示朝廷对他创办义学来训导贫苦学生的支持和鼓励。   

       武七自小家境贫苦,7岁丧父,随母亲乞讨为生。每次随母亲路过学堂的时候,幼小的武七都要驻足良久,他总是为里面的朗朗读书声深深吸引。然而在当时,就武七的家庭条件,上学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已。   14岁后,武七多次到大户人家当佣工,经常受到欺侮。辛辛苦苦干完三年,到了领工钱的时候,大户人家伪造了一本假帐,欺武七不识字,谎称所有工钱早已支度完毕。武七据理争辩,却被诬为“讹赖”,并遭到家丁的毒打。气得他口吐白沫,大病一场,在破庙里一连三天不食不语。思量之余,武七方悟以往受尽欺辱,皆因吃了不识字的亏。他又想,周围象他这样的穷人还有很多,如果不念书,穷人永远没有出路。于是他萌发了兴办义学的念头。
兴办筹备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旦建立了自己的目标,武七便以贯穿其一生的苦行和执着来实现这个目标。自古以来,学堂除了官办,就是民间殷实人家集资兴办。以赤贫之身而兴义学之举,旷古未闻,其难度可想而知。一个乞丐,不图名,不为利,抱有这样的大志,固然值得佩服,然而,这个志向对他来说是不是过于“远大”?可以实现么? 咸丰九年(1859),21岁的武七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伟大”计划,到各地去行乞集资。他头发脏乱,面目污黑,烂衣遮体,但却很快乐,一边走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四处乞讨,“边乞边佣”。几年下来,这个苦并快乐着的乞丐,足迹所至,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每次讨得较好得衣物和饭食,他就设法卖掉换钱。而自己则象一个苦行僧一样,只吃最粗劣的食物,边吃还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他有时还象个江湖杂耍艺人一样表演锥刺身、刀破头、扛大鼎等节目,甚至吃毛虫蛇蝎、吞石头瓦砾,以取赏钱。他还将自己的辫子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装扮成戏里的小丑模样,以获得别人的施舍。

       武七白天乞讨,晚上纺线绩麻,边做活边唱:“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在农忙时还经常给富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各种歌谣唱给众人听。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信史,以获谢礼和佣钱。
       经过多年的辛劳,武七终于积少成多,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由于他居无定所,钱款无处存放,就打算找一富户人家来存放。他打听到本县有一位举人杨树坊,为人正直,名声很好。武七觉得这个人值得信赖,于是跑到杨府求见。由于他是乞丐,主人拒而不见,他便在大门口一跪就是两天,最后终于感动了杨举人。武七把乞讨积钱、兴义学之事原原本本叙述一遍,杨举人大为感叹。杨举人不但答应帮他存钱,并且表示要助他办学。
       随着款项的增多,武七开始典买田地,备作学田。同时他以三分息给他人放贷,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在他49岁时,武七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的财力了,可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乞丐身份而选择享受,他继续过着赤贫的生活。这时他觉得时机已经来临,决定创建义学,于是他向杨举人提出建义学之事,杨举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武七应先娶妻生子,武七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兴建义学
  光绪十四年(1888),武七花钱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武七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来实现他的理想,在这三十年里,他受尽苦难,但始终坚定的一步步迈向他的目标。学校建成后他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家跪请他们任教,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上学。当年招生约50余名,依循惯例分为蒙班和经班,学费全免,经费从武七置办的学田中支出。每逢开学第一天时,武七都要先拜老师,次拜学生,这种仪式持续多年。每次置宴招待老师,他都请当地名绅相陪,而自己则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便匆匆而去。

       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课的老师,他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老师,他跪求警觉。有一次老师睡午觉睡过了头,学生在学堂内打闹,武七径直来到老师的房前,跪下高声唱道:“先生睡觉,学生胡闹,我来跪求,一了百了”。老师十分惭愧,以后再也不敢疏懒。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他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就这样,义塾老师对他十分敬惮,而学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大家都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学有所成者甚众。   光绪十六年(1890),武七与寺院合作,在馆陶县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七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在临清县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武七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都被他拒绝,他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七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并赐名武七为武训。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的匾额。武训的绝世奇行轰动朝野。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从此武训声名大振。
  光绪二十二年(1896)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就这样,武训在众学童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五十九岁。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执绋送殡,遵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崇贤义塾的东侧。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一时师生哭声震天,乡民纷纷落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