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1-07 09:14:31 | |
王鹏 汪英宾,别名省齐,江西婺源人,1897年出生。他是我国著名书画家、新闻史研究专家、报刊经营家、教育家。他的名字,现今读者恐怕是陌生的。
留学美国
汪英宾自幼喜爱书画。他于1914至1917年在上海青年会中学、中华青年会附属中学读书,与友人朱应鹏创办晨光画会,并主编《晨光杂志》。此时,他拜一代国画大师吴昌硕先生为师,学习国画,并有较深的造诣。
1920年,他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政治学系,不久即在《申报》馆担任协理。1922年他由《申报》派往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进修,他以《中国本土报纸的兴起》为题撰写的论文(用英文撰写,中文译名为《中国报刊的兴起》),获硕士学位,这篇论文于1924年5月在美国纽约出版,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早期报纸的重要参考资料。汪英宾是在该校新闻学院毕业的第三位中国学生,第一位是黄宪昭,第二位是董显光,而后还有赵敏恒、马星野、沈剑虹、蒋荫恩等。
1928年是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建院20周年的纪念日,汪英宾还特别书写篆体“舆论师资”4个大字,并制成一块横匾,海运送往该校。至今,这块横匾仍悬挂在该校新闻学院门厅上方,80多年来招引无数学子驻足瞻仰。
1936年6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同学会上海分会成立,汪英宾当选为会长。
撰写《中国报刊的兴起》
汪英宾的硕士论文《中国报刊的兴起》,其后成书在美国出版发行,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它是用英文出版的,在国内流传很少。他的《中国报刊的兴起》比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要早三年多,比蒋国珍的《中国新闻发达史》要早三年又四个月,因此,《中国报刊的兴起》是我国第一部“中国新闻史”。
该书共分为5章:第1章主要讲述中国报刊的历史;第2章主要讲述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报刊的发展;第3章主要讲述中国报刊法律和言论出版自由的问题;第4章主要讲述报刊的广告和发行问题;第5章为全书的总结。
1924年10月,汪英宾回国后继续在《申报》服务,成为该报的业务骨干;同时他还与戈公振先生创办上海南方大学报学系与报学专修科,任系主任,报学系学制两年,报学专修科学制三年,必修课3门,他讲授《报学原理》和《广告原理》两门课程。抗战爆发后,他转至国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工作。
1947年7月,汪英宾重返新闻界,任上海《大公报》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是费彝民。汪英宾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大公报》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发展的策略以及在上海联络新闻界、金融界,帮助报社运筹各种对外事务。此时《大公报》在中国内地的北方地区有津馆,在华东地区有沪馆,在西南地区有渝馆,在其他城市有十三个办事处,该报总经理胡政之拟设粤馆,使《大公报》的读者可以向东南亚各国辐射。汪英宾是国内有名的报刊经营家和新闻史专家,对近代以来报业发展的情况较为了解,对西方各国报业的演进,也是了如指掌,因此他为《大公报》制定了一套详尽的发展战略,即巩固内地各馆和各城市的办事处,选择时机向海外发展。但由于国内的政治形势急剧变化,内战烽火不断向南延烧,《大公报》拟设粤馆的计划无法实现,所以改为恢复香港馆。
从事新闻史的研究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汪英宾和上海《大公报》同人一道,以喜悦的心情迎接了上海的解放。但由于他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不太适应平日编辑和采访工作,考虑他的这一特殊情况和他在新闻史研究和英语方面的专长,1950年初他被调到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担任教授。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他又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继续担任教授。
在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汪英宾教授仍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骨干。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与他共事的宁树藩曾有这样的回忆:“我于1955年秋调入复旦新闻系,与汪英宾教授同在一个教研组,时相过从,他比我年长20多岁,我们成了忘年交。他很健谈,其中很多是关于往事的回忆。我们是从事中国新闻史教研工作的,而他本人就是当年上海很多新闻事件的见证人,与上海新闻界的头面人物有着广泛的联系。照理可以从他那里挖掘到大量珍贵史料,可是那时受‘左’的思想禁锢十分严重,着力研究的是共产党和进步报刊,对于所谓资产阶级的报刊,即使有丰富的史料资源在身边,也视而不见。就这样,我错过了很多向汪先生请教的机会,今天回想起来,懊悔不已。”
1966年“文革”开始,汪英宾被诬蔑为“美国特务”和“现行反革命分子”,受到批斗和迫害,并于1971年在新疆库尔勒去世,终年74岁。1979年组织上对他予以平反。
汪英宾生前除著有《中国报刊的兴起》外,还著有《美国新闻事业》、《中国报业之觉悟》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