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41151|回复: 27

关于汪华墓的碑文和筹资修建方面的观点

[复制链接]

80

主题

74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徽州魂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55
发表于 2010-10-19 16: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汪华墓的碑文和筹资修建方面的观点


汪王墓终于开始修缮了,感到非常欣慰。平时很少来宗亲网,来了也基本上是看帖不回帖,近期发现大家对碑文讨论得非常激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今天正好没事,那就发表一下个人观点吧,同时通过这话题延伸几个问题,在文中可能有些言语会比较唐突,请相关人士理解。我的观点纯属表示我个人看法,纯属是汪王后裔其中一员的个人观点,目的是希望能更有力的弘扬汪华文化。

一、支持碑文为“唐越国公汪华墓”观点
越国公为爵位,如果分开成“越国汪公”,给人感觉非常不妥,尽管目前拿出种种史料证明了以前是用“越国汪公”,但是并没有说服力。为什么呢?

1、目前在吴越六州,甚至歙县,有多少人知道汪华?有多少人知道其历史功绩?连歙县仁和楼城墙周围树立的历史名人雕像都没有汪华,连分管文化的副县长在之前都不知道汪华,在年轻人中,至少说在文革后出生的人中,有多少人了解呢?我们立碑的目的之一是不是让大家知道曾经叱咤风云、为六州百姓带来和平的古徽州伟人汪华长眠于此?是不是让徽州大地、中华大地乃至海内外人民都知道在大唐时期被封为越国公的英雄人物?肯定是的。那么如果别人问起,为什么墓碑上不用越国公汪华,而用越国汪公?我们怎么解释?难道需要我们把那些所谓的史料拿出来,跟人家说,因为以前是这样写的,所以现在就这样写。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词语——“与时俱进”,我们现在刻碑的目的是让现在人看的,碑文也需让现在人容易理解的,而不是让过去的人醒过来看的。既然大家都觉得“越国汪公”难以让人理解(包括我们宗族中熟悉汪华公的人),为什么不“与时俱进”,放弃史料中的方法,改为“越国公汪华”呢?如果真要说史料中就这样写的,不能改。那么请问以后我们修家谱,是不是也采取竖排形式?因为以前所有的家谱都是竖排形式的。是不是也采用繁体字?是不是在介绍汪华公生平的碑文中也“之乎者也”? 我想肯定不会的。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墓图规划,是否也按照史料中描述的去恢复?既然整个墓区不是按照古代方式修建,为什么就一定要咬定这个碑文不放呢?

2、碑文直接用“唐越国公汪华墓”,有利于推广和宣传。当前了解的人非常少,不说别人,就是在全国五百多万汪姓人中知道汪华名字的也不多。这个名字,任何人一看就知道唐朝被封为越国公爵位的汪华长眠于此。如果是“唐越国汪公墓”,就容易让人联想了,不懂的人可以理解为在“唐越国”这个国家有个姓汪的男性葬于此(在古代,甚至近现代,男性均被别人尊称为*公,张公、李公、刘公等。);或者可以理解为,唐朝时期,越国地区有个姓汪的男性葬于此。总之翻来覆去,就是很难与越国公汪华联系起来。个人认为,在古代,不敢说全国,至少是徽州大地,估计只要提到汪公,大家肯定会想到我们的老祖宗汪华,所以那个时候墓碑用“唐越国汪公墓”,应该是很自然的,大家都能理解。比如大家现在随口说周公,肯定知道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我们的远祖);说关公,肯定知道是三国时期义薄云天的关羽关云长。但是说汪公,据目前情况,估计只能非常小的一群人了解了,当然,相信在我们宗族们的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会熟悉我们四十四世祖越国公汪华,汪公大帝!但肯定不是今年,也不是明年。

3、爵位不应该分开。爵位代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朝廷对他做出贡献的认可,是他包括他家族的至高荣誉。同时在文史记载中一般采用爵位和姓名一起出现(不包括所在人当时的书籍记载),否则容易让人混淆或难以理解。先说公爵上面的王,比如秦王,一般都是秦王嬴政、秦王李世民、秦王符坚,没有人说成是秦赢王;与越国公汪华同时代的有鲁国公程咬金,很出名啊,家喻户晓,如果你说鲁国程公,估计没有会想到是程咬金的;同时我们可以对比公爵下面的侯爵,就是大家常说的侯爷,举例:淮阴侯韩信,没听说淮阴韩侯;甚至明丞相汪广洋,被封为忠勤伯,如果呼成忠勤汪伯,肯定会贻笑大方。可能有人会说,碑文上面根本就不是为了突出爵位的,就是为了表示唐朝时期越国地区汪公老爷葬于此。那我也就没办法了。但是这样总感觉,在降低越国公汪华的历史地位,不利于宣传推广,也不利于以后的申遗。难道以后申请国家级遗产时,再拿史料去跟上面的人解释一番?也不希望,以后云岚山成为旅游之地时,天天派个人站在那里跟人解释为什么碑文是这样的。

4、建议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未来。在汪王墓修葺中,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与时俱进。比如墓如果不是古修,那么哪样修更合适呢?可以借鉴历史的情况下,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去恢复,即要让大家感觉到他是有求必应的神,也要人感觉到他更是一个在历史上曾经叱咤风云的人。同时多考虑以后去祭拜时,如何让大家更方便。细节决定成败!


二、为什么筹资修建这么困难?
筹资修建王墓的通知是6月26日发出的,到今天快四个月,一百多天。为什么资金迟迟没有达到预期呢?其实网上不少宗亲都提出了意见,我认为是非常不错的,至少来说是非常可操作性的。现在我再重复或者补充几句。
1、没有专门负责筹资的小组。虽然说有明裕会长、祝明副会长和怡民秘书长在忙来忙出,但是人员太少,并且他们还有工作或者其它事情要做,能这么大程度的负责信息发布、资金是否到账、到账信息公布、当地宗亲上门捐款的接待等一系列工作,已经是非常不错,也非常辛苦了。如果能借鉴一下临清修建汪广洋墓和金寨修建祠堂的经验就好了,据临清汪达成会长介绍,他们是分成十几个小组,各家各户去募捐。徽州周围,汪家人肯定不少,如果能采取这种地毯式工作的话,肯定收获不小。估计有人会说,主要是当时时间急,没想这么多,怕这样来不及。现在折腾了一百多天,时间不是一样浪费了么?

2、与各地宗亲联系,黄山研究会的领导或派代表主动与各地宗亲取得联系(不要发邮件,不是提前通知,大家一般是不会天天去看邮箱的,应该发短信和打电话,每个研究会会员打电话,给每个在宗亲网上注册的会员打电话。),主动介绍王墓修建情况,争取各地方支持,因为地方宗亲会有他们的优势,谁家有钱,谁家没钱,谁家对修祖墓比较积极,等,他们基本上都很了解,再让他们去募集资金,也好说话。

3、研究会的领导可以主动与一些曾经承诺为修建王墓捐款的人要钱。据了解,曾有部分人承诺如果修建王墓,一定捐多少多少钱。那么既然他们说了,就要主动问他们要,要紧催着他们。不要怕嘛,是为老祖宗修墓用的,答应过的,不能不兑现。其实很多宗亲不是不想捐,而是他们工作太忙,有时根本抽不出时间,或者其它各种原因,现在社会节奏太快,大家很多事情一忙就忘记了,你不催,还真想不起来。而专门筹资小组,就可以主动的与他们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动态,提醒他们。就算有少部分说大话的,吹牛的,也可以派专人与他多联系,甚至派人去其家里或者公司,详细介绍筹资情况,这样一番工作下来,没有不捐的,只是捐多捐少而已。可以举例北京宗亲捐款的情况,在捐款之前,宗亲会的汪江淮名誉会长和汪承兴会长就与部分能联系上的宗亲进行了交流,并要我和汪洋秘书长负责给大家发短信,如果没有回短信的,在捐款的前一天全部打电话去了解情况。(北京的宗亲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岗位,由于各种情况,联系方式经常变换,联系不上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不去捐款现场,但是需在自己能力范围之类尽汪王后裔的一份责任。所以捐款当天,能联系上的有时间参加的宗亲都去了。对一些在电话中认捐的,后来汪承兴会长和汪洋秘书长主动与他们联系,告知他们银行账户,积极配合其捐款工作,并由汪子明负责统一管理。

4、黄山研究会可以派代表主动参加各地宗亲活动,主动与组织相对完善的宗亲会联系,在当地宗亲会组织的活动中宣传汪华文化,介绍王墓集资修建情况。有些宗亲也听说汪华,但是他们不一定都去过歙县云岚山,况且又是四十四世祖,从时空上看,离大家都很远,如果派代表过去与大家交流,给大家一种近在身边的感觉,效果肯定不一样。

5、要用化缘的心态去募集资金。上面讲的是方法,很多宗亲也提出过,但是我在这里要重点讲心态。心动决定行动。一个良好的心态决定着一个事情的成败。为什么全国各地寺庙修建得那么好?除了部分由朝廷或政府拨款,很大部分的款项都是和尚尼姑千辛万苦化缘来的。历史上很多名胜古刹,最早基本上都是一两个或者几个高僧搭建一个茅屋,再天天外出化缘,逐步修建起来的。不要觉得化缘跟要饭一样。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募集资金是为了修建王墓,是大部分汪姓人的老祖宗的墓,你去问他要钱,怎么就错了呢?你又不是拿着钱去腐败。你是帮他积德,他捐一分钱出来,就是积一分德,就是积一分善,老祖宗会保佑他的。他应该感谢有捐款的机会,感谢你让他去捐款。我建议,以后在王墓旁边放两个非常大的功德箱,那些去祭拜祖宗的人肯定会主动捐功德的。佛门弟子问大家要钱,怎么就从来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呢?我们就要换成佛门弟子的心态去操作。你去寺庙烧香,没见过功德箱么?我们老祖宗汪华公也是神,也是有求必应,保一方太平的菩萨。


三、黄山研究会的未来发展提一些建议。
1、为了更好的弘扬汪华文化,可以适当在一些汪姓人群密集的省份或者地区建立研究会分会,与当地宗亲会不冲突,一个班子,两个牌子,这样对以后研究会的工作开展肯定容易很多。因为目前各地宗亲会只是民间自由组织,不是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活动都是以宗亲会的名义进行。除黄山之外,只有广东电白、山东临清、甘肃彰县成立了国家认可的社团组织。如果能以黄山研究会为中心点,把全国各地组织网架设好,对以后工作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2、充分发挥常务理事和理事会的作用。研究会好像根本没有发挥理事会的作用,我通过名单可以看出,部分常务理事,是经常不理事,理事也是没理事,如同虚设。建议每年清明祭祖时,召开一次代表大会,由各地推举代表负责研究会布置的全年工作。想办法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3、自08年研究会成立以来,在研究什么?没有让人看到一个方向,总不能说修汪王墓吧。就算是,但这只是一部分。临清汪广洋研究会,自成立到现在,墓修建好了,第一步的文化研究也让人知道,是《凤池吟稿》的编辑翻译工作。就跟这个宗亲网一样,没有一个宗旨,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一个规划。宗亲网在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来这论坛的人多,后来为什么就少了?因为感觉来这里没有意思,没有什么吸引大家的地方。除非就是大家问问,我是哪一支的,哪一世的。目前每天来上网的就这么几个,一点都不活跃。不要觉得现在注册的人一步步在增加,要了解的是,现在平均每日在线人有多少才行。就比如每年清明祭祖一样,不要感觉今年比去年多了几十个人,而应该了解去年来的人,今年有多少没来?为什么没来?不要来一批,流失一批。如果每年来的都是新面孔,老的越来越少,那就不是好事了。我们应该是滚雪球,越滚越大。不能像猴子摘玉米那样,抓住这个不行,丢掉,再抓一个,不行,再丢掉,又去抓。如果不思考这些,长此以往,就真的让人失望了。

4、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适当商业运作。研究会这么长时间来,为什么没有专职人员负责运作呢?主要是没有费用,大家都要吃饭,不可能都是义务劳动。所以我个人建议,研究会可以衍生一些项目,鼓励大家参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完全企业化运作。比如有些人有好想法,研究会可以帮忙参考,同时研究会提供相关人脉资源支持,经考评觉得项目不错,可以让一些有钱的宗亲进行投资。(就跟社会上的项目方+投资方一样。),进行股权划分,这样事情做起来了。同时鉴于研究会对项目的贡献很多,虽然没有出资,但是提供了不少无形资产,可以获得相应的股份。这样研究会就有资金了,(如果纯靠每年收会员费,太少了)。有了资金就可以筑巢引凤,把一些有能力的,对研究会工作很热心的人请来专职工作,给他们发工资,解决生活来源问题,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宗亲们和专家会积极投入到研究中来,汪华文化研究自然就百花齐放,越做越好。
当然有些人说衍生什么产品?那就大家去想吧,有头脑的,肯定会想的出来。(我就是想出来,我也不会告诉大家,怕大家抢占市场啊。呵呵~开个玩笑。)

就想了这么多,中间有些地方可能说得不对,有些事情可能觉得不切实际,那就请大家谅解,觉得好的希望采纳,觉得不好的就算是乱说吧。我目的只是希望大家能在黄山研究会的带领下,更有目标,更有激情,更有条件的去弘扬汪华文化!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汪鑫,又名汪家弘(支系“家”字辈),湖南人在北京。《徽州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1854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10-10-19 17: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汪鑫本家的这篇文章,真是佩服。一看就知道用了不少心思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上。但是我对于汪王墓的墓碑碑文的观点,还是想说一下不同的看法。唐“越国公”这是一个怎样的爵号,我现在很是疑惑。与越国公几乎为同一时期的冯盎,也被封为越国公。这怎么解释?这是我不赞成用唐越国公汪华墓做碑文的第一个理由;其二,如果从民间和老百姓中的知名度来看,汪王、汪公大帝等更为耳熟能详吧。其三,既然是文物,纳就应该有修旧如旧的意识。虽然我没见过历史上的汪王墓碑石怎么样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汪王墓的墓碑不会简单的只是“唐越国公汪华墓”。墓碑上应该写的隆重具体一点,汪王庙等简称会在以后的墙牌坊、或者其他的建筑匾额中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74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徽州魂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45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7: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胜忠本家说得没错,我刚才特意百度了一下,发现冯盎与汪华公所得爵号确实一样,都为越国公(冯是后改为越国公的,后又改为耿国公),都是同一时期的英雄人物,并且都是割据为王,为了华夏一统而归顺大唐的。今天才知道这个情况,值得大家去研究讨论,按照常理,爵号不应该是一样的。

百度中找到的文字:

武德五年,(622)七月,盎归降高祖。李渊以其所辖之地莉分为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授盎为上柱国、高州总管,封吴国公,后改越国公。封其子智戴为春州(今阳春)刺史、智戜为东合州(今雷州)刺史。不久,又改封盎为耿国公。

从这里可以说,冯盎应该是耿国公更为准确。但是为什么当时同时存在两个越国公值得思考。汪华公是武德四年归唐,也就是说比冯盎早一年,如能知道两者具体获得赐封爵号的时间就相对好解释了。但可以推测出,冯被封为越国公的时间应该是非常短暂的。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汪鑫,又名汪家弘(支系“家”字辈),湖南人在北京。《徽州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3544

回帖

11万

积分

纪念会员

不管成功与否,曾参与了,就不至

积分
113034
发表于 2010-10-19 19: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汪鑫于2010-10-19 16:19发表的 关于汪华墓的碑文和筹资修建方面的观点 :
关于汪华墓的碑文和筹资修建方面的观点


汪王墓终于开始修缮了,感到非常欣慰。平时很少来宗亲网,来了也基本上是看帖不回帖,近期发现大家对碑文讨论得非常激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今天正好没事,那就发表一下个人观点吧,同时通过这话题延伸几个问题,在文中可能有些言语会比较唐突,请相关人士理解。我的观点纯属表示我个人看法,纯属是汪王后裔其中一员的个人观点,目的是希望能更有力的弘扬汪华文化。

一、支持碑文为“唐越国公汪华墓”观点
.......

本人认为:汪鑫本家的观点,很中肯、实际。特别是对“捐资方面的见解”更值得三思!说中了“要害”——主要还是宣传力度不到位:说话的人多,办实际事的人少,“等善缘何如上门募化(募捐)”——即为“募化(募捐)”何妨主动一些。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几个人操碎了心累弯了腰,也还是不够的,俗话说:人多好办事吗!·················
        另:向有经济实力的汪姓裔属上门募捐,应为主流和方向!“一、二百元”的价值,对一个普通农民是好几天的生活费用,而对一个“大老板”,仅为一盒纸烟的小钱。辛辛苦苦动员二、三十个普通农民所得二、三千元,不及大厂长、公司经理们几个小友随便玩玩的一餐之用,···········我想,这个道理是很浅显的···················
         虽是“善财难舍”,只要肯下功夫,努力争取——功夫不负有心人!
        仅随汪鑫本家帖后,表示一点个人的看法,无非是为“修葺姿金”不足而不安之赘言,不对之处请批评教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0-10-19 19: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汪鑫本家你费了不少心事,动了很多脑子,辛苦了!对于你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建议,我基本上都表示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160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344
发表于 2010-10-19 22: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支持汪鑫本家的想法和建议。
blog.sina.com.cn/u/1595935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1684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天下汪氏一家亲

积分
53899
QQ
发表于 2010-10-19 22: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汪鑫本家的想法和建议。     
汪明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4153

回帖

10万

积分

天使

九十三世金寨之汪

积分
104333
QQ
发表于 2010-10-19 22: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汪济(潜山)于2010-10-19 22:10发表的  :
我支持汪鑫本家的想法和建议。
金寨汪讳铁佛公后裔汪氏93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1
QQ
发表于 2010-10-20 1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思路清晰,观点明确。鉴取传承,去粕取精。与时俱进,展望未来。完全支持汪鑫本家的想法和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815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220
发表于 2010-10-20 12: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汪鑫本家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