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本家族的谱牒航母:《汪氏通宗世谱》
汪 振 耀
大家都知道,经过十年动乱后,所有的家谱都被焚烧一尽。汪氏宗谱也未能逃脱厄运。幸好有些仁人志士甘冒风險,千方百计地抢救和保藏了少数家谱,現在都成了珍贵的历史文物、家藏的宝贝。其中,由上海图书馆珍藏的《汪氏通宗世谱》,由于覄盖面最广、规模最大,被认为是汪氏家族中族谱航母。尤其珍贵的是,这是离我们年代最近,最完整的一套全国性的通谱,所以,所有热爱家谱的本家,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这本通谱,所有寻根问祖的宗亲都以能在这本通谱上找到自己的根为荣!
下面我就对这汪氏家族中族谱航母作些简单介绍
据《全国宗谱目录》记载:汪氏通宗世谱,一百四十卷,首二卷,清代汪玑、汪嘉祺等编纂,清乾隆四十年刊印,乾隆五十九年(1794)再版,北大图书馆、中国历史研究所、河北大学、安徽图书馆、安徽博物馆、徽州地区博物馆,以及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学均有收藏。
通宗世谱编纂过程:
自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汪氏统宗谱问世以后,近二百年没有编纂过大范围的汪氏族谱,清乾隆九年,歙县汪礼公,倡修统谱,设局于苏州吴门,派人分赴苏、浙、皖等地收宗会族。
又过了五年,乾隆己巳年(公元1749),绩溪人孔灵公,以收族不严,有“泥沙俱下,鱼目混珠之嫌” 为由,将礼公吿上公堂,乾隆乙亥(公元1755)年,当局以礼公“未协众心,以事终止”,将吴门谱版封锁,历时十三年之久的通宗世谱编纂工作中途废止。
后来,新任徽州知州江恂, 支持完成通宗谱的编纂,委諭汪姓推举族中德高望重者主持。族人公举俊公支下休宁富昨族人汪伟担纲。汪伟,字孚远,曾任过州佐,已告老还乡。伟公以年高力微固辞。迁延十余载,族众请主大亊的呼声越来越高,伟公难违众意。乃命四子汪玑,主持校正重修,命弟汪斌,二子琰总理大要。玑公,字玉衡,秉承父命,不敢怠慢,旋即从吴门运版回徽,设谱局于宗祠,邀请建公支下钧魁、坤,爽公支下士宽、嘉祺、澎等人参与汇录、编纂事宜,并再次遣族人分赴苏、浙、皖等地,广为收族会宗。诸位族贤“殚力纂修,悉心校勘,凡老谱所有及3刻已增者,不敢轻有更易,唯错讹者乃正之,缺者补之,兢兢业业,无濫无遗,上自越开两公而下,汇集了建、璨、达、广、爽、俊及铁佛公各支系达七百余支,合一百四十卷,从乾隆己丑年(公元1769)正式开局,七易寒暑,克期告成。
通宗世谱按子丑寅卯的顺序摆列,共分十二大卷,每一大卷又分上、中、下三本。另有目录一卷,分为卷首一、卷首二。因此,通宗谱共有十二大卷三十八册,装两大谱箱。通宗谱版面之大,为前所未有,打开来,一张大方桌只能摆两本。谱用上等宣纸印刷,每本约二百五十篇,每篇中都衬有内页。
为通宗谱作序者有三人:
一是徽州知州江恂。就是那个劝令汪氏家族完成通谱的徽州最高长官,设想如果沒有他的支持,这么大的工程还真是难以完成。
二是主修人汪玑。他说:“玑敬尊父命,运版回徽,开局生门,邀请各邑宗老时彦诸贤,殚力纂修,悉心校勘。。。。。。七易寒暑,克期告成。多以勉尊庭训,敬答众望而已。。。。。。”
三是主编汪嘉祺。嘉祺公两次参与通宗世谱的编纂工作。他在《汪氏通宗世谱序》中写道:“乾隆甲子,歙邑宗人礼,倡首会宗,开局吴门。至己巳,邀余襄事。予入局五载,遇丁内艰,驰归奔丧。阅二载,绩溪邑孔灵与礼诣诉干办,十有三载,中途而废。诸宗以休邑富昨孚远翁才德兼优,公举重修,奉宪委諭,秉公校正,翁命哲嗣玉衡运版回徽,设局宗祠,復来请余,不殚往返至在至三,万不获己,承命入局,图稿按传,一托与余。。。。。。立纲纪,设规条,考源流,别真伪,兢兢业业,矢公矢慎,仔细精详,洗心办理,七易寒暑,收会七百余族,。。。。。於乙未仲冬,致系燬版,诏告竣功,而通谱成焉。”
世谱开光后, 各地的迎谱仪式隆重而热烈,祭品都用整猪整羊,祭拜通谱和华公圣像。迎谱队伍沿途所经之处,本家族人摆设香案迎送。汪氏家族对这套族谱的重视和敬祖爱宗之心,由此可见一般。
我们之所以说这套家谱是汪家谱牒的航母, 不仅是因为它内容厐大、地域覄盖面广,还因为它包容了前人编修的家谱的全部精华,並且为后人续编家谱提供了最为详实的资料基础,就像大海上的航空母艦一样,从航母上起飞的战机,可以飞向世界各地。此外,这套家谱也为现代人寻根问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使千千万万族人在查找自己祖源时少走许多弯路。
可惜地是,这家族珍宝也在文革中遭到灭顶之灾!好在上海图书馆当时派人四处寻宝,抢救了部分珍贵的家谱,其中就有一套《汪氏通宗世谱》。現在上图將这套家谱,通过扫描后全套发在家谱网上,又被我家族中的电脑高手,转载到汪氏宗亲网上,才使我们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并让它发挥它应该发挥的巨大指导作用。
不过,上图的这套家谱也不是最完整的,完整的是38册,上图只有33册,缺5册。这真是一个天大的遗憾,是老天在给汪家人出难题呀!不过,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这个难题已被我们汪家人攻破了!就在前几天,我们的振亮本家陪同仙桃汇谱理亊会的新才本家、国春本家和火炎本家,驱车千余里,奔赴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鎮,在当地宗亲新田本家带领下,找到万山丛中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高岭村,那里有一位本家珍藏着全套38册汪氏通宗世谱,他们几人紧张地工作了大半夜,终于将那所缺的5册內容全部拍照了下来,虽然由于年代久远,谱页蛀损严重,整理工作量不小,但让全天下汪氏宗亲能見这套通谱的日子己指日可待矣。
借这个机会,我们向所有为寻找、下载、拍照、整理、珍藏和传播《汪氏通宗世谱》而奔波、而操劳的本家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
2 0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