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黟县建制始于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是个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的地方。在大宋时有参知政事汪勃,明代有胶州刺史胡文光,清朝有著名理学家余正燮,民国时期有内阁代总理汪大燮。扬名中外的杭州“张小泉剪刀”首创者张思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瓷画家汪大全、瓷画家程和其长子程言、次子程盈、祁门红茶主要创制人余干臣、当代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舒绣文也是黟县人。还有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对保护历史文物和人民财产做出贡献的名妓赛金花、黟山篆刻的开派大师黄士陵及其子黄少甫等也都是黟县人。
黟县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特别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西递、宏村古村落,素有“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缩影”之美誉。黟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田园风光迷人。陶渊明游历于此,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李白题诗赞誉“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因此,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黟县的徽州楹联匾额、徽州篆刻、徽州祠祭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36眼井、72条巷的影视村南屏,以"武亭山居"领首,自北向西依序为"涵远楼"、"吾爱吾庐"书斋、"春满庭"、"双桂书室"、"门渠书室"、"安雅书屋"、"容膝易安"小书斋连为一体的汪氏后裔八家古民宅所在的关麓村等。
黟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田园风光迷人。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桃红柳绿之间,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完美结合的优美画卷。以至于是一个出寿星的地方。曾经参加过1929年潜山农民暴动、1934年参加过黟县柯村暴动,1937年后隐迹深山的余雷,1985年时108岁,被授予全国健康老人称号,获全国健康老人证书。他最终活了113岁;曾经见过孙中山、反蒋爱国有功,解放后任省政协常委的黟县人程梦余,也活了100岁。这与他们生活在那里的生态环境、食物原料、饮食习惯是分不开的。
黟县生态优美,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3%。年平均气温15.8℃,降水量1686毫米,无霜期212-213天,适宜众多的动植物生长。盛产品质优良的茶、桑、香菇、木耳、板栗、箬叶、微菜干、竹笋等,还有被誉为“泗溪三宝”的苦丁茶、香榧、葛粉,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特产。
据说黟县的老寿星们都喜欢吃酿花菇。黟县花菇是香姑中之极品,被誉为“菇中皇后”、“山珍之王”。 黟县花菇朵圆肉厚,质地细腻,色泽洁白,爆花自然,口感鲜嫩,菇香浓郁。
受高山昼夜温差刺激发生龟裂露出白色菌肉而形成的黟县花菇,曾在1983年还荣获国家经贸部“品质优良”证书;1993年还在泰国首都曼谷举办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荣膺金奖。花菇的营养、药用价值极高,含有1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30多种酶类和丰富的香菇多糖,维生素D含量达到120个国际单位,并含有大量的香菇嘌呤碱,可降低和抑制胆固醇吸收,减少脑血管硬化。花菇还含有“过滤性病毒体”,现已制成抗癌特效药。据研究发现,从花菇中提取的LEM可抑制B型慢性肝炎和艾滋病毒,激活免疫系统的细胞巨噬体,增加造血系统的骨髓细胞,并可增强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
酿花菇的做法:
原料:个头、大小差不多的鲜花菇20只(约200克) 。
辅料:鲜虾仁50克、五花肉100克、豆腐25克、马蹄20克、鸡蛋1个、火腿25克、葱10克、清汤50克。
调料:精盐5克、胡椒粉0.5克、生抽5克、蚝油5克、白糖5克、湿淀粉10克、熟猪油5克、色拉油10克。
制作:
1. 将鲜花菇去蒂、洗净晾干待用、鸡蛋打碎;
2. 火腿、虾仁、五花肉剁碎,与豆腐一起成泥,马蹄成米,调入盐、生抽、白糖、蚝油、湿淀粉、鸡蛋,搅匀成馅;
3. 将调好的馅逐个装在鲜菇的背面、刷上色拉油、装盘,上笼蒸8分钟,出笼码盘;
4. 炒锅至旺火上,下清汤烧开,下盐、胡椒粉、熟猪油、湿淀粉勾琉璃芡淋在花菇上、撒葱花即可。
味别:咸鲜味
提供的主要营养素和热能
营养素名称 数量 营养素名称
蛋白质 39.22g β-胡萝卜素 4.105µg
脂肪 57.92g 维生素E 5.585mg
碳水化合物 20.765g 胆固醇 148.5mg
纤维素 6.91g
维生素A 159µg 矿物质钙 270.74mg
B1 1.875mg 铁 4.85mg
B2 0.516mg 锌 5.78mg
PP 7.65mg 硒 20.29µg
C 4mg 热能(kcal) 761kcal
香菇有开胃、理气、化痰、解毒、助消化、透疹的作用和“益气不饥、治风破血”、理小便失禁之功。但花菇缺乏维生素A、B1和E。用鸡蛋、火腿、虾仁、五花肉、豆腐、马蹄和淀粉做成馅与之互补,使得该道菜的营养素更加齐全、合理,酸碱度基本平衡,营养价值成倍增长,利用率明显提高。食之补益强身、开胃健脾。对糖尿病、慢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症有疗效。成菜鲜香、软、滑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