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本家情 胜似景中万卷帘
---九华山拜佛、访宗亲并记
文/一汪清水
九华山是我久已向往的一个佛教圣地。很久以来,关于去九华山朝拜地藏王菩萨的心愿一直在头脑中盘旋着,直到2007年10月18日,这个愿望才得一实现。
这天早上,我和我的朋友一行驱车来到了久负盛名的九华山上,当汽车行进在曲曲弯弯的盘山小道上,面对郁郁葱葱的满目青山,山中的那一草,一木,一阶,一庙,一庵,一寺,还有那些带着虔诚前来朝圣的访客,顿时让尘世的喧嚣和内心的杂念,变的空灵而又明净起来。
我对于地藏王菩萨的敬仰,缘于他:“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那份誓愿。这是一个朴实而又简单的道理,却又是一个难以实现的誓愿。对于这样一个愿力深厚的菩萨,他的这个誓愿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大爱无言的精神,这不能不让人感动。
我对于九华山的向往,还另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这里还深居着我的一个汪氏宗亲---汪长富本家。
在此之前,我被长富本家编撰的《汪氏世系·统宗总谱·九华版》中关于汪氏家谱的研究内容深深吸引着,后来,通过在家网上的交流,让我更加感受到,他对家谱文化的热爱与眷恋更多的是来源于他对我们汪氏宗亲的那份深厚的情感,这样对氏族文化而执著探索笔耕的精神也让我敬佩不已,我决定顺便拜访拜访。
汪长富的家就在云雾蒙蒙的九华山千寺包裹着的村落里。中午时分,我顺着弯弯山道来到九华街,长富本家已经在家门口等后着迎接我们了。甫一相见我们二人便相视一笑,没有丝毫的客套,也没有丝毫的拘谨,算是认了宗亲。
午饭之后,我与汪长富本家一起看他收藏的家谱。从清朝的到民国的,再到他自己编撰打印的资料,长富本家对于家谱文化的研究和爱恋让我的眼界大开。我后悔我出门的时候太过匆匆,临行前将本来已经准备好的家谱又遗落在了家里,不能与之一一核对。但是,我看到我们仍然和大多数本家一样拥有一个共同的44世先祖华公!此时,血浓于水的感情更是油然而生。
下午,长富本家带着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去参观地藏塔,在肉身殿前善男信女点燃升起的薄雾青烟中,长富本家给我细诉着关于九华山如何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的兴衰更迭和地藏传说,本家的详细介绍,让我边凝眸细望边思索着,忽然间对地藏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四句话!的慈悲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的地藏精神曾经激励了佛教徒去努力践行弘法利生的伟大事业,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亦应该属于精神文明和共产主义思想中的范畴了。这种精神仿佛在我们的先祖---越国公汪华祖公身上也曾经闪耀着,所以才使他拥有了越国家声远的名望和婺源六州军民的爱戴吧!
走过了一山,绕过了一岭。长富本家带着我沿着小路来到了一处农家院落,极目远望远山处逶迤起伏的景色,山岭中一坐酷似睡佛的峰峦就展现在我的面前。睡佛的脸部曲线,是远处的一群山峰,这群山峰就是九华山的天台景区的北部至花台景区组成。长富本家对我说,在网上有许多游客说他们发现了这个睡佛,其实早在很多年前,他们家就对这个地方就已经情有独钟了。二哥汪长发把原来的房子卖了以后就搬到了这里来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旅客观看睡佛和小栖的一个绝佳的观景点了。品着二哥自己家种植的香茶,看着安详静逸的睡佛,聊着汪氏氏族延绵不息的脉络,心中的暇意无限。
接着,我们跟随长富本家来到他小的时候生活过的祖居,山坳中冒着袅袅香火的几处庙寺,就是他们曾经的家。在一片苍松翠绿之间,长富本家指着山腰中的一处梯阶,充满深情的对我说,这个地方就是他父母归身长眠的墓地。
我和我的同伴在这个肃穆的坟茔前停住了步伐,虔诚的观看长富本家为父母镌刻的墓志铭,碑刻上的文字以七言绝句开端,又以七言绝句结尾,字里行间古韵起伏,内容朴实而深情。环视四周,只见墓地的背后苍翠峭拔,云烟缭绕,前方清泉溪流,叮咚作响,好一片风水灵秀之地!我和我的朋友禁不住赞叹到,难怪长富本家那么福气,儿子能够成为池州市高考头名状元,九华山中汪氏家族一家人家道的兴旺,不仅来自于长富本家的努力经营,对先人们的孝义和对佛祖的敬重,让九华山里圣灵的祝福也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无限保佑啊!带着对对故去老人的崇敬,我深深的为长眠于九华山上的本家父母鞠躬三拜,同时默默的祈祷先人能够为我们汪氏后人带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护佑。
不知不觉到了辞行时刻,依然感到,意未尽,情未了,话未绝。这里的寺庙庵堂、梵音神话,这里的灵山秀水、古木鲜花,这里的乡村斜道、民居黛瓦,这里的奇峰怪石、绝壁悬崖,这里的山珍野味、本家香茶,总让人觉得依依不舍。
挥手作别,心中自作并默念着一首诗来结束我到此一游时的心情:
一汪清水出山泉,
九华山中求佛缘。
白云深处本家情,
胜似景中万卷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