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30306|回复: 18

人际网络,社会文化活动与领袖地位的建立——以宋代四明汪氏家族为中心的观察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66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82
发表于 2007-7-4 22: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大历史学报第24期
1999年12月,页225-256

                                  人际网络,社会文化活动与领袖地位的建立
                                ——以宋代四明汪氏家族为中心的观察
                                          黄 宽 重*

                                                            提 要
         汪氏是四明地区具有特色的家族,在四明发展的时间较短,衰落却相当迅速;族人在科举功名与政坛乃至学术上的成就,也难与史,袁,楼等著名家族相匹敌.不过在思温,大猷父子两代,藉交往,婚姻等关系,开展人际网络,进而在四明地区与这些家族共同推动地方建设,使汪氏在高,孝,光,宁四朝,成为推动地区社会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其影响力甚至超乎上述名族.

         汪氏成功之道,与家族好善乐施的传统关系密切.思温父子对乡人乃至被贬的谪官,都施予援手,使他们赢得乡党乃至朝臣的敬重.对其婚姻的对象,如姜氏,陈氏,徐氏,楼氏等,在遭逢乱世而家道中落时,也极力扶持,当这些人在朝为官时,自然成为汪氏推动地方公共事务中最有力的奥援.

         此外,思温,大猷父子长期被罢居乡,反而使他们在乡里活动中,居於主导地位.思温居乡凡十八年,大猷达二十五年,长期的居乡生活,有利於经营产业,组织,联系乡里耆老或精英,推动社会文化活动,更以乡里耆老的身分,号召乡人,筹措财源,协助地方官员从事公共建设. 乐於助人,擅长组织,丰厚的资产及长期乡居,不仅让思温父子得以塑造当地知识分子认同的社区意识,更奠定了他们的领袖地位.

         关键词:四明汪氏 人际网络 五老会 八老会 真率之集
         乡饮酒礼 乡曲义庄

* 作者现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一,前言
二,崛起与发展
三,兴盛与没落
四,人际网络与婚姻关系
五,领袖地位的建立——思温父子与
四明地区文化,公益活动
六,结论


一,前 言
       明州地区是宋代重要的贸易港口,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南宋以后,成为首都临安对外的门户,越趋繁盛,而且教育普及,文风甚盛,经由科举入仕的士人大增,在政坛或学术上,具有影响力的家族如史家,袁家,楼家,汪家等,相继出现,在南宋政治,学术乃至社会文化活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这些家族的崛起与发展各有异同,但彼此藉著教育,婚姻及共同关怀地方议题,增进家族间的情谊,建立紧密的联系;更藉推动的社会文化等公益活动,促进家族间的合作,成为凝聚地方意识的重要力量.因此,透过家族内部结构的变化及对外人际网络的建立,地方事物的参与及角色的扮演,不仅可以了解家族兴衰的历程,同时藉由家族间的共同参与,形成乡里社会相互关联的整体性,展现地区性的社会文化特色,也有助於掌握家族在基层社会的角色.

         汪家是四明地区有特色的家族.汪氏在四明家族兴起虽快,但陨落也相当迅速;族人在科举功名与政坛乃至学术上的成就,也难与史,袁,楼等著名家族相匹敌.不过在思温,大猷父子两代,藉交往,婚姻等关系,开展人际网络,使汪家与地方名门望族紧密联结,进而在四明地区的公共建设及慈善活动中,展现他们组织领导的长才,与这些家族共同推动地方建设,使汪氏家族在高,孝,光,宁四朝,成为推动四明地区社会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这一时期,其实质影响力甚至超乎上述史,袁,楼等名族.这一情况是研究区域性家族与社会中值得观察的现象,也是本文探讨的主旨所在.然而,由於汪氏族人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在四明地方文献中存留的资料无多,造成研究上的困难,因此,尽管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宋代家族研究的成果丰硕,但对汪氏家族的认识仍然有限.笔者近年来著重於地区性家族与社会的研究,而以宋代的四明地区为中心,注意家族兴替的内外因素,人际网络,及由此而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文化特色.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汪思温,大猷父子在推动四明地区的社会文化活动上,扮演著推手的角色,乃搜集史籍,文集,方志等宋代文献,试图建构汪氏家族在四明地区所建立的人际网络与社会文化活动,但由於研究资料中,除了楼钥的《攻愧集》外,均十分有限而且零散,整理不易,加上仓促撰文,疏漏,遗误必多,敬请同道先进不吝
指教,以便修订时改正.

         二,崛起与发展
       四明汪氏家族先世当为新安人.楼钥在汪大猷的行状说「宣城,鄱阳,上饶,四明诸郡(汪氏)大率皆出新安」,后裔繁衍,因此「宦路相遇,多讲宗盟」.汪氏迁到四明的时间,文献不足徵,无法确认,但楼钥指出四明汪氏族坟在俞村,其初祖的坟墓被称为十二府君,距淳熙十二年(1185)已一百七十余载,大约在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如果迁徙的时间是在之前的二十年左右,则约当宋太宗,真宗之际.惜十二府君,已无法知其名讳.
         初迁到四明的汪氏,早期经营的行业与生活状况并不清楚,相信经历过一番艰辛的奋斗过程,可能只是社会上低层人员,并无余力受教育,致力举业,因此,文献上只以「代有隐德」一笔带过.四明汪氏第一个有名讳的是汪顺,他大概是十二府君的曾孙辈,也是汪思温的曾祖父.汪顺和他的儿子汪元吉都是平民,可能由於父子的努力有成,到元吉时,已有学识,成为被差为吏的对象.文献称元吉「处约而有士君子之行」或「以才选为吏,古君子也,终身掌法,一郡称平」,说明元吉是一个负责司法的胥吏.州县掌法的吏,当属院虞候,押司,贴司,只候典,负责承受文书行移,刑名狱讼等公事杂务,这样的职役,是由九等制的第四,五等,或有产税无过犯者,或五等户中乡村主户担任这些人须习算书写,因此除了具有一定的资产外,还要有一些专业的知识.汪元吉虽然不是知识分子,但他的表现既有「士君子之行」,办事又获得肯定,楼钥说他受知於范仲淹,王安石,被待以「士人」.范仲淹於景佑元年(1034)八月曾短暂知明州,而於宝元元年(1038)至康定元年(1040)知越州(今绍兴),及皇佑元年(1049)至二年(1050)知杭州.并无文献证明仲淹与元吉有直接交往.但楼钥既撰有《范文正公年谱》(见《正谊堂全集》),记范,汪交往之事,当有所据.依推测元吉受知於仲淹或在景佑与宝元年间.王安石则曾於庆历七年(1047)至皇佑元年(1049)知鄞县.王安石在鄞县勤政爱民,兼重吏治,建树颇多,他在〈上运使孙司谏书〉中,指出「吏治宜何所师法也 必曰:古之君子」.元吉虽是一介胥吏,与当地官吏与士人必多所交往,而且他是位任事忠勤,而非刻薄之辈,安石以廉平吏荐元吉於转运使兼知明州孙沔,元吉死后,由四明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楼郁为他写墓志铭.元吉财富的累积相当可观,他的坟墓修筑得特别宏伟,楼钥指出,在城南俞村的汪氏祖坟中「有一丘隆然,奇峰遥峙秀水,萦抱磬折,面势冈阜,…气象秀润,真吉竁也」.元吉生四子,仅汪洙有资料可查.

         汪洙号儒先,字德温,是四明汪氏家族崛起的奠基人物.他大约是元吉为因应科举及家族发展下,安排从事举业的小孩.但他在举业之途并不顺利,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四明地区教育学童,被称为乡先生.他文行兼备,以春秋之学知名於乡,精通经术闻名於时,从事乡里教育嘉惠后学,乡人尊称他为汪先生,晚年可能中特奏名进士,被州学官荐为明州助教,并没有实际的职任.他在致力乡里教育的同时,也努力培育自己的小孩,因此,他的一生不仅在四明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与人际关系,也为汪氏家族在仕途的发展上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楼钥说「汪氏之衣冠始於此」.汪洙有二子,思温与思齐.死后,因子贵被赠为正奉大夫.

         汪思温,思齐兄弟更是汪氏家族发展的关键人物.思温字汝直,是汪洙的长子,自幼读父亲所编的举业书,成绩颇佳,政和二年(1112)以太学上舍中第,授将仕郎,河南府登封县尉,英州,雄州教授,改调余姚令,筑堤浚湖,得百姓的拥戴.钦宗命诸王就傅,任思温,思齐兄弟为赞读.思齐为高宗潜邸旧臣,高宗即位后,任命他行吏部员外郎,然命甫下,却得疾不治.时当兵火创残之中,思温终能将之归葬於乡.建炎四年(1130),思温迁朝散郎,提举江南西路茶盐公事,屯田员外郎.绍兴元年(1131)改吏部员外郎,次知衢州,被谏议大夫徐俯劾以失於了解,致余五婆领导的食菜事魔之乱扩大,被罢,幸赖御史中丞辛炳辨其冤,诏复官,改知湖州.四年(1134)任太府少卿,权知临安府.宋廷议进兵恢复,由思温留守临安府.七年(1137)六月,受命为直显谟阁,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督责浙西营田.当时朝议批评营田害多於利,中书省建议专委帅漕就近措置,以免废成法.宋廷罢江淮营田司,而命思温兼提领本路(两浙)营田,督责州县官接续措置.八年复还太府.思温在吏部时,秦桧向他推荐旧属,思温以「使可荐,诚不待相谕;不才,相言无益也」答覆,引起秦桧的不满.及桧任相,朝旨营建执政府,秦桧欲以相府仪制稍异执政府,思温执不可,桧益怒,乃罢为直显谟阁,主管台州崇道观,江州太平兴国宫,凡五任十八年.终秦桧任相之世,不得再用.绍兴二十七年(1157)逝世,享年八十一.妻王氏先逝,封恭人,赠越国夫人,继室沈氏赠宜人.生四子,为大雅,大猷,大有,大定.其中大定为沈氏所生,三子大有则过继给思齐为子.七女分别嫁右朝请郎楼璩(四明人),左朝奉大夫,太府少卿陈膏(居四明),右从事郎向子遇,右迪功郎洪筏与徐子寅等.

         汪洙的次子是思齐.思齐的生平资料不多,只知他中崇宁五年(1106)蔡嶷榜的进士,曾任诸王府赞读,为高宗潜邸的宫僚.高宗即位时,录用潜藩旧臣,於建炎元年五月与思温同擢为吏部员外郎,代替思温持节江右.但命令甫下,竟得疾死於南京应天府.这时战火正
炽,秩序大乱,思温历经艰难,护丧回葬家乡.思齐生一子二女均赖思温抚养,择婿而嫁,并奏请依随龙恩,任其婿.子早夭,思温以三子大有过继,以续香火.

         思温为人精干,勤於任事,处事公允,凡事不假手胥吏,所到之处兴利除害,政绩彪炳;但以个性倔强,勇於抗拒上级不合理要求,因此,虽为用世之材,却屡困於谗忌,而无法得大位,展布长才,佐理天子.他尤长於理财,当时政局不稳,暴敛急徵之例特多,百姓不堪命,思温则不以一毫取於民,凡粟泉酒茗,徵输之入,为图揭於坐右,杜绝并缘乾没之奸,因此上下赡足,被誉为通练财计.然而致仕的时间长达十八年,这段家居的生活,他可能发挥其理财的长才,累积了不少财富,为家族的发展奠定重要的经济基础,同时以其慷慨,勇於为义的精神,与四明的名门望族,共同推动乡里社会的慈善及公共建设,扩展了人际网络,使汪氏家族成为四明地区实至名归的名族.

         三,兴盛与没落

         汪思温的子侄辈是汪氏家族在四明声势最盛的一代.思齐无子,是思温将第三子大有过继承续香火.大有当是以荫任官,绍兴二十七年时为右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楼钥称他为叔舅,淳熙元年(1174)为承事郎,其后曾任运干,英年早逝,有二子:阐中,闳中.思温另三子,长子大雅,绍兴二十七年任知绍兴府诸暨县丞,似亦以荫补官,大约在孝宗初年曾任两淮转运司干办公事,生四子:行中,积中,得中及稽中.

         思温的季子大定为沈夫人所生,字秀应,生於绍兴七年(1137),以荫补右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乾道五年(1169)曾随大猷充贺金国正旦国信使官属,后以奉使赏文林郎.淳熙四年(1177),知绍兴府上虞县,处事平易,吏民相安,与乡里寓公丰谊,潘畤颇有交情.九年通
判扬州,十三年宋廷命淮南转运司干官权安节与大定负责送交岁币於金;金使贪刻,以兵相逼,辞不交接,大定与安节态度坚决,终能完成使命,大定以此役颇著劳绩,权知韶州.在韶州尽蠲百姓旧赋,并经营漏泽园,以安死者,以劳绩获荐,改知江州.江州虽为大邑,但帑藏不足,大定力事节约,抑制浮费,以此得罪朝官.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遭右谏议大夫姚愈劾以「庸缪贪污,惟务酣饮,郡事恬不加意」.大定自度生平由支郡升巨镇,蒙朝廷委任之重,无不奋励以赴,又素著廉声而横遭口语,心中不免愤恨郁闷,竟在回乡途中死於船上,时为
庆元四年(1198),享年六十二岁,官为朝请大夫,其妻陆氏为陆寘之女,有五子;敏中,教中,余幼亡.女八人中三人先卒,一适陆森为陆夫人之侄,一适赵希一,一适赵师侁,及黄沐;孙之纲.大定居乡任官均待人以礼,谨守法度,不事生产,加以子女婚嫁相继,俸禄缘手而尽,竟至无力经营家室,家境清贫.

         汪大猷是汪氏家族中仕历与社会资望最高的人.他是思温的次子,字仲嘉,钦宗宣和二年(1120)生,自幼诵读经书,绍兴七年(1137),以荫补将仕郎,调迪功郎,衢州江山县尉,十五年(1145)与乡人史浩同中进士乙科,改任婺州金华县丞,以恩义服民.时户部侍郎李椿年行经界法,手段严厉,民受其苦,大猷受命核实,建议许民自陈,李从其言,轻刑省费,民受其惠.二十三年除严州建德县丞,改知平江府昆山县,二十九年改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所干办公事.

         绍兴三十二年(1162),金完颜亮寇边,高宗巡幸,供亿百出,大猷协助完成任务.孝宗继位,改任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隆兴二年(1164),金兵寇边,参知政事钱端礼奉命宣谕淮东,辟大猷为干办公事,受知於端礼.此后,历官大宗正丞,吏部郎官,礼部员外郎.洪适任相,改兼吏部侍郎右选,不久庄文太子受册建东宫,妙选僚属,以大猷兼太子左谕德,太子侍讲.讲《孟子》,语多规戒,为太子所敬重.乾道二年(1166)为省试参详官,除秘书少监,先后修《高宗圣政》,《神宗以来会要》,使五朝以来之大典齐备.四年任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寻兼权刑部侍郎,权给事中等.孝宗访以政事,多所建白,所论皆深切著明,考究详备,曲尽情伪,深为孝宗所信任.大猷以绍兴以来,凡四十年,条章因革损益颇大而无成书,将使轻重舛牾,无所遵行,则舞文之吏,得以售其奸,建议重新修定.孝宗下令重修,年余书成,大猷之功独大.五年冬,选充金国贺正旦国信使,宦官曾觌为副使,大猷未能顺承其意,因而得罪.六年七月除权吏部侍郎,九月兼权尚书,十一月敕令格式进书,转左中奉大夫,七年四月改知泉州,以治行尤异,除敷文阁直学士,再任.淳熙元年(1174)请祠,改提举兴国宫,六月改
任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

         此时,赖文政领导四百余茶商在常德府,岳州一带叛乱,旋即由湖南进犯江西,声势浩大.大猷奉命截击时,茶商已入江西,大败吉州官军,据守禾山洞;百姓流散,地方残破.大猷为早日敉平乱事,命老将贾和仲率各州县官兵讨伐,官兵总数达万人;和仲自恃善战,凡事专断,轻视只有数百的茶商,拟夜袭敌营,逼将士入山搜捕,但不明地形,反为茶商所败,官军溃不成军.和仲见情势不对,改采安抚政策,然茶商故布疑阵,由小道逃脱,官军一无所获.大猷见状,先以和仲丧师自劾.淳熙二年(1175)七月二十八日,宋廷以选委贾和仲捕贼不当,降大猷为集英殿修撰,闰九月二十八日再落职送南康军居住.四年,方许自便,十二年,提举太平兴国宫,从此致仕回乡,至庆元六年(1200)七月,以疾卒,享年八十一岁.妻楼氏,生三子四女,长子端中,次子立中,三子中.四女中三人早夭,一女适楼锵,锵逝,再适赵善琮.孙男四人:之翰,之干,之辅,之范.孙女七人,长适裘得宜,次适沈楷,赵,王元恭.曾孙女二人.

         大猷自幼即以孝弟称於乡党,既长,声誉振於场屋;为官则公勤廉恕,深为孝宗所信任,虽赖文政之乱处置不当,不能尽用於朝,然退居乡里,则恪遵乃父「事事上行方便,物物上有利益」的旨意,於淳熙十二年(1185),出资五十万缗重新修砌祖茔,并购田置坟寺,请僧徒看守,由族人分年掌祀事,甚至出资为其母王氏的娘家买田建屋以奉香火.他对兄弟照顾备至,有荫先及诸侄.族人内外多达百口,房舍及日常费用至夥,均出私财以佐用,长达二十余年.因此宗党有急,都求於大猷.他更本此精神施於乡里.大猷勤於著述,除参与《高宗圣政》,《神宗以来会要》,及敕令格式的编纂外,也编《兴仁录》一书叙宗盟及姻党宗派条例.晚年更笃志於学,著述尤丰,有《适斋存稿》二十册,观书手抄而成的《适斋备忘》十七册,取唐宋名公诗集编辑而成的《诗韵》四十册,又有《漫录》,《训鉴》等书,均藏於家.

         大猷一辈的族人中尚有汪大辩.大辩号景孟,当为汪思温堂弟之子.幼年养於思温家,与大雅,大定及外甥楼钥等一起读书.并与楼钥同中隆兴元年(1163)木待问榜进士.大辩遇事敏强,勇於任事,曾任敕令所删定官,或以得罪权臣,淳熙九年(1182)三月,曾遭殿中侍
御史张大经劾以轻儇不靖,奔竞躁进,被罢,其后忽罹奇病而卒,家甚贫.大辩的生平资料不详,只见於楼钥的〈祭从舅汪删定〉一文.

         思温的子侄辈中有大猷与大辩二人中进士.大定知江州,大辩亦曾任敕令所删定官,均属中等官僚.大猷仕历丰富,参与朝政最多,亦获孝宗宠信,因任用贾和仲平茶商失利及宦官曾觌的作梗,影响仕进.然而大猷及其甥陈居仁,楼钥相继任学士,一时为四明佳话,亦汪家声势最盛之时.大猷被罢年仅五十六,闲居之日达二十五年,虽为个人仕途上一大挫折,但居乡期间致力宗党,乡里公共事务,反而有利於家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到大猷的子孙二代,在仕途与家族发展上,显然趋於没落.大雅的四位儿子,行中,积中,得中,稽中都是以荫补官.行中在绍兴二十七年(1157)时曾任迪功郎通州海门县主簿,其后的生平,仕历均不明.积中,得中,稽中的资料亦不明,大约仅为地方小官.大猷有三子均以荫补官.长子端中字庄仲,为奉议郎,曾任两浙西路及江东南路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次子立中大概字强仲,为宣教郎,知婺州武义县丞,后任荆门签判,嘉定七年(1214)中袁甫榜进士.三子中大概号耐翁,官历不详,大猷平赖文政之役中,或曾任他为总干.大定有二子,敏中为从事郎,抚州军事推官,教中亦受遗泽补官,官位不详.过继给思齐为子的大有有二子,其中阐中是由大定奏补为官,另一子闳中为薛朋龟的孙女婿,生平不详.汪氏「中」字辈进士的,除立中外,尚有汪文中一人,为庆元五年(1199)曾从龙榜进士,文中当为大猷从侄,其父不详.由於资料不完备,对大猷子侄的事迹均不甚清楚,但总的说来,这一代在仕途上无特殊表现,大约只任地方官职或因荫成为四明地区的士绅,在乡里从事活动而已.

         关於大猷孙辈的资料更少.从现有的行状,墓志资料中,知道汪大猷有四孙:之翰是承奉郎,监嘉兴府华亭县市舶务.之干,之辅,之范在庆元六年(1200)大猷逝世时未补官.大定有一孙之纲,庆元四年任迪功郎,临安府富阳县主簿.这些人或以荫补或未任官,均无中进
士的记录.不过,从《延佑四明志》卷六进士栏,却可以看到六位汪氏子弟中进士第,如汪之疆中开禧元年(1205)毛自知榜进士,曾任括苍县尉,他是大猷的侄孙.之疆的弟弟之秀则中嘉定十年(1217)吴潜榜进士.思温的玄孙汪之道是嘉定十五年(1222)国学以庆宝恩上舍释褐.汪立中的侄儿汪之野是绍定五年(1232)徐元杰榜进士,之野的兄长之林,字德仲,是大猷族孙,端平二年(1235)吴叔告榜上舍释褐,他幼时见楼钥言行渊懿,善尺牍,孜孜不倦,曾与贾似道游.似道年轻时喜游狎,其母禁止之,及闻与之林游,不复言.晚守汀州,蒙元鼎革后不事异姓,归乡里自守,贫困以终.立中的另一位侄儿汪之邵是嘉熙二年(1238)周坦榜的进士.这些人有思温或大猷的后人,亦当有汪洙兄弟的后人.他们虽然在宁,理二朝相继中举,但官运似不顺遂,或许仍留在地方上从事基层事业.

         总计从汪顺起至宋末,四明汪氏家族共有七代,其中进士及第的共十三人,多集中於汪洙以下的五代.汪洙是汪氏起家的重要人物.至思温,大猷二代,虽只有四人中进士,但时值两宋政局递嬗之际,思温兄弟因为皇子潜邸臣僚,高宗即位后,得以乘势崛起,发迹於政坛,虽然未得高位,但当时四明地区文教兴盛,出现了不少政坛新秀,思温善於理财,不仅有利於家族的经济发展,也结交这些秀异份子,为家族在地方上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后大猷一代凭其个人的才能,受知於孝宗,又得广泛建立人际网络,因此虽在仕途受挫,仍能在四明发挥调和鼎鼐的作用,成为地方上的意见领袖.大猷之后,或由於史弥远当权后
四明人际关系趋於复杂,或由於族人缺乏仕进之心,较注重经营乡里或家族,以致文献上缺乏记载他们的事迹,予人有家族没落之感.

                  四,人际网络与婚姻关系
         经由教育培养人才,透过科举入仕成为官宦,以及藉由经营产业厚植经济实力,固然是家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一个家族要建立社会资望,确立社会地位,除了内部发展条件之外,尚需要藉著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增其奥援,甚至透过婚姻的安排,凝聚成更为密切的群体.汪氏家族在四明地区人际网络的开拓和楼氏家族一样,是经由同学,共事的机缘,和当地官僚,士人建立密切的情谊,以及透过婚姻,和当地士人家族建立起一个既紧密又复杂的人际网络,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因此,人际网络的经营与婚姻关系的缔结,是观察家族稳固与发展的重要基点.本节即分别由人际网络与婚姻关系来探讨汪氏家族在四明地区发展的因素.

         (一)人际网络
         四明地区教育文化的兴盛是庆历兴学的成果.在范仲淹普遍建立州县学的政策指引下,四明地区有了具规模的学校,也奠定了教育基础.在庆历四明五先生——楼郁,杨适,杜醇,王致,王说的启蒙下,四明地区不仅在科举上迭获佳绩,更逐渐激荡成一个文风鼎盛的学术传承.在这种环境下,谋求在仕途创造佳绩的四明家族,除了致力於培养下一代,也积极经营一个有利於发展人际关系的环境.

         汪氏家族起家者汪元吉的活动时间大约与庆历五先生同时.虽然他掌法的表现获得王安石,范仲淹的欣赏,但并无与五先生交往的纪录.到他的儿子汪洙,由於在春秋学的研究有成,在地方的教学工作也获得肯定,才与四明士族有进一步的交往.汪洙的墓志铭是出於楼郁之手,这一方面是二人早有交情,楼郁看重汪洙的表现,另一方面则是两家已建立了间接的婚姻关系.楼钥在为他的仲舅汪大猷写的行状中,清楚地道出了二家的关系.汪洙晚年才中特奏名进士,教育及任职的区域一直在四明,人际网络当亦限於乡里.

         至思温时,汪氏家族的人际关系才有进一步的开展.思温兄弟均中进士,既有同年,又有同僚.思齐为高宗潜邸旧人,可惜在得意时却英年早逝,从表面上看,这对汪氏家族人际关系的开展不无限制;但思温的个性却改变了此一情况,他勇於为义,乐於助人,在太学时义助犯规的同学.在外任官,先后得到辛炳的支持,王纲的欣赏,居乡时又帮助被贬的官员如孙觌.他的性格擅长与人交往,任官时结交的朋友以外地人为多,人际网络甚广.得罪权臣乡居以来,固然接待过不少贬官,但主要仍为乡里服务.从他在四明诗社的角色看来,他与当地人有更密切的交往,经营了极佳的人际关系;除了下文所述五老会外,和钱端礼交情尤厚,四明名臣史浩就为他写了行状.

         汪大猷是汪氏家族中人际网络最广的一位.汪大猷与史浩为同年进士,友谊深厚,其后历任中央,地方各职,参与修纂会要,出使金国,受命平乱,经历丰富,交游必广,这可从楼钥所撰行状见其一斑.除史浩外,推动经界法的李椿年,及历任参知政事等要职的钱端礼,魏杞,蒋芾,王伯庠,梁克家,陈康伯,周必大等人,都与大猷有著密切的关系.楼钥说「其在朝行,史文惠公有同年之好,钱公知奖最深,魏成公少小相处如兄弟,蒋丞相同为宫僚,王侍御伯庠实为姻家,前后同时.公乐於平进,既无附炎之,又不涉於指议.公精敏而宽和,处事有体.其在禁路,尤为梁文靖公(克家),陈正献公(康伯)及今少傅周益公(必大)所知」.他推荐的人如叶翥,钱象祖,刘孝韪,史弥大,潘畤,郑锷,沈铢等人,也都成为光,宁二朝的重要朝臣.这些与大猷相交较深的朝臣中,史浩,弥大父子,钱端礼,象祖父子,魏杞,王伯庠,郑锷,沈铢,潘畤,他们的本籍都是四明或邻近地区或是寄寓当地的人.此外他和四明名族袁氏家族也有来往,这样的人际关系,对汪氏家族在朝中与地方地位的稳固与开展都有影响.当然,在朝为官也不免有树敌的机会,汪大猷曾得罪曾觌与虞允文.曾与龙大渊同为孝宗一朝颇具影响力的幸臣,乾道五年以副使随大猷赴金贺正旦,二人同行,虽「议使事相处亦不为异,惟不过为奉承,事已又竦之」,此举固赢得朝臣的钦服,但既有怠慢之嫌,因此「隆兴之屡败,南康之久谪,既归而八年不得祠,多其力也」,当时他的夫人楼氏死而未葬,大猷思归,史浩曾劝他致函向曾觌示好,他坚持原则,不肯妥协.至於与虞允文的关系,则导因於他和史浩,魏杞,钱端礼三人关系密切,而允文与三人在和战政策上意见相左,对他亦有意见.这种关系固不免影响他的仕进,但与同乡好友意见一致,对他在四明地区推动的社会文化活动,反而有所助益.

         汪思温,大猷父子不论出仕或居乡,所交往的人,除上述著重朝政的关系外,居乡时,则藉著各种活动,与当地耆老有进一步的交往,组成各式各样的团体,共同推动地方公益事业,既可以促进友谊,亦有利於塑造四明地区性的社会文化特色,这一部分拟於下节再详述.
         (二)婚姻关系
         汪氏家族的发展中,婚姻实比乡谊,同事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是扩展人际网络更有效的方法.汪氏早期的婚姻状况由於资料不足,实情并不清楚.比较明显的是从汪洙起与四明楼氏建立了由疏而密的婚姻关系,楼钥对这件事有清楚的记载:「钥曾祖金紫(常)娶翁氏,公(大猷)祖母陈氏,翁陈出也,两家少师(楼,汪思温)为表兄弟行,又甚相好」.接著思温的女儿嫁楼璩(楼钥之父),而楼弁的女儿(即楼璩之堂妹)又嫁大猷,如楼钥所说「先君工部(璩)遂缔姻焉,公之硕人,又钥从伯父之女,交婚至今,如朱陈然」,这种亲上加亲的婚姻现象,不仅使两家的关系越加密切,对楼家的发展而言,更为重要,它使一度遭金兵焚毁而家产破灭的楼璩一家,得到资助,安然地度过家道没落的危机,得以从危机中获得转机.楼钥说出这一段改变楼家的因缘说「先君依甥馆,钥辈生长外家,蒙外祖教育之赐,事诸舅如诸父,受知於公(大猷)尤深且久」.80此后,大猷的一个女儿又嫁给楼钥的弟弟楼锵为妻,二家人自汪洙以来可谓三代姻缘,关系之深,自非一般乡谊可比.

         汪思温的七个女儿中,除了嫁给楼璩之外,分别是陈膏,向子遇,洪筏和徐子寅.向子遇和洪筏的生平及资料不足,只知道向子遇是右从事郎,洪筏是右迪功郎,大约都是以荫补官.陈膏原为福建兴化的名族,宦游到四明,爱其地,娶思温之女为继室.膏的先室生一子名居仁,自幼遭母丧,十四岁时父膏逝世,由汪夫人携回家扶养.居仁刻苦力学,有一日千里之敏,甚获外祖父母钟爱.绍兴二十一年(1151)中进士,曾随魏杞出使金国,成礼而回.淳熙十一年(1184),任贺金国生辰国信使.历任要职,受知於史浩,魏杞,汪应辰,陈俊卿等人,「历任四朝,出藩入从,饰己甚严,了无玷缺,天下之言长者莫先焉」,惜官物如己物,治公事如私事,喜读书,尤熟於班左,以华文阁直学士致仕.他与楼钥为表兄弟,自幼都是生长於汪家,受到汪氏父子二代的培育与照顾,二人与大猷同为学士,楼钥说明三人的关系说「公为礼部秘监时,钥留侍侧护客,使金皆许侍行,晚而侥幸与表兄华文阁直学士陈公居仁继登从班,居素切邻」.乡人有「一舅二甥三学士」的美称.

         徐子寅是徐立之的儿子,登州黄县人.立之在绍圣初中进士,靖康之难南渡,后来徙居四明.初到四明时,家境清贫,但立之笃意教子,对子寅更是刻意栽培,聘郑刚中教诗.绍兴十年(1140),子寅以荫补官,十八年铨选授官,中明法科,历官建州司法参军,大理评事,知无为军,高邮军,工部郎中,知扬州及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等官.庆元元年(1195)死,享年六十六岁.他任职两淮期间,设置官庄招抚归正人,垦辟荒田,功绩甚著.他娶思温之女,又娶陆氏,有七子五女,史浩的孙子史宣之及大猷的儿子立中,都是他的女婿.子寅和楼钥早年同舍读书,后来成为钥的姨丈,二人的关系相当密切,子寅死后由钥撰写行状.

         除了楼氏,陈氏和徐氏之外,另一个四明大姓姜氏,也和汪家有婚姻关系.姜氏原为开封大姓,富盛甲於京城,婚姻的对象多是后妃侯王等显赫的贵戚之家.姜家重儒学,藏书丰富,甚至筑馆延请太学名士教育子弟.陈与义,谢克家,江跻等名臣都曾获聘任教.思温,思齐兄弟在开封担任郓王,肃王,景王府赞读时「皆尝授馆,通家如至亲」.靖康之难,姜氏因思温之助,寓居四明,遂为四明人.在汪氏的资助下,氏得以很快地重振儒业家声.二家进而缔结婚姻,汪大雅娶姜浩之妹为妻.姜浩之弟姜涛与魏杞及大雅,大猷均在家塾读书受业,思温也将孙女嫁给姜浩的次子姜棫为妻.姜浩六个女儿,一位嫁给史弥谨,一位嫁给楼氏族人楼溱.90姜浩的妻子是怀仁皇后的侄女,他则深受魏杞,梁克家,周葵,吴芾等人的器重.他的几个儿子「出仕犹赖前数公提挈之力」,其么子姜柄妻魏梠之女.由於姜,汪婚姻扩及楼氏,使从小在外家长大的楼钥有机会从姜浩游,也和他的几个儿子一齐读书学习,建立了亲密的情谊乃至缔结婚姻.姜浩的行状是汪大猷写的,楼钥则写墓志铭;姜柄的生平事迹是四明袁家的袁槱写的,墓志铭则由楼钥撰写.

         此外,旅居四明,而以迎合秦桧主和闻名的王次翁也与汪氏缔结姻缘,次翁的儿子王伯庠不仅与思温有深厚的交情,更将他的女儿嫁给汪大有,两家建立了相当紧密的亲属关系,93他的行状就是由楼钥所撰写的.此外,五老会的成员之一的薛朋龟也与汪氏缔结婚姻,朋龟的孙女嫁汪闳中,另一孙女则嫁徐子寅的儿子徐晞夔为妻,而楼钥的母亲与薛朋龟的儿子居宝为中表亲,94薛居宝的行状就是楼钥所撰写的.

         从汪氏与四明地区士族间缔结的直接婚姻关系,显示婚姻的建立与上述乡谊,同学,同事的关系,相当密切.大约是经由共同的学习与仕宦的经验,建立情谊,继而缔结更深一层的婚姻关系,使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如果以这一层婚姻网为基础,家族的成员进一步开拓人际或婚姻网络,则所开展的人际关系就更加广泛了,这一点也可由四明楼家的婚姻关系加以印证.

         五,领袖地位的建立——
         思温父子与四明地区文化,公益活动

         汪思温,大猷父子是南宋时代四明地区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推动者.以四明地区的大家族而言,汪氏家族称不上的名门望族,也不具有长远的影响力,不过从绍兴到庆元前后近六十年间(1139~1198),四明地区的文化性结社与社会公益活动,都与汪氏父子有密切关系.宋室南渡以后,四明成为首都临安的门户,经济发达,文风鼎盛,当地也同时出现了不少在政坛,学术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藉著乡谊,同事乃至婚姻,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因此除了在朝期间共同推动朝政,致力稳固政局及发展学术文化之外,更基於关怀乡里之心,於休致之后共同经营具有凝聚地方意识及全国性指标意义的社会文化活动.其中思温与大猷父子二代正是推动当地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角色.透过他们的努力,既有助於凝聚四明地区的团体意识,也使父子二人成为四明地区的领袖人物,从而确立汪氏家族在四明地区的领袖地位.

         (一)结社与文化活动
         汪氏父子所推动的文化结社活动,是聚集致仕或卸任乡居的士大夫及当地官员组成的诗社或「真率之会」之类的组织.诗社一类的社群早在唐代就已出现.96到了宋代,这种文人结社的情况就更为活跃,繁盛.像以耆英会,九老会,真率会为名的文化社群,就多由曾在朝中任官,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耆老领导,他们在「序齿不序官」的规则下,定期集会.像由司马光,富弼,文彦博等退居西京元老重臣所组成的洛阳耆英会,和在南方由乡居官员徐师闵,元绛,程师孟等人在苏州组织的九老会,都是比较著名的诗集社群.97四明地区的士人家族,彼此既有几代的交情,甚至缔结婚姻,凝聚深厚的情谊,他们在致仕之后,为了排遣晚年的生活,藉著聚会抒发情怀,相继成立了五老会,八老会,尊老会及真率会等,以咏诗唱和为主旨的社群.而其中,除了尊老会的情况较隐晦之外,思温,大猷父子不但是成员之一,而且居於主盟的地位.

         五老会是高宗绍兴年间五位四明耆老,以赏花赋诗,吟诗唱和所组成的社群,他们都是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太学旧人,主要成员有宗正少卿王珩,朝议大夫蒋璿,郎中顾文,知衡州薛朋龟及汪思温.这几位地方耆老,在致仕后与思温结社林下,以诗歌唱和排遣晚年,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又曾任官,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故被称为四明五老.袁燮就说「绍兴间,吾乡年高德劭者五人焉,其学问操履,俱一邦之望,时时合并,有似唐之九老,本朝之耆英,故谓之五老」.这是南宋初期在四明地区第一次出现退休知识分子的结社.

         八老会是继五老会而起的社群.五老会组成不久,王珩和薛朋龟相继辞世,参知政事王次翁正致仕乡居,与先前因年龄不够而同有声誉的高闶和吴秉信,仰慕五老会的义风,乃倡议改组为八老会.於是蒋璿,顾文,汪思温,高闶,吴秉信,王次翁徐彦老和陈先就成为这一社群的成员.这些人中,除陈先是平民外,都曾任官员,其中有得罪秦桧被罢的官员(思温,高闶,吴秉信),也有迎合秦桧的高官(王次翁),但都与思温有著深浅不同的交情.不过,他们的仕履与功名的差异性相当大,在四明居住的长短也不一,不像五老会的成员,都是久居四明,而且是进士出身,性质上「已不及前日之纯全矣」.然而,从五老会到八老会的转变,也显示北宋以来强调「衣冠盛事」为特色的传统,到南宋,由於时势的转变,四明地区已逐渐摆脱资望,转而增强「乡谊」的成分,成为更具乡里交游性质的聚会.

         继八老会而起的是尊老会与真率之集.尊老会大约是孝宗隆兴年间,史浩罢相家居时所创的,它的成员与活动由於文献不足,无法得其详,但可能与接著由汪大猷所领导的真率之集有所重叠,或者只是前后名称及领导人有异,而实为一会.真率之会的成员包括史浩,汪大猷,魏杞,赵粹中,楼钥,周模和袁章.大猷与史浩,魏杞,楼钥,袁章的关系前节已有交代.赵粹中原为密州人,其父赵浚移居四明,遂为鄞人.粹中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为岳飞雪冤,淳熙六年(1179)罢官后参加真率会.周模是位营生致富的平民,他的曾祖父周师厚是范仲淹的女婿,为四明望族,但他父亲死时,模才十七岁,加上家园被金兵所毁,家道中落.他为重振家业,放弃举业致力营生.致富之后,则戮力於文化及慈善事业,因此,被大猷邀约入会.
         
         真率之会的主盟人汪大猷在淳熙二年(1175)未满六十岁时,因平赖文政之乱无功,被罢,回居乡里,一方面参与旧有的诗社等组织,一方面推动乡里建设,楼钥说「凡里中义事,率自公倡之.宾客造门,必与钧礼,不问远近,必亲谢其门」.103由於具有领袖气质,因此继史浩之后,成为「觞咏琴弈,未尝以爵齿自居」的真率会的主盟者.到了庆元元年(1195),他的外甥楼钥因得罪韩侂胄,罢官返乡,也加入真率之会,於是舅甥二人一齐为推动诗社而努力.在楼钥的文集中,留下许多记述汪大猷领导真率之会的诗.从楼钥的诗句及大猷的行状等,可以看出这些与大猷舅甥年龄相当,背景相似,共同关怀乡里的四明耆老,在真率会中藉著诗词的唱和和琴弈的交流,共度丰富的晚年,进而增进情谊,凝聚集体的观念.这种观念更经由讨论及实际推动崇尚礼教的乡里活动,而具体地表现出具有特色的四明文化.

         五老会,真率之集等诗社的聚会,是四明耆老推动不序年齿,爵位而以诗词抒怀唱和的联谊性活动.他们也同时致力於尊老,序齿,具有团结,集体意识的礼教活动,便是「乡饮酒礼」的实施.汪大猷在这项活动中也一度扮演了主盟者的角色.

         乡饮酒礼是周代乡学中举行酒会的礼节,秦汉以来,长期为士大夫所沿用.它强调尚齿,具有辨明尊卑,长幼,以及加强内部团结的作用.隋唐以来,乡饮酒礼的仪式,反而以行於科举与学校为多,具有教化的作用,但后来多未实行.宋真宗时,孙何曾请行乡饮酒礼,实施的情况不明.明州在北宋时,也曾举行此礼,详情也不得而知.绍兴七年(1137)仇悆守明州,受乡人高闶所撰〈乡饮酒礼〉的启发,於重建被金兵所毁的州学后再行此礼,其后更买田作为行乡饮酒礼的经费,这是宋室南渡后首次举行.当时乡人林保参照明州施行的办法,制订了〈乡饮酒仪〉,经改订后以〈乡饮酒矩范仪制〉为名,礼部乃奏请下令郡国实行.明州则根据已行的仪制和林保的规制,於绍兴十三年(1143)正式刊行,并且有九项约束.宋廷颁布的〈仪制〉标示尊卑之别,确定耆老在仪式中的角色,以及适用於各地的权宜措施,后来又规定在举行科考之年,同时举办乡饮酒礼.但由於礼制相当繁杂,许多地方都难以为继.明州虽然持续举行一段时日,但随著仇悆所拨的田被移作养士之用,经费无著,酒礼也告中止.

         乾道五年(1169),明州再度恢复「乡饮酒礼」.知明州张津率先拨鄞县,昌国县二地没官田及山地逾五百亩,给州学,充作施行酒礼的经费,并责由州学教授率当地父老主持.后来州学屡圯,到淳熙十三年(1186),岳甫知明州,周粹中为州学教授,二人同谋改建州学,这时复任龙图阁待制的汪大猷与侍郎史弥大,一齐出面「劝激士类,鸠材兴工」,使州学的「黉宫一新,冠於东南」.州学落成后,大猷更进一步恢复乡饮酒礼,并主持仪式,楼钥说「冬至岁旦,序拜有规,主盟斯事,少长以礼,推年长者为学宾,遇释菜则为祭酒,自编於布韦之间,以为一乡矜式」.此后,在以大猷为首的耆老的领导下,当地士人不仅热烈参与典礼,甚至出钱出力,使乡饮酒礼成为明州地区颇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如淳佑六年(1246),明州再度举行乡饮酒礼,参加的人达三千人,可谓盛况空前,而主持这项仪式的,正是大猷的外甥,居仁的儿子陈卓.这种藉仪式的进行,以凝聚士人向心力的活动,明州不仅开风气之先,而且持之最久,元代四明士人程端礼指出这是四明地区「风俗之美,文献之盛,遂甲他郡」的重要因素,而其推动的动力,历任郡守的知文守节固然是重要原因,但以汪大猷为主的四明士族,包括他交游所及的王伯庠及其姻亲后辈何炳,陈卓等人,贡献才力,率乡人长期参与活动,无疑的更为重要.经由这一活动的举行,增强了士族及耆老在地方科举,教育等文化,教化方面的角色,并得以凝聚士人的力量,对塑造地方意识及文化传统,贡献厥伟.
         
         (二)社会公益事业——乡曲义庄
         四明士族透过集体的力量,共同推动地区性的公益事业,包括乡曲义庄,学校及桥梁的兴修等.汪氏家族在参与地区性集体公益活动中,除了大猷在重修明州学贡献力量外,在推动乡曲义庄更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些集体的活动原源於个别家族,但经由士族的个人或家族间的交流,激荡,影响,很快地由个别行动凝结成集体的力量,成为四明地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义庄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自从范仲淹创置家族内部经济互助的义庄以来,成为家族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自南宋以来逐渐风行.四明地区的士族在科举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为了避免家族各房支的不平等发展,创造竞争优势,对这种族内经济互助的义庄更为重视,如楼,陈居仁都曾购置田产,设置义庄,仿效范氏义庄的办法,来支援贫困的族人.因此义庄的设立,更有利於维持及扩大家族整体性的发展.

         四明的士族,不仅照顾族人,也习於救济他人,沈焕就说「吾乡义风素著,相周相恤,不待其富者能之」,就以汪氏家族为例.汪思温的为人「慷慨特达,勇於为义,视人急难如己」,他的长女慧通「喜周人之急」,曾力助她的小姑及其夫婿王正己,更以家藏夺命丹秘方作成药剂,施於乡里,救人无数.大猷也好於助人,他曾出资独立营造祖坟,及助外祖母之家买田建屋,以奉香火.楼钥有诗记大猷的善行说:「适斋一片心,世人难与比.少时发此念,乐施到暮齿.婚姻成者众,葬埋不知几;义气追古人,仁风动桑梓.……平生欲济人,往往多割己.向来俸可分,挂冠逾一纪;心勤力不逮,不得尽如意.」诗中所述与他在大猷行状中所记「产业素薄,仅足自给,纳禄之后,用亦蹇窘,随力周施,嫁人之孤女,葬贫者之丧,不知其几」.虽不免藉夸大他晚年财力薄弱,来印证他急於救人之心,但这种乐於助人的事迹,当源於家族传统.

         汪氏家族除了从事慈善救济工作之外,更乐於藉丰沛的人际网络,推动集体性的救济活动.汪思温的急於助人在四明是相当闻名的,他助姻亲楼氏,姜氏,徐氏,陈氏等子弟读书,从事举业,重振家声,更集众人之力对流寓到四明,困乏而死,无力埋葬的寓公寄客,予以安葬,「士大夫应之翕然,故四方游士皆以公为归」.思温俨然为四明行善团的领袖,楼钥在王伯庠的行状中指出「四明旧为义郡,显谟汪公思温为之主盟」就是明证.124思温死后,这项工作由王伯庠接续,「缓急叩门,视所请,曲为之经理,故乡人尤归心焉」.这种集体行善的工作,不仅是士族间通力合作促成的,更是世代相续的,成为四明地区一项新传统,因此楼钥说:「外祖少师汪公,太师史文惠王,舅氏尚书,暨乡之先达与我家诸父,相继主盟,此风不坠.」思温,大猷父子在推动乡里公益活动的努力与成绩,当然是获得肯定的.

         四明士族集体行善的进一步发展,便是绍熙元年(1190)正式出现的乡曲义庄.四明的士俗诚然「喜事而乐施」,但临时性的救济只能救燃眉之急,功能显然是消极的,有限度的.为了进一步将地方家族间的关怀变成制度化的组织,常态,持久的推动集体活动,史浩揭示设立乡曲义庄宗旨,是「专以劝廉耻」,他认为士大夫入仕后,居官之日少,退闲之日多,而他们多清廉自持,不敢败坏名节;一般士人平时专心举业,不事生产,家人众多,生活相当艰辛,为了鼓励他们洁身自好「终为贤者」,需要由当地士族集资购置田产,设置义庄来支持.可见义庄的消极面固然在帮助贫困的知识分子及官员,积极面则是藉集体的力量,建立经济互助体系,来达成崇尚廉耻,培养廉能官箴,改善社会风气的目的.这一发展,代表四明家族从个别家族兴衰的考量,延伸到对乡里整个士人阶层的关怀,具有集体性的意识.

         推动四明乡曲义庄的关键人物有三位,即史浩,汪大猷和沈焕.史浩是第一个将家族义庄推衍成乡曲义田的人物.在乾道四年(1168)史浩知绍兴府时,首先捐钱购置田地,设立救助乡里士大夫的义田,并拟订章程,确立制度.他这一做法,引发四明士人合作的动力.淳熙五年(1178)史浩罢相,回四明乡居,不久,沈焕感慨「乡闾有丧,不时举,女孤不嫁者,念无以助」,向史浩与汪大猷建议设立乡曲义庄.这个意见获得史,汪二人的赞同,遂由沈焕负起实际的劝募工作.汪大猷则以实际行动加以支持,他「率乡之人为义庄,首割二十亩以为倡,众皆竞劝,至三百亩」,其他富室也竞相赞助,加上知明州林大中拨郡中绝户的田产二顷,总共有五顷多.每年得谷近六百斛,米三分之二,正式称「义田庄」.汪大猷亲自规划运作方式,订定规章:由地方上年长孚众望而且能干的人主持,敦请居乡休致的官员负责财务及义庄事务.义田庄成立后,沈焕就因病逝世,整个实际运作交由汪大猷负责,后来大猷的外甥楼钥致仕,也加入经营义庄田的行列,一直到大猷死,才由楼钥接替.

         四明义田庄的创置过程,史,汪,沈三人的贡献最大,乡人为了感念他们,绘三人的画像於庄所.135王应麟也说:「始忠定里居,笃於义,仕者勉以励廉隅,学者劝以修文行,乃为义田以济婚葬.而汪,沈二公,比善协心,闻者乐施.其规约密,其给授公,立义以为的,一乡莫不知义.」大猷在义庄的创置过程中,不仅是捐助者,规约的草拟者,更是实际的运作者,整个四明乡曲义田能有良好的运作,并行之久远,汪大猷居功厥伟.而且从这一项公益活动推动的过程中,建立了以民间为主,官方为辅的运作模式,也是由大猷与他的好友自觉地建构起来的,反映出四明士人从关怀乡土所展现出来的自信,进而能缔造具有特色的社会风格.

         六,结 论
         四明地区在两宋之际,由於经济与教育发达,奠定了科举上的优势,许多新兴的士人家族崛起,相继成为地方上的名族与政坛上的新秀.这些家族之间名望,官位固有高低之别,然而透过同学,同年,同事乃至婚姻关系,彼此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网络,形成在朝政上乃至地方事务上相互支援,呼应的力量,遂使得四明在南宋成为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教育上的重镇.其中由著有名望的地方缙绅与执政官员的共同努力,对地方事务的关怀投入尤多,形成一个独自风格的特色文化,如耆老的结社,乡饮酒礼的举行,及由家族性的义庄衍发而成的乡曲义田,都是从个别的人或家庭的关怀,扩大转型成为集体性的乡里活动.这是四明士人家族之间对公共事务由关怀而合作的成果,正是四明社会文化活动中最具特色的地方.

         这麼具有集体意识的社会文化活动,固然根源於当地士人对乡里的认同,但将个别的认同或关怀形成集体的力量,却导因於紧密的人际关系.如果个人或家族之间的关系,仅止於竞争而无合作,则只可能有个人的表现或家族的成就,很难变成集体的成果,因此,观察南宋时期四明地区这些整体的成绩时,除了要了解家族发展的原因之外,更应该注意彼此间关系的发展,也就是乡党邻里之人,由各种关系所交织而成的人际网络,及由此形成的合作气氛;如果这个网络紧密有序,彼此间的凝聚,向心力增强,自然能形成互相扶持,彼此合作的力量,而且网络扩张得够大,这一扩散力量就更为可观.

         不过,要凝聚个别的人与家族形成集体的力量,更需要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物,提出观念,出面领导,落实行动.四明地区争强竞胜的各个家族,在科场上争胜之外,还藉著参与乡里公共建设或公益活动,来提升家族的社会声望,乃至确立其地位.在这个塑造地位的过程中,实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所幸四明地区的士族,在追求个别成就外,由於有为众所服的缙绅,提出具有意义的观念,进而出面整合意见,落实执行,将个别成就汇集成为集体的力量.早期的五先生致力乡里教育,为四明奠定了科举,仕宦及学术基础.尔后,汪思温父子,史浩,楼钥等人,在不同时期以其个人的资望,在观念和行动上领导乡里,从事公共建设及公益活动,各领风骚.由於是这些活动有所重叠,使这些领袖人物,既可以彼此合作,又可以传承经验,并且透过每一个人的人际网络,向外放射,扩大合作对象,这是四明士族推动乡里建设时,得以前后相续,壮大成果的重要因素.

         汪氏家族在四明发展的时间较短,思温,大猷二代虽在朝任官,但职位与任期都无法与史氏,楼氏相抗衡,在学术上也没有袁氏父子一样的成就,与当地名门望族相比,并不具备领袖地位.然而思温,大猷父子二代,却能在四明地区公益事业与社会文化活动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本身自有成功的条件.从本文各节的叙述与讨论看来,汪氏家族有乐於助人,好善乐施的传统,思温父子对乡人乃至被眨的谪官,都施予援手,使他们赢得乡党乃至朝臣的敬重,从而广植人脉,建立坚实的人际关系.汪氏缔结婚姻的对象,如姜氏,陈氏,徐氏,楼氏等,在政局变动之际,或遭逢乱世而流寓四明,或家园被毁,以至家道中落,思温父子毫不吝啬地加以扶持,尽力培育这些小孩,使这些人与汪氏成员一齐成长,当他们在朝为官,自然成为汪氏在乡里推动公共事务中最有力的奥援.这种乐善好施的家族传统,正是汪氏父子成功之道.

         另外,表面上对汪氏不利,实际上却是汪氏父子能够在乡里扮演重要角色的因素,则是思温,大猷父子长期被罢居乡.思温居乡凡十八年,大猷居乡达二十五年,这麼长期的居乡生活,和一般仕宦在外,离乡背井,而且漂浮不定的官宦生活截然有别.他们既善於理财,利於经营产业,也由於时间充裕及具领导气质,可以组织,联系乡里耆老或地方精英,藉诗社等聚会的方式,提出创意性的观念,来推动具有特色的地方社会文化活动,以增强乡里意识.在这过程中,更以乡里耆老的身分,号召乡人,筹措财源,贡献人力,有效地协助地方官员从事学校等公共建设,使他们在乡里活动中居於主导性的角色.这种乐於助人,擅长组
织的特质,加上丰厚的资产与长期乡居,不仅让思温父子得以塑造当地知识分子认同的社区意识,在形塑,推动的过程中,更奠定了他们在四明地区的领袖地位.
(责任编辑:王俊中)

宋代四明汪氏世系表

本表资料均出自楼钥《攻愧集》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1214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建公支下绩北坦头“世承堂”汪氏

Rank: 8Rank: 8

积分
32646
发表于 2007-7-4 23: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家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6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82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23: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图
四明汪氏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091

回帖

3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30911

贡献奖

发表于 2007-7-5 07: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本家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3851

回帖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07-7-5 17: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资料推荐,谢谢本家的努力,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3515

回帖

11475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探究汪氏源流,学习汪氏文化。

Rank: 8Rank: 8

积分
1147514344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7-7-6 18: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七律·喜看女孙 屯蒙辑别步尘阶,双眸晶明神度谐。
一气混元观世界,万般依赖就娘怀。
饥啼不解人间苦,梦笑惟呈弱体乖。
年老莫愁无乐趣,含饴笑弄女孙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6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82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21: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山汪氏也是分支

浦阳镇汪家块村汪氏宗祠堂。清代建筑,横宽20米,纵深40米,四合院式,前厅后堂各5间,两侧厢房看楼各6间。前厅悬额“汪氏家庙”,中楹原有戏台,前柱“牛腿”透雕狮子及戏剧人物。寝堂额“种玉堂”,及“宛然在”等匾多块,今戏台及困无存。

据《萧山汪氏家乘》载,汪家埭始迁祖汪大辨,字仲景,号从一,为汪氏67世孙,居浙东四明。汪大辨之兄汪大有,官浙西提辖。南宋时,大辨与弟大伦从四明迁入萧山。“大伦赘萧邑大义(今瓜沥大义)之刘氏,大辨公亦乔寓大义,复自访山水之胜,见桃源俗美风淳,地衍土沃,后枕平山,前临沃野,尖蜂笔峙,长江带环,且便於佃渔耕稼,人可横经,出可负耒,乃定子孙不拔之基,是为汪氏发样姑祖”。今汪家埭汪氏传29世,有汪姓600余人。

追根溯源,其62世先祖汪顺,字延皓,世居新安歙州,后晋天福三年(938)任会稽刺史,后弃职桂冠,“隐居四明,再诏不起”。“若追溯远胄,则又自鲁成公次子,封颍川侯,命名曰汪,子孙即以其名为氏。”姬汪为汪氏始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6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82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22: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宽重先生在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台湾学者黄宽重现先生应邀来我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2007年3月14日,台湾著名学者黄宽重先生应邀来我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并为我中心师生做了题为《宋元之间四明地区士人家族的变化》的学术报告。
        通过对宋元之间四明地区袁氏、汪氏、楼氏和高氏四个名门望族的个案研究,探讨了教育、经济、科技和婚姻对士人家族的影响,从个人、家族与地区、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审视士人家族的变化。黄先生认为,从家族内部看,家族发展有利于妥善安排经商、务农与学习的关系,有利于子弟读书科考,而子弟科考的成功也使家族在当地变得更有威望;家族子弟和富商联姻,使士人和富人关系更加紧密,家族因而可以得到富人的经济支援,士商联姻被认为是门当户对的表现;家族通过建立义庄协调家族内部成员贫富差距,预防家族知识分子因担任官职清廉、子孙无经济基础而没落,义庄的兴起让家族得到巩固发展;家族通过修建州、县学来推动当地礼仪的进步,这有利于地方社会发展,增强南宋四明地区的凝聚力。           
        有人认为,蒙古入侵是南宋四明地区家族没落的原因;但黄先生认为,南宋四明地区家族没落有其内因和外因,四个因素导致了宋元之间四明地区士人家族的逐渐没落:第一,家族内部关系变化,家族成员之间出现不和现象,第二,家学、家风的逐渐转变,家族成员在学问修养等方面都有了多元化的发展倾向;第三,家族外部关系的不和,在派系斗争中实力遭到削弱;第四,蒙元新政权的兴起,对旧家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如何研究一个家族的兴衰过程,黄先生认为,须从这个家族的内部因素和所处的时代环境中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应打破断代为史的传统观念,进行家族的跨代研究,充分利用各种史料还原构建历史场景,来弥补断代为史研究的缺陷。(史泠歌记录,柴英昆整理,未经黄宽重先生审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1854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7-7-9 22: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汪顺是总系第几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6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82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22: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

道安之后的桐城汪氏

桐城境内,分布着众多汪族,有“九李十三汪”之称,实际上远不止十三支,他们大都为唐越国公汪华七子爽之后。这是从江西婺源分出的重要支派。 汪道安始迁婺源,生有两子,分两支在大量发展。其孙汪中元居大畈,生四子:长汪韶任宋吏部尚书,开常山宋畈支派;次子汪石,生五子,后散居休宁、婺源两邑;三子汪京,生子汪杨高,后有“中和堂”汪氏;四子敬逢,生四子。 汪敬逢长子延祚,生二子;次子延贵生惟政迁岭南下坦,后有迁安丰者,其后有沿江制置史汪立信;四子延之,生四子。敬逢八孙,名字上都有一“惟”字,故称“八惟”兄弟。 延之长子惟厚,生元凤、元瑞、汝平;惟瞻生子元龙;惟庆生子汪杭,汪杭生子汪洙,洙五子咸甲科第;惟谨生子元吉,鄞县县吏,遂居鄞县,元吉生子亦名汪洙,人称“神童”,观文殿大学士,生子思温,显谟阁学士,思温生汪大猷,吏部尚书。 元凤生八子,长子绍,其后形成浯溪一派,即现居大畈的有名的知本堂汪氏;次子绒,过继给惟瞻公子汪元龙,生敦礼、敦旦(其后居浯溪,与绍公后共修)、敦诗;四子紻,生子汪蕴迁六安,其后汪仁甫为宋乾道进士;六子绘生子五,为下村支;八子絿迁吉安,其子介然以武功显。敦诗与父世治《春秋》,生三子:璨、琰、璋。璨生希关;琰生程处、十二。十二生汪士元,士元生十四,十四生淳三、淳五。 淳三生进一、进二。进一生大一,迁桐城白莲涧;生大四,迁桐城黄柏岭陈冲。进二生大二、大三(迁枞阳)、大五(生隆乙为桐城屯阳派始祖、隆二、隆三、隆四、隆五)。 大二生四子:寿一、寿二、寿三、寿四。 寿一生童一,童一生苍龙,迁桐城蛇冲;生乌龙,迁桐城六百丈(今枞阳陈洲)。 寿二生念一迁桐城水围(今青草镇三会村)。 寿三生念二,念二生满柱,迁桐城倒流河(今属双港镇),生觉渊迁桐城觉林寺(今属双港镇),今合修《张家嘴、封门塥汪氏宗谱》;生青龙,迁青阳五溪;生白龙。寿三生念四,迁桐城将军庙(今双港镇白兔湖边)。 寿四生成一,成一生道生,迁桐城缪家山;生道兴迁桐城云天畈(今青草镇中楼村,明清属云天畈保);生道爰,迁桐城陶冲镇江家嘴。 淳五生清一,清一生延祖、应祖、承祖;生清二迁淮 头;生清三;生清四迁无为北门;生清五,迁南素寺;生清六迁老林铺。 延祖生闻一,闻一生泉一,泉一生庙荣,迁桐城高林山(今属双港镇上坂村,明清时属高林铺保),修有〈高林汪氏宗谱〉;庙龙迁桐城三安畈保(今青草镇三畈村,明清时属三安畈保)。 以上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