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04月14日10时06分 来源: 黄山新闻网 | |
近日,歙县郑村镇、郑村村联合出资万元维修民宅和义堂一事,在当地百姓中传为美谈。“房子太大了,有1000多平方米,现在房子里住着4户人家,都是老人,没有能力维修公共部分的房屋了。镇政府、村两委真是急我们之所急,想我们之所想呀。有了这些钱,足够公共部分的维修了。”和义堂主人之一的郑村村民汪育真高兴地说道。
和义堂是歙县县保单位,也是皖南已知的、保存最完好的、最大的私家院宅。和义堂建于1780年,当时汪家家族在外经商官盐和当铺,家底相当雄厚。到了清政府对盐商开始限制的时候,汪家祖先当机立断回乡搞儒学,建造了这幢房子。和义堂有13个天井,48个房间,总占地1600多平方米,分左中右、前中后九宫形布局,内设大厅、方厅、东厅等,全为砖木结构。由于年久失修,特别是不住人的公共部分,屋顶瓦片破损严重,有的屋柱已经发霉。
郑村镇负责人介绍,郑村是文物之乡,全镇有国保、省保等文物16处。和义堂属于县保单位,很难向上争取更多的维修资金,镇政府就有义务帮助房主搞好维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