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博会上特别活动中的大腕:汪建伟
<table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bordercolor="#111111" height="5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 height="15"><font style="FONT-WEIGHT: 700; FONT-SIZE: 16px"><strong>图文:画博会上特别活动中的大腕:汪建伟</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 height="12"><hr /></td></tr><tr><td width="100%" height="12"><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csonline.com.cn/"><font color="#000000">http://www.csonline.com.cn</font></a>2007年02月07日18时1分 星辰在线</p></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77" border="0"><tbody><tr><td width="477"> </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body><tr><td> </td></tr><tr><td class="zt11" id="fontzoom"><center /><br /><br /><br /><br /><br /> 艺术家汪建伟<br /> 1958年10月生于中国四川<br /> 现生活及工作在北京<br /> 个展<br /> 1991年 汪建伟个人展 北京民族文化宫 中国<br /> 1992年 汪健伟个人展 香港艺术中心 香港<br /> 1993年 "时间-过程o状态" 香港艺术中心 香港<br /> 1994年 完成"种植-循环" 四川 中国<br /> 联展<br /> 1993年 后'89中国新艺术展 香港艺术中心 香港<br /> "MAO GOES POP"NAE展 悉尼 澳大利亚<br /> 1994年 中、韩、日'94北京国际交感艺术展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中国<br /> 1995年 新亚洲艺术展--1995 大阪 日本<br /> 光州双年展 韩国<br /> 1996年 第二届亚太地区当代艺术三年展 昆士兰美术馆澳大利亚<br /> 1997年 "1997中国之旅--中国、台湾、香港"展 香港科技大学美术馆<br /> 96、97首届当代艺术邀请展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中国<br /> 第九届日本山形国际电影记录片节 山形 日本<br /> 进与出--学院交流巡回展 Lasalle美术学院美术馆 新加坡<br /> 墨尔本皇家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 澳大利亚<br /> 悉尼大学美术馆 澳大利亚<br /> 何香凝美术馆 中国<br /> 又一次长征-中国当代艺术1997 布瑞德 荷兰<br /> 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 德国<br /> 移动的城市 波尔多现代艺术馆 法国<br /> 1999年 面对o飞速--新中国影象艺术展 澳门当代艺术中心 澳门<br /> 移动的城市 哥本哈根Louisiana当代博物馆 丹麦<br /> P.S.1当代艺术中心 美国<br /> 伦敦Hayward画廊 英国<br /> 墨尔本国际双年展 澳大利亚<br /> 第十届日本山形国际电影记录片节 日本<br /> 北京--伦敦 伦敦ICA 英国<br /> 2000年 法国国际影象节 巴瑞思 法国<br /> 布鲁塞尔艺术节 比利时<br /> 布莱顿艺术节 英国<br /> 社会--上河美术馆第二届学术邀请展 成都 中国<br /> 世界影象节 布鲁塞尔 荷兰<br /> 上海双年展 中国<br /> 你家是我家 汉城Rodin画廊 韩国<br /> 。<br /></td></tr></tbody></table> 汪建伟大型新作展《人质》在证大艺术馆隆重开幕2008年04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琳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images/2008-04/25/12090601159564861925860326324.jpg ⊙本报记者 杨琳4月19日,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一位“鹤立独行”者——汪建伟大型新作展《人质》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引起了艺术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开幕当天证大现代馆人头撺动,国内众多知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理论家甚至哲学家、历史学家都集聚展览现场,许多年轻观众簇拥在艺术家汪建伟周围连连发问。
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馆长沈其斌表示,汪建伟不是一个容易被归类的艺术家。他对知识和认知的经验、关系、系统有着独到的思考和表达,正因此他始终在他的创作和思考中对不确定性和存在不确定性的关注和呈现构成他创作的一种方法论。这也是激起“证大”走进他、观看他并萌动与之合作的动因。
目前,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好比一辆暴走列车。在过去20年间,中国的巨变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否认。在这个新时期则有必要退后几步来冷静检视中国当下的现实,从内外两个角度来看待中国的神话。2008年,中国的现实是身处一组复杂的关系之中,其中既有事实,也有偏见、误解、神化和否定。艺术的影响力建立在国际环境,政治、经济和跨社会的条件与物质基础之上。一方面,20年来,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非同寻常的艺术家;另一方面,研究和梳理工作却很滞后,很少真正把中国文化艺术的进步放在中国再度崛起这一大背景下来讨论,对随之可能或将要衍生出来的事物也没多作探究。
汪建伟的创作思路引发了艺术与文化之间种种耐人深思的问题。策展人皇甫秉惠女士认为,汪建伟是一个清醒的具有批判精神的艺术家。由此,展览主办方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在展览第二天还组织了一场隆重的学术论坛,名为“什么是可能的?——中国文化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之可能性”。尤伦斯艺术中心馆长杰罗姆· 桑斯、中国文化与思想史学者(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中国文化遗产工程主任)白杰明、荷兰独立策展人玛丽安娜·布劳娃、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主任黄专、北京一石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策划总监史建、哲学家、艺术批评家汪民安等十多位海内外文化界、学术界和艺术界的专家、学者以及艺术家都出席了此次论坛。
论坛针对当代艺术在文化中扮演了如何的角色,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和实践之间产生了怎样的关系等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用一系列更为广博的哲学命题重新审视艺术理论和文化理论,阐述各种亟待探讨的文化和社会问题,得以审视艺术在不同领域(文化、社区、学科)构建关系的方式。主办方表示,对所有想要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的人来说,此次论坛将是一个对话的开始,让世界了解这条觉醒的东方巨龙。
汪建伟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活跃于中国艺术界,是目前中国唯一参加过当今国际上最重要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 “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和“巴西圣保罗双年展”三大国际大展的艺术家。汪建伟的作品是跨媒体、跨学科的。装置、影像等艺术表现形式几乎会出现在他同一件作品中。他作品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超越了审美,让人震撼。他擅长用现实生活中的具像材料来探讨抽象的观念。因此,有人称他为“装置艺术家”、“影像艺术家”,也有人称他为“导演艺术家”、“空间艺术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