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南康百家姓和谐城汪华公祠竣工庆典上的讲话
在中国南康百家姓和谐城汪华公祠竣工庆典上的讲话
尊敬的传庚会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现在好!
金秋十月,桂香菊黄,凯歌阵阵,捷报频传。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天下汪氏利好,继汪东兴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40年后,少帅汪洋前不久又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将辅佐党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今天,海内外汪氏宗亲代表不辞辛劳来到赣南,欢聚在南康百家姓和谐城,共同参与见证汪华公祠竣工开光庆典!为此,我受汪炜会长的委托,代表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对庆典的隆重举办,表示最热烈、最诚挚的祝贺!向赣州汪氏宗亲,向以传庚宗亲为首的筹委会全体同仁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并向光临此次庆典的领导、嘉宾和海内外汪氏宗亲代表表示深深的感谢!
赣南,人杰地灵。汪氏族人自迁入赣南后,千百年来主动融入这里的建设发展。他们承平阳世泽,袭越国家风,遵循汪家古训,尊祖敬宗,孝亲睦邻,传承显祖汪华文化及精神;汪氏宗亲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繁衍发展,自强不息,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了不少骄人的业绩。赣南的汪氏宗亲团结齐心,在建设幸福美丽的家园中默默奉献,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现在,赣南的汪氏宗亲又开创了新的历史,建起海内外汪氏都可前来景仰膜拜的汪华公祠,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敬佩。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08年4月,是受政府批准的第一个与天下汪氏宗亲联谊的合法组织。2008年清明节,我会在时隔70年后第一次恢复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清明汪王祭活动,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媒体都作了强势报道。到目前,我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0次清明汪王祭活动,举办了3次全国性的中国黄山汪华文化节暨汪华文化高峰论坛活动,接待了两万多来自海外和全国各地的汪氏宗亲,与全国各地30多家市、县的汪华文化研究会或宗亲联谊会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目前,汪华文化的影响力正日益扩大。2013年开始,安徽省政府提出了“打好汪王牌”这一响亮的口号。大家关心瞩目的越国公汪华墓保护,依托民间和政府力量,已经被列入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由政府依法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并开始着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工作。今年国庆中秋期间,10月2日下午,我们研究会组织参与了屯溪古镇黎阳靖阳节抬汪公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时长达45分钟,把汪华文化推向了全世界。
我会于2015年8月29日,首次在黄山市接待了以传庚宗亲为团长的赣南汪氏赴安徽寻根问祖代表团。当时,赣南宗亲一路风尘仆仆,十分劳累辛苦,大家怀着极为虔诚的心情踏上回安徽老家的路程。他们来到天下汪氏故里----黄山市,汪炜会长等在研究会的办公地越国汪公会馆相聚。传庚团长向研究会捐赠了宗谱以及有关兴建汪氏宗祠活动的影碟。赣南宗亲还到歙县云岚山瞻仰了越国公汪华墓,参观了歙县古城,游览了汪氏传承下来的古村落唐模和潜口的金紫祠。在屯溪老街一处客栈,传庚团长递交了《中国南康百家姓和谐城汪氏宗祠筹建工作报告》,当时,我会对赣南汪氏宗亲踊跃捐资,启动兴建汪氏宗祠的伟大工程表示了最衷心的祝贺!当年年底,汪炜会长又亲自率团奔赴南康,现场指导建祠工作。如今,蓝图变为现实,这不仅仅是天下汪氏的一件大事、喜事、大喜事,更是赣南的汪氏宗亲,众志成城,全力投入,无私奉献,可以载入汪家历史的一个伟大的创举!让我们借汪华公祠庆典这一历史性的机遇,进一步高举汪华文化的伟大旗帜,传承伟大的汪华精神,弘扬汪家的正能量,团结天下所有的汪氏宗亲,以赣南的经验和做法,团结一致,坚忍不拔,奋力开拓,勇往直前,谋大事,干实事,做成事,让优秀的汪华文化和汪家伟大的爱国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最后,祝南康和谐百姓城汪华公祠声名远播!祝参加这次活动的所有来宾、汪氏宗亲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福寿绵长!谢谢大家!(怡民文 文慧图)
这次盛会可惜我没有参加,以后有机会去拜汪华公祠! 高举汪华文化的伟大旗帜,传承伟大的汪华精神,弘扬汪家的正能量,团结天下所有的汪氏宗亲,以赣南的经验和做法,团结一致,坚忍不拔,奋力开拓,勇往直前,谋大事,干实事,做成事,让优秀的汪华文化和汪家伟大的爱国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