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汪姓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 ,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台湾)的地理故事、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有文献记载的清代大陆移居台湾的汪姓人物有以下几例:康熙四十至五十年(1701-1711年),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今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一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举人。
实际上,明清时期的汪姓族人移居台湾的数量要比上述列举的几例多得多,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1户,苗栗8户,台中1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市89户,台南市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不错,他们保存的比较详细。。
我们还有个台湾的本家,等他上这坛子,让他给我们提供些资料 呵呵,看到這個帖子,大家久等了。可惜現在手上沒有什麽資料,因爲我們家是近代遷到臺灣的,實際上算是四川人而已。我會去多多收集臺灣汪氏資料,陸續上傳。 谢谢本家! 引用第2楼bks于2006-04-11 11:42发表的“”:
呵呵,看到這個帖子,大家久等了。可惜現在手上沒有什麽資料,因爲我們家是近代遷到臺灣的,實際上算是四川人而已。我會去多多收集臺灣汪氏資料,陸續上傳。 我也有个台湾的本家,我爷爷的亲哥哥!!!
请上这个论坛的台湾的本家人给我们提供些资料!!! 急切等待! 我爷爷的亲哥哥近代去的台湾, 山东临沂的罗庄区人(原为临沂县),请上这个论坛的台湾的本家人给我们提供些资料!!! 我有个堂叔叫 汪庆法 随国民党1949年去了台湾,老家是安徽省 肥西县 长镇乡的.
我们的字辈是"春光正圣 宏庆永昌 家庭道德 宗元久长",请台湾的本家给提供些资料吧!! 汪振亚,小时在老家叫汪庆法,父亲叫汪宏明,老家是安徽省合肥西乡大柏店,1949年随国民党去了台湾,,至今不知下落,如健在已有84岁,如本人或子女见到此贴请联系汪迁,电话为:13662277039或0755-81858281.你还有两个弟弟,名字叫汪庆友和汪庆好在家切盼多年。 .
请台湾的本家给提供些资料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