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汪王庙志略及续篇》合订本即将出版
本帖最后由 汪封林 于 2016-11-4 13:58 编辑《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修工作室近期组建“汪氏古籍丛书之《吴山汪王庙志略及续篇》项目组”,经过一个月时间日夜苦战,已完成《汪王庙志略及续篇》两书合订本初稿。此书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简字点校电子文本,二是附印《志略》及《续篇》两书影印原件底本全本。改编及编审人员有:汪兴吾、汪封林、汪新才、汪子涵、汪玉翠、汪宗才、汪义勇、汪传林、汪文林等。本书将择日付梓,按成本价内部发行。现择数文发帖,以飨宗亲读者。
《吴山汪王庙志略》序 天下多事之秋,群雄并起,杀人盈野,民生涂炭。斯时而有豪杰之士,为之保障一方,迨天命有属,率土归诚,非特不失其富贵,而其有造于民,子孙食报,较之南面之荣,奚翅倍屣焉,此岂古今所易覯欤?我于宋得钱武肃王,于唐得汪王。二王者,在唐宋未兴以前,皆值世变,崛起州野,抚有一旅之师,转战荡平,以捍卫乡里;及其卒也,不有其众,归于有道。钱王子孙多在两浙,世守庙祀。汪王庙见于纪载者,若徽州,若乌聊山,若桃花岭,若吴山,子孙散处四方,簪缨相继,盖王之仁泽入人者深,而庙貌亦因之而多也。 夫吴山之庙,遭乱毁失久矣。王之裔孙半樵太守,两宰泉唐,先求得大观台遗址,又得王庙故址于荒榛秽莽中,亟议募而复之,辑王庙志略一卷。旧传罗愿为刺郡守,作隶为十一事,今改为六事,诚所谓言简意赅,证据确凿者。梓成,问序于予,予喟然曰:今日者,强邻虎视,世变孔棘,较诸唐宋之时为尤甚。安得如王与钱王者,数辈号召乡闾,固结民心,练成劲旅,如国家无事,则散处农亩,有事即出身犯难,不避艰险,虽有外侮,亦何足忧?半樵仰承先德,终访得王庙址而复旧观,吾知其□心。世道必先有以俯仰异代同为欷歔不已者,又知人之输助,必深明乎捍灾御患,崇德报功,亦云集而响应也。是为序。 光绪三十有一年岁在乙巳秋八月郁平陈璚并书于杭州息庐时年七十九
杭州《汪王庙志略》序 光绪二十有三年,岁丁酉,炳以铨曹改就县令,选授浙江富春令。逾年修辑县志,翻阅《杭州府志》载,新安越国公有汪王庙在吴山大观台之麓,遍访莫知其处。辛丑调泉唐令,访大观台遗址,已为比丘尼占造庵院,檄令迁移,而庙址犹未确得所在。仁和孙康侯广文峻博览群书,方从事于《武林掌故》,乃搜辑王庙事略,汇为一帙。见示读之,窃冀残碑断碣尚有存者。乙巳复宰泉唐,登山再访,遇火德庙住持老衲,为言王庙灵爽素著,燹时庙毁均所,目击故址,尚可指认。相与蹀躞登七宝山,见其地背江面湖,颇踞形胜。邦士大夫崇德报功,有自来也。今鞠为茂草,非守土者之咎乎?爰约搢绅暨王支裔,谋所以修复之。并辑王庙志略一卷,隶为世系、行实、祠祀、诰敕、碑碣、题咏六事,付诸手民,藉作募启。簿书鞅掌,未及考订,纰缪良多,伏祈高明指示焉。是为序。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季夏迁岭南香山八十五传裔孙文炳谨序
《吴山汪王庙志略续编》序 隋唐之交,海内鼎沸,群雄角逐。王以布衣崛起,奄有六州之地,带甲十万,建国称王十有余年;乃能识机慕化,纳土于唐,克保令名,以终其身。虽当时固无赫赫之功,然其因离乱以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以视今之乘时窃高位,拥重兵,恃险负固,犯上作乱,摇动邦本,陷生灵于涂炭而悍然不顾一切者,其贤不肖之相,去为何如也! 吴山旧有王庙,历朝有司春秋致祭不辍,清祚既移,祀典随废。王之裔孙夷白、亦泉、溎汀、林成等,恐庙之日趋于颓圮也,相与集资鸠工,施以修葺,厘其基地,定其祭仪,表其遗容,咏之诗歌;惧后来者之无所稽征,复辑为《志略续编》,刊而行之,以垂久远,可谓无忝厥祖者矣。余尝登吴山,而左右顾,襟江带湖,气象雄伟,名臣显宦祠宇之依汪于此者,指不胜屈,大都年湮代远,代谢随之。王庙乃能历千百年而巍然独存,且岁时伏腊,俎豆馨香,虽时事变迁,不属诸有司,而能属诸其子孙,是非王之德泽及人至深且久,曷克臻此?夷白等与余友善,属为文以序之。余不敏,然不敢辞。此文成时,似亦闻空中隐隐有马铃刀环声来也。 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长沙袁思永
序 言 庙祀之志,滥觞于史迁之《封禅》,班孟坚因之而作《郊祀志》。典午以还作者,皆综五礼而为《礼志》,祀事吉礼也。方州群祀,视班书且加详焉,其专记一庙一祠者,汉唐迄今,碑志为多,而石墨椎拓,传播不广。日月流驶,陵谷殊形,后之人低徊景物,怀念高风,而于当时之德业及其庙之垣址营兆,往往懵焉不详。 吴山汪王庙,由来久矣。清之中叶,毀于洪杨。越四十年,而王之裔孙文炳寻求遗址,榱桷重新。虽当时石刻毀灭无存,犹复搜讨故籍,辑为《志略》,王之事迹既展卷而知,而祀典亦赖以不废。今也距前志之成,甫三十年。会际玄黄,风云变色,凡数千年来,哲后仁人凛然以为崇德报功之祀典,方且嗤为诞妄,委斥不行,笾豆之事,有司不知。而汪王当时保境安民之功迹,是否为有土者所措意,亦在不可知之列。虽然不谋于国,则谋于野,以王子姓之繁衍,固足以保持祠祀而有余。往岁之秋,既修葺殿宇,复以前志所未尽者,辑为《续志》。一年以来,考订故实,厘整庙址,享献有仪,管理有约。此则协谋者众,奉行者勤,就其所获,笔之于书,不觉裒然成帙矣。浏览终篇,景行明德,事具志中,不烦赘论。夫王以保境安民之心镇抚六州,千载而下,托庇英灵,庶几匕鬯不惊,河山无恙,则王之庙祀又岂为一家一姓之馨香也! 岁丙子冬杭州孙智敏序于知足居
本帖最后由 汪封林 于 2016-11-4 13:48 编辑
联 溯唐宋元明,以迄昭代,千百年叠锡崇封,又况子姓支分,行省几遍。想当时建威炀季,受爵李宗,统歙、宣、杭、睦、婺、饶,同邀保障。望云岚之冈陇,王气长留。余荫到吴山,欣看祠宇重新,广罗谱牒。考永叔巩选,递及温公,新旧书未征定论,可见英雄心迹,史氏难窥。即今兹合众联盟,通商议约,凡德、法、日、俄、美、比,孰擅招怀。历瀛海而伦敦,使才自愧。诒谋承越国,窃愿神灵启牖,默示机宜。——外务部右侍郎、出使英国大臣、五十世孙汪大爕谨撰
本是大唐封,德洽百姓,功在六州,兵燹后土地荒芜,禋祀旷数十余载;依然新庙貌,裔宰西泠,谱仍东粤,山麓间规模闳敞,馨香荐于万斯年。——四十八世孙延祺、四十九世孙榆、五十世孙昌源敬献
台枕大观高,回思兵燹荒凉,怅俎豆空悬,祀事久疏知泠落;州凭保障力,行看奂轮齐美,幸湖山无恙,神明依旧显威灵。——裔孙心源敬撰并书
秩望近灵胥,百世馨香,于越重瞻新庙貌;勋名先武肃,六州保障,之江早靖怒潮声。——裔从孙洵谨撰并书
乱平隋季,治佐唐兴,祖德述千秋,在当年综领江淮,勋业独推越国;派衍歙州,支分杭郡,孙谋贻百世,就此地重新祠宇,馨香永奉吴山。——四十八世孙振荣命子文蔚敬立
系出颍川,四十余传,闲气独钟,此为豪杰之士;神来歙浦,亿万斯年,庙食弗替,是有功德于民。——钦加头品顶戴、前护四川总督布政使威勇巴图鲁陈璚敬书,四十二世孙文炳敬撰
渔里起家声,百代椒瓜衍庆;吴山崇庙祀,一堂蕉荔同馨。——歙县裔孙士仁敬撰并书
唐室佐龙兴,弟后兄先,保障六州成伟绩;吴山昭燕享,祖功宗德,本支百世有余荣。——九十二代从孙似祖敬撰
先武肃建号称吴王,保障六州,伟业恨遗良史笔;是新安崇祀之始祖,越开两国,宗枝繁衍大江东。——受姓后九十二世孙嵚谨撰并书
礼本所自生,祀溯先公千三百余年,庙食推崇,歙岭吴山垂不朽;爵从乎作配,支分八子二十一行省,宗祊递衍,徽江粤水证同源。——临贺刘宗标书,迁粤裔孙文炳敬撰
四十四世祖越国公座前支昌百世族亲九;寿庆元宵日越三。——裔孙士仁敬献
何必华堂能聚处;留有余地好栽培。——歙县裔孙士仁敬撰并书
汪王庙祀久矣,在唐受封越国公,未有谥号,至宋始以灵感封王,虽屡加徽号,不为尚也。公当时保障六州,地方宁晏,祭法所谓“御灾捍患则祀”,惟新旧两唐书皆不为公立传,而司马君实《通鉴》所称尤为不伦。今据《武林石刻记》所载,封诰之文固信而可征也。庙在吴山大观台之西,江山如画。我辈登临,仰公之灵,固我疆圉,府仰古今,悠然遐想。汪氏子孙将修葺堂宇,属为撰联。既成,乃略言史实,且志余感。 遗闻赖金石补亡,有保障地方功,牒记异文,未许史鱼矜直笔;是处占东南形胜,试登临左右顾,英灵如在,谁堪立马到高峰。 岁丙子五日,钱唐孙智敏书。
史书缺传,庙食报功,作保障于东南,累代锡崇封,遗事补新旧唐文献;天意厌隋,人心归李,识时务为俊杰,歙州推望族,先声开吴越王世家。——裔孙濂敬撰英宾敬书
春秋祖国名先世;诗礼传家淑后人。——受姓后九十世孙绳武谨叩
揭竿举义,保桑梓耳,迄总管宣歙六州,功德在人,此祭法所谓御灾捍患则祀;纳土归诚,亦豪杰焉,奈封号越开两国,史书不传,我后世亟宜拾遗订坠为功。——裔孙显敬撰淮阴陈伯衡敬书
宣歙树六州保障,公义在归诚,荐万古馨香,瞻仰吴山新庙貌;越开著并世勋名,史书应补阙,考累朝封谥,流传皖国旧家声。——九十一世裔孙联茀撰并书谨拜献
保杭睦婺饶宣歙,功德昭垂,祀事媲钱祠,芗合蔬嘉神式享;历隋唐宋元明清,威灵显著,宗支分越国,椒蕃瓞衍泽常新。——四十六世孙秉忠拜献
田间崛起,保障六州,缅维英武仁明,当豪杰纷争,繄独能从龙真主;庙貌重新,馨香万古,永托声灵赫濯,镇湖山长靖,问谁敢立马髙峯。——受姓后九十世裔从孙偶唐百拜谨献
附录: 唐封宣城郡开国公座前崇封开国,佐运大唐,伯仲之间见伊吕;史炳丹青,庙隆俎豆,精灵万祀镇湖山。——民国二十六年二月裔孙寿䤰拜撰并书
半樵老兄创建汪王庙落成大喜水广自源,山崇积壤;圣生乘运,贤出应时。——心原弟李思敬撰并书
本帖最后由 汪封林 于 2016-11-4 13:52 编辑
函杭州市佛教会 迳启者:前准贵会交到寺庙登记各表,旋又接准大函,嘱购置僧道挂单及香客、游客住宿各簿等因。查吴山汪王庙,系祀我祖、唐六州总管、越国公、英济王讳华。隋末保障六州,因功德在民,地方公建,历年久远,载在志乘,列入祀典。迨民十六,官祭停止后,始由浙籍及旅浙各汪姓族人组立保管委员会,向无僧道法物财产,更无外来僧道挂单及香客游客住宿情事,只有管庙人陈兰芳居住;又系雇佣性质,其名称与孔子庙、岳王庙相似,实际与一般寺庙迥不相同。迭准前因,相应函复,即希查照是荷。汪王庙保管委员会启四月十二日 募捐吴山汪王庙基金启 盖闻崇德报功,宜重馨香之典;敬宗尊祖,尤殷奉祀之诚。我先祖追封昭忠广仁武烈灵显襄安王、唐越国公汪讳华,生有异姿,壮怀大志。当举世陆沉之日,正群雄角逐之秋,王则奋迹衡茅,提师一旅,救民水火,拥地六州,资保障于东南,措斯民于衽席;迨唐高祖洊登大宝,底定中原,知天命之有归,顺人心之趋向,款关入觐,纳地输诚,薄天子而不为,受藩封以终老。用是奠安赤子,垂裕后昆,其盛德有足称矣。武林(杭州旧时别称)旧隶版图,原有祠宇,几经劫火,都付荒烟。裔孙、珠江半樵大令来宰此邦,倡议修复。在吾族父兄子弟,固乐捐输;即地方绅学工商,亦多捐助。于是庙貎重新,明禋肃礼,湖山有美,灵爽式凭。迩者时局更张,祀典将坠。一木难支大厦,众志或可成城。某等同属孙枝,敢忘祖德!爰修小启,告我邦人。读祭社之文,知多同志;懔思源之训,遑肯后人。祈我同宗暨诸贤达,当仁不让,见义勇为,稍分鹤俸之私,备作骏奔之用,多固益善,少亦何妨。但能集有多金,即可贮存微息,供神明之俎豆,给看守之劳薪,共予维持,用垂久远。将见崇墉依旧,偕六桥三竺以常存,祀事孔明,与岳庙、钱祠而并峙,心所企也,功莫大焉。果有同心,请书芳字!汪王庙合族后裔公启 管庙人规约 庙中房屋不准私留闲人住宿,更不准租与外人居住,私收租金;每日须洒扫清洁,不得堆积污秽;庙内向有厨屋,不准在房内或廊下安置火炉;晚间如燃煤油灯,临睡时须先灭熄;庙内不准任意堆积柴草;庙内所有一切器具,须负保存责任;庙内不准有赌博或吸食鸦片烟情事。以上各条,如有违犯,一经查出,立即撤退。
敬宗尊祖,功德无量! 封林本家辛苦了! 辛苦了
页:
[1]